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doc_第1页
杭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doc_第2页
杭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doc_第3页
杭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平1陈水华2 鲍毅新3 王玉军4丁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 3100582 浙江自然博物馆 杭州 3100123 浙江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4 杭州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总站杭州 310009冬、夏季风交替变化明显,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 气候特征。同时,由于市域范围地 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光、热、 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形成局部地区小 气候资源丰富,为森林物种的生存繁 殖提供了多样性的气候资源。杭州市 年平均气温15.317.1月为最冷 月,平均最低气温-1.3,极端最低 气温有-15;7月为最热月,平均最 高气温在34以上,极端最高气温为42.9;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 600mm,年雨日130160d。 杭州市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其组成种类繁多,类型复 杂,植被垂直带较明显。但因受人类 活动影响,目前除自然保护区、保护 小区及名胜古刹附近尚残留有面积 不大的原始天然林外,绝大部分己成 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根据2005年12月至2008年1月的调查和历史记载,杭州市共有陆生野 生动物506种,其中两栖类28种,爬行 类43种,鸟类354种,兽类81种。本次 调查共记录杭州市陆生野生动物316 种,其中仅鸟类就有130种未能在本 次调查发现。未能记录到的种类大多 为大型的两栖爬行类、大型湿地水 鸟、猛禽和大型兽类等。大量调查 物种未能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主要是由于栖息地的质量和面积的变化、资源过度利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 对野生动物的直接干扰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所致。1 调查区域自然概况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 区,其特征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兼具中 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特点。一年中,2 调查方法本调查针对不同类群陆生野 生动物和栖息地类型采用样带法、 样点法、样方法和访问调查等方法 的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开展野外调 查。共布设了以鸟类为主要调查 对象的常规调查样带657条;两栖 爬行类调查样带192条,社会访问 和问卷调查25次;兽类调查布设样 带154条,样方124个和访问点128 个。样带法调查的面积(S)等于62松鼠(朱苗全 摄)牛背鹭(Bubulcus ibis)(赵岚 摄)调查宽度(W)乘以调查路线长度(L),即S=WL,不同类群样带宽 度与长度各异:(1)森林灌丛山地和城镇小型鸟 类调查样带45m(1 0003 000)m;(2)森林灌丛山地和城镇的猛 禽调查,以及平原农田和湿地的鸟类 调查样带250m(1 0003 000)m; 样点样的半径250m(3)两栖爬行类调查样带:(515)m(5001 000)m; (4)兽类调查样带:40m(1 0003 000)m;或50m50m的样方。进行样带法调查时,一般在 无雨、无大风,晴朗的天气条件下 进行,采用步行调查法,行进速度 (0.51.0)k m/h。调查时,记录 位于样线前方及两侧的鸟类种类及 其个体数量(包括见到和听到的), 离样带中心线的垂直距离,栖息生 境等。在繁殖期调查时,听到或 见到1只成体个体记作1对。两栖爬 行类调查分在白天和夜晚两个时段 进行,并以夜晚调查为主,记录样 线前方及两侧直接见到的种类与个 体数量。对于兽类,由于野外较难 看到实体,因而调查时不仅记录直接见到的种类与个体数量,而且也记录观察到的兽类痕迹(如新鲜足 迹、粪便、卧迹、啃食痕迹、洞穴 等)。野外调查过程中,同时记录 生境类型与栖息地状况、人类干扰 活动等相关信息,并在记录生境类 型时,样带中生境及其变化等进行 适当的描述。