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_第1页
矿井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_第2页
矿井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_第3页
矿井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_第4页
矿井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茄子河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七台河市茄子河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十六井二0一零年三月九日为促进煤矿企业建康和协发展,提高煤矿工人对职业危害的认识,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保护矿山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减少煤矿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经公司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工作会研究,特制定本公司2009年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内容。一、职业病防止工作内容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韵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的规定,制定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总负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正确处理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与经济责任制的关系,以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为目标,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力戒形式主义。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用人单位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同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明确职责范围、基本任务、工作标准、实施程序、协作要求和奖罚办法等内容。2、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以及财务会计帐册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厂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以及因此而死亡,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家属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或其家属的基本生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等二 、职业危害的来源与在煤矿的表现1 、职业危害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来源理想的作业环境应该是安全、卫生、舒适的,但作业环境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危害因素的影响,给工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不良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下工作时,由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诸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它包括:化学因素,它是目前引起职业病最为多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煤矿主要表现在生产性粉尘上(如硅尘、煤尘、有机性粉尘等);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等。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微生物或寄生虫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长期不良的劳动体位、连续作业时间过长、精神或视力的长时间过度紧张等。(3)作业环境不良或防护设施不到位。如作业空间狭小、通风换气量不够、采光照明、采暖防寒等。在煤矿生产中,这三类职业危害是同时存在的,但主要是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压、高气湿、体力劳动强度过大、作业空间狭小、气流中含氧量低及暗视应等。2、职业危害在煤矿的表现我国煤矿生产以井下作业为主,现场环境复杂,职业危害因素较多,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分布在煤矿生产的各个工种。如果工人长期在有职业危害的环境中工作,则就可能患职业病。如按国家法定职业病来划分,则主要是尘肺病、噪声聋、局部振动病、职业中毒(铅、苯、三硝基甲苯中毒,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中毒等)以及煤矿工人滑囊炎。1)粉尘煤矿生产以采掘为主,因此井下岩、煤的破碎时产生的粉尘是煤矿最为突出的职业危害。矿井生产中的凿、放炮、攉煤、回采、装矸、运输等,都能产生大量的粉尘。如工人长期在超过粉尘卫生标准的作业环境中生产,就有得尘肺病可能。煤矿粉尘的危害性主要决定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与粉尘浓度,当然还与粉尘颗粒大小(分散度)、微量元素等因素有关。岩石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大,则引起尘肺的危害越大,煤尘的致病性与煤的品种有关。煤尘引起尘肺病的危害度按无烟煤、烟煤、褐煤的顺序递减,随煤中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减少而递增。2)噪声与振动随着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噪声与振动对工人的危害就越来越突出。如凿岩机、割煤机、通风用的局部通风机、装岩机空压机、绞车等均能产生很强的噪声。噪声与振动常同时存在,在风动、电动凿岩机等工具中,往往同时存在噪声与振动危害。3)有害气体矿井内的空气来源于地面空气,但地面空气进入井下以后,要经受物理与化学两种变化而使井下空气在质量与数量上均不同于地面空气。甲烷(CH4)存在于煤层中,在煤崩落时排放出来。它的危害:一是排挤空气中氧气而引起矿工窒息,二是与空气中的氧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CO2与H2S与CH4一样也是从地层(煤层或岩石)涌到井下空气中。H2S来源于腐烂的坑木、分解的硫化矿物、含硫煤层。H2S浓度达到0.1时人在15min内即会昏迷,随之出现呼吸麻痹而死亡。井下的发火区氧化、爆破和机械润滑高温分解等都能产生CO。CO 在矿井下含量超过0.06时,1h左右即可使矿工发生中毒症状,达到0.32时仅30min 就可使矿工因缺氧而昏迷死亡。矿井下CO2浓度达5时能引起缺氧现象,达到10时可使矿工窒息死亡。NO2极易与水合成亚硝酸,对人的眼、鼻、呼吸道和肺脏有强刺激作用。5)高温高湿矿井气象条件的特点是温差大、湿度大。当通风不良时,深1000米以上矿井内,气温可达35C 以上。矿井垂深每增加100米其温度可上升1C 左右。井下空气温度还和岩石的温度增加与深度成正比,对于含煤地层一般深度每增加3050米。岩石温度就要增加1C 。而大巷或通风良好的巷道内气温则常较低形成很大温差,因此工人易出现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矿井地下水渗出较多,加上湿式作业,因此矿井内相对湿度可达到90以上,工人易患风湿性关节炎。6)不良劳动体位煤矿在薄煤层的采煤工人不能站立采煤,经常需跪着操作。这种不符合人体站立的不良劳动体位,使局部关节长期强烈压迫及摩擦而引起滑囊炎。