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浙教版语文五下《桂林山水》word教案3.doc_第1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五下《桂林山水》word教案3.doc_第2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五下《桂林山水》word教案3.doc_第3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五下《桂林山水》word教案3.doc_第4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五下《桂林山水》word教案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浙教版语文五下桂林山水word教案3教材解析桂林山水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通过描绘桂林山水奇特的美,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赞美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总的特点和漓江水的特点。3对照课文观察图,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手法。教学过程一、导游式的入题上课伊始,我便问学生:“谁知道广西什么地方最美?”学生们纷纷回答:“桂林。”我问:“你们去过桂林吗?”学生摇头。我紧接着问:“想去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我笑着说:“老师也没有去过,也很想去。听说那儿的山水格外美呢!”这节课,就让咱们一起从课文中去游览桂林的山水,好吗?”我随即板书课题。这种际导游式的入题,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二、理清层次,整体感知入题后,先让学生聆听配乐朗读,再让学生模仿录音自由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1.用一句话说出各小节的内容;2.用一句话说出全文的内容。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随机板书如下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山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接着让学生从板书中领悟出文章的结构:总分总。至此,学生对课文胡了全面的了解。三、多方诱导,引入情境1.出示图画,初入情境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了解时,我出示了秀丽的桂林出水画。在学生一阵阵“啧啧”赞叹声中,我不失时机鼓励学生:“谁能用一句话把画面的内容说出来?”学生兴致勃勃,纷纷说出一串串妙语佳句:“桂林山水美如画”;“美啊,漓江水;秀啊,桂林山”;“桂林是人间的仙境”此时,学生的心海已掀起了微波。2.启发鉴赏,渐入意境这篇课文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语言文字也十分优美。教学时,我特别注意抓住文中蕴藉深含、情感浓郁的精言妙句,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潜心品味。如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段话时,我先极富感情地朗读了一遍,然后对学生说:“这段话描绘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如果老师把它改动一下,你觉得怎么样?”接着出示改动句子:漓江的水很静很静,漓江的水很清很清,漓江的水很绿很绿。学生反复思考咀嚼,认为改后的句子不生动,没有把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程度写具体。我又出示了改动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又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这里的水也很绿,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学生在经过咀嚼品味后,认为此句虽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但它不如原句优美有气势,不如原句读得琅琅上口。这样,在领略桂林山水美丽的同时,还让学生领略到了祖国的语言文字美。3.指导朗读,进入情境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我分别采用了听读、引读、齐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边读边思,既读出了内涵,又读出了外蕴;既陶冶了情感,又启迪了心智。当学生感情即将进入高潮时,我播放了一段悠扬的钢琴曲,学生们开始三分钟“遐想旅游”,同时我作“导游”:“各位游客,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广西桂林。展现在你面前的是绚丽如画的桂林风光。来吧,让我们荡舟漓江,尽情地去欣赏吧!”学生仿佛完全沉醉在如诗如画的风光中。听听他们的感受吧:“我如同看见鱼儿在江底快活地游来游去”;“我已经置身在美丽的画卷中”;“我听见游人不绝的赞叹”至此,学生已掀起了感情的狂澜,完全进入了仙山瑶池般的美妙境界。四、言简意深的结尾当学生充满激情的背诵的余音还在教室里缭绕时,我用激昂的话语结束了这堂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一课,如同尽情地游览了桂林山水。面对这颗祖国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我们谁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桂林多美啊!祖国多美啊!”附送:2019春浙教版语文五下桂林山水word教案4一、 教材分析1.列提纲背诵课文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训练学生列背诵提纲背诵课文,可先找出每段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再按内容的先后顺序编写背诵提纲边想边背,就能很快地把课文背出来。本文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先总起、后分述、再综合,很有序地介绍了桂林山水,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味,极适宜作为背诵训练的教材。2.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漓江西珠。所谓“桂林山水”包括三部分:桂林市区、漓江、阳朔。课文所描写的桂林山水,指的是“漓江风光 ”。本文描绘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3.