社会访问调查是兽类和爬行类 调查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当地野 生动物主管部门组织召开有关人员( 猎人、有经验的捕蛇人、养殖户、护林员和中老年村民等)的座谈会或个别访谈,访问调查近年来发现的动物实 体的种类、数量及时间、地点等信息,了解有关动物的分布、数量、栖息地 和猎捕状况等。同时,采用调查访问、 问卷调查和走访各级行政和执法部 门等方法了解区域内非法盗猎、捕捉 和经营陆生野生动物的状况与典型 案例。3 调查结果3.1 种类组成根据本次调查和历史记载,杭 州市共有陆生野生动物506种(附录 I),其中两栖类2目9科28种,爬行 类4目11科43种,鸟类17目66科354 种,兽类9目24科81种。本次调查共记录杭州市陆生野 生动物316种(兽类中刺猬科以外的 食虫目、翼手目、豪猪科以外的啮齿 目和鲸目不属于本次调查范围)。其中 两栖类2目7科25种,分属有尾目1科3 种、蛙形目6科22种;爬行类有3目10 科35种,分属龟鳖目2科2种、蜥蜴目4科7种、蛇目5科26种;鸟类16目46科224种;兽类7目13科32种。同时,本 次调 查 还 发 现了凤 头鹰(Accipiter trivigatus)、林雕(Ictinaetus m alayensis)、红耳鹎(Pyc n o n otus jocosus)、短尾鸦雀 (Paradoxornis verreauxis)、棕褐短翅 莺(Bvadypterus luteoventris)、史氏 蝗莺(Locustella pleskei)、厚嘴苇莺 (Acrocephalus aedon)和叉尾太阳鸟 (Aethopyga christinae)等8种浙江省 鸟类分布新记录。3.2 相对资源量本次调查所记录的25种两 栖类中,种群密度以泽陆蛙为最 高,达到近500只/k m2;种群密 度相对较高的种类还有花臭蛙、饰 纹姬蛙和黑斑侧褶蛙,其种群密度 分别为187.6只/k m2、88.5只/k m2和79.3只/k m2;种群密度在20只/k m2 以上的种类还有淡肩角蟾、金线侧 褶蛙、华南湍蛙和天台粗皮蛙等。根 据不同种类的适宜栖面积进行粗略 估算可知,杭州市两栖类中资源量最 大种类亦为泽陆蛙,其资源量约有8 289 000只;其次是花臭蛙和黑斑 侧褶蛙,它们的资源估计量分别为2287 000只和1 316 000只。本次调查显示,石龙子、 蜓、王锦蛇、虎斑颈槽蛇、蝮蛇为 本区域内爬行类的优势种。多疣壁 虎、 蜓、北草蜥、赤链华游蛇、 乌梢蛇、眼镜蛇、竹叶青为全市分 布内的广布种。中华鳖、铅山壁 虎、黑眉锦蛇、银环蛇是全市分布 的稀有种。红点锦蛇只在杭州记录 到、平胸龟、脆蛇蜥和钩盲蛇只在 临安有记录,钝尾两头蛇只在桐庐 有记录。杭州市鸟类种群密度以麻雀为 最高,在其调查的副总体内的种群 密度达到了225.79只/k m2;其次是 金腰燕、白腰文鸟和斑嘴鸭,它 们在各自副总体内的种群密度分 别达85.29只/k m2、72.21只/k m2和50只/k m2;种群密度大于10只/k m2的种类还有棕头鸦雀、金翅雀、家燕、白头鹎、普通鸬鹚、绿翅鸭、雀鹰、雀鹰、苍鹰、灰脸 鹰、普通 、大 、林雕、乌雕、鹰雕、红 隼、灰背隼、燕隼、游隼、勺鸡、 白鹇、白枕鹤、褐翅鸦鹃、草 、白、红头长尾山雀、山麻雀、斑文鸟、暗绿绣眼鸟、白鹭、丝光椋鸟、棕背伯劳、凤头麦鸡、小、绿头鸭、领雀嘴鹎、灰眶雀鹛、黑腹滨鹬、大山雀、画眉、黄臀鹎和 强脚树莺等。在被记录的兽类中,资源量 以猕猴、华南兔、黄鼬、黄腹鼬、 鼬獾、猪獾、野猪和小麂等种类较 高,它们在杭州市区域内的资源 估计量均在1 000只以上,其中华 南兔超过10 000只,野猪和小麂均 有10 000只左右;资源量在5001 000只的有东北刺猬、穿山甲、 马来豪猪、狗獾、花面狸、黑麂和 毛冠鹿;资源量在100500只的 有貉、青鼬、小灵猫、食蟹 、豹 猫、梅花鹿和 羚;资源量在100只 以下的有狼、赤狐、豺、黑熊、水 獭、大灵猫、金(原)猫、豹、云 豹和獐,为稀有种。黑熊只在淳安 有分布,梅花鹿仅分布于临安。3.3 珍稀濒危物种从调查所获的杭州市陆生野生 动物的区系组成特征可知,杭州市 陆生野生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 物有74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 保护动物有10种,即扬子鳄、东方 白鹳、黑鹳、白颈长尾雉、白鹤、 云豹、豹、华南虎、黑麂和梅花鹿 等,但其中的扬子鳄和虎等甚至可 能在杭州市范围内已经处于野外灭 绝状态,而东方白鹳、黑鹳和白鹤 亦已多年不见。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有64种,其中有大鲵和虎纹蛙2种 两栖类,有卷羽鹈鹕、海南 、白 琵鹭、黑脸琵鹭、疣鼻天鹅、小天 鹅、白额雁、鸳鸯、鹗、黑冠鹃 隼、凤头蜂鹰、黑翅鸢、黑鸢、栗 鸢、秃鹫、蛇雕、白尾鹞、鹊鹞、 凤头鹰、赤腹鹰、日本松雀鹰、松领角 、红角 、雕鱼 、褐林 、领鸺、长耳 、短耳、乌雕 、毛腿、斑头鸺 、鹰 和仙八色鸫等51种鸟类,有猕猴、穿山甲、 豺、黑熊、青鼬、水獭、大灵猫、小灵 猫、原猫、獐和鬣羚等11种兽类。 其中卷羽鹈鹕、白琵鹭和疣鼻天鹅 等大型湿地水鸟,秃鹫等大型隼形 目猛禽,雕 、毛腿鱼 、鹰 和长 耳 等大中型 形目猛禽,以及仙八 色鸫和大鲵等已多年未见。