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导轨的安装要点及在用电梯导轨的校正.doc_第1页
电梯导轨的安装要点及在用电梯导轨的校正.doc_第2页
电梯导轨的安装要点及在用电梯导轨的校正.doc_第3页
电梯导轨的安装要点及在用电梯导轨的校正.doc_第4页
电梯导轨的安装要点及在用电梯导轨的校正.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梯导轨的安装要点及在用电梯导轨的校正lIMonufocturingI生电梯导轨的安装要点及在用电梯导轨的校正长期以来,人们对在用电梯导轨安装存在质量问题产生轿厢水平方向振动而造成电梯乘载品质差的问题感到棘手.因电梯的导轨是整个轿厢运动的基准,包括了轿厢运动中各部件与整列厅门的间隙要求及中心位置要求,如基准线改动,后果难以想象.到就目前我国在用电梯情况而言,其梯速在1.5m/s以上的在用电梯大部分都不能达到国际公认的ISO/DIsl8738电梯一电梯乘载品质的测量要求,而就更难达到GB/Tl0058一l997电梯技术条件标准3.3.5条中所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这些集中表现为,y轴方向(水平方向)振动值超差,结论均以导轨为主要问题.如何改变上述问题?早在20年前,本人就对被内行公认为贻笑大方的在用电梯的导轨进行校正的施工方法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就以电梯导轨正确安装的要点及怎样对已投入运行电梯的导轨进行校正的施工方法进行讨论.该方法可使原本以为无法实现的或以前未曾想像到的问题直接在施工现场用简单的方法来实现.1电梯导轨的正确安装1.1待装电梯导轨的检验电梯导轨(特别是轿厢导轨)在安装前须检查每根待装导轨的直线度不应超出l/6000,整根导轨其最大弯曲不超过0.6ram,并在任1000mm中弯曲度不应超出0.3ram(这对于现场导轨的正确堆放,搬运等都提有一定的要-丁毅敏求);工地检测采用2块磁铁吸压一根细线在磁铁与金属垫片间,垫片再吸附与导轨被测工作面并将线拉直进行测量;水平测量时应考虑导轨自重所引起的弯曲,测量侧向工作面时应平躺,测量顶端工作面时应侧躺;扭曲校检可用两磁力水平,垂直仪吸附侧向工作面检查各段相对扭曲或将导轨卧躺用两水平仪测量两接导面相对水平.若弯曲过大应在校正后方可安装;现场直线度,扭曲校正,只要点把握得准并不难,若存在有严重扭曲,弯头又实在无法校直情况可考虑更换或将其安装于井道最高或最低处.提吊导轨应采用绳索竖装,采用3人搬运并搬运时避免弹跳,严禁采用绳索索于导轨中心或2端处平行提吊.导轨由底坑向上逐根立起(通常以雄口朝上,因雌口朝上易产生轿厢安全钳动作时啃坏导轨接口侧面),安装前应检查各导轨连接口是否损伤并将其清洗干净.1.2导轨正确的安装方法(1)以铅垂线为基准,检查逐根安装好的导轨与铅垂线的误差值,并逐根安装,逐根进行调整.方法为:支架处导轨校正到位一接导口直线度校正一支架处导轨校正等,避免(特别是高层)待导轨全部安装好后,如没进行调整(整列导轨从底至顶呈无数折线,折线长度大于直线),而导轨的预定位摩擦及自重的存在,使其下部导轨在校正时无法伸张造成弯曲,扭曲或虽已校正仅免强在导轨支架处,而整列导轨内部存在着弯曲,扭曲应力使各支架中间部分的导轨产生变形,特别在接导板处,弯力足中国I色梯2005年11月第16卷第21期3g日造d:耥产生l产l制l造l够大时使接导板产生变形而完全无法达到导轨安装检验标准要求.