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战役.doc_第1页
昌都战役.doc_第2页
昌都战役.doc_第3页
昌都战役.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昌都战役为了实现解放西藏的战略目标,中央决定以打促和,实施昌都战役。1950年8月5日,张国华在西南军区研究昌都战役作战会议上指出,“如8月底前,雅安至甘孜段公路可全线通车,在泸定以西能集中300辆汽车,甘孜、德格间集中5000头牦牛,所需冬衣、干粮、携带燃料等8月底可运新津(四川新津,18军军部驻地),9、10两月由汽车、马车运800万斤粮食、物资到甘孜,则昌都战役可以在10月间实施。”贺龙司令员责成张国华到前方实地了解情况,西南军区于8月5日、14日两次向中央军委作了1950年实施昌都战役的报告。毛主席在看了报告后,提出了具体问题:“(一)甘孜到昌都一段很长道路是否能随军队攻进速度修筑通车;(二)昌都能否修建机场及是否适合空投;(三)一个师进攻昌都是否够用,藏军似有相当强的战斗力,必须准备打几个硬仗,这方面你们有足够估计否。我们对于以上几点尚不清楚,请分析电告为盼。”西南军区复电毛主席称:至昌都的公路尚待勘查,明年才能修筑;飞机在昌都空投是可能的,能否修筑机场尚无确切情报;藏军的战斗力“我们曾以两个连同敌人一个代本(代本是一个藏军团)打了一仗,以一个排冲跨敌人一个代本”,加之藏军在昌都地区只有五六千人,且驻地分散,不易相互支援。因此“使用(18军)四个团又两个营,加上玉树方面、察隅方面少数部队的配合,是够用的。”1950年8月23日,毛主席批准了这一报告,同时指出:“现印度已发表声明承认西藏为中国领土,唯希望和平解决勿用武力。英国原不许西藏代表团来京,现已允许。如我军能于10月占领昌都,有可能促使西藏代表团来京谈判,求得和平解决(当然也有别种可能)。现我们正在争取西藏代表来京并使尼赫鲁(时任印度总理)减少恐惧的方针。”毛主席的批示表明,以打促和是昌都战役的一个重要意图。1950年8月26日,西南军区正式下达昌都战役基本命令,确定“歼灭藏军主力于昌都及其以西之恩达、类乌齐地区,占领昌都,打下明年进军拉萨解放西藏之基础。”要求18军以主力一部并有青海骑兵支队加强,从右翼迂回昌都以西,切断藏军退路;其余各部分别从北、东、南三面向昌都攻击前进。以云南第14军之有力一部,歼灭盐井之藏军,策应18军行动。9月11日,18军向西南军区报告了昌都战役的具体布置,18军采用正面进攻与战役大迂回的结合战法,集中主要兵力于北线,围歼类乌齐、恩达及澜沧江以之东藏军。北线部队为52师(欠一个营),并青海骑兵支队、军属炮兵营、侦察营、工兵营、第54师炮兵连及辎重团,成左、中、右三路进攻态势。南线由53师副政委苗丕一指挥,53师157团自巴塘渡金沙江,攻歼宁静藏军,直出邦达、八宿,切断藏军西南退路。云南14军42师向盐井攻击前进,防止藏军向察隅后撤。9月13日,18军党委发出昌都战役政治命令,要求部队恪守政策纪律,团结藏族人民。保证战役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全胜。9月15日,18军前方指挥机关在甘孜召开作战会议,确定迂回包围歼灭藏军的作战思想,会上提出“不怕突不破,就怕包不住,包住就是胜利”的口号。9月20日,十八军根据贺龙司令员关于昌都战役的指导要点,强调“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战役主要目标,占领昌都为歼敌的目的”,发出作战指挥要点的指令。9月中下旬,各参战部队按既定部署陆续向战役出发地域先进。154团、155团、军直侦察营、工兵营等各部队都如期到达预定地点。十八军政委王其梅带领一批入昌都展开工作的干部随军直部队于10月5日抵达德格。青海骑兵支队于1950年7月下旬进驻青海玉树后,进行了战前训练和粮草准备工作。9月20日,青海骑兵支队长孙巩、副政委田惠普由玉树抵邓柯接受任务。154团团长郄晋武受师领导委托,与他们初步研究藏军部署情况、道路情况和作战实施方案。29日,确定阴法唐、李明组成师前指,统一指挥右翼战役迂回部队。157团后续部队两个营分别于8月27日、29日抵达巴塘做渡江准备。昌都战役后,俘虏的英国人福特1950年10月 佚名摄(首次发表)云南第十四军42师师长廖运周、政委张子明组成指挥所,前进至德钦,实施指挥。已进抵贡山和德饮的第126团一营、二营和第125团三营,10月已开始向前进军。