调查期间,在淳安千岛湖发现 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 动物海南 的分布,记录到的累计 数量近30只,这是迄今该物种在野 外发现的最大种群。另外,杭州市还有省级重点保 护动物有53种,其中两栖类2种, 爬行类7种,鸟类36种,兽类8种; 省一般保护动物有157种,其中两 栖类3种,爬行类8种,鸟类137 种,兽类9种。4 讨论调查结果显示,杭州市共有 陆生野生动物506种,其中两栖类 有28种,占浙江省两栖类种类数的65%左右;爬行类43种,占全省爬 行类种类数的43%;鸟类354种, 占全省鸟类种数的70%以上;兽类81种,占全省陆生兽类种数的90% 以上。由此可见,杭州市是浙江省 内陆生野生动物物种资源最为丰富 地区之一。这与杭州市境内地形复 杂,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系统类型 多样等因素有关。然而,本次调查只记录了杭 州市陆生野生动物316种(兽类中 刺猬科以外的食虫目、翼手目、豪64猪科以外的啮齿目和鲸目不属于本次调查范围),占应调查物种数 的70%左右,其中仅鸟类就有130 种未能在本次调查发现。当然,许 多陆生野生动物未能在本调查中得 以记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调查 时间和调查强度的因素,也有因气 候变化导致的野生动物区系组成自 然变化。但进一步分析这些未记录 到物种的生态类型可以知,未能记 录到的种类大多为大型的两栖爬行 类、大型湿地水鸟、猛禽和大型兽 类等,其中有不少为珍稀濒危物 种。例如,两栖类中的大鲵,爬行 类中的扬子鳄和鸟类中的东方白 鹳、黑鹳、白鹤、卷羽鹈鹕、白琵 鹭和疣鼻天鹅等湿地水鸟;虎在历 史上在临安有分布记录,但已近30 年未见;黑熊只在淳安有分布,梅 花鹿仅分布于临安。因此,我们可 以认为大量调查物种未能在本次调 查中发现主要是由于陆生野生动物 栖息地的质量和面积的变化、资源 过度利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对野 生动物的直接干扰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所致,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4.1 城市化城镇城市边界快速扩展,一方 面导致对周边森林和湿地等陆生野 生动物适宜栖息地的丧失与减少, 直接导致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和物种 多样性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城 市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泥沙。在杭 州地区的绝大多数河道和溪流都 存在不同程度的挖沙现象,应该说 河道挖沙现象在杭州非常普遍。例 如,在挖沙区段及下游的数公里的 范围,很少有两栖类生存,与同河 道的上游和非挖沙区域形成了非常 明显的对照。河道挖沙对河道生态 环境和水生生物,尤其是两栖类资 源的破坏应该引起高度的警惕,这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出现的对两栖类资源严重影响的新的因素。 与此同时,城市化还导致了污 水、废气和固废的排放量增加,进而 对城市及其周边生态系统的健康产 生影响。其中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危害 最为严重。根据我们的调查,杭州、 萧山、余杭、富阳等县市周边的水域 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其中以萧山和杭 州城区最为严重,桐庐、建德、淳安 和临安总体上较好,但在城镇周边仍 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工业污染。在 污染严重的区域,两栖类基本绝迹, 而污染严重的水域比污染较少或没 有污染的水域两栖类的资源和多样性明显降低。 由原来相对自然的用地转化为城市建筑,导致了鸟类可利用资源 状况发生了变化,这些资源包括食 物、饮水和巢址等。在城区,随着 树木的减少,昆虫也减少,而在生 活垃圾中含有丰富的食种子和杂食 鸟类的食物,因而在组成上呈现食 虫鸟类向食种子鸟类和杂食鸟类转 变的趋势。同时随着土地的转换, 也存园林鸟类取代旷野鸟类的趋 势。当然,城市化对边界区的鸟类 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城市 化干扰了鸟类对边界的利用,降低 了边界区物种和数量的分布,从而 消解了边界区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 性这一常见的群落分布格局。另一 方面,城市化为某些鸟类提供了可 利用的资源,如为杂食鸟类提供了 丰富的食物资源。由于鸟类对资源 的要求和对干扰的敏感性存在着季 节变化,城市化影响的双重性导致 了某些物种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 节变化。