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2019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2019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2019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2019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丹寨县复兴小学 潘世坤一、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在科学探究的对象上以认识事物的现象和事物的变化为主,在过程与方法上以观察与测量为主;在探究水平上以引导性裸究为主。根据标准的内容要求,安排了如下几个主题单元: 一、我们都是科学家 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三、生命之源水 四、它们是什么做的 五、提出问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是起始年级的课,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科学学习,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课程呢?我们应牢牢把握住一个宗旨每一个孩子都是科学家,要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的发现,动手做科学,动脑思考科学,动口表达交流自己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事事通明皆科学。不仅要了解科学的结论,更要重视研究科学的过程,从过程中悟出科学的真谛。 第一单元只有两课:第1课“科学是”从课题上就可以看出是让学生回答“科学是什么”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学生们也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教材的意图是通过一个“吹肥皂泡”的游戏,让他们首先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认识到科学无非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对“科学”最简捷、最概括的解释,科学家们整天干的事也就是这些。第2课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故事为例,知道科学家是怎样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并通过玩玩具训练学生学会提问题,初步了解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的简单过程。所以第一单元的任务就是从提问题开始把学生带人科学的殿堂: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这一单元是根据标准中关于“生命世界”的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编写的。使学生关注身边的有生命的物体留心观察,进行比较,把有生命的物体与无生命的物体加以区别,从而理解生命的本质、生命现象的意义。同时认识周围更多的动植物,感受生物的多姿多彩能进行简单分类。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这一单元是根据标准的“物质世界”中关于“水”的内容标准编写的。让学生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并且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 本单元共有4课。 1生命离不开水 2神奇的水 4地球上的水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这一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物质世界”中关于材料的内容标准编写的,要使学生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如木头、金属、塑料、纸、纺织品等,并能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的材料。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自觉做好物资回收工作。二、学期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教材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注意选择对学生发展具有更大意义的典型经历活动,并且再活动方式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也注意了典型性,使学生再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可获得更大的发展。同时,这册的教材更注重整体效益的结构,更有利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探究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教材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1、初步体验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活动。2、培养学生对科学观察的理解。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4、发展学生科学的判断能力。5、写好观察记录和撰写报告。6、学生能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7、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科学的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科学的实践活动。8、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并养成积极探索科学的兴趣。三、具体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还是比较小,他们虽已初步学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自制力较差,学得快,忘得也快。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来说更为重要。首先要培养他们听的习惯,包括听老师讲和听其他学生讲的习惯。其次要培养他们说的习惯,包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再次要培养他们作业的习惯,包括认真按时地完成作业、书写端正、不懂就问。2让学生学会观察。该册的教材最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学生能在平时的观察活动知道科学的观察的步骤,在观察中慢慢的积累观察的经验。例如第一单元的观察活动主要定位在对观察活动的初步体验、扩展学生的观察内容和方法,并促进他们能动地观察。第二单元是让每个学生尝试性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运动速度,在发现观察对象更多的观察内容方面、描述的重点方面有所发展。