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文科班文学名著专题复习系列之三国演义人物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性格】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文武双全,官至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开篇作者就通过许劭的口吻评论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小说通过一系列事实,从政治、处世、用人以及军事斗争等多个层面出色地塑造了曹操的奸雄形象,突出了其情感的丰富性和性格内在的复杂性。鲜明独特、反差巨大的性格。开篇作者便借用汝南许劭之口规定了这一人物的“主导情感”:“乱世之奸雄”。曹操替父复仇进攻徐州时,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滥杀无辜,显得特别残暴不仁,但当他在行军途中目睹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时,却又动了真情实感;“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对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等群雄的评价入木三分,表现出敏锐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但却对刘备后园种菜、闻雷失箸的韬光养晦之计毫无察觉,又显得十分愚顿;曹操一方面极力搜罗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又嫉妒人才,斩杀聪明过人的杨修;在曹氏集团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曹操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充分展示了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但“梦中杀近侍”又显露出内心的狐疑和空虚;曹操有时广开言路,从谏如流,甚至打了胜仗还要奖赏事前劝阻之人,有时则刚愎自用、无比骄横,故有濮阳之狼狈,赤壁之败绩;“焚书不问”、“赦免张辽”、“义释关羽”,曹操的宽宏大度令人叹为观止,而荀彧、荀攸这些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智谋之士稍有冒犯,便翻脸不认人,其气量之狭窄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复杂多变、正反交叉的性格。曹操的性格最为复杂多变。他聪明透顶,胸怀大志;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以“赦免张辽”为例,曹操初欲手刃张辽,显得易于冲动和气量狭窄。但听了刘备、关羽的劝谏,又马上一改前态,掷剑而笑,并“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显现出惊人的反应控制能力和过人的度量。他爱惜张辽之才是真诚的,但说什么“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就显得虚伪了。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有失风范的丑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抵消刘备、关羽保救张辽的影响。曹操从拔剑到掷剑、从恼羞成怒到笑脸相迎,张辽由阶下囚到座上客,瞬间完成。曹操性格之中,反中有正,正中有反,正反交叉。曹操攻破下邳,首先想到的是先差人进城安民,稳定民心;击败袁绍之后,深感河北百姓之苦,尽免其当年赋税。作为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与一味杀伐的董卓不同,深知以民为本的道理。但攻冀州时,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杀人鸡犬者,如杀人之罪,“于是军民震服,曹操亦心中暗喜”,则又见出他爱民“伪善”的一面。曹操的“豁达乐观”,大多表现为胸襟开阔、积极进取、不计前嫌,但赤壁之战中几十万军队顷刻间“灰飞烟灭”,不得不率领残兵败将落荒而逃,此刻他反而三次大笑,这时的乐观就是强打精神、可笑可怜的自我解嘲了。曹操的“奸诈”也包含着很高的智慧,有时并不觉得可憎可鄙,而显得机智、巧妙。鲁迅也说,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以“望梅止渴”为例,说他奸诈、愚弄将士也可,因为梅林毕竟是虚造的幻影;说他机智、爱护将士也可,因为在行军途中将士缺水口渴的情况下,他巧妙地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达到了将士“不渴”的目的,奸诈中有机智,愚弄中有爱护。“装病谗叔”、“刺卓献刀”、“借头稳军心”、“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是如此。既有奸诈狡猾、虚假伪善的一面,也有机智勇敢、以身作则、求贤若渴的一面。总之,早年他很有抱负,目光敏锐,慧眼识人,尤其善于用人,他能容纳刘备,礼遇关羽,甚至不杀祢衡,处处都显得胸襟宽广,雄才大略。而晚年的曹操,则志得意满,不思进取,骄横跋扈,荒淫暴虐,凶狠毒辣,不识张松,忌杀杨修。