(2)为了避免安装的导轨(无数段折线)在调整时因预定位摩擦及自重无法使折线至直线的变化而又不希望安装,校正相问进行.可在安装第一根导轨时底部垫起3050mm,然后安装导轨并预紧压导板(如采用定位型压导板对导轨不产生较大摩擦压力则不能采用此工艺).校正时拿去底部垫块使导轨逐根下滑并逐根校正.校正步骤同(1).1.3导轨的校正检查以铅垂线为基准,检查,校正每根轿厢导轨正,侧工作面垂直偏差应小于0.6/5000ram.一对导轨的平行度检查可用2块小磁铁吸,压一根细线与一对导轨侧工作面之间,同时将线拉直,采用300ram刀口直尺紧贴导轨侧面检查一对导轨的平行度;轿厢导轨平行度要求为2/1000(企业标准),即300mm刀口直尺紧贴导轨侧面约50ram,另250ram长度作为偏转放大的顶端与绷紧的直线间距应小于0.5ram(2/1000要求);也可采用激光导轨平行度校正仪可更直观地从标尺聚光点上看出偏差.上述定位方法合二为一,校正导轨在各支架处的相对正确位置.轿厢导轨的2导轨接口直线度在梯速小于2m/s以下时,采用长度为500ram的刀口直尺进行校直(梯速大于2m/s的应适当增加刀口直尺有效长度),用灯光在刀口直尺背部加以检测(如中心面偏差超出要求范围可用金属垫片加以垫正).要求在整个500ram范围内塞缝间隙不大于0.05ram(须在导轨全部校正后方可考虑对接口略作修光).以上方法须由下而上逐步校正,经检查合格后再进行上一档的校正.如遇接导板时,应先校正接导板处2导轨的正面及侧面的直线度,校直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用上述方法校正导轨其校验不应少于2次.导轨校正时应使其目测尺寸基本为0刻度.校正后一对轿厢导轨的中心面,侧面以及间距偏差在整个高度上不应超过1iT1ITI(包括支架中间位置及接导板位置).导轨安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应提倡一次到位.2在用电梯轿厢导轨的校正本方法为采用井道内绷线法来对在用电梯的整列导轨直线度进行校正(因为此时可能由于建筑物的正常倾斜等加ChinaElevatorVo1.16No21Nov2005原因已很难再进行垂直校正,除非移动层门位置),操作者站在轿顶以轿厢检修速度由下至上对整列导轨进行校正.如上所述,不正确的导轨安装使导轨中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在电梯运行一段时期后造成导轨塑性变形(原本在安装前就没有对导轨进行检测或原本的导轨安装就存在质量问题),集中体现于轿厢水平振动加大,轿厢运行时导轨因内应力变化产生运行异声等现象.在用电梯轿厢导轨的校正方法如图1所示.需加工一块校导卡板(厚度为34ram,加工务必精确),如图1上半部分所示.备有1012ram长度约70ram螺杆8根且每根螺杆配有4个螺母,4个平垫,=0.4ram细钢丝约0.5kg(按提升高度而定);或也可备有4副支架等.其校正步骤如下.卡板井井道底部图1井道内样线放置示意图(1)测量待校正轿厢导轨电梯的轿厢在各层平层位置.轿厢地坎与厅门地坎两边间隙尺寸,轿门立柱与各厅门门套,厅门已装修的人口立面平齐尺寸.并将每层的上述尺寸记录在案.(2)将井道顶部第2档支架和底坑第1个支架处导轨的平行度及导轨距校正到位且要精确(因这是后设基准线的基础).然后在井道顶部向下第2档支架上方与底坑导轨支架上方各安装一个基准支架(也可直接借用已调整到位的顶部向下第2档支架与底坑导轨支架作基准支架).安装支架上调节螺杆并绷紧细钢丝.将卡板卡入导轨(已调整好的顶部第2档支架和底坑第1个支架).