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进展.ppt_第1页
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进展.ppt_第2页
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进展.ppt_第3页
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进展.ppt_第4页
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进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徐秀华 一 耐甲氧西林 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的感染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 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在大型教学医院MRSA占全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60 80 MRSA特点是具有一外来基因mecA 它负责编码PBP2a PBP2a可以替代4种PBP的功能 常见感染 PBP2a对 内酰胺类药亲和力低 使得MRSA对所有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烯 青霉烯类和 内酰胺酶抑制剂均耐药 MRSA还可通过改变抗生素的作用靶位 产生修饰酶 降低膜通透性等不同机制 对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氟喹诺酮类 磺胺类 利福平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 惟对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敏感 在不宜用万古霉素又无新药供应时 1 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发现头孢哌酮 舒巴坦能增加头孢哌酮对PBP2a和PBP4的亲和力 对MRSA的抗菌效力增加 2 亚胺培南导致细菌细胞自溶的作用可因头孢替安的协同而增强 亚胺培南先引起细菌细胞壁的破损 而头孢替安则加速了细菌的自溶过程 3 磷霉素分子量小 在菌体内形成高浓度 对MRSA的PBP2a亲和力强 并对细菌生物被膜有破坏或抑制其生成 与拉氧头孢先后联合使用 对MRSA有一定效果 二 对糖肽类中介耐药金葡萄 GISA 感染Michael发现万古霉素与 内酰胺类产生协同效应 耐药性越高 协同性越好 Wong等研究发现万古霉素 氨苄西林 舒巴坦对GISA活性增高 Hanaki等发现替考拉宁与 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对GISA有协同作用 其协同强度依次为 亚胺培南 美洛培南 氟氧头孢 氨苄西林 舒巴坦 协同作用机制可能与它们分别作用时于细胞壁生物合成的不同环节有关 但两者联用对MRSA无协同作用 除上述外对GISA还可以万古霉素联合利福平 丁胺卡那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 三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肺炎 PISP PRSP PISP 大剂量青霉素仍然有效 1200万u 2400万u 日 分次给药 其血浓度可显著超过细菌MIC PRSP 仍可用大剂量青霉素 无效改用头孢曲松 再无效 头孢曲松联合万古霉素治疗 CLSI Nccls标准 MIC 敏感 0 06mg L 中介0 12 1 0mg L 高度耐药 2 0mg L 苯唑西林抑菌圈 敏感 20mm 中耐或高耐 19mm 部分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缺乏敏感性的菌株仍然对青霉素敏感 达到20mg L血清浓度持续静脉性的青霉素剂量 链球菌 PRSP 和流感嗜血杆菌的T MIC 目前方案 1 青 头孢类当 T MIC 40 50 时即可用2 莫西沙星3青 头孢类加大环类4 厄他倍南 万古在必要时用 四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感染美国Lautenbach等报导 1989年至1993年 住院病人院内VRE感染率从0 3 增至7 9 ICU病人则从0 4 增至13 6 有暴发流行报导 对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完全或相对耐药是由于产生了低亲和力青霉素结合蛋白所致 另一方面细菌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的基础是细菌细胞生成一种末端独特的前体 使万古霉素不能与之结合 1 按药敏选药 以氨苄青霉素 庆大霉素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红霉素 