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试卷 - 我爱语文.doc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试卷 - 我爱语文.doc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试卷 - 我爱语文.doc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试卷 - 我爱语文.doc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试卷 - 我爱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综合测试卷I 阅读鉴赏(76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0分)(一)古诗文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隙部分。(1)或(2),(3)或(4),(5)或(6),(7)或(8),各选1题,共可选择4题)(1)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王维山居秋螟)(2)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3)千里黄云白日曛, 。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4)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杜牧过华清宫)(5)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7)人固有一死,_,_。(司马迁报任安书)(8)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二)诗(词、曲)阅读(12分)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24题滕王阁诗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2对这首诗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出滕王阁的现状,依然歌舞不休。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描写了阁之高之静。C.第五句写阁外景象,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白云倒映在水中,天天悠然飘浮。D.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斗转星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空自奔流。3请略谈你对本诗末句“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理解(5分) 4请简要从行文结构或抒情方式方面赏析本诗(4分) (三)文言文阅读(20)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回答56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下列“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3分)( )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夫夷以近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可以无悔也6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译文: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回答78题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吾自身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何遽叱臣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7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 明知:明明知道 B令装治行 治行:准备出发 C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 有日:有一天 D燕秦不相欺无异故 异故:不同的缘故8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译文: (2)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译文: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6分)(一)文学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学文段,然后回答910题香山看叶郑云云站在幽静的山谷里,仰头望树,不见红叶。阳光应当在山外什么地方朗朗照着。那里游人一定如织,红叶也应灿烂如花。正是好秋天气,阳光和游人,谁肯辜负红叶之美?然而还是这里好,我喜欢这无人的山谷。真要看叶,哪能在热闹的去处?树儿本是世界上最淡泊平和的物种,而我们是人类中甘愿孤独的一群。惟有在静默中的彼此凝望,才能互相明察各自的蜕变。秋风吹起,很凉很凉,是第几阵秋风?想不分明。只是身上的感觉超常敏锐起来。自知我在看叶,叶亦在看我,举手投足之间,都仿佛在叶无言的包围中。其实,我是知道树的心思都在叶里了。那是树的眼睛。树木用它们望着四季轮回,望着世间万象,望着风雨晨露日升日落,望着一群又一群灰喜鹊在夕阳下归巢。如潮的人群,在山外涌来涌去地观赏红叶。人群中的红男绿女,有几人能读懂枫叶之美?山谷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每一片叶如今又成了它的手掌,成千上万的树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然而它们不是观音,是树,所以我才能听见它们善意的调侃和嘲笑:人类是如何经受不住疼痛啊,这么年轻就失去了感动和生命的能力,只会跻身于热闹以求麻木和消解生命的疼痛,是多么愚不可及的一群!心惊于树的嘲弄,却不得不承认骂得好!其实,叶红叶绿,关卿何事?明眸皓齿的我们,心已粗糙苍老,而历经沧桑的香山之枫,该是经历了多少次生命的大勃,却依然维护住青翠年轻热烈的心。岁岁之秋,红叶染山,那分生命的高贵,无法与人言说。回回看见外貌已惨不忍睹的老树,在春天里依然我行我素地绽放出青翠绿芽,内心便感动不已。惟有树,惟有扎根于土的大树,才能有这般的英雄气。而在深秋的风中缓慢旋落的红叶呢?我想起京戏舞台上那出美艳惨烈的“霸王别姬”。身着红裳的虞姬决断地横抹一剑,便在生命的舞台上轻盈深情地旋转着旋转着,恰似一片红叶,在命运的风中缓缓着地。