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物态变化复习提纲学生版.doc_第1页
专题二 物态变化复习提纲学生版.doc_第2页
专题二 物态变化复习提纲学生版.doc_第3页
专题二 物态变化复习提纲学生版.doc_第4页
专题二 物态变化复习提纲学生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 程度的物理量。 2、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 常用单位:摄氏度( )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为0度, 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例如北京的气温-3,读做: 或 。 换算关系T=t + 273K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测量程-20110-3050 分度值 所用液体水银 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无缩口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 ,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 ,可离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熔化: 定义:物体从 变成 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t/sT/0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晶体熔化条件:达到 、继续 。晶体熔化过程:温度 ,不断吸热,内能 。T/t/s0晶体熔化图象: 凝固 :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凝固条件:达到 、继续 。晶体凝固过程:温度 ,不断放热,内能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汽化: 定义:物质从 变为 叫汽化。 蒸发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因素:液体的 ;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沸腾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2007南京中考-声现象及物态变化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7) A真空不能传声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7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B(2)(4) C. (1)(3) D(3)(4)17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80的酒精是 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一50,此时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2008南京中考-声现象及物态变化3如图2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 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在标准大气压下)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8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 铅的凝固点是-32826如图19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2009南京中考-声现象及物态变化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3霜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30.(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A30% B40% C60% D90%(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2010南京中考-声现象及物态变化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禁鸣喇叭”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14甲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cm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工作的27(8分)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2)已知水的质量为100g,则水从80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是 J,此过程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