GY01-135@拔叉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全套资料831007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48481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3.56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05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30
积分
- 关 键 词:
-
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 资源描述:
-
GY01-135@拔叉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全套资料831007,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 内容简介:
-
夹具设计图纸 nts 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综合 卡片 成都理工大学 零件号 831007 材料 HT200 编制 龚建平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零件名称 拨叉 毛胚重量 1.0kg 指导 刘念聪 2008 年 1 月 6 日 生产类型 大批量 毛胚种类 铸件 审核 工序 安装/工位 工步 工序说明 工序简图 机床 辅助工具或夹具 刀具 量具 走刀次数 走刀长度 切削深度 进给量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工作定额( min) 基本时间 辅助时间 工作的服时务间 010 1 1 粗铣 两 小 头 孔 端 面 T3 至00.2555.8 粗铣上侧面 T3 X6140卧式铣床 专用夹具 YG8 硬制合金刀具 千分表 11 195 2.5 1.5 220 69.1 0.59 020 1 1 粗铣 中间孔 上 端 面 T2 至 00.2527X6140卧式铣床 专用夹具 YG8 硬制合金刀具 千分表 11 195 2.5 1.5 220 69.1 0.59 nts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续表 2 030 1 1 粗铣中间孔下端面至 00.2521X6140卧式铣床 专用夹具 铣刀 1 1 35 35 9 0.9 0.45 0.8 135 68 7.6 4.2 1.8 0.75 040 1 1 2 精铣两小头上端面至 00.1658摇臂 钻 床Z3025B 专用夹具 铣刀 1 1 20 35 2 0.88 0.7 0.8 68 68 10.3 10.6 0.54 0.75 050 1 1 精铣 中 间孔 上端面 至 20.5 摇臂 钻床Z3025B 专用夹具 铣刀 1 1 15 35 2.5 4 0.2 0.2 960 960 15.1 24.1 0.22 0.64 nts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续表 3 060 精铣中间孔 下 端面至0.070.2120 攻丝机 专用夹具 铣刀 0.5 95 0.7 0.17 070 1 1 扩两端小头孔至 21.88 立式升降台 铣床XQ5025A 专用夹具 YG8硬质合金刀片 千分表 5 220 1.5 0.4 080 1 1 精铰两端小头孔至 0.21022立式升降台 铣床XQ5025A 专用夹具 YG8硬质合金刀片 千分表 1 195 1 0.8 300 94.2 0.54 nts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续表 4 090 1 1 粗镗中间孔至 55.8 立式升降台铣床XQ5025A 专用夹具 硬质合金刀片 千分表 1 1 195 91 1 1 0.8 0.8 300 300 94.2 94.2 0.54 0.54 100 1 1 半精镗中间孔至 0.12055摇臂钻床Z3025B 专用夹具 硬质合金刀片 塞规 1 46 0.13 0.4 65 10.2 1.92 110 1 1 钻 2- 8 锥销孔、 8M 螺纹孔、功8M 螺纹 组合机床 专用夹具 8麻花钻刀具 塞规 1 40 0.07 0.3 160 10.1 2.77 nts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续表 5 120 1 1 铣断 组合机床 专用夹具 圆盘铣刀 塞规 1 38 0.03 0.3 95 6.0 2.11 130 1 1 去毛刺 专用铣断机床 专用夹具 140 1 1 检查 nts零件图 nts零件毛坯图 nts 机 械 制 造 工 艺 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拨叉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 及 夹具设计 ( 831007) 指导 教 师 : 班 级 : 学 生 : 学 号 : nts 1 设计 题目: 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设计清单 : 1、零件图 1张 2、零件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 套 4、夹具设计 1套 5、课程设计说明书 1套 设计内容: ( 1)画零件图 ( 2)绘制毛坯图 ( 3)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 4)选择夹具设计方案 ( 5)绘制 某一工序 夹具草图及零件图 (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原始资料: 拨叉零件图 831007,生产纲领为 100000件 /年。 一、 分析零件图 (一) 零件作用 拨叉是传动系统中用来拨动滑移齿轮,以实现系统调速、转向的零件。