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这一册的科学活动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很多,虽然不需要学生操作很复杂的东西,但也要求学生能完成一定量的操作过程。在让学生完成观察活动的同时,也逐渐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动手操作的。4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逐渐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 这册的教材不仅注意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喜欢科学课,建立起学生科学的信心。同时在平时的观察活动中,要慢慢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能力。附送:2019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1、(第2页)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答: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科学家进行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实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2、(第2页)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系?答:科学不光和科学家有关系,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积极动脑也可以在我们周围发现很多有趣的值得研究的科学现象。3、(第3页)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答:有过。因为看到这些现象会觉得很好奇,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4、(第5页)按照下面的提示,说说这些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答:根据提示,我们可以知道科学家是先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相应的猜测,再寻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测,通过验证之后再得出相应的结论。5、(第5页)通过这一刻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比如: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6、(第5页)收集你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他有什么研究成果,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答:居里夫人镭、李时珍 本草纲目、爱迪电灯、张衡 地震仪、牛顿 万有引力、贝尔电话、7、(第6页)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答:通过观察上面的实验,我发现人眼具有暂时记忆的能力。我想到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利用眼睛的暂时记忆能力做点什么呢?8、(第8页)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发现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10、(第8页)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答: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都是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最后再得出结论的。11、(第8页)用你的发现制作一个杂技小丑玩具。实验材料:硬纸板、玻璃球、细绳、胶带、彩笔、剪刀、两个装满水、高矮不同的瓶子。实验步骤:先把小丑画在硬纸板上,小丑的外形要画成X形,涂上漂亮的颜色。把画好的小丑剪下来。把玻璃球粘在小丑的手背面,手要朝下。拿出一高一低两个装满水的瓶子,把细绳栓到水瓶的一高一低两处。把小丑放到高的一端,轻轻一碰小丑,小丑就往前滑了,还可以让小丑摇来摇去。实验结论:一个物体的平衡取决于它重心的位置。掌握了重心,才能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就越平稳,杂技演员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在钢丝上作出高难度动作的。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第10页)让我们去校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吧!答:绿色的大树、树上的小鸟、树皮上的小虫子、树根处的小蚂蚁;池塘里的鱼、青蛙;花园里的蝴蝶、蜻蜓等都是有生命的。2、(第11页)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答:墙根的青苔也是有生命的物体。3、(第13页)为什么说他们是有生命的?答:因为他们都需要呼吸,都要吃东西,都能够长大,都能够繁殖后代,都会死亡,对刺激都有反应,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4、(第13页)下面这些是有生命的吗?答:水中的鲜花、种子、蔬菜的生命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把他们视为有生命的物体,白云、机器人、瀑布就不属于有生命的物体。5、(第14页)说出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答:我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杜鹃、美人蕉、金叶假连翘、花叶垂榕、紫花炸酱草、木槿、蝴蝶记忆、珊瑚树、米兰、爬山虎、红花继木等。6、(第14页)观察校园里植物的生长环境,说说他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棕榈树生长在操场边,喜欢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睡莲生长在水塘里,喜欢有水的地方;种在花盆的橡皮树,可放在阴凉的地方,种在沙土中的仙人掌;不需要太多水分,在墙壁上的爬山虎,需要要大片的面积给它爬蔓。7、(第15页)把校园里的植物从高到矮排排队。答:小草、金叶女贞、垂榕、小叶榕树8、(第15页)仔细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说一说你的发现。答:不同植物的树皮是不一样的,有的树皮表面光滑,有的树皮表面粗糙。9、(第16页)观察树叶的生长形式。答:植物的叶子的生长形式叫做叶序,植物的叶序共有四种方式:对生、互生、轮生和簇生。10、(第16页)观察花的形状答:花的形状又叫做花序,花序的种类很多: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圆锥花序、伞形花序和聚伞花序。11、(第16页)你观察到的这些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我们观察到的这些植物中它们都有根、茎、叶、花和果实,它们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要呼吸,都能够繁殖,都能对刺激有一定的反应。