4.2 栖息地丧失与片段化两栖类的幼体蝌蚪必须生活 在水中,而成体一般栖息在水体附近 比较潮湿的水生植物、草丛、灌木、林木上,这些环境应该能够满足其保持身体湿润以及获得丰富昆虫食物 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 带来了景观格局的变迁,虽然局部环 境改善,但也存在原有的水田、水沟 和水池被填没的现象。栖息地的直接 丧失加上湿地污染导致栖息地质量 下降,使两栖类的适宜生境总体上呈 现减少趋势,从而导致两栖类资源和 多样性的下降。与两栖类相比,爬行类对环境 的要求相对较低,但仍与其生存环 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次调 查中,脆蛇蜥、钩盲蛇等没有目击 记录,这一方面与它们相对隐蔽的 习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他们对栖息 环境要求较高有关。随着人为活动 的加剧,适宜于他们栖息的环境逐 渐减少,导致他们的资源下降。爬 行类、龟类资源的下降可能也与适 宜栖息地的丧失有关。森林和湿地等适宜生境的消失 是鸟类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比较 而言,杭州市森林资源保护良好, 而湿地由于多种原因,在总量上和 质量上呈现下降趋势,而水鸟是湿 地丧失的主要受胁类群。从钱塘江 口湿地水鸟物种组成的变化可知, 鹳类、鹤类和卷羽鹈鹕等许多大型 湿地水鸟在该区域内不见踪迹与滩 涂湿地的大量围垦直接相关。由于森林的采伐,高速公路和 水利项目等各项大型工程的建设, 城镇的扩大化等,使有林地面积下 降,并加剧了兽类栖息地的片段 化,从而减少了兽类赖以生存的栖 息地和生存空间。栖息地的片段化 不仅减少了兽类的生存空间,而且 还会降低栖息地的适宜程度,增加 病虫害感染的概率,限制种群间的 基因交流,使其更易受到人为活动 的干扰和影响。(下转第71页)桃、梨、苹果、葡萄等。以住宅楼为主的小区可以栽植一些瘦冠幅和 小乔木果树,如李、柿子、樱桃、 枣、山楂等。(5)室内、阳台、屋顶果树的 选择和配置。用于室内、阳台、屋 顶的果树基本上都需要容器栽培, 原则上可以露地栽植的果树都可以 进行容器栽培,但作为观果树种在 园林应用上的高级形式,容器栽培 对果树树体的艺术造型、观花观果 效果、果实品质和耐阴性能都有更 高的要求。适应上海地区室内、阳 台、屋顶种植的果树有多种,如金 弹、佛手、柑橘、代代、海棠、木 瓜、观赏苹果、油桃、梨、葡萄、 石榴、山楂等。3.3 养护管理果药源树木进入城市绿化有 两大障碍:一是城市人群结构复 杂,个别市民缺乏修养,擅自折花 摘果,损毁绿化;二是国药源树木 不同于一般绿化树种,对土、肥、 水、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的要求较 高,以上问题需要有关单位和部门 在果药源树木经济栽培技术的基础 上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同时还可以 考虑,在体制上探索走市场化运作 的方式推进“果药源树木进城”。 绿化部门将宜果的街道、绿地、市 区公园、郊野公园,在统一规划的 前提下,面向社会招标,谁投资, 谁栽培,谁管理,谁受益,这样不 仅可以节省城市绿化建设管理成 本,还可以解决部分下岗工人、农 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富余果农的就 业问题。甚至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城 市果药源树木绿化园林公司,从事 果药源树绿化的投融资、栽培和管 理,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 通过专业管理提升果树在城区绿化 中的功能和作用。参考文献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 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 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 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A.Bernatzky.树木生态与养护M. 陈自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87. 王长根,李怀义.城市优良绿化树 种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6.捕活动涉及不少该区域内的野生动物养殖经营单位。4.4 林相结构不合理阔叶林和混交林所占比例较 少,且大多为未成熟林,造成犬 科、熊科、灵猫科、猫科以及黑麂 等珍稀兽类的适栖面积减少。而 未成熟林和灌木林对野猪、华南兔 等兽类的生活比较有利,加之这些 兽类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很强, 捕食这些兽类的大型食肉动物种类 和数量极少或缺乏,其数量上升较 快,已在一定范围或局部区域内对 农林业产生了危害。1234参考文献毛节荣,张贞华.杭州两栖类的调 查J.杭州大学学报,195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