氯霉素 利福平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和氟喹诺酮类作药敏试验 2 经验用药有 高剂量氨苄西林 舒巴坦 替考拉宁 多西环素 杆菌肽 呋喃妥因 3 Lautenbach报导51例VRE菌血症患者用氯霉素进行治疗 36例有明确临床疗效 34 43例血中细菌被清除 五 A组 溶血链球菌所致坏死性筋膜炎坏死性筋膜炎 既往称为 链球菌坏疽 为皮下深部感染 导致进行性筋膜和脂肪坏死 早期表皮可不受损 由于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 败血梭状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可引起相似的病理过程 其后即统称为坏死性筋膜炎 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侵袭性A组链球菌感染的增加 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病率也随之急剧增加 链球菌与宿主发生作用的第一步是通过其分泌的植物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表面结合 进而不断繁殖 目前认为坏死性筋膜炎及TSS的发病机理均与超抗原有关 1993年美国CDC专门制订了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标准 见下表 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标准 国外主张分期治疗 期为局部感染期 注意感染灶的处理及大剂量抗菌药物的应用 期为循环毒素期 可用特殊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及 球蛋白 期为循环细胞因子期 需中和循环中的各种细胞因子 Nadd等静脉应用 球蛋白 0 4g kg 可很快降低血清和脑脊液中TNF IL 6的含量 从而阻断坏死性筋膜炎和TSS病理生理过程 休克的抢救 重要脏器的保护和大剂量青霉素G的应用是治疗的关键 青霉素无效原因 产青霉素酶 细菌基因突变 主要对细菌对数增长期有效 因而早期有效 选药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 克林霉素 毒素合成抑制剂 抑制TNF 有后效的作用 头孢菌素 万古霉素 一 链阳菌素类奎奴普丁 达福普汀 quinupristin dalfopristin synercid 为该类药物主要品种 此药为奎奴普丁与达福普汀70 30的复方制剂 组成合剂具协同作用 以扩散方式进入菌体 奎奴普丁与50s核糖体结合 引起构象变化 而达福普汀则抑制肽链形成并增强奎奴普丁对核糖体的亲和力 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两者协同活性增强为单药的8 6倍 对某些细菌的抑菌作用并可转为杀菌作用 新药介绍 对肺炎链球菌 葡萄球菌所致医院内肺炎 与头孢唑啉 苯唑西林 万古霉素相当 与环丙沙星 利福平有协同作用 FDA批准治疗VRE 屎肠球菌 MRS 青霉素中度敏感肺炎链球菌 PISP 青霉素高度耐药肺炎链球菌 PRSP 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严重复杂的皮肤 皮肤软组织感染 包括MSSA 化脓性链球菌所致 对万古霉素中介耐药和耐药金葡菌 GISA VRSA 有抗菌活性 对严重关节感染疗效显著 肠球菌属细菌对其敏感性差异较大 屎肠球菌大多呈现敏感 包括VRE 全愈改善者达73 6 而粪肠球菌则多呈现耐药 该合剂对肠杆菌科等革兰阴性菌作用差 对脆弱类杆菌 消化链球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 在4倍MIC药物浓度作用后 对金葡萄的PAE为5h 该药蛋白结合率为90 对MRSA感染临床有效率70 75 已发现耐药株 对MRSA土耳其达19 3 台湾为31 并发现大环内酯 克林霉素 链阳菌素B耐药株 MLSB 喹奴普丁的耐药性是由质粒介导并由特殊的水解酶控制 对达福普汀耐药机制主要是维吉利霉素乙酰转移酶诱导的乙酰化作用或是产生外排泵 然而 只要菌株对达福普汀敏感 联合药物对分离菌仍有抑制活性 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 synercid静脉给药后 迅速自血中清除 消除半衰期为1 27 1 53h 该药主要通过胆汁自粪中排出 在胆汁中浓度高 少量自尿中排泄 15 19 在组织体液中分布广泛 在细胞内浓度可达细胞外的30 50倍 主要不良反应为静脉注射局部炎症反应 疼痛 血栓性静脉炎 其他尚有恶心 呕吐 腹泻 关节痛 肌痛 肌无力和皮疹等 发生率约10 也可出现血胆红素及r GT的升高 为减少静脉给药时的局部反应 常需通过中心静脉给药 成人每日2 3次 每次7 5mg kg 或每次0 5g 只有注射剂型 费用高 二 噁唑烷酮类噁唑烷酮类为一类新型化学合成抗菌药 近期研制的化合物主要有利奈唑胺 linezolid PNU 100766 和依哌唑胺 eperezolid PNU 100592 利奈唑胺的药动力学特性优于eperezolid 