12、(第16页)植物有很多不同,可他们为什么都叫植物呢?答:科学家把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因为植物的生长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都是由根、茎、叶组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13、(第17页)你能说出下面这些植物的名字吗?你还认识那些植物?试着给他们分类。答:它们分别是苦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菊花、玉米、仙人掌、蒲公英、荷花、水稻。按水生和陆生进行分类,水生植物有:水稻、荷花;陆生植物有:苦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菊花、玉米、仙人掌、蒲公英。(还可以按其他方法分类比如:一年生多年生、草本木本等)14、(第18页)蜗牛是怎样出壳的?答:出壳前蜗牛会先把触角伸出来试探一下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确定周围的环境安全之后,它才会把整个头部伸出来。15、(第18页)蜗牛是怎样爬行的?答:蜗牛用腹足爬行,腹足前后收缩做细波浪状运动,蜗牛的足上有一种叫“足腺”的腺体,会产生黏液,蜗牛爬行时会在身后留下痕迹。16、(第19页)蜗牛吃什么?答:蜗牛用齿舌刮取菜叶、果树的叶片和嫩芽来充饥。17、(第19页)蜗牛对刺激有什么反应?答:在蜗牛的面前放上白醋、啤酒等刺激物,它会收缩起触角,并把身体缩进壳内。18、(第19页)经过对蜗牛的观察,你还能提出哪些可以研究的问题?你准备怎样研究?答:经过对蜗牛的观察,我还想对蜗牛的排泄方式和蜗牛的身体结构进行研究。我准备养一只蜗牛来观察它的排泄方式,再用放大镜来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19、(第20页)(1)把在不同地方捉到的两只蚂蚁放在一起,观察他们的反应。(2)再多放几只试试(让他们的数量不等)。答:(1)两只不同地方捉到的蚂蚁放到一起之后,会绕道走开,四处乱爬。(2)再多放几只之后会发现不同地方的两群蚂蚁撕咬了起来。20、(第20页)仔细观察一条鱼,或者观察校园里你能找到的小动物,研究你感兴趣的问题。(1)鱼的身体分成几部分?答:金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2)鱼吃什么?答:鱼主要吃鱼食、面包屑、小虫、水草等。(3)鱼用什么运动?答:鱼用鳍游泳。21(第20页)你观察到的小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小动物都会生长发育、会繁殖、会够呼吸、会运动、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需要食物维持生命。22、(第21页)认识这些动物吗?自己定标准给他们分类。你能有几种分类方法?答:认识。按照卵生和胎生进行分类,卵生动物有:鸽子、螳螂、海鸥、乌龟、娃娃鱼、蛇、蜻蜓、蛙;胎生动物有:斑马、非洲象、大熊猫。(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它们生活的环境、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去进行分类)23、(第22页)找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看谁找的多。答:兔子身上有毛,萝卜没有;兔子生活在地面上,萝卜生长在土壤中;萝卜有根,兔子没有;兔子能够运动,萝卜不能运动;兔子有眼睛、嘴巴、耳朵、腿,萝卜没有;萝卜能进行光合作用,兔子不能等这些都是它们的不同之处。24、(第22页)再找找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答:它们都会生长发育,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和温度、都会繁殖后代。25、(第23页)人与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答:(1)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之处:都需要食物维持生命,都会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都会死亡,都会呼吸,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都能长大、繁殖后代,对事物都有一定的反应,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2)人和黑猩猩的不同之处:人会用语言交流,人的大脑发达,人会思考,有思维,会发明创造,最根本的是人会劳动。26、(第24页)动物、植物和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答:(1)动物、植物和人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空气、阳光、水分和一定的空间,都会生长发育、繁殖后代。(2)动物和植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能够运动,而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思维、是否会劳动,能否用语言交流。27、(第24页)可以用下面的图圈来表示各种各样笔之间的关心。请你一同样的方法把有生命的物体动物、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植物动物人生物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1、(第26页)关于水,你都知道些什么?答: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所有生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水能喝、能洗脸洗手、能浇花、能养鱼 总之,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2、(第27页)给下面的扇形图涂颜色。(淡蓝色表示水所占的比例)鸡蛋76%是水人体65%是水3、(第28页)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你的想法?答:胡萝卜含水多。选同样重量的胡萝卜和土豆进行榨汁,看榨出的汁水的多少;用同样重量的胡萝卜和土豆,放同样重量的盐巴进行腌制,看出水的多少。4、(第29页)桌上有4杯液体,分别是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找一找,哪一杯是冷开水。说说你怎样找到冷开水的。答:先用眼睛看,分辨出牛奶;再用鼻子闻,分辨出白醋;再用舌头尝,分辨出糖水与冷开水。5、(第29页)仔细观察水,说说它的特点。答: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6、(第30页)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答: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7、(第30页)运水比赛。小组合作,选用适当的用具,除了用倒水的办法,设法将一只桶里的水运到一米外的空桶里。如果两只桶的距离再远些呢?你们会怎么办?答:将粗管破开,形成渠道,利用渠道让桶里的水流入空桶中;将装水的桶放在高处,把空桶放在低处,借助管子利用虹吸原理使桶里的水流入空桶中。