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复习5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复习5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复习5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复习5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复习5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4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5课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基础再现 1 矛盾就是 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包含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是矛盾的最基本的属性 2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 的属性和趋势 它包括两方面含义 对立统一 同一性与斗争性 相互吸引 相互联结 1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就是矛盾双方 一方的存在以 为条件 双方 中 如 正与负 化合与分解 同化与异化 正确与错误 剥削与被剥削 双方都是依赖对方的存在而存在的 2 矛盾双方 是指矛盾双方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 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 其一是矛盾双方 就是指矛盾双方都包含着对方的因素 例如生产中包含着消费 消费中包含着生产 感性认识中包含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中也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因素 其二是矛盾双方 可以 如好事和坏事 胜利和失败 先进和落后等等 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互为存在的前提 另一方的存在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 相互贯通 相互渗透 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 3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 的性质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 的倾向和趋势 1 矛盾的斗争性作为哲学范畴具有最广泛的内容 它有差异 对立 对抗等不同的形式 差异也是矛盾 也是斗争 2 物理现象中的吸引与排斥的对立 生物体内同化和异化的区别 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 敌对阶级的阶级斗争 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 都是矛盾斗争性的表现 不能把矛盾的斗争性只理解为激烈的冲突和对抗 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 相互分离 易错提示 误区一 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属关系范畴 因此 所有关系都是矛盾 注意 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这里的 事物自身 既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也指事物之间 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 两种要素或两个事物之间有多种关系 但这些关系并不一定都是矛盾关系 只有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误区二 统一 是矛盾的一方 对立 是矛盾的另一方 注意 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统一 和 对立 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统一 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对立 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相互斗争 易错提示 误区三 矛盾就是斗争 注意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 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只有对立 没有统一 或者说只有统一 没有对立 都不能构成矛盾 误区四 哲学上的斗争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斗争 注意 哲学上讲的 斗争 是矛盾双方的对立 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 对立 斗争 矛盾 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 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 2008年广东卷 激湍之下 必有深潭 高丘之下 必有浚谷 蕴涵的哲理是 a 对立统一的关系 b 质量互变的关系 c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解析 本题把古诗词和哲学常识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有一定的难度 题干中诗句的意思是湍急的河流下 必有静静的深潭 高高的山岭下 必有深深的峡谷 这体现了矛盾的观点 即对立统一的关系 答案 a 1 矛盾的普遍性 指矛盾存在于 中 并且贯穿于事物 它反映了事物的共同本质 又叫矛盾的共性 即指各种矛盾普遍具有共同点 共同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 要 分析矛盾 勇于 积极寻找 解决矛盾 2 矛盾的特殊性 指矛盾着的 它反映了事物的不同本质或特殊本质 又叫矛盾的个性 即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一切事物 发展过程的始终 承认矛盾 揭露矛盾 正确的方法 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3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 的 一方面 普遍性寓于 之中 并通过 表现出来 没有 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 特殊性离不开 不包含 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 第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 的 在不同的场合又是 的 4 方法论要求 1 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既要从特殊性中去总结普遍性 又要在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去认识特殊性 2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 相结合 建设 5 要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割裂开来 或者说 既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 忽视矛盾的特殊性 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 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 忽视矛盾的普遍性 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相互联结 特殊性 特殊性 特殊性 普遍性 普遍性 凝固不变 可以变化 中国具体实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易错提示 误区一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注意 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 必须处于统一整体中 误区二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因此制造矛盾越多越好 注意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但同时矛盾具有客观性 不能制造 也不能消灭 误区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注意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易错提示 误区四 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因而是永远不能解决的 注意 不能这样认为 只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 揭露矛盾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方法 就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 旧的矛盾解决了 新的矛盾又会产生 正是由于矛盾运动 才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误区五 具体事物有的是普遍性 有的是特殊性 注意 同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个体 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因此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应该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上去把握 而不能只看普遍性而不看特殊性 或只看特殊性不看普遍性 例如 大多数学生遵守纪律 这是普遍性 少数学生不遵守纪律 是特殊性 这就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 2009年上海卷改编 社会学家费孝通对处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设想与心愿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各美其美 体现了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天下大同 体现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则体现了 的说法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谁也离不开谁 所以选d 答案 d 高分跨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 不可分离的 同一是斗争双方的同一 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同一性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性 而不是绝对的自身等同 统一分两种基本情况 依存和转化 第一 依存 离不开对立 依存 是 对立 面之间的依存 第二 转化 离不开对立 矛盾双方的转化都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没有同一就无所谓斗争 必须是具有某种共同基础 相互依存的东西才能呈现出排斥现象 如果毫不相干 就谈不上排斥和斗争 3 离开对立或离开统一 都不能成其为矛盾 因此 应在矛盾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反对只见同一不见对立或只见对立不见同一的形而上学观点 2008年广东卷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这说明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b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c 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 d 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喜怒哀乐没发生时 叫做 中 发生后都符合节度 叫做 和 这 中 啊 天下的天性根本啊 这 和 啊 天下的通达大道啊 达到 中和 天地各安其位 万物滋生繁育 这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正确 a说法颠倒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c说法本身错误 d说法正确 但不为材料所反映 答案 b 课堂集训 一 选择题 1 2009年广东卷 下列选项没有蕴涵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a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b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c 投之亡地然后存 陷之死地然后生 d 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 解析 b项强调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b 2 2009年宁夏卷 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2009年1月1日 循环经济促进法 实施 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 有专家指出 世界上本没有垃圾 废物是发错了地方的资源 这一认识的根据是 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 废物向资源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性 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 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较有难度 说法太绝对 排除 材料反映了废物和资源具有同一性 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但 说二者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 说法错误 都强调了废物和资源相互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答案 d 3 2009年安徽卷 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 取类比象 的思维方法 一是 取类 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 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 观其所聚 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二是 比象 在对 类 有了认识之后 因而伸之 触类而长之 中医 取类比象 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a 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 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解析 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 取类比象 取类 就是抓住了矛盾的共性 比象 是指在一般指导下 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题干的主旨考查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答案 d 4 2009年北京卷 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a 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解析 从题干中看出 小岗村的改革 是矛盾的特殊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 是普遍性 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通过小岗村的改革展现了出来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故b项正确 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 5 2009年全国卷 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 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2008年冬到2009年春 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 受灾面积达1 57万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 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 紧急调拨资金 物资 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 全力抗旱救灾 取得了显著成果 材料二2009年3月 国务院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 按照 条例 在紧急抗旱时期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 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 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以往 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 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 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 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 使旱情雪上加霜 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 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 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 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 只能靠天吃饭 结合材料 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答案 坚持实事求是观点 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坚持实践观点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认识矛盾的特殊性 因地制宜 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 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 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 课时作业 一 选择题 1 2010年福建模拟 2009年10月14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9月末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 2726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19 26 巨额的外汇储备 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不过持续过快增长 也会给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容易引发贸易摩擦 这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 a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c 想问题 办事情应善于抓住重点 d 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解析 在全球金融危机浪潮中 我国巨额外汇保持既体现了强大的综合国力 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体现了矛盾的观点 要求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把问题一分为二 a b 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 d 2 论语 为政 中的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这句话蕴含的哲学思想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 自相矛盾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b c d 解析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 也说明了矛盾双方的转化 正确 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7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9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 海南是燃油税改革的试点省份 经过几年的发展 现在每年燃油附加费的收入有十亿多 而刚开始时只有两亿多 由于资金充裕 银行也愿意贷款修路 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专家指出 实行燃油税改革 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 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 有利于抑制燃油的不合理消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