还有其他同类药在研制中 Linezolid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抗菌活性 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抗菌作用 对之主动外排 该化合物抗菌机制独特 不易诱导耐药菌 与其它抗菌药无交叉耐药现象 利奈唑胺与23S核糖亚基结合不可逆地阻止蛋白合成初期络合物的形成 尽管其结合位点与氯霉素和林可霉素相近 但他们的作用机制不同 氯霉素抑制肽键的形成 利奈唑胺抑制初期络合物的形成 这种不同的作用机制使利奈唑胺与氯霉素和林可霉素之间不易产生交叉耐药 对G 菌抗菌谱广 FDA批准的适应症比喹奴普丁 达福普汀更广 在4mg L药物浓度时可抑制99 6 100 的MRSA和MSSA的生长 也可抑制100 的粪肠球菌和99 7 的屎肠球菌生长 其中包括VRE 该药对PISP和PRSP均具高度抗菌活性 在治疗MRSA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与院内肺炎 以及肠球菌感染中优于万古霉素 住院时间更短 对于敏感株疗效同常规药物治疗 利奈唑胺对金葡菌仅有抑制作用 因此在用于治疗肠球菌性心内膜炎或葡萄球菌骨髓炎时疗效有限 依哌唑胺 eperezolid 除对葡萄球菌抗菌活性略高于利奈唑胺外 其余则与后者相仿 两者均对多类细菌为抑菌作用 但对脆弱拟杆菌 艰难羧菌 产气荚膜杆菌 消化球菌 肺炎链球菌以及鸟分枝杆菌 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具有杀菌作用 在应用利奈唑胺600mg日2次静脉或口服给药的治疗方案时患者耐受良好 除治疗作用外 linezolid尚能清除金黄色葡萄菌的带菌状态 200 400 600mg d 3或5d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清除率为94 但30d后的再次带菌率达77 已出现金葡菌耐药株 Wilson等报道耐药性的产生并非获得基因 而是内在编码23SrRNA的染色体基因中的G2576T和T2500A突变而产生 利奈唑胺口服后吸收完全 与静脉给药相比 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达100 口服该药400mg和625mgtid后 平均血药浓度分别可达12 38mg L和26 44mg L 自尿中以药物原形排出30 35 以无活性代谢物排出50 粪中排出10 静脉给药500mg和600mg每12h给药1天后 血药浓度可维持在4mg L以上 高于该药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的MIC 利奈唑胺的蛋白结合率为31 口服与静脉给药半衰期分别为4 5 5 5h 肾功异常病人无须调整剂量 透析患者须在透析后追加剂量 对肺炎链球菌感染 linezolid效果与其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有关 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则关系不明显 对肺炎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3 4h的抗菌后效应 但对其它葡萄球菌及肠球菌的抗菌后效应为0 8h 有静脉与口服二种剂型 可序贯治疗缩短住院时间 药物副作用有腹泻 4 0 恶心 3 3 头痛 1 9 需停药者占2 1 无明显肝 肾损害 已有报导可导致骨髓抑制 但停药后可恢复 表3奎奴普丁 达福普丁和利奈唑胺对VRE感染的疗效 三 肽内酯类达托霉素 Daptomycin 是一种广谱抗革兰氏阳性菌快速杀菌的抗生素 为环状结构的脂肽类抗生素 其作用机制独特 其作用靶位是依赖钙离子进入细胞膜 即扰乱细菌细胞膜对氨基酸的转运 从而阻碍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对脂磷壁酸无抑制作用 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 本品为浓度依赖性 钙存在使其敏感性增加2 4倍 达托霉素对生长期和稳定期的细菌均有杀菌作用 这一特点使其可用于治疗无痛深部感染 适用于心内膜炎和骨髓炎 其临床应用所体现的重要性包括对利奈唑胺 喹奴普丁 达福普汀和替考拉宁耐药的金葡菌有活性 消除半衰期8 9h 在0 5 6mg kg剂量范围内药动学参数呈线性 尿排出78 血清蛋白结合率90 95 抗生素后效应 PAE 3 6h 杀菌效果快 治疗1小时内 可杀死99 9 以上MSSA和MRSA 对VRSA抗菌活性也强 MRSA对之很难产生耐药 达托霉素不足之处在于费用高 无口服剂型 肺组织渗透性差及可能引起横纹肌疼痛 肌酸激酶升高 肌无力 在给予高剂量 每日2次 时 可能引起可逆性肌病 因此新的剂量方案可能出现罕见的不良反应 主要由于12h输入后出现剂量依赖性毒性 肌酸磷酸激酶升高 本品的开发与研制早在1990年暂时停止 然而近年研究显示 在PDA批准的4mg kg 24h 每日一次 既保持了临床疗效 又使其毒性最低 表5达托霉素等对肠球菌的抑菌活性 mg L 观察 四 酮内酯类泰利霉素 Telithromycin 与大环内酯类的结构差异在于C3位的克拉定糖由羰基取替 