其小头通过与轴的过盈配合来传递凸轮曲线槽传来的运动;大头的内部突起处与滑移齿轮的凹槽配合。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nts 2 1、 零件选用 材料为 HT200,俗称灰口铸铁。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 2、 该零件主要加工表面及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 零件上端面及孔 50H13 的上下端面与孔 22H7 的垂直度公差等级为9-10级。表面粗糙度为 Ra 3.2um。加工时应以上端面与孔 22H7 的内表面为基准。又由于上端面须加工,根据“基准先行”的规则,故应先加工上端面,再加工孔 22H7,最后加工孔 50H13的上下端面。 (2)、 尺寸 30、 20、 65、 50、 70都有其公差要求,加工时需要保证这些尺寸。使其满足 30-0.24+0.084、 20-0.21-0.07、 65-0.190 500+0.46 700+0.46。 (3)、 22H7孔内表面 Ra 1.6,需要进行精铰。 70H13孔内表面 Ra 6.3,铣端面时就可以保证。 20H13内孔表面 Ra 3.2只需半精镗即可。 (4)、 M8 的孔只需要钻孔与攻丝,可放在后期工序中。 (5)、 8锥销 孔只要求加工一半,故可以与 M8孔同时钻出。 (6)、 花键方向保持与 图样一致。 两件铸在一起表面应无夹渣、气孔。 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表面尺寸,上述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以保证。 二、 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零件每年的生产量为 100, 000件,质量为 1.0Kg,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初步确定工艺安排的基本倾向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艺适当集中;加工设备已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 工 装。 三、 确定毛坯 1、确定毛坯种类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并依其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生产类型,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金属模机械砂型。根 据表 15-5铸件尺寸公差等级采用 CT9级。 2、确定铸件余量及形状 根据表 15-7,取加工余量为 MA-G级。查表 15-8确定各表面的铸件机械加工nts 3 余量。铸件的分型面选择及各加工表面铸件机械加工余量见下表: 表面代号 基本尺寸( mm) 加工余量等级 加工余量( mm) 说 明 T1 T2 T3 D1 D2 D3 D4 40 70 70 22 50 70 70 H H H H H H H 3.5 3.0 3.0 1.0 3.0 3.0 3.0 顶面,降一级,单侧加工 顶面,单侧加工 底面,单侧加工 孔径过小,保证铸造,余量减小孔,降一级,双侧加工 孔,降一级,单侧加工 孔,降一级,单侧加工 3、画 零件 毛坯图 (图附后 ) 四、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一)选择定位基准 ( 1) 、 选择粗基准 为了方便装夹,以及依据以不加工表面为基准和毛坯表面质量较好者为基准的原则,选底端面为粗基准。 ( 2) 、 选择精基准 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应选用统一的基准有利于保证零件的精度。多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定位,所以选择小头孔轴线和底面为精基准。 (二) 制 订工艺过程 1、 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查表 15-32、15-33、 15-34),选择加工方法: ( 1) 、上端面 T1:粗铣( R6.3) 精铣( R3.2) ( 2) 、上端面 T2:粗铣( R6.3) 精铣( R3.2) ( 3) 、底端面 T3:粗铣( R6.3) 精铣( R3.2) ( 4) 、切断面 T4:粗铣( R6.2) nts 4 ( 5) 、小端头孔 D1:扩孔( R6.3、 IT10) 铰孔( R1.6、 IT7) ( 6) 、中间孔 D2:粗镗( R6.3) 半精镗( R3.2、 IT7) ( 7)、 中间孔 D3:粗镗( R6.3、 IT13) 2、 工艺过程的确定 : 工序号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110 120 130 140 铸坯 粗铣小头孔的两端 粗铣中间孔上端面 粗铣中间孔下端面 扩两小端头孔 精镗中间孔 精镗小头孔上端面 半精镗中间孔 精铣中间孔上端面 精铣中间孔下端面 精铰两端小头孔 铣断 钻 2X 8、 M8螺纹孔,攻 M8螺纹 去毛刺 检验 D1、 T5 D1、 T1 D1、 T1 D2、 D5、 T5 D1、 D5、 T5 D1、 T5 D1、 T5 D1、 T5 D1、 T1 D2、 T5、 D5 D1、 T5 D1、 D2、 T5 五、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 (一)、 选择机床 1、 工序 010、 020、 030、 060、 080、 090 均为铣端面,可采用立式升降台铣床: XQ5025A。 2、 工序 040、 100、 120均为钻、扩孔工艺,可采用摇臂钻床 Z3025B。 3、 工序 050、 070为镗孔,采用 T68镗床。 nts 5 (二)、 选择夹具 各工序广泛采用专用夹具。在钻空 M8 时,其夹具可采用一面两空定位。 (三)、 选择刀具 1、 在铣床上加工的工序,均采用硬质合金铣刀即可保证加工质量。 