(作家高晓生语)曹操杀死吕伯奢全家是一面,官渡之战破袁绍从档案中找出一批手下官员通敌信件看也不看付之一炬又是一面;为报父仇攻下徐州杀人掘墓是一面,征张绣马踏青苗割发代首又是一面;一方面礼贤下士兼收并蓄,另方面却容不下一个杨修;一方面煮酒论英雄表现得很聪明有眼力,另方面又毫不察觉刘备种菜的韬晦之计;一方面在华容道对关羽说:“将军别来无恙!”显出一副可怜相,另方面当关羽被杀首级送至曹操,他笑曰:“云长公别来无恙!”又显出一副刻薄相。奸雄曹操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有奸的一面,但主要是突出了他雄的一面。他胸怀宽广,胆识非凡,善于用人,唯才是举。从封建正统观念来看,曹操当然是一个乱臣贼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问题上,反映了曹操抓住了时机的果断与英明。另一方面,曹操又是一个奸雄。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件事上:杀吕伯奢。(详见后)杀杨修。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一是曹操为了卖弄一下自己的才干,在花园的门上写一个“活”字,而杨修偏要弄穿曹操的西洋镜不可,他看出曹操书“活”字于门上是嫌门太阔曹操“忌之”。二是远方的客人送酥一盒给曹操,被杨修一人一口与众分吃了,卖弄小聪明曹操“恶之”。三是曹操本想以梦中杀来警戒大家,杨修偏要在众人面前揭穿不可曹操“愈恶之”。四是杨修告曹丕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反被吴质用计陷害,曹操认为杨修是陷害曹丕曹操“愈恶之”。五是曹操本想试一试曹丕、曹植的才干,可杨修偏要教曹植怎么做怎么做,结果被曹操知道,坏了曹操的好事曹操“大怒”。六是杨修为曹植作答教,被曹操得知曹操“大怒”。这六件事,一步一步的逼迫曹操最后以“鸡肋”事件“惑乱军心”为借口杀死了杨修,也成了杨修之所以被曹操杀掉的一个客观的原因。杀华佗。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星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需要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而华佗所著的青囊书也因此失传。因此熟语有云:“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杀粮官王垕。(详见后)为人虚伪“马踏麦田、割发代首”。(详见后)梦中杀人(详见后)刘备哭,曹操借。毛宗岗认为曹操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一个“借”字上。“借天子以令诸侯”、“借诸侯以攻诸侯”、“借人头以定军心”、“借眼泪以收人才”、“借头发以肃军令”、“借梦杀人”可爱的奸雄。在真诚中总带有几分虚伪诡诈,豁达里埋着几分偏狭小气,光明磊落的背后藏着阴险狠毒。1.治军严明。征张绣时规定“践踏麦田者斩”;征袁绍时,号令三军“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仓亭大捷后,又因“禾稼在田,恐废民业”而没有乘胜进攻冀州;攻克冀州后免除一年租赋等等。曹操的这些举动无疑出发点是为了本集团的利益,但在客观上却有利于百姓,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他因此而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他们“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2.自信勇敢,敢做敢为。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做了十几根五色大棒,挂在县衙门两边;然后贴出告示,说谁要是违反了法令,五色棒伺候。当蹇硕的叔叔蹇图公然违禁,晚上喝醉了在街上走,被曹操抓住。蹇硕是皇帝最宠爱的宦官,权重一时,所以他的叔叔也没把曹操放在眼里。曹操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蹇硕的叔叔当堂打死。在董卓“欺天废主”、“骄横跋扈”之时,众人亦怒亦恐,无计可施,只得“众官皆哭”,唯曹操“抚掌大笑”并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能哭死董卓么?”这一“众哭”对“独笑”的场面,使曹操鸡群立鹤,森林秀木,把一个胸怀天下,充满自信的形象大大地摆在人们面前。孟德献刀,也表现了孟德的的勇敢,当一群大臣面对董卓的专权而束手无策时,只有曹操勇敢地站出来,提出由自己去刺杀董卓,尽管没有成功。后来又“发矫诏讨董卓”。在率兵攻打濮阳城时,在面对众人劝阻的情况下,大喝道:“我不自往,谁肯向前”。遂当先领兵直入。在征讨袁术时,两军相持日久,曹军粮尽。于是曹操下达了“三日内破城”的死命令。袁军抵抗力很强,“城上矢石如雨”。操“亲自至城下,督诸军搬土运石,填壕塞堑”。有两员裨将畏避而回,操掣剑斩于城下,遂“下马接土填坑”。于是“军威大振”,使曹军得以攻破城池。在进攻袁谭时,“两军混战,自辰至午,胜负未分”。在这紧要关头,曹操亲自击鼓,于是将士奋力向前,大败谭军。3.奇谋迭出。曹操自身往往奇谋迭出,大败敌军。这在平定北方的战争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征讨袁绍时,曹操故意将粮草置于军兵之前。袁绍大将文丑领军杀来哄抢粮草马匹,自相杂乱。曹军乘乱围攻,大败文丑,于是“众皆叹服”。