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二节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课时提升作业 浙科版必修2.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二节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课时提升作业 浙科版必修2.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二节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课时提升作业 浙科版必修2.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二节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课时提升作业 浙科版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程复习方略】2014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二节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课时提升作业 浙科版必修2 (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3衢州模拟)下列关于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培育三倍体转基因植物可以防止基因污染b.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结实率较低2.玉米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农民需要每年购买玉米杂交种子,不能自留种子来年再种的原因是()a.自留种子发芽率低 b.杂交种都具有杂种优势c.自留种子容易患病虫害 d.杂交种的有性繁殖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3.作物育种技术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c.培育无籽西瓜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三倍体西瓜雌蕊柱头d.把两种小麦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4.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下列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是单倍体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能形成可育的配子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一定是纯合子是二倍体a.b.c.d.5.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b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b过程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6.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种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要通过杂交育种获得aabbdd植株,且每年只繁殖一代,至少需要的时间为()a.2年b.3年c.4年d.5年7.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程1、2、3是杂交b.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d.过程2有减数分裂8.运用不同生物学原理,可培育出各种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b.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利用的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d.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9.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a.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c.用花药离体培养小麦植株d.用x射线处理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10.如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1)和(2)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4)(5)(6)(7)四个品种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可知,(4)个体是单倍体,(6)个体是多倍体,只有(5)个体是二倍体b.据图分析可知,除(4)个体是单倍体,(6)个体是多倍体外,其余个体都是二倍体c.育种途径不同,所依据的原理不同,但育种的年限都相同d.选择育种方法时,只需要考虑育种年限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0分)11.(24分)(能力挑战题)石刁柏(幼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刁柏叶片窄产量低,在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且雄株产量高于雌株。(1)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定突变型植株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实验选材:选择野生型和突变型石刁柏的_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方法:_。结果预测与分析。(2)同为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其雄株的产量与质量都超过雌株,请你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提出两种合理的育种方案。方案一:利用_技术进行无性生殖。方案二:利用_方法得到性染色体组成为_和_的植株,再让其杂交产生大量雄株。12.(26分)(2012江苏高考)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经_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_方法进行培育。(2)杂交后代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_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_条染色体。(3)杂交后代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_。(4)为使杂交后代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_。答案解析1.【解析】选b。三倍体转基因植物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紊乱,不能正常产生配子,可以防止基因污染,a正确。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而不是基因突变,b错误。单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可获得纯种植株,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正确。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茎秆健壮、果实饱满、含糖量高,但结实率较低,d正确。2.【解析】选d。利用玉米的杂种优势可提高产量,但杂交种的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其后代中会出现纯种个体,若将其后代种子用于生产会导致减产。3.【解析】选。a项错误,杂交水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项错误,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杂交育种;c项正确,三倍体西瓜中没有种子,生长素含量少,子房难以发育成果实;d项错误,把两种小麦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杂交技术。4.【解析】选b。二倍体玉米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是同源四倍体,取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新植株是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属于单倍体。此单倍体是由同源四倍体形成的,因此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且有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可育的配子。由于题干中没有说明原二倍体玉米的基因组成,所以不能确定此新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5.【解析】选。本题考查育种的原理和方法。分析题图可知,a为单倍体育种过程,其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畸变;b过程为自交,不是诱变育种,不能提高突变率,也不能缩短育种年限;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但其作用对象不是萌发的种子,而是花粉萌发形成的单倍体幼苗;杂合子自交可以提高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6.【解析】选c。aabbddaabbddaabbdd一年,aabbddaabbddaabbdd一年,aabbddaabbdd一年,种植aabbdd种子一年得aabbdd植株,所以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7.【解析】选d。该育种过程中,1为杂交,2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3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的过程,4为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恢复成正常纯合个体的过程。8.【解析】选b。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取是利用了基因突变,培育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易错提醒】无籽番茄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不同(1)原理不同:无籽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而无籽番茄的原理是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2)所用试剂不同:无籽西瓜的获得使用的试剂为秋水仙素,而无籽番茄是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3)无籽原因不同:无籽西瓜是联会紊乱不能产生配子,而无籽番茄是没有受精;(4)无籽西瓜因遗传物质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而无籽番茄是不遗传的变异。9.【解析】选d。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用x射线处理后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选项a的原理为基因重组,选项b、c的原理为染色体畸变。10.【解析】选b。据图分析可知,除(4)个体是单倍体,(6)个体是多倍体外,其余个体都是二倍体;育种途径不同,育种的年限不一定相同;选择育种方法时,要多方面考虑,如育种年限、育种目标、育种成本等。11.【解析】(1)由于染色体畸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基因突变不能观察到,所以利用这个特点可将两种变异类型区分开。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变化,需要用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分生组织(如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进行对比观察。(2)保持亲本性状最好的办法是无性生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便可实现。为了获得雄性,则参与受精的两个亲本中一个只能提供x染色体,而另一个只能提供y染色体,故应选择的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x、yy。答案:(1)实验选材:根尖分生组织实验方法:用显微镜观察二者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2)方案一:植物组织培养方案二:单倍体育种xxyy【易错提醒】注意育种原理和育种方法的区别(1)育种原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2)育种方法:主要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这是具体的方法,不能当作原理。12.【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1)染色体组的概念。(2)图形的信息。(3)图中个体的染色体组的组成及其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组的组成。【解析】(1)从图中看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组的组成是aabbcc,而植物aabb 与cc 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的染色体组的组成是abc,只有在杂种植株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方可培育成异源多倍体。也可采用植物aabb 与cc的体细胞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异源多倍体。(2)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组的组成是aabbcc,其配子中的染色体组的组成是abc,而普通小麦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组的组成是abd,所以杂交后代的染色体组的组成为aabbcd, 即杂交后代含有6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