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已列为国家承认的法定职业病。三、煤矿粉尘的危害表现煤矿工人长期在煤矿粉尘中工作可引起各种病,例如,尘肺病、肺气肿、尘源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等。危害最大的疾病首推尘肺病(硅肺、煤肺、煤硅肺)。尘肺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粉尘而导致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一种疾病。该病是不可逆转的,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早期病人可感胸闷、气短、咳嗽、咯痰,似流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气短将越来越重,病人持续性的咳嗽、咯痰,并伴有咯血,最后病人可因心衰、肺衰、肺部感染等而死亡。尘肺病大大增加了病人伴发肺结核感染的机会,从而加速病情进展,加重症状,增加治疗难度,使其病死率增大。四、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定期粉尘监测为有针对性的采取防尘、治尘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百四十条规定,我公司采取以下监测措施:1)总粉尘 (1)井下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每月测定2次。(2)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2)呼吸性粉尘 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它工作面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2、防尘综合措施 防尘综合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组织管理措施和卫生保健措施。具体可分为4个方面: 1)宣传教育 这是一项组织性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 (1)通过宣传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利害关系等)使矿井领导充分认识到搞好防尘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充分认识到搞好防尘工作与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密切关系,把这项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上来,要像抓生产、抓质量那样抓好安全生产,抓好劳动保护,抓好防尘,为搞好这项工作提供保证。(2)通过宣传教育使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心进一步提高,同时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掌握先进的、可行的技术、技能,便于更好地完成防尘工作。(3)通过宣传教育使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了解有关粉尘的特性、粉尘的危害、粉尘治理的基础知识,明确搞好粉尘治理的意义,及与个人的利害关系,使其做到能自觉、主动地配合,共同做好防尘工作。2)技术革新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是一项彻底消除粉尘污染、搞好防尘工作的技术措施。3)湿法防尘是一项简便、经济有效的防尘技术措施。(1)湿式凿岩,严格禁止无防护设备的干式凿岩。(2)掘进工作面采用自动喷雾装置,爆破后立即自动向工作面喷雾10min(3)运输过程湿式作业。装矿石前向岩石洒水,卸矿石点安设喷雾装置。(4)个体防护对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通过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等),进一步防止粉尘的吸入,进一步减轻粉尘对人体的危害,这也是防止粉尘侵入人体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尘肺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制度1)、公司成立以生产主管经理为首,行政部、生产部、医务室、工会和各矿井相关领导组成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各部门、井口设立以主管领导为主的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组织,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各矿井的安全员为职业卫生的专(兼)职监督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 2)、建立健全本单位职工的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做好新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 3、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和培训,使职工了解熟悉本矿井、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掌握职业卫生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杜绝和减少职业性危害。 4、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等卫生设施;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改善工作条件,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5、经常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定期请由依法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其结果定期向职工公布 六、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 新职工入矿后,应进行健康检查,要妥善安排好职业禁忌证和过敏症患者的工作。 2) 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在册职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3) 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可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职业性疗养等措施。对患职业禁忌证和过敏症者,应及时调离。 4) 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5) 当定期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6)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7)职业卫生培训 每年对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劳动者进行培训。职业卫生培训的方式有:用人单位负责人的职业卫生培训、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是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七、职业健康检查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百四十四条规定,公司对新入矿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对接触粉尘较多的工人必须拍胸大片检查,其规定如下:1)岩石掘进工每23年拍片检查1次;混合工种每34年拍片检查1次;采煤工每45年拍片检查1次。2)对离岗工人进行离岗的职业性健康检查。4、煤矿禁忌症范围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百四十六条、七百四十七条之规定:以下病症不得从事井下作业和接触粉尘作业。 1)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