在征讨马超、韩遂时,曹操巧施离间计,瓦解了两人的联盟,打败了马超(详见“计谋篇”)。西征张鲁时,因地势险要,寨栅坚固,急切难下。曹操传令退军。众谋士都不解,原来他是以此使张鲁“懈而无备”,然后分轻骑抄袭其后,从而大败张鲁军,夺得战略要地,为彻底击败张鲁、平定汉中打下了坚实基础。赤壁兵败后,曹操给镇守南郡的曹仁留下一条退吴兵之计。曹仁在情势危急之时拆开看后依计而行,果然大败东吴兵马,周瑜也被一箭射落马下,直至后来因箭疮发作而亡。4.强横霸气,雄才大略,志向高远,识见高超。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袁术、袁绍、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不过是“冢中枯骨”、“守户之犬”、“碌碌小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尔”,对当时天下的形势分析非常精当。言语间,对消灭袁术等辈信心百倍。这一番议论,充分显示了曹操过人的见识和非凡的英雄气慨。5.从谏如流。曹操虽计谋出众,但并不刚愎自用。虽然也有拒谏孤行的情况,但并不多见。即使对提过错误意见的人,他也能给予鼓励。如击乌桓凯旋后,第一件事就是“重赏先谏者”。6.重视人才,爱惜人才,善于用人。曹操曾颁布三道求贤令,郑重推出“唯才是举”的主张,成为千古佳话。曹操对关羽。袁绍信奉等级社会的信条,讨伐董卓时,关羽请战,绍令乱棒打出,只因关羽是“弓马手”。曹操却不以出身论英雄,给他机会。关羽立功也得宜于曹操的慧眼识英才。张飞也是同样即将被乱棒打出时他又一次制止。这种“人才观”是开明的,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刘备是为了改变个人处境拉拢人才,曹操则从大局出发,未杀关羽,显示了他的“爱才”。曹操对于损失人才是痛心不已的。第十九回,陈宫白门楼引颈就义,曹操有留恋之意,一是因为曹操与陈宫有一段旧交往,二是通过交手深知陈宫的智谋。但陈宫“径身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并厚待其妻母。厚待刘备、礼遇关羽、怜爱审配、痛悼庞德、厚受徐晃、蔡文姬等。对待赵子龙,“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命令“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41回)失态跣足迎许攸。“许攸径投操寨,军士忙报入寨。”“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嘉,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感受到曹操这个政治家的宽大胸怀、礼贤下士的良德美操,还有待人的精明和高超。这换取了许攸的信赖,许攸当即献出大烧袁绍乌巢粮仓之计,曹操依计而行,袁绍惨败。“三个许昌人的官渡”(详见“战争篇”)对有贡献的人才:珍爱郭嘉;对有缺点的人才:宽容陈琳;对不能用的人才:尊重关羽、徐庶;对不正派的人才:铲除杨松。相关练习:曹操善于用真情招揽贤才,为已所用,曹操两哭典韦、三哭郭嘉就是很好的例子。试着简述具体内容。参考答案:(1)曹操两祭典韦,披肝沥胆,动人之至。典韦乃曹操大将,第十六回,曹操引兵讨伐张绣,误中张绣奸计,身陷重围,典韦梦中惊醒后,“奋力向前”死战不退;血流满地而死,曹操的长子和一侄儿也一并战死。曹操脱险后,亲自设祭奠之。哭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随将典韦之子收养。第二年,曹操再次引军至宛城攻击张绣,想到此事,操又于马上大哭,即下马设祭筵,吊亡魂,亲三拜墓前;连那匹被射死的典韦的马也一道祭了,三军将士无不为之感动。(2)三哭郭嘉。一哭郭嘉身染重病(曹操从郭嘉之计,西击乌桓,路途崎岖,郭嘉水土不服,病卧车上,曹操不忍,泣而欲回军,为郭嘉所劝止,曹操留郭嘉于易州养病。);二哭郭嘉英年早逝(曹操击溃袁熙、袁尚,回到易州,曹操痛哭郭嘉英年早逝,损失巨大,说“奉孝死,乃天丧吾也!”并对文武百官说:“诸君年齿,吾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胸崩裂矣。”);三哭郭嘉深谋远虑(赤壁之战,曹操败回南郡,曹仁置酒压惊,曹操忽仰天大哭郭奉孝,“若有他在,决不使吾有此失矣!”曹操怀念“遗计定辽东”之郭嘉之谋略,既推卸自己的责任,亦掩饰自己冤杀孔融的懊悔与悲痛,更隐含了对众谋士的批评。)(按:毛宗岗将曹操以前哭典韦后来第三次哭郭嘉放在一起做了分析,认为“前之哭胜似赏,后之哭胜似打”,真想不到奸雄的眼泪,居然“既可作钱帛用,又可作挺仗用”,“奸雄之奸,真是奸得可笑”。“华容道上三笑一哭”,见“情节分回梳理”P28-29,要重点识记。)补充练习:第60回,张松讽刺曹操平生败绩:“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等等,但无论遭遇什么挫折曹操都没有气馁,仍然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充分的自信。曹操是比较喜欢笑的。其中笑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是曹操在赤壁兵败,道走华容中的三次大笑。请说出三次大笑的背景。参考答案:第一次大笑是在刚刚摆脱东吴追兵,喘息稍定于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时。其第二次是在葫芦口埋锅造饭时,第三次是在华容天险道中,操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见50回)这三次大笑的共同特点是,即当形势危机,众将皆以为应当愁眉不展,胆寒心惊时,曹操却反而大笑。