8、(第31页)生活中还有哪些毛细现象?答:砖块吸水、毛巾吸水、棉布吸汗、灯芯吸油等都属于毛细现象。9、(第32页)水面怎么鼓的像个小馒头?答:因为水的表面产生了一种互相拉着的力。10、(第32页)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水的表面张力?答:水黾在水面上滑行、草叶上的露珠、水龙头上挂着的水滴等都属于水的表面张力。11、(第33页)撕去胶布,观察射出的水流有什么不同?答:撕去胶布后,发现下面的小孔射出的水流最远,上面的小孔射出的水流最近。12、(第33页)如果抬高瓶子的位置,喷射的水流有变化吗?答:抬高瓶子的位置,喷射的水流不会发生变化。13、(第33页)你发现了什么?看看谁发现得多?答: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小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14、(第33页)观察大烧杯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答:将一个50克的砝码轻轻地放入小烧杯中后,发现大烧杯里的水位上升了50毫升。15、(第33页)如果再加一个50克重的砝码,水位会有什么变化?答:在加一个50克重的砝码,大烧杯里的水位又上升了50毫升。16、(第33页)预测一下:加至200克砝码时,水位可能会有什么变化?答:我预测,加至200克砝码时,水位可能会下降,因为小烧杯沉下去了。17、(第33页)这个活动与“曹冲称象”的故事有什么相同之处?答: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小烧杯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的水位上升了。放得砝码越重,大烧杯的水位升的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至沉入底部。这个活动与“曹冲称象”的故事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利用了水的浮力的原理。18、(第34页)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答:盐巴、味精、蜂蜜、奶粉、小苏打等都能溶解在水中。19、(第34页)关于溶解,你还能提出哪些可以研究的问题?答:比如:物质溶解后水面是否会上升,用什么方法可以是物质溶解的快点,沙子是否能溶解等。20、(第34页)用自己的概括你所知道的水的特点。答: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表面有张力,可以用来溶解物质的一种液体。21、(第35页)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答: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与地下暗河里。22、(第38页)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答:浪费水的现象有关不紧的水龙头,刷牙不间断放水,用高压水枪洗车等,开着水龙头洗菜,用干净的自来水洗拖布等。节约用水的做法有:随手关好水龙头,把水接在盆里洗菜,用洗菜的水浇花、冲厕所,用洗澡后的水拖地等。23、(第38页)怎么理解“请珍惜每一滴水,如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答:我是这样理解的:由于污染、浪费严重,地球上的水资源正在急剧减少,如果我们还不采取措施珍惜每一滴水,节约用水,保护好水源不受污染的话,最后水资源就会枯竭,或者由于污染严重根本不能使用,到那个时候,即使我们留下悔恨的眼泪也无济于事了。第四单元他们是什么做的1、(第40页)看看教室里的各种物品,它们分别是由生命材料做的?答:它们是由纸、木头、金属、塑料、玻璃、纺织材料等做成的。2、(第41页)你还可以举出哪些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的例子?答:天然材料有黏土、棉花、蚕丝、麻;人造材料:油漆、合金、合成纤维、皮革、砖瓦等。3、(第41页)看一看教室里的物品,哪些可能是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可能是人造材料制成的?也可以观察自己家里的物品。答:教室里的天然材料有:木质书桌、扫帚、木质门等;人造材料有: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4、(第42页)观察球鞋,它是由哪几种材料做成的?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答:鞋面是布做的,由棉花纺织而成,属于天然材料,透气性能好;鞋底是橡胶的,属于人造材料,耐磨、防水性能好;扣眼是金属的,属于人造材料,比较结实。5、(第42页)任选一种由两种以上材料制作的物品,按照是什么材料、有什么特点来进行研究。答:文具盒的外壳是用金属做的,金属比较结实,不容易摔坏;文具盒里的小镜子是用玻璃做的,玻璃的反光效果好;梳子是用塑料做的,塑料轻,耐磨。6、(第42页)关于材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自己能研究的问题?答:比如:不同材料的用途;不同人工材料的加工过程;加工人造材料对环境的影响等7、(第43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它们都有什么用途?答:我见过的纸有宣纸、牛皮纸、新闻纸、草纸、耐火纸、糯米纸等。它们的用途:可以做成课本、纸扇子、纸杯子、纸衣服、纸箱、纸盒、餐巾纸等。8、(第43页)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这些物品?答:因为同一种纸有多个特点,不同的纸有不同的性质,根据纸的不同性质制作不同物品。9、(第45页)滴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答:滴水时要注意:1、水要有颜色2、要用胶头滴管3、滴水量要同样多;这是因为只有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才更容易比较出哪种质的吸水性强。10、(第45页)你还有其他检验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的方法吗?答:给钢笔吸墨时用不同的纸擦笔上沾着的墨汁,看看哪种纸可以擦干净;用不同的纸罩在课本上,看看通过哪种纸可以清楚的看到课本上的文字。11、(第45页)一张最普通的贺卡要消耗10克优质纸张,每10万张为1吨,合4.8至5.2立方米木材,相当于5棵20年生的树。如果生产1000万张贺卡,将要砍掉多少棵这样的树?答:要砍掉500棵这样的树。12、(第47页)比较棉布和尼龙的不同。答:棉布较为结实,吸水性强,燃烧时散发焦肉气味,燃烧灰烬分散,颜色发白;尼龙结实,吸水性弱,燃烧时散发刺鼻气味,燃烧灰烬成团,颜色发黑。13、(第48页)你希望将来的衣服是什么样的?答:我希望未来的衣服永远不会脏,而且会根据四个季节的温度变成适合于这个季节穿的衣服,更神奇的是,你想让它变成什么颜色,什么样子它就会随着你的想象去变化。14、(第49页)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金属制作它们?答:厨房用具:锅、刀、叉子,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与延展性;电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奖牌利用了金属的光泽性;斧头等农用工具利用了金属的坚硬性能。15、(第50页)把铝勺、塑料棒、木筷放进热水里,几分钟后摸一摸各种物品的上端,你有什么感觉?答:几分钟后摸一摸各种物品的上端,我感觉铝勺的上端是热的,塑料棒和木筷的上端没有什么变化。