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鲁本的秘密教案 北京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按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3.教育学生学习鲁本关爱他人、回报父母的品质。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对照鲁本对母亲的关爱,从思想深处受到感染。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诗歌和名人回报父母的故事;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质疑。1. 同学们,谁能说说“秘密”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你们心中有秘密吗?2. 有一个叫鲁本的美国小男孩,他的心中有一个秘密,这个秘密中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本的秘密。3.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设计意图:由解释词语入手,质疑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鲁本的秘密是什么?2. 读课前导读,明确学习目标:a. 鲁本为了给母亲买胸针用了多长时间,做了多少努力才攒够了钱?他为什么要给母亲买礼物?b.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把鲁本的秘密揭开的?(设计意图: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内容)三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 自读课文,思考2.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巡视。(设计意图:学生有目的地再读课文,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四 全班交流汇报1. 鲁本为实现愿望用了多长时间,付出怎样的努力?(引导:抓住表示时间的词句“转眼夏季来临”、“明媚的春天终于来了”;结合文中的有关语句:“鲁本一直跑了两公里”、“每天放学,做完家务后,鲁本就在小镇的建筑工地上搜寻麻袋”、“他又累又饿”)2. 鲁本为什么要为母亲买礼物呢?让我们走进鲁本的内心世界。指名朗读课文第九、十自然段,想:母亲在鲁本心中是怎样的?3. 小结:母亲在鲁本眼中是美丽的,她是全家的粘合剂,一天到晚为家人忙碌,最大的期盼就是全家人健康、幸福。鲁本深深地感受到了母亲的爱,他为了回报母亲,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为母亲买礼物。4. 作者是怎样把鲁本的秘密揭开的?(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心愿的萌发,再写秘密攒钱,最后写心愿的实现。)(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五 指导朗读,读中悟情1. 多么感人的故事,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2. 指名读,说说为什么使自己感动。3. 评价,相机指导,分角色朗读鲁本与工人对话的部分。4. 师范读“鲁本把礼物送给母亲”的部分,生评价、练习朗读。(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评价,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六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2. 总结全文,出示板书。3. 你知道母亲节在哪一天吗?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为父母做过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4. 课件出示,师生合作配乐诵读:师:让我们都记住一个节日生:母亲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师:让我们齐声祝愿生:愿天下的母亲都幸福师:让我们对自己说生:愿天下的儿女都孝顺(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了解名人回报父母的故事,联系自己实际,激发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情感。)七、作业超市(任选两题)1 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2. 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3. 读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背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歌,学唱一首歌颂母爱的歌曲。4. 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写一件发生在你和父母之间的事。(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分层作业,兼顾学生的差异性)板书设计:鲁本的秘密爱鲁本 母亲大约一年100条麻袋辛苦劳累附送: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鲁迅与时间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篇、均、士、译、编、章、介、杂、贡”等字,会认“鲁、凌、壕、盹、序、勉、智、慧、懒”等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鲁迅紧抓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3理解“往往、总、才、一直”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4能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5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诗句。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了解鲁迅紧抓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生字新词。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鲁迅,引出课题1简介鲁迅:板书:鲁迅 你们对他了解多少呢? 2评价鲁迅。出示高度评价鲁迅的一段话,并组织读一读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课文。把课题完整,并组织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由读课文第1小节,完成以下填空题:出示鲁迅一生只活了岁,可是他却写作字,写作时间年,平均每年写作字。2组织交流。1) 指名口述上面的填空题。2) 启发说说:课文第1小节在写作上的有什么特点?引导初步领悟列数字表达法的作用: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加深印象。为什么课文第1小节最后说这是“惊人的数字”?引导理解“惊人”的含义读了这些惊人的数字后,你想说什么吗?3过渡:课文最后一句说,“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那么,为什么说鲁迅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他又是怎样争取的?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1带着上面的问题出示,默读课文24小节。2组织交流。1) 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附参考答案:从两个方面:鲁迅自己说的话、文中的具体事例,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对时间抓得很紧,并且善挤时间的人。 (伺机板书:紧抓、善挤)2) 帮助理解鲁迅说的两句话。借助多媒体课件“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出示注1:过程中,注意学法指导并组织朗读以体会句子的含义。“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出示注2:理解这句话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仿照上面一句的理解方法进行理解,然后组织交流。组织交流时,同样组织朗读以体会句子的含义,并伺机引导理解“勤勉”和“懒散”这对反义词。3) 引导说说文中的列举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鲁迅是一个对时间抓得很紧,并且善挤时间的人的。注3:重点组织品读以下这三句话:白天,他往往有时睡觉连衣服都不脱一年到头,鲁迅很少休息,即使 出示注4:重点引导理解第句中的“往往、总、才、一直”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表达的意思具体、准确)。4)出示如下“鲁迅除夕工作表”,要求默读课文第3节,用“_”划出。 时间工作内容1925年除夕夜1933年除夕夜1934年除夕夜1935年除夕5)组织交流出示答案 ,并再次引导领悟列数字表达法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反映鲁迅紧抓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6)引导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出示现在,你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理解了吗?先组织读一读四、回顾全文,谈谈感受1启发谈谈: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注意联系实际 2总结、归纳。略 五、拓展练习组织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诗句。略六、布置作业1读写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按本课“说写双通道”的要求,摘录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诗句。附板书设计:鲁迅与时间紧抓善挤巨大贡献 10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语言的学习需要范例。这篇课文写作特点鲜明,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挖掘的地方。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怎样的语言学习才能最有效,这是我在做教学预设时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教学预案几经易稿,最后确定把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1)文题的特点解析。文章题目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文题与文本内容相照应,是本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了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时确定文题的能力,取得一定的实效。 (2)外貌描写的品读与写作模仿。由于对本文的外貌描写已抓住特点,故学生在仿写时对这一写作要求了然于心,在课堂中也出现了一些仿写得精彩的句子,教给了学生一种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3)人物动作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运营管理能力面试题目
- 赣州医院面试经验分享:面试题库与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无偿借款合同
- 岗位人才筛选指南:爱国敬业面试题与应对策略
- 求职必 备:咨询面试题例题及答案职场实 用指南
- 晚报招聘新高度!面试攻略解析与面试题
- 如何应对民族复兴面试题的挑战
- 儿歌改编推广大使面试题及答案
- 推拿手法学课件范炳华
- 面试必 备:闭环管理面试题库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及病历书写规范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北京广播电视台校园招聘1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征兵体检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 DB11T 1481-202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 调车作业培训课件
- MIR睿工业:2025年中国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
- 2025年杭州市检察机关招录聘用制书记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 直销管理条例课件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