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曹操在面对失败时,甚至是严重的失败时,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能及时把这种乐观的态度外化为极富感染力的身体语言,表情语言,从而起到稳定军心,振奋士气的作用。(另见:征讨马超时,曹操被追得割须弃袍,狼猾不堪,但仍十分镇定,口内犹言:“贼至何妨?”回头看时,“马超已离不得百余步”。)7.不念旧恶,宽容大度。相关练习:陈寿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为尊者讳,对曹操的评价是很高的,说他“不念旧恶”,你能在罗贯中三国演义找到典型事件来印证吗?参考答案:(1)尽焚书信。(30回末尾)破袁绍后发现“许都及曹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术”,谋士建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于是“尽将书焚之,遂不再问”。(2)袁谭死后,王修无视曹操禁令前往哭尸,曹操不仅不怒恼,反而视修为“义士”,“礼修为上宾”;攻占汉中后,“念张鲁封仓库之心,重重相待,封鲁为镇南将军。”凡此种种,都颇得人心,也符合曹操集团的长远利益。(3)徐晃奉命劫杀曹操,但曹操让满宠说服徐晃就归降了曹操。后来徐晃在曹操手下成了一员大将,给他立了很多功劳。(4)徐庶入曹营不出一计,曹操没有杀他。8.狡诈诡谲,喜猜疑。“诈中风”(曹操诈叔)。曹操小时候顽劣无度,其叔父见此怒而责之并向其父曹嵩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有一回,在叔父经过之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叔父信以为真,赶紧告诉曹嵩。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操声称是叔父不喜欢自己从而诬陷自己,曹嵩竟信以为真,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机,充分说明曹操的奸诈。(1回)“借王垕头”。(详见后)(3)“许攸问粮”。(30回)许攸前来投奔曹操,操料定许“必有破绍之计”,接下来二人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心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补充:许攸之死。33回:许攸傲激许褚,为其所杀。曹操深责许禇,厚葬许攸。许攸虽然才智过人,也颇自以为是,在立下战功后,更是居功自傲,甚至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官渡之战后,曹操带兵入冀州的时候,他纵马来到曹操身旁,当众人的面问曹操:“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门?”许攸可能没意识到,这句话有两点让人无法忍受,一是在众人面前直呼曹操的乳名,没有一点上下尊卑之序。给曹操难堪,其二是他打败袁绍,占领冀州的功劳归为已有,让其他文臣武将做何感想?许攸傲慢无礼,口无遮拦,最终触怒曹操,假许褚之手杀之。9.残暴不仁。大肆屠戮。徐州屠城。(详见前)(10回);“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朝廷刽子手;后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勒杀董贵妃。当献帝深感曹操欺君罔上,有窃国谋逆之心后,随即密赐衣带诏,令董承、刘备、马腾等人合力讨贼。事后衣带诏泄露,曹操诛杀了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仍不解恨,连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贵妃也不放过,尽管献帝和伏皇后一再哀求,仍将董贵妃勒杀于宫门之外。杀吉平。曹操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然后截去吉平的九个手指,割掉吉平的舌头,吉平撞阶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还要“分其肢体号令”。杀孔融(40回)杀刘琮母子(41回)横槊赋诗之后听不得扫兴之语,“手起一槊,刺死刘馥”伏皇后与父亲密谋除去曹操,事情泄露,杀皇后,屠伏氏三族。(66回)10.欺君罔上,“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许田打围。先与天子并马而行,后讨要皇帝专用的宝雕弓和金鈚箭射鹿;更为出格的是,当众将校误以为是献帝射中而高呼“万岁”时,曹操竟然“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而且“竟不献还宝雕弓,就自悬带”。廖廖数语就刻画出曹操视皇帝如无物的骄横无礼。曹操的高压使得献帝“每见之,背若芒刺”。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强迫献帝迁都。“臣敢请驾幸许都,惟陛下从之。”完全是霸道的命令式口气,哪里还有半点臣子的气味收皇后玉玺绶带,杀皇后,屠伏氏三族,命令汉献帝册封曹操女儿曹贵人为皇后。