左右,前后调节螺杆位置并紧固使其上已夹紧的细钢丝定位与卡板上某一刻线(卡板两边相同4个基准支架方法相同).调节螺杆,绷紧细钢丝的位置要求安装后间距大于压导板间距且不影响轿厢运行.(3)将卡板卡入一对被测导轨每档支架位置并检查卡板刻线与钢丝绳位置的偏差值(特别是各楼层位置支架的偏差值),并记录在案(楼层位置应同时记下).(4)根据上述(1),(3)步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估测校正后的导轨应能通过各楼层轿厢与层门位置(地坎间隙,轿门与厅门中心位置)能否符合国标中所规定的检验要求.如估测达不到所需要求,需重复第(2),(3)步,综合分析并重新设置基准支架位置使其能顺利通过.(5)调整方案确定后应放松基准支架上导轨压导板(借用顶部向下第2挡支架与底坑导轨支架作基准支架作定位支架情况)以免校正时影响基准线.(6)如楼层较高而导轨中存在有较大弯,扭曲内应力,则需采用提升整列导轨的方法来予以消除.方法1:可从上至下将整列导轨一根根提起2030mm并固定;校正时再一段段放下(非摩擦型压导板不可采用此方法),施工时只可一列上移,切不可两列一起移动并要求注意如轿厢导靴衬过短导靴衬不能正确导过导轨提升缝隙情况.方法2:用一块压导板上下部一切为二,切开后的压导板背部非螺孔中心或两侧面焊接圆钢吊环(圆钢吊环的直径与焊接强度应符合提吊要求),将加工后的接导板连接于顶端导轨接导面;在导轨顶端机房楼板处开一小孔并将一段钢索从机房引入接导板吊环孔后回至机房并用3个U字夹按标准夹紧;采用型钢一端加垫,另一端用千斤顶(此时此列导轨中各压导板已预松)将整列导轨顶升2030mm(须注意机房楼板承重要求与压强的分散等情况),提升后应在千斤顶端加垫并撤去千斤顶.一对导轨的提升方法相同并注意垫起的高度应足够低才安全.方法3:也可用一段M20螺杆焊接与半块接导板背部非螺孔中心面.螺杆串入机房,采用螺杆,螺母将导轨提吊的方法.到到(7)可利用步骤(3)测量每根导轨的弯曲(也可采用直接吊垂线测量),如存在较严重的弯曲可借用各导轨支架及一小型千斤顶加撑杆在井道中将其校直,也可在校正导轨时相间进行.扭曲校正用一长角铁中部(类似支架与导轨连接)作用导轨背面校正,旋转时两边同时用力,切不IIIIM0nuf0cturI生I产I制I造可施力于工作面.校验类同导轨平行度校正.(8)一列导轨的校正方法与步骤类同于导轨的安装校正.但要注意应在其他各档支架全校正完成后再紧固,校正基准支架上的导轨.电梯对重导轨的安装与校正方法类同轿厢导轨(要求低于轿厢导轨)这里就不再重复.3电梯乘载品质及存在缺陷的改进导轨安装过程中造成电梯乘载品质的测量达不到基本要求在工程施工方面集中体现为:安装前未对导轨进行检测,安装工艺落后,技术不精,安装过程中对标准要求把握不严,接口直线度超差(甚至已将导轨刨削而无法再进行校直),一对导轨平行度指标超差(使用粗制校导尺),采用滚轮导靴的轿厢导靴其振动吸收调整(未能达至假想轿厢被弹力所浮起)等问题.到列对产品配置方面集中体现为:轿厢导轨质量问题,轿厢质量设计要求,采用滚轮导靴时轿厢静平衡设置问题,补偿链,电缆线等在轿厢动态变化中的设置问题等.一般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工程中得以解决.撑握了要点和技巧,要安装好电梯就不难,难就难在一名电梯安装工应始终保持勤劳,认真,踏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习惯,这种习惯在目前经济社会中难能可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