2、 加工孔 22H7 时,由于采用扩、铰的加工方案,故工序 040 可用扩孔刀具一次加工。而工序 100精铰 22H7,因加工余量小,则选用高速钢铰刀。 3、 在镗孔 50H13时,由于对精度要求不高,故采用硬质合金镗刀即可。 (四)、 选择量具 1、 对端面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采用通用量具即可。 2、 对孔 22H7,为保证加工精度,工序 100采用专用塞规进行测量。为保证30-0.24+0.084、 20-0.21-0.07 的尺寸精度,采用专用极限量规。为保证各端面的垂直度,故采用千分表进行检测。 六、 确定工序尺寸 ( 一)、 孔类加工工艺尺寸 孔类加工的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尺寸计算简单。铸造尺寸按要求其公差带对称分布,其余偏差一律按“入体原则”确定(孔类表面为双侧,公差加倍表示)。 nts 6 圆柱表面工序尺寸及公差: 加工表面 加工 内容 加工余量( mm) 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Ra( um) 工序尺寸 工序余量 最小 最大 22H7 铸件 精铰 扩孔 2 0.2 1.8 CT9 IT7 IT10 1.6 3.2 20-+0.8 220+0.021 210+0.052 0.148 1 1.021 2.652 50H13 铸件 粗镗 半精镗 6 4 2 CT9 IT13 IT9 6.3 3.2 44-0+1.0 480+0.46 500+0.074 2.9 1.54 5.6 2.074 70H13 铸件 粗镗 6 6 CT9 IT13 6.3 64-+1.1 700+0.046 4.9 7.146 8 铸件 钻孔 精铰 8 7.8 0.2 IT12 IT8 12.5 1.6 7.80+0.15 80+0.022 7.8 0.05 7.95 0.222 M8 铸件 钻孔 攻丝 8 6.8 1.2 IT13 IT7 12.5 3.2 6.80+0.18 80+0.012 6.8 0.82 6.98 1.012 (二)、 面类加工工序 各端面加工定位基准多次相互转换,使之尺寸及偏差关系复杂,余量核算也较复杂。现用工序尺寸联系图表法确定其工序尺寸。 1、 按规定符号建立工序尺寸联系图。其中 C类尺寸为铸件尺寸, A类为机械加工工序尺寸, B类尺寸为最终保证尺寸。 2、 查表确定工序基本余量。根据手册表 15-57取孔上端面粗铣余量为 2.2mm,底端面粗铣 余量为 1.7mm,上端面、底端面精铣余量为 0.8mm。 3、 由 最终工序向前推算工序基本尺寸及毛坯尺寸。 nts 7 4、 查表 15-32 及表 15-33确定工序尺寸的经济加工精度。 5、 由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确定工序尺寸偏差。 ( a)对直接保证设计尺寸的工艺尺寸,可按设计尺寸偏差要求确定其尺寸偏差。 ( b)铸件尺寸按要求其公差带对称分布。 ( c)其余独立的中间工艺尺寸按“入体方向”确定偏差。 6、 校核设计尺寸。 加工 表面 加工 内容 加工 余量 精度 等级 工序 尺寸 表面粗糙度 工序余量 最小 最大 孔 22 上端面 铸件 3.5 CT9 66.5-+2 精铣 0.8 IT9 630+0.074 3.2 0.726 1.1 粗铣 2.7 IT12 63.80+0.30 6.3 0.4 4.7 孔 50 上端面 铸件 3 CT9 41-+1.7 精铣 0.8 IT9 380+0.052 3.2 0.748 0.92 粗铣 2.2 IT12 38.80+0.12 6.3 0.38 3.9 孔 50 下端面 铸件 3 CT9 38-+1.7 精铣 0.8 IT9 350+0.052 3.2 0.748 0.92 粗铣 2.2 IT12 35.80+0.12 6.3 0.38 3.9 七、切削用量 工 序 粗铣小头孔端面,以底面为粗基准 齿/05.0 mmf z 由机械手册可以直接查出铣削速度: min/18 mv 采用立粗齿铣刀, 12,50 ZmmD 。则 m in/11550 181 0 0 01 0 0 0 rD vn s nts 8 m in/691151205.0 mmznff szm 计算工时 m in3.16990 mm flt 工序 粗铣中间孔上端面 齿/05.0 mmf z 由机械手册可以直接查出铣削速度: min/18 mv 采用立粗齿铣刀, 12,50 ZmmD 。则 m in/11550 181 0 0 01 0 0 0 rD vn s m in/691151205.0 mmznff szm 计算工时 m in13.16978 mm flt 工序 粗铣中间孔下端面侧 齿/05.0 mmf z 由机械手册可以直接查出铣削速度: min/18 mv 采用错齿三面刃铣刀, 14,4,50,16 ZmmLmmDmmd 。则 m in/35816 1810001000 rd vn s m in/2513581405.0 mmznff szm 计算工时 m in26.02 5 166 mm flt 工序 VI 精铣小头孔上端面 齿/05.0 mmf z 由于是精加工铣削速度放大 30,其值: min/23 mv 采用镶齿三面刃铣刀, 30,12,150,48 齿数mmLmmDmmd 。则 nts 9 m in/15348 2310001000 rd vn s m in/2 2 91 5 33005.0 mmznff szm 计算工时 m in87.02 2 92 0 0 mm flt 工序 VII 半精镗中间的孔 需要镗至 650+0.074,单边余量 mmZ 3 ,查手册一次镗削余量 mmap 1 。 3次镗完 切削速度 min/30 mv ,进给量 rmmf /6.0 m in/4 3 422 301 0 0 01 0 0 0 rD vn w 镗一次所以需要工时: m in33.06.0434 84 fn lt wm 完成整个加工需要的工时就为 m in133.033 mtt 八、 填写工艺规程卡片 九、 夹具的设计 (一 )、 明确任务,分析资料 1、 本夹具设计工序 120的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