至此,各参战部队已完成战役的开进与展开。10月3日,张国华、刘振国和天宝到达玉隆,就部队昌都战役过江后,物资运输问题与夏克刀登洽谈后,张国华向西南军区报告了昌都战役的发起时间。1950年10月7日,西南军区发布命令开始全线渡江执行昌都战役,十八军各参战部队准时执行命令,于邓柯、德格、巴塘横渡金沙江,打响了昌都战役。52师154团于10月6日凌晨提前一天开始渡江,并迅速向青海、玉树以南的巴塘草原进发,8日到达。骑兵支队于7日从玉树出发,当日抵达巴塘草原。王其梅与阿沛阿旺晋美会见1950年11月昌都 佚名摄昌都战役由北线和南线两路大军构成,北线以十八军主力从右翼迂回昌都以西,将藏军包围歼灭在昌都及以西的恩达、类乌齐地区,占领昌都,打开进军西藏的门户。由52师统一指挥,兵分左中右三条路线钳击合围昌都及其周边地区。右路,由阴法唐、李明(军宣传部长夏川随行)等率154团、青海骑兵支队、52师骑兵侦察连、炮兵连组成,从邓柯渡过金沙江,进行远距离迂回包围,经玉树、囊谦,直插恩达,切断藏军由昌都后撤拉萨之退路,实施千里大迂回。中路,由吴忠师长、陈子植副师长及52师政治部主任周家鼎率155团、156团、师直、军炮兵营组成,担任战役主攻、穿插切割任务,于7、8、9日渡过金沙江,依次作斜梯形展开,歼灭牙夏松多、国德、生达之藏军,后直插昌都。左路,由军侦察营长苏桐卿、军直属政治部主任王达选率侦察营、工兵营组成,担任正面钳制任务。南线由53师副政委苗丕一指挥,由53师七大队、师工兵连、炮兵连组成,从巴塘以西竹巴笼渡金沙江,首先歼灭宁静地区之藏军,而后经邦达、八宿,堵住昌都南逃之藏军。5日,云南十四军126团及125团一个营在盐井方向发起战斗,攻占碧土、盐井,又向左贡方向前进。7日,157团三路渡江,进击宁静配合南线主力作战。在解放军前进途中,藏军代本牟霞、普隆巴扎巴次仁等部凭借险要地形和工事进行顽抗,解放军同他们战斗20余次,击溃了藏军的抵抗。12日,第9代本德格色格桑旺堆在宁静宣告率部起义。18日解放军逼近昌都时,昌都城中一片混乱,原来就反对同解放军打仗、主张和谈的阿沛阿旺晋美率总管府40余名僧俗官员以及卫队100多人,撤离昌都城,噶伦拉鲁招募来的地方民兵则在城中乘机抢劫。阿沛在发现退路已被解放军截断后,移住昌都西南之竹各寺,并派出人员与解放军联系。19日,解放军和平进入昌都城,该城宣告解放。20日,已同解放军取得了联系的阿沛阿旺晋美命令藏军第三、第八、第十代本2700多人停止抵抗,放下武器,昌都地区获得解放。昌都市的第一辆自行车1951年 昌都 佚名摄(首次发表)昌都战役自10月6日发起,至24日结束,历时19天,解放军先后解放了昌都、类乌齐、恩达、宁静、盐井、碧土等城镇。共计毙、伤、俘藏军4个团的全部、3个团各一部,加上硕达洛松(即硕般多、边坝、洛隆)地区之民兵,共5700余人;其中代本以上高级军官有第三代本牟霞和噶炯娃、第八代本恰日巴、第十代本夏江苏巴以及昌都总管府颇本霍尔泰、噶仲崔科、金中和宁静宗本玛雅、波密曲宗宗本基甲、江达宗本南噶江村、军械总管理员玉噶等20余名高中级官员;俘获为昌都总管府服务的英国人福特、在九代本处的英国人布尔及印籍藏人2人。缴获俄式山炮3门、英式重机枪9挺、轻机枪48挺、其他长短枪3200余支、子弹58万发、电台2部、战马2000匹等物资。昌都战役胜利后,西南军区发来贺电称:“庆祝你们解放昌都、类乌齐、恩达、宁静、盐井、碧土等要地,歼敌和争取藏军第九代本起义的伟大胜利。尚望继续努力,团结藏族同胞,争取更大的胜利!”王其梅率十八军前方指挥所于24日抵昌都,在举行祝捷胜利大会时,他带头列队迎接阿沛阿旺晋美等人返回昌都,并让他们仍住在原昌都总管府,优礼相待。共产党的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和政策,亦逐渐得到了阿沛等人的更深理解和热情拥护。11月,由阿沛等40余名僧俗官员签名的写给达赖喇嘛和达扎等人的信,由专人日夜兼程送往拉萨。信中以他们的见闻和亲身感受,恳切陈词,再次力劝拉萨当局速派代表与中央和谈。11月10日,经中央批准的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十大政策”,以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司令部所颁布告的形式,由新华社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