但求以一己的美丽亡,换取爱者的生之路。那一片红裳,濡湿了古今英雄泪!真正是天地为之动容的永恒一幕。 接下来便是江自刎。至此,树们又该暖叹人类的脆弱了。“无颜见江东父老”,难道如此便有颜见虞姬之魂?李易安可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项羽的赴死击掌赞叹,但虞姬呢,那一片红裳,算不算白白落地?我们为什么竟不如树?山谷中,枫叶还绿着。走出山谷,不见枫,却见高坡上红艳艳一裸树。鲜红的叶,像一条条红鱼在风中游动;鲜红的果,大如握拳,在晚秋的艳阳天里一颗一颗如倒挂的金钟。蓝天上,风吹响,山谷口,我惊异地站立。那是柿树。北方的柿树。树的根部一圈黑乌乌的伤痕,那是与野酸枣树嫁接时留下的伤痕。野柿树的果其实又小又硬如枣核般,北方所有的柿树,都必须经过这样的嫁接才能结出你所见到的艳如金钟般的果。我默然。心想也只有树了,只有树才能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生命被腰斩的大恸,柿树可还记得分明?它以晚秋中超凡脱俗的美艳,试图向我证明什么?我望树,树亦望我。我听见有金属的音响,一阵阵穿越了山林。9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作者看叶,也是看树,叶中有树的“心思”,叶是树的“眼睛”。叶和树是一个完美的生命体,共同昭示着一种顽强向上的精神。 B文中联想到“霸王别姬”的故事,不仅是对那种甘愿为所爱而死的情操的称颂,也流露出对顶羽“不肯过江东”的英雄气慨的感佩。 C文末说“我听见有金属的音响,一阵阵穿越了山林”,采用了化实为虚的写法,表达了对树的百折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的由衷赞美。D文章由叶及树,由树及人,将人与树进行对照,丰富了意蕴,深化了主旨。联想丰富,缝合自然,情、景、意三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E作者文笔酣畅,思古接今,语言工巧,饱含激情。特别是拟人、比喻、反问、对偶等一系列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10问题(12分)(1)当作者看到了秋风中缓慢旋落的红叶,便想到了京剧舞台上的虞姬。作者觉得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2)面对山谷中的树,作者为什么会发出“我们为什么竟不如树”的感慨?(3分) (3)结合文意,你认为秋风中的柿树在“试图向我们证明”什么?(6分) (二)实用阅读(18分)(“实用阅读”必修课包括新闻、传记、议论文、科学小品阅读)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1112题(1)乌鸦,嘴大而直,全身羽毛黑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多群居在树木中或田野间,喜欢选择高达二十米以上的乔木做巢、栖息,如果树木低于二十米,乌鸦就会离去,另选高枝。主要以谷物、果实、昆虫等为食物。喜欢闪闪发亮的东西,常常收集碎玻璃渣子等。(现代汉语词典)(2)随着改革开放,随着沈阳城急剧向四周扩展,尤其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乌鸦们不知受了什么诱惑,夜幕下三三两两,犹如一道道黑色闪电,悄悄潜入沈阳城区,或落在古老教堂钟楼顶,或飞到老乔木上栖息,而清晨来临天还未亮,又很自觉地飞离。那时进城乌鸦数量少,又都很羞怯,人们的正常生活未受到干扰。(江海晚报)(3)1999年秋天,沈阳获得联合国的人居奖,城市靓丽起来,乌鸦们似乎也要来分享这份荣耀了。如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一般,数以万计的乌鸦们四面八方向沈阳城聚集,不再是三三两两,而是成群结队;不再是悄悄潜入,而是鸦噪齐鸣漫天飞舞;不再是暮来晨去,而是早归晚出;不再是仅仅栖息于闹市公园,而是地盘扩大到五公里,占领了最繁华地段的天空。沈阳城里,一时漫天乌鸦,其壮景足以用“遮天盖日”来形容。(江海晚报)11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乌鸦,俗称“老鸹”,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故名。常成群结队且飞且鸣,声音嘶哑。杂食谷类、昆虫等,功大于过,属于益鸟。B乌鸦的杂食性帮我们人类清理了不少垃圾,被誉为“城市的清道夫”。C乌鸦的叫声“哇哇”的,没什么美感,既难听又不吉利。D“乌鸦喝水”的故事,说明乌鸦的聪明是早被注意,有目共睹的。E数以万计的乌鸦们四面八方向沈阳城聚集,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极大干扰。F沈阳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急剧向四周扩展,城市靓丽起来了,但也破坏了乌鸦的生活环境。12阅读上面的几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12分) II 表达交流(74分)三、语言表达(14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 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B由于缺少必要的制约,少数干部生活糜烂,一次宴请竟一诺千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C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拖延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D找工作的事嘛,目前还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想办法?我也不是不尽力呀!14下面的一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辞格和联想、想象结合的方法,形象说明了“寓言”的特点与功能。请仿照这种写法,再写一个说明寓言特点和功能的句子。(4分)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15“到哪儿去买休闲服?”就这个问题,记者选取北京、上海、南京和武汉4个城市,在各自的主要商业街上,随机抽取了拍400个样本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阅读比较此表,试从不同角度归纳出两点结论。(7分)各收入阶层在购买休闲服饰时选择商店的比例收入水平(元/年)8000元8000万1.5万1.5万2万2万3万3万专卖店49.91%49.91%52.34%52.82%52.20%外资或合资商店5.99%12.16%13.06%17.86%23.90%私营服装店21.51%15.24%14.96%14.66%10.66% 16话题作文(60分)(略)把第112题答案填写在此处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隙部分。(或,或,或,或,各选1题,共可选4题)(8分)(1)_ _、_ _。 (2)_ _、_ _。(3)_ _、_ _。 (4)_ _、_ _。(5)_ _、_ _。 (6)_ _、_ _。(7)_ _、_ _。 (8)_ _、_ _。2(3分)( )3(5分) 4(6分) 5(3分)( )6(6分)(1) (2) 7(3分)( )8(8分)(1) (2) 9(6分)( )10(12分)(1)(3分) (2)(3分) (3)(6分) 11(6分)( )12(12分) 高中语文(必修)综合测试卷参考答案1(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螟)(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4)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7)或重于太(泰)山,或轻于鸿毛(8)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2 A(写滕王阁的过去)3参考:此句以写景作结:当年建造这华丽高阁的滕王如今在哪呢?如今却只剩下栏杆外的江水依然如故地向北流淌。与李白诗“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4参考:这首诗每一句都环绕着滕王阁这一中心展开描写,第一、二句写滕王阁和修建人,是总起句,第三、四句写滕王阁内景,第五、六句写外景,第七、八句既写滕王阁的修建人,又写滕王阁的外景分别照应第第一句。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郁抑但不消沉。【诗文解释】高高的滕王阁靠着江边,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早上,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闲云的影子映在潭中,时日悠悠不尽,事物变换,星座移动,渡过几个春秋。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诗文赏析】唐高宗上元三年(六七六年),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出了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这首诗回忆起滕王阁当年的繁华,如今却是物转星移,面对世间的盛衰无常,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全诗含蓄、凝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5C,因6略7. B(A确实知道 C确定了日期 D别的缘故)8.见【参考译文】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去世的时候,甘罗年纪才十二岁,侍奉秦国丞相吕不韦。秦始皇派遣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的时间就使得燕王喜派遣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王又派遣张唐到燕国做丞相,想要燕国与秦国共同攻打赵国,以开拓河间的地方。张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经为秦昭王攻打赵国,赵国怨恨我,悬赏说能抓到张唐的人,赏赐百里的土地。现在去燕国一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去。”文信侯听了,内心很不快乐。没有勉强张唐。甘罗说:“君侯为什么不快乐得这样厉害呢?”文信侯说:“我派遣刚成君蔡泽侍奉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就已经到秦国做人质了。现在我亲自请张唐去燕国做丞相,他却不肯起行。”甘罗说:“让我去说服他,叫他起行。”文信侯大声斥责说:“走开,我亲自去请他,他都不肯去,你怎么能够叫他起行?”甘罗说:“从前项橐七岁的时候就当了孔子的老师,现在我从出生到今天,已经有十二岁了。请你让我去试试吧,何必要斥责地这么快呢?”于是甘罗去见张唐说:“你的功劳与武安侯相比,谁大?”张唐说:“武安君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北面扬声威于赵,每战必胜,破城郭,毁都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侯在秦昭王时被国王重用,与日前文信侯相比,谁较专擅大权?”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擅。”甘罗加强语气说:“你确知他不如文信侯专擅吗?”张唐说:“我确实知道。”甘罗就说;“应侯要攻打赵国,武安君刁难他,结果离开咸阳七里就立刻死在杜邮。现在文信侯亲自请你去燕国作丞相,你却不肯去,我不知道你将死在何处了。”张唐听了恍然大悟,对甘罗说:“就让我听小孩子的话,决定去吧。”于是叫人整理行装,准备动身出发。出发的日期定下来之后,甘罗对文信侯说:“请借给我五辆车子,让我替张唐先到赵国去通报一声。”文信侯便进去向秦始皇报告,秦始皇召见甘罗,派遣甘罗去赵国。赵襄王亲自到都城的郊处迎接甘罗,甘罗游说赵王说:“大王听说过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吗?”赵王说:“听说过。”“听说过张唐要到燕国作丞相吗?”“听说过。”于是甘罗说“燕国送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是为了表明燕国不欺骗秦国,秦国派张唐去燕国作丞相,是为了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互相结好,在于要攻打赵国,赵国现在实在太危险了。燕与秦相互友好,没有别的缘故,完全是要攻打赵国以扩大河间的土地。大王倒不如割给我五个城池,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土,让我回去转报秦王,叫他谴回太子丹,使秦国与强大的赵国友好,一起进攻弱小的燕国。”赵王听了甘罗的游说,立即割让五个城池给秦国,使秦扩大了在河间土地,秦国也谴回了燕太子,赵国便出兵攻打燕国,占领了上谷三十座城池,把其中十一座送给秦国。甘罗回到秦国,报告秦始皇,秦国就封甘罗为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宅赐给他。9BE(B“流露出对顶羽不肯过江东的英雄气慨的感佩”的说法与原文相悖;E原文无对偶)10(1)二者都是以自己的美丽消亡来换取爱者的生之路。(从“我想起京戏舞台上那出美艳惨烈的霸王别姬。身着红裳的虞姬决断地横抹一剑,便在生命的舞台上轻盈深情地旋转着旋转着,恰似一片红叶,在命运的风中缓缓着地。但求以一己的美丽亡,换取爱者的生之路。那一片红裳,濡湿了古今英雄泪!真正是天地为之动容的永恒一幕”中找答案,意思对即可,3分)(2)人类非常脆弱,心容易变得苍老,而树虽历经沧桑,屡遭劫难,却依旧能绽放出青翠的绿芽。(从“山谷中,枫叶还绿着。走出山谷,不见枫,却见高坡上红艳艳一裸树。鲜红的叶,像一条条红鱼在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