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第一单元 世界现代史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第一单元 世界现代史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第一单元 世界现代史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第一单元 世界现代史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第一单元 世界现代史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 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所作的探索 2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3 了解 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 的基本内容 4 罗斯福新政 本单元所讲述的内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是新的世界体系建立的开始 意义重大 近几年中考本单元出题的频率很高 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 重点内容涉及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罗斯福新政等内容 2012年中考 我们应该注意 在世界经济并不景气的今天 过去一些经济复苏的成功经验又被提起 比如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 除此之外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内容 一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列宁的探索 1 十月革命后 为集中力量战胜国内外敌人 列宁实行 政策 它使俄国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2 1921年 为发展经济 列宁 新经济政策把 同 结合起来 这一政策使苏俄的经济得到恢复 2 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 1 战时共产主义 2 实行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2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3 苏联的工业产值在 4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1 政治上 党政不分 国家的所有决策权集中于党的领导机构 最终集中于斯大林个人手中 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 民主与法制匮乏 个人崇拜和家长作风盛行 2 经济上 在经济建设中 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 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 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3 1940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1 1919年6月 与 签订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 的内容 1 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 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承认波兰独立 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2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 委任统治 3 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4 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1 协约国德国 2 九国公约 的内容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保证各国在华 机会均等 对外 门户开放 条约 3 罗斯福新政 1 核心 2 影响 新政 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 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 里程碑 新政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2 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但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3 1 颁布 全国工业复兴法 2 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2011年广东 下图为 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 20世纪30年代 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 俄国农奴制废除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新经济政策d 斯大林模式 推动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此题有一定难度 解题的关键 一是时间 二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正确认识 从时间方面可以推断在1937年 能对苏联工业产量迅速增长起作用的选项只有d项 故答案选d 答案 d 2011年汕头 小华学了 九国公约 的内容后 写了以下体会 日本人沮丧 美国人得意 其中 美国人得意 是因为 九国公约 a 有利于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b 使美国取得德国的大片海外殖民地c 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d 有利于美国控制联合国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 九国公约 的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签订 九国公约 的实质有所了解 帝国主义国家签订 九国公约 目的是对亚太地区尤其是对中国的安排 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受到挫折 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 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 的原则 故选择答案a 答案 a 2011年梅州 1929 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并由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但美国在短期内经济开始复苏 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其原因是实行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马歇尔计划c 罗斯福新政d 新经济政策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罗斯福新政 a d是苏俄 联 在刚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时期实行的 跟题中的 美国 不相符 而b选项中的马歇尔计划是在 冷战 开始后美国提出的 从时间 1929 1933年 事件 经济危机 这两个关键词容易得出答案c 答案 c 2011年清远 1921年 美国人哈默大学毕业后到俄国访问 列宁特地接见他 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 当时苏俄实行的政策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经济政策d 戈尔巴乔夫经济政策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难度不大 从时间1921年可以将c d选项排除 从美国人到苏俄可以开采石棉 和新经济政策中的 让国内外资本经济经营 相符合 故答案选b 答案 b 2011年潮州 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 的国际文件是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 五国条约 d 九国公约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 九国公约 的内容 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凡尔赛合约 是在巴黎和会大黎签订的 可以先将a排除 四国公约 五国公约 九国公约 都是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 但只有 九国公约 涉及到中国 并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故选d 答案 d 2011年潮州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1921年开始 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是 a 实行新经济政策b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c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新经济政策 根据题干中的 列宁 和 1921年开始 如果得出a选项 b d选项中的事件都发生在斯大林时期 而c选项是发生在1917年 故选择a 答案 a 一 选择题1 如果让你从 五月流血周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开国大典等内容中归纳和提炼一个学习的主题 以下名称最恰当的应是 a 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b 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c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d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解析 五月流血周 是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政权的尝试 开国大典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 答案 b 2 从世界历史上看 社会主义第一次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 从理想到现实巨大飞跃的重大事件是 a 巴黎公社成立b 俄国十月革命c 苏联 成立d 宪章运动3 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维埃政权为抗击国内外敌人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 被称为 a 临时政策b 特殊政策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新经济政策 b c 4 1921 1925年 苏俄 苏联 农业生产情况表 苏俄 苏联 农业生产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 十月革命的胜利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d 赫鲁晓夫改革 b 5 有人说 对于苏联农民而言 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 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 阳光灿烂 的原因是实行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d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6 下图为苏俄 联 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其中影响1921 1925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模式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解析 由图表可知 在1921 1925年这一时段 苏俄 联 粮食产量逐年上升 其重要原因是从1921年开始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a选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之前 c选项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 d选项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 答案 b 7 如右图 20世纪20年代 从本国国情出发 实行新经济政策 利用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人物是 a 邓小平b 毛泽东c 马克思d 列宁8 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 与1919年中国的 五四 运动爆发有直接关联的国际会议是 a 巴黎和会b 华盛顿会议c 慕尼黑会议d 开罗会议解析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答案 a d 二 非选择题16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 美 俄 日各国在不同时期都面临着重大的社会问题 通过改革 或变法 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农奴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 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 这样 贵族打算将小块土地上连成一片 采用有效 大规模的农业技术 并仅仅雇佣他们所需要的从前的农奴做散工 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 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 的法令 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 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 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 只要能够适应形势 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 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因此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 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 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 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 齐世荣 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三 1920 1921年 苏俄遭遇大旱灾 许多人死于饥饿 1921年2月 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甚至提出 要苏维埃 不要布尔什维克 的口号 为此 列宁说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 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 途径 方法和方式 材料四 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 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 面对 大萧条 现状 他坚定地认为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 坚持不懈地试验 如果试验失败 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 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 四均选自人民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 历史必修第二册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 俄国和日本为摆脱困境各进行了什么改革 其影响有何共同点 2 材料三 四中 苏俄和美国为摆脱困境各进行什么措施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 从上述材料中 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