(一)曹操之功:(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二)曹操之过:(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三)曹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政治家:(1)目光远大,胆识过人;(2)求贤若渴,重视人才;(3)胸襟开阔,豁达乐观。作为军事家:(1)军纪严明、爱护百姓;(2)豪爽多智,指挥若定;(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4)善于总结,著述颇丰。【主要情节】(曹操之“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详见“战争篇”)曹操献刀(第4回)杀吕伯奢全家(第4回)捉放曹(第4回)挟天子以令诸侯(第14回)“借”杀粮官王垕、割发代首(第16、17回)许田打围(第20回)煮酒论英雄(第21回)官渡之战、跣足迎许攸(第30回)横槊赋诗(第48回)赤壁之战华容道三笑一哭割须弃袍(第58回)梦中杀人、杀杨修(第72回)杀华佗(第78回)【相关练习】1.简述“曹操献刀”。董卓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少帝。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曹操挺身而出,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以“马羸行迟”为由调开侍立其侧的吕布。董卓不耐久坐,倒身转向内卧于床上。曹操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且此时吕布也已牵马回来。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到一口宝刀,欲献给恩相公。”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趁董卓一时未疑之机,快马加鞭,逃之夭夭。(之后就号召天下勤王,就是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2.请结合三国演义中曹操向董卓“献刀”的情节简要分析曹操的性格。参考答案:(1)满朝文武面对董卓的专权和残暴抱头痛哭之际,曹操挺身而出,决定冒杀身灭族之祸刺杀董卓,表现他是非分明,有勇有谋;(2)以“马羸行迟”为由调开侍立其侧的吕布,谋刺时不想被董卓在镜中发现,曹操在惶遽中谎说要献宝刀给董卓,并借试马之机逃之天天,表现他的机智和奸猾自私。详见“情节分回梳理”P53.著名的京剧传统剧目捉放曹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改编的。下面是京剧陈宫唱词:“我先前自道他(曹操)宽宏量大,却原来是个无义的冤家,马行在狭道内我难以回马。”陈宫为何骂曹操“无义”?“狭道内难以回马”又为何事?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相关的情节。参考答案: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投奔父亲故人吕伯奢。吕伯奢家人杀猪待客,多疑的曹操怀疑其加害于己,杀了吕的全家,并且连外出买酒归来的吕伯奢也一并杀了,以绝后祸,并直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捉放曹)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弃曹操而他往。“狭道内难以回马”表现了陈宫的明珠暗投的悔恨之情。4.简述曹操杀吕伯奢的经过。参考答案: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他才发现杀错了人,但他又杀了出门打酒的招待他的吕伯奢。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从此离开了他。5.简述曹操在濮阳大败后遇险的情况及反映出的曹操性格特征。(12回)参考答案:曹操中了陈宫之计,仓皇败逃,火光中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曹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超过吕布。吕布从后面拍马赶来,将戟在曹操头盔上一击,问:“曹操何在?”曹操反指说:“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曹操因此得以脱险。这反映了曹操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性格特征。6.请简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参考答案:曹操平定山东,应诏进入洛阳,听从董昭建议,逼迫皇帝移驾许都,意欲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护驾移许都,杨奉等领兵拦路,满宠说服杨奉部将徐晃改投曹操。操移驾许都,封赏部下,自此,曹操大权独揽,朝廷事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曹操亦始终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一个基本方略,假借汉献帝这一汉室正统名义,对诸侯发号施令。7.请简述“借杀粮官王垕”的故事。