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讲堂高考历史复习一轮 第1讲 中国历史重大改革选修.ppt_第1页
名师大讲堂高考历史复习一轮 第1讲 中国历史重大改革选修.ppt_第2页
名师大讲堂高考历史复习一轮 第1讲 中国历史重大改革选修.ppt_第3页
名师大讲堂高考历史复习一轮 第1讲 中国历史重大改革选修.ppt_第4页
名师大讲堂高考历史复习一轮 第1讲 中国历史重大改革选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 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 并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 改革虽然不象革命那样来的轰轰烈烈 却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人类历史上的改革有很多 本学习模块精选了其中5个重大改革 这5个改革贯通古今中外 或成功或失败 其中也充满了曲折与反复 然而它们都对历史的前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被历史所铭记 2008广东高考 9分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 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 永兴五年 413 徒二万余家于大宁 计口授田 据 魏书 卷三和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太和九年 485 下诏均给天下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 受露田四十亩 妇人二十亩 魏书 卷一百一十 问题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分 2 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 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 除此之外 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 3分 3 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 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4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的措施和影响 第一问注意关键词 计口授田 后两问结合教材回答即可 答案 9分 1 按人口分配土地 2分 2 易汉服 改汉姓 说汉话 与汉人通婚 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迁都洛阳 3分 3 汉族先进文化 鲜卑民族传统 2分 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 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 促进了民族融合 2分 点拨 本题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鲜卑渊源作为材料引入 引导考生理解改革的渊源的多样性 和改革的复杂性 而教材只是介绍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这样选做题既兼顾了试题间的平衡 也体现了选考内容对必考内容深化的要求 学生失误主要在于在措施方面 学生归纳 分类能力不强 回答不完整 在影响方面 不能很好地从整体上对历史事物的变化发展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 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 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 根据相关知识和有关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北魏孝文改革中 是怎样着手进行风俗改革的 你如何评价这一改革 2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又是如何进行社会风俗变革的 如何评价其变革 解析 风俗习惯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中的西化 都是有倡导新风俗 革除陈规陋习的积极作用 但是 要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追求时尚的问题 要把移风易俗和盲目追求时尚区别开来 答案 1 改鲜卑服为汉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 提倡鲜卑与汉族通婚 以汉语为正音 废除鲜卑旧制 这些改革措施 革除了鲜卑族陋习 加快了鲜卑族的发展 有利于民族融合 2 彼得一世改革 强行推广西欧生活风俗 改用西方的服装 并强行剪掉胡须 还推行西方的社交风俗 这些做法有利于学习西方 革除了俄国人的陋习 但其推行又是野蛮的 有绝对化的倾向 3 明治维新 大力推进 吸取西方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 在衣食住行方面学习西方 这些做法改造了日本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 促进了日本的文明开化 配合了政治 经济各方面的改革 但是 日本在推行西化的同时 却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 如和服 茶道等民族习俗 点拨 学生要狠下功夫 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不管使用何种方法 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该记住的一定要清楚地记住 识别 同时注意对审题 归纳 知识迁移等能力的培养 注意培养自己的分析和概括史实的能力 中国历史重大改革 战国商鞅变法 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1 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 以富国强兵 称霸诸侯 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 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 广纳贤才 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 主要内容 3 历史作用 经济上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 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 军事上 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有利于保证兵源 4 总体评价 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 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 历史背景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趋势 严重的社会危机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冯太后及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 2 主要内容 3 主要特点 改革深入到文化习俗等上层建筑方面 使他的改革能系列配套 比较全面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 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4 历史影响 缓和了阶级矛盾 巩固了北魏政权 促恢复了北方经济 进了北魏的封建化 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重要 1 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 甲午战争后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政府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 经济基础 19世纪末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 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思潮 近代戊戌变法 2 主要内容 1 探究商鞅变法成功原因 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 主要原因 商鞅变法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建立县制 强调法治 使新法得以顺利的推行 商鞅义无返顾的变法精神 其他条件 国君权力比较集中 法家学说得到认同 当地民风质朴 尚武精神充斥等 2 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和封建化趋势 措施得当 从整顿吏治入手 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 不仅进行经济改革 而且重视文化习俗上的改革 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 切实可行 并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卓识使得改革可以顺利推进 3 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及教训 1 原因 客观上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对新政的破坏 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 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国际环境 19世纪末 主要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2 教训 在当时的中国 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 2010年深圳一模 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 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 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 都推行汉化政策 缓和民族矛盾d 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 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 解析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有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 如商鞅变法推行县制 孝文帝改革通过迁都和废除宗主督护制 推行三长制 答案 b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 令民为什伍而相枚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 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 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努 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 宗室非为军工论 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 各以差名田宅 令行于民期年 一年 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 悦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者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 太子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 发吏捕商君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旬日 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 2 据材料二分析 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你从中有何认识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阅读 运用材料分析问题 总结问题的能力 回答时 首先 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结合课本所学来归纳改革的目的和措施 并分析导致商鞅结局的原因 答案 1 材料一的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措施 什伍连坐制 建立严密的基层组织 奖励耕织 发展农业生产 奖励军功 削弱贵族的势力 2 原因 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秦孝公死后 商鞅失去政治支柱 认识 改变旧制度的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 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 武不循古而王 而循礼者不足多 秦孝公日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 常不避亲近 法及大子 黥劓师傅 期年之后 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 兵革强大 孝公已死 惠王代后 人说惠王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 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莫言大王之法 是商君反为主 大王更为臣也 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仂也 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 秦策一 材料三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三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 僭差无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 而贫者食糟糠 有国强者兼州城 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 太子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 发吏捕商君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 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 3 据材料四分析 导致商君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你从中有何认识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