16、(第50页)把一段5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或水泥地上,用铁锤敲打,你有什么发现?答:把一段5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或水泥地上,用铁锤敲打,我发现铝丝被砸扁了,变宽了。15、(第49页)金属有哪些性质?答:金属的质地一般都比较坚硬,有光泽,容易传热,能导电、具有延展性,经敲打后比较容易变形。16、(第51页)让我们一起来概括塑料的优点。答:塑料具有比较轻便、色彩鲜艳、韧性好、经久耐用,而且价格便宜的优点。17、(第52页)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答:堆积如山,占用土地;影响市容;威胁海洋生物等。18、(第52页)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答: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2、回收利用废旧塑料。3、研制可以分解的塑料。第五单元提出问题1、(第54页)问题从哪里来?答:观察周围现象、怀疑已有结论、科学观察实验和小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等。2、(第57页)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答: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3、(第60页)自己找答案和通过查资料找答案有哪些不同?答:自己找答案是直接获取知识,查找资料找答案是获得间接知识。4、(第60页)如何选择我们能研究的问题?答:(1)选择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2)选择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3)选择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4)选择描述性问题。(5)选择能想办法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活动记录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第62页)当我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的是:科学家进行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实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2、(第62页)我发现能使各种物品“站”起来的秘密是:让它们保持平衡,关键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第63页)我寻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的名称及发现的地点。名称发现地点大树操场上小鸟大树上金鱼池塘里蝴蝶花园里2、(第63页)“为什么说他们是有生命的”小组讨论意见。他们的共同特征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打)(1)他们都需要养料我们的理由(2)他们都能够生长发育因为这些都是生命得以延续所必需的条件,生命离开了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存活下去。(3)他们对刺激都有反应(4)他们都需要呼吸(5)他们都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3、(第64页)我认为,植物的构图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4、(第64页)观察小动物的记录我观察的小动物是: 蚕 外形圆筒形身长7cm左右喜欢吃桑叶运动方式用腹足爬行生活地点簸箕里面我认为,动物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5、(第65页)通过比较 人 和 植物 ,我发现了他们的相同和不同。 植物 人 会运动,会讲话,会思考,能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相同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以美化环境,制成各种生活用品都有生命,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温度6、(第65页)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之处人和黑猩猩的不同之处都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人会用语言交流都会生长发育、繁殖后代人的大脑发达都会死亡人会思考,有思维对事物都有一定的反应人会发明创造都会呼吸人会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7、(第65页)找出动物、植物与人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动物、植物与人人会用语言交流、人的大脑发达、人会思考,有思维、人会发明创造、人会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1、(第66页)写一首赞美水的小诗。青山林密泉声幽,黄龙入海吼不休。峻岭倒挂银河尽,静过重山照月秋。万般变化谁人促,却来化我心中愁。2、(第66页)“小草喝水”实验中,试管里水面每天下降的观察记录。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水面高度(厘米)8厘米7.5厘米7厘米6.5厘米6厘米5.5厘米4厘米水面下降说明:小草的生命离不开水,小草每天都要喝水。3、(第67页)我观察到的水的特点: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4、(第67页)我们小组在运水比赛中所用的方法:将粗管破开,形成渠道,利用渠道让桶里的水流入空桶中;将装水的桶放在高处,把空桶放在低处,借助管子利用虹吸原理使桶里的水流入空桶中。5、(第67页)我观察到的生活中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水的毛细现象水的表面张力现象(1)砖块吸水水黾在水面上滑行(2)毛巾吸水草叶上的露珠(3)棉布吸汗水龙头上挂着的水滴(4)灯芯吸油雨点落到水面上时荡起的波纹6、(第68页)我关于其他溶解问题的研究。问题:溶解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猜测:1.与温度有关,2与物体状态有关,3,与是否搅拌有关实验设计:1、取两杯等量的水,1号杯温度为80摄氏度,2号杯为25摄氏度,均放入1克的块状冰糖(别的也行,只要效果明显就好)观察溶解现象。2、取两杯等量的水,温度均为25摄氏度,1号杯加入1克研碎的冰糖,2号加入1克整块的冰糖,观察溶解现象。 3、取两杯等量的水,温度均为25摄氏度,均放入1克的块状冰糖,1号杯用筷子搅拌,2号正常放置,观察溶解现象。记录表:条件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条件两杯水的温度不一样待溶解的物质状态不一样溶解过程中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我的结论:温度、搅拌、待溶解物质的状态都会影响溶解的快慢;搅拌、温度高、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7、(第69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