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反思 教科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反思 教科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反思 教科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反思 教科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反思 教科版本课作为单元教学的小结,即回顾单元的观察活动、学习探究过程,也回顾人类伴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对物质世界探究的深入过程,从中深切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 这个回顾与总结,因为学生有着亲身的观察经历与感受,因此交流小结活动的开展还是较为顺利的。教师应该在小结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加深,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使学生在思维深处产生共鸣。 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相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进行交流,效果不大。只有极个别学生会按照要求课前搜集准备,更多的学生当了听众。考虑到学生这方面的实际情况,这部分的教学,应该采用另两种教学方式,一是在电脑教室上课,利用互联网络,让学生当场寻找部分成果资料然后进行展示汇报,这样效果比较好。二是教师事先搜集部分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在学生汇报交流后进行补充,弥补学生资料搜集准备不充分的不足。总之,这部分教学,重在通过多方面的、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后记 教科版根据让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可能有一定难度的现状,所以将教学用书的第44页的关于微小世界的探索的成果复制出来提供给学生,以充实学生的资料: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由于学生的理解水平,教科书20页所示的内容主要是人类利用微生物,以及生物方面所取得成果,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医药方面: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发现了微生物(如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细菌、病毒、病原体等),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不知道这些微生物有什么作用,它们和人类有什么关系。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第一个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的人。巴斯德发现传染病是由于微生物造成和传播的,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广泛用于奶制品和酿酒业,以及杀死液体中的细菌。 后来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从而使千万人免于受肺炎等疾病的浸染致死。这些年来人们不断发明和研制了许多药物,以抵抗和制服各种疾病的危害。鼠疫、结核病、败血症、霍乱、白喉、痢疾、伤寒、天花等传染病慢慢被征服了。然而细菌也有抗药性,直到今天,人和细菌还在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我进你退的斗争。 食品工业:人们通过观察研究知道有的微生物对人有益,利用它们可改善我们的生活。比如酿酒,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奶品、面包、馒头、腊肉等都要依靠微生物。其中利用酵母菌发面的原理是: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糖类,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农、林业方面:农、林业上进行品种改良,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充分利用了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作用,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杂交水稻要在水稻花的花蕊上进行,水稻开的花很小很小,因此寻找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和进行杂交工作都必须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也是解决21世纪全球粮食问题的法宝。 土壤的改良和净化:土壤中有许许多多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它们与土壤肥力有关,有的能把生物尸体分解为植物需要的营养,有的能和生物共生,起到固氮的作用。比如在豆科植物根部生长的许许多多小圆球是根瘤菌,根瘤菌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同时吸收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作为自身的营养。科学研究证明,每公顷大豆在其一生中能够固定氮素102千克(折合成硫酸铰是510千克)。因此,人们把豆科植物的根瘤比喻成巧妙的生物固氮工厂。如果土壤中有了大量的根瘤菌,可少施或不施氮肥,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还能节约由于生产氮肥需要的电力以及减少水质和土壤的污染。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就知道豆类植物具有肥田的作用,并大量进行人工培植和使用。日前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建设中,一些农业微生物学工作者,大力提倡在西部沙漠、戈壁、荒坡多种植豆科树、草,增加土壤肥力,绿化荒山荒坡,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农、林、牧业的发展。世界上有不少科学家在对根瘤菌进行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如日本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了一种控制根瘤菌数量的遗传基因密码,这将使在贫痔的土地上培育出不需施肥的作物成为现实。 因化肥、农药、除草剂过量使用导致的农田土壤污染已成为重病沉疾,而土壤污染带给水果、蔬菜、粮食的污染以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更不可低估。净化土壤,也要靠微生物发挥作用。 克隆:1996年的夏天,一只名叫多莉的绵羊在苏格铸诞生了。为了培养多莉,研究人员首先从一只母羊体内取出一个卵细胞,去除它的细胞核,随后把一只6岁成年母羊体细胞中的细胞核植人这个去核的卵细胞里,最后再把这个卵细胞移植到第三只羊的子宫里。5个月后多莉诞生了。它和那只提供细胞核的6岁成年母羊在遗传上是相同的,多莉是那只羊的克隆。 克隆是人们生产具有所需性状生物的先进技术。克隆技术的成功,使人们培养人体器官,用以替换病人的器官使之康复成为可能。 污水和垃圾处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还扮演着另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污水和污物处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种有害物质,还要靠微生物进行除臭。污水与污物的处理速度、处理效果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 微电子技术:显微技术还促进了微电子仪器的研制。美国的科学家已研制成功一种微型电动马达。这种微型马达直径仅0. 07毫米,厚度是0. 25毫米。有了这种微型马达,将来人们大约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