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察桂林山水的原因;第二段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第三段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第四段写观赏桂林山水如同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二、 教学目标1.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2.学会9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3.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四、 教学准备:小卡片、小黑板、投影片、投影机五、 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多音字,读通了句子。理解课文的意思。2.在自学过程中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抄写课文后第3题的词语。(二)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确实这个秀丽无比、闻名天下的南主风景区的山水,使中外游客赞扬奋至、为之倾倒。简介“桂林”,指出人们所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言不虚,它是古往今来人们对“桂林山水”的由衷赞美。那么,桂林山水为何能赢得人们如此的赞美,它究竟有哪些令人倾倒地方和特色?这就是本篇课文所要学的。2.初读课文。默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 自学生字。自己拼读音节读准生字字音:漓(l)澜(lin)瑕(xi)翡(fi)泰(ti)兀(w)嶙(ln)峋(xn)筏(f )。注意读准几个前鼻音的字(澜、嶙)。读准多音字,注意“啊”的读音。“啊”的读音受前面字韵母的影响而变化。前面字的韵母是时,“啊”就读 ya ,如“真奇啊”“真绿啊”。前面字的韵母是u、ao、ou时,它就读“wa”如字的韵母是n a,如“真险啊”。前面字的韵母是ng时,就读“nga”,如“真静啊”“真清啊”。还要注意“画卷”的“卷”读“jun”不读“jun”;“仿佛”的“佛”读“ fu”不读“fo”;倒映的“倒”读“do”,“栽倒”的“倒”读“do”。在字形上要注意“澜”的“门”内“柬”不能写“东”;“羽”在字下方实际情况“羽”,上方写“羽”(2) 自学词语,学生查字典注意联系上下文,解释“读读写写”中的12个词语。没有在读读写写中出现的有关词语,也要给予注意。特别是“甲天下”,应该通过查字典,据词定称,“甲天下”是“居天下第一位”的意思。学生汇报了自学字词的情后,出示小黑板或投影,让学生读读词语。特别要注意带生字的词语,带“啊”的词语。(3)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读课文,评议:字音字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读破句的情况;读后简要地说说各段内容。3.作业:(1)抄写课后第3题的词语各三遍;(2)作业本1、2、3题。第2题时(一)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三段,理解作者抓住桂林山水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方法。2.熟读课文,完成部分作业。(二)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桂林山水4个自然段各写一些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这篇课文按“总起分述综合”的顺序,根据叙述的重点是“分述”山与水,所以可分四段,即按4个自然段分四段。2.学习第一段。(1) 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荡舟漓江、 观赏桂林山水?开头一句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 学生汇报,教师指点,。从以下两点加以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意思是“桂林山水居天下第一位”。这当然是对“桂林山水”的最高赞誉。这一名言,是对以下“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奇丽景色的总述。这一赞誉恰好点出“ 我们”“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这句话统领了全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小结段意。3.学习第二段。(1) 自由读第二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漓江水的特点、把它写具体的?(2) 学生汇报,教师指点。文章用景物的比较具体描写抒发感受,写了漓江水的特点。大海 静板书 漓江的水清西湖 绿通过比较写出漓江水总的特点是什么?怎样描写这一特点?用了一组排比句。如果不用排比手法,将会怎样?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受不到它在流动。比较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受到它在流动。比较知道,前一个句了“啊”含有赞美的感情,写得比后一句更好。学生现按相同的方法比较:“真清啊”与“清得让你”“真绿啊”与“绿得让你”几个句子,懂得用前面一句的写法写景,把江水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了。将上述语言训练加以“迁移”,继续训练,如:公园里的花香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几十米以外就感到香气扑鼻。校园里的干净校园里真干净啊,干净得找不到一点纸屑。(3) 小结段意。再读读课文。4.学习第三段。用前一段相似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课文。(1) 自由读第三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桂林山的特点的?(2) 学生汇报,教师指点。文章同样用了“景物比较具体描写”的方法,写了桂林山的特点。泰山奇桂林山 秀香山险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理解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小结段意5.作业:(1) 作业本4、5、6题。(2) 熟读课文。第3课时(一) 教学目标1.复习检查,巩固字词。学习第四段。2.列出课文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提纲,按提纲背诵课文。3.完成作业(二) 教学过程1. 用看拼音写词语的方法写词语。观赏波澜壮阔无瑕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云雾迷蒙竹筏 连绵不断桂林山水甲天下解释:波澜壮阔危峰兀立2.学习第四段(1) 默读课文思考:桂林山水的奇丽景色,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山 水 画中游(3) 指名学生读后小结段意。3.指导列提纲背诵。(1) 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