(16回)参考答案:寿春伐袁术时,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用”,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用毫无过错的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8.试简述“割发权代首”的情节,并分析曹操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曹操攻打张绣期间,所过之处,麦熟将刈。为赢民心,曹操传令凡过麦田有践踏者皆斩首。不料自己的马因鸟而惊,闯入麦田。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要求议罪,主簿十分为难,曹操却说:我自己下达的禁令,现在自己违反了,如果不处罚,怎能服众呢?曹操假意要自杀以践军令(他心知无人敢执法,也不会让他自杀),众将急救,这时谋士郭嘉引用春秋中的“法不加于尊”为其开脱。曹操于是便顺水推舟,将死罪抛开,而以剑割发代首,并传示三军说丞相“割发权代首”,以显示自己也是带头执法的。于是三军悚然,无不谨遵军令。可见其虚伪自欺、善弄权术、奸诈过人的特点。9.请简述曹操“许田打围”的故事。参考答案:程昱说大权在握的曹操称帝,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察朝廷内外反应。在打围过程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的宝雕弓、金鈚箭射之,正中鹿背,群臣误认为天子射中,涌向前高呼“万岁”。曹操竟然“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群臣大惊失色,而曹操却神情自若,将宝雕弓自悬在身边。10.“青梅煮酒论英雄”相关练习参见“刘备篇”以及“情节分回梳理P13-15”。11.简述“横槊赋诗”。参考答案: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众将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2.简述曹操“割须弃袍”。参考答案:潼关一战,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在乱军之中听见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马上脱下红袍;又听见西凉军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地赶紧提起佩刀割断自己的长胡子:军中有人将曹操割掉胡须的事情告知马超,马超令人高声大叫:“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后,立即扯起旗角,包颈而逃。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追去,被曹洪、夏侯渊拦住。13.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参考答案: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14.简述一个体现曹操“奸雄”特点的故事。例一:曹操诈叔。例二:杀吕伯奢一家。例三:割发代首。例四:杨修之死(具体情节略)15.简述曹操“梦中”杀人的故事。参考答案:曹操身居高位,怕被人暗害,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睡觉时,旁人不要靠近。一次睡觉时被子滑落,近侍替他盖上,他跃起杀了近侍,又躺下睡觉。醒后故意惊呼:“何人杀我近侍?”左右以实告,才假装悲伤,命厚葬之。可见其奸诈。16.简述“杨修之死”,并据此分析曹操、杨修二人的性格特征。详见“情节分回梳理”P35、36参考答案:魏、蜀汉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热疗技术试题及答案
- 航空行业面试经验分享:空运岗位面试题库
- 提供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的模拟面试题目及答案示例
- 求职之路从这里起步:山东泗水面试题库系列解析
- 专业编辑岗位技能提升:专项选调面试题目及答案深度解析
- 学前班比较数的大小课件
- 2025年建筑行业全过程管理BIM技术与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研究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增强现实交互技术在工业生产流程优化中的应用案例报告
- 美妆行业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下的美妆产品定制成本分析报告
- 学会包馄饨课件
- 气管及支气管内插管
- 2025年高处吊篮安装拆卸工(建筑特殊工种)证考试题库
- 2025年新云南会计灵活用工协议书
- 2024年扬州市辅警真题
- 超声医学心包填塞诊断与应用
- 2025年初中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含答案(三套)
- (高清版)DB34∕T 5243-2025 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护理
- 2025内蒙古森工集团招聘工勤技能人员31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登销记以及运统46系统运用21课件
- 事务所合同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