在酸性条件下更稳定并增强了对耐大环内酯类菌株的活性 尽管酮内酯类与大环内酯类的作用机制相似 而泰利霉素在结构域 的区域也有很强的结合 这种作用机制增强其对各种耐大环内酯类细菌的抗菌活性 由于其对许多革兰阳性和阴性以及非典型菌的呼吸道病原菌具有良好活性 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 Shortridge等发现泰利霉素对敏感和诱导型耐药金葡菌显示良好活性 但对具有组成性MLSB表型的金葡菌敏感性低 最近台湾研究者发现86 MRSA试验株对泰利霉素耐药 来自西班牙的诱导型耐药MSSA分离株也对泰利霉素耐药 对VRE效果亦不佳 对PISP和PRSP呈高度敏感 Telithromycin口服后在人体内迅速被吸收 单剂空腹口服800mg后 血药峰浓度 Cmax 为1 44mg L 清除半衰期9 7 10 6h 主要从粪便中排出 少量从尿中排出 在体内组织体液中分布广泛 胞内浓度远高于胞外 800mgqd 疗程7 10天 目前开发氟酮内酯类 加强对多重耐药 MLSB 肺炎链球菌作用 副反应有腹泻 胃肠道反应 头痛 五 甘氨酰环类 Glycylcyclines 替甲环素 9 叔丁基甘氨酰氨基米诺环素 GAR936 为代表药 具有超广谱特性 对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需氧菌 非典型致病菌以及厌氧性细菌 特别是对耐药致病菌 如MRSA PRSP VRE和对糖肽类抗生素敏感性降低的葡萄球菌 均具有非常高的活性 对VRSA有抑制作用 另外替加环素对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 ESBL 的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 以及大部分脆弱拟杆菌在内的多数肠杆菌属也具有活性 作用机制通过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 阻碍氨酰 tRNA进入核糖体A位点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细菌的生长 替加环素能够克服引起细菌对四环素耐药的2种遗传机制 核糖体保护及外排 至今尚未发现获得性或天然对替甲环素耐药菌株 具有广泛组织渗透性 蛋白结合率71 87 以骨 脾 肾浓度最高 皮肤 肺组织也有较高浓度 组织浓度高于血浓度 半衰期40小时 骨中达200小时 主要能过粪便排出 少量肾排出 以药物原型为主 不必根据年龄 性别调整剂量 肾损害者可不必调整剂量 只有静脉剂型 FDA推荐剂量首次100mg 随后50mgq12h 疗程5 14天 不被血液透析清除 对MRSA PRSP与VRE的MIC90分别为0 5 0 03与0 12ug ml 优于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 在 0 12ug mL的浓度下 即可抑制四环素的高度耐药菌 MIC 128ug ml 替甲环素显示线性反应 属浓度依赖性 AUC MIC作为PK PD参数 FDA批准用于治疗复杂性成人腹腔感染和复杂皮肤及其软组织感染 包括复杂阑尾炎 烧伤感染 腹内脓肿 深部软组织感染及溃疡感染 毒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 注射局部疼痛 皮疹 光敏 肝损害4 肾损害2 头晕头痛3 5 有药物相互作用 因不良反应停药者约5 应注意积蓄中毒的发生 六 奥利万星 Oritavacin Ly333328 属糖肽类药 正在临床研究之中 对各种革兰阳性球菌有良好作用 包括肺炎球菌及PRSP 耐甲氧西林和对万古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及耐万古肠球菌 VanA VanB VanC 对革兰阳性厌氧菌亦有良好作用 本品对葡萄球菌与万古霉素相当 本品对VRE是快效杀菌剂 蛋白结合率高 半衰期长可达10天 故易积蓄中毒 作用机制与万古霉素同 由于本品易形成二聚体而渗入细胞内 并易与细菌细胞膜结合 因而增强了对VRE的作用 表6奥利万星与替考拉宁对肠球菌的抑菌效果比较 续表6 七 夫西地酸 fusidicacid褐霉酸 夫西地酸通过干扰延长因子G抑制核糖体的易位 从而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这种独特作用机理避免了与其他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 也能与其他抗菌药物有协同作用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可能与药物外排 氯胺苯醇乙酰转移有关 也与染色体突变导致靶点 延伸因子G 改变有关 内酰胺酶与夫西地酸耐药的基因常由相同质粒携带 夫西地酸抗菌活性最大是金葡萄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敏感率MSSA98 5 MRSA94 6 MSCNS93 1 MRCNS90 0 对腐性葡萄球菌并非如此 对链球菌 肠球菌 肺炎球菌易感性较葡萄球菌弱得多 所有厌氧革兰氏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