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沼渣 沼液作为肥料还田 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 功能及应用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构成 在沼气池中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 产生可燃气体 属于分解者 生态系统中 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而能量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C项的叙述违背了这一原则 因此是错误的 2 2010 全国 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 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 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农田生态系统由于人的因素的参与 除掉了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其它生物 因而群落结构比草原生态系统简单 群落的分布不均匀 受光照强度 地形 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热带雨林的温度 湿度更有利于分解者生存 因而活动性更强 热带雨林中几乎没有落叶积累 而北方森林中落叶积累较多也证明了这一结论 3 2010 山东理综 6 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A 恒温动物的 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 哺乳动物的 值一般为10 20 C 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 值D 食肉哺乳动物的 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动物所摄取食物利用的过程及特点 恒温动物维持体温 需要消耗较多的有机物 因而 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 10 20 是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而不是同化量和获取量之间的比值 圈养动物产量的提高依赖于同化量的增加 即 的比值提高 该选项是正确的 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许多哺乳动物不能利用的物质 多于动物性食物 因而食肉动物的 值高于食草性哺乳动物 4 2010 江苏高考 11 有人发起 多吃素食 少吃肉食 的运动 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 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B 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 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D 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农民提高营养水平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传递效率的问题 素食是直接食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并贮存的有机物 肉食是食草动物或食肉动物通过捕食从植物获得的能量 在传递过程中有大量消耗 传递效率仅为10 20 因此素食不需要经过动物的摄食 吸收转化 减少了营养级之间传递时的能量消耗 减少粮食的浪费 A错在心血管疾病与肉食的某些种类有关 并不一定 并且个体间有差异 B食用低营养级食物能量消耗少 D错在节食肉食的原因是降低能耗 不是为了提高灾民生活质量 自主梳理一 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传递 和散失的过程 二 能量流动的过程1 输入 生产者通过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固定在有机物中 2 总值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输入 转化 光合作用 生产者固定的 总能量 3 传递 转化 散失 1 传递渠道 2 传递形式 3 能量去向 以能量在第一营养级的变化为例 通过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用于生产者的和等生命活动 储存在有机物中 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而释放出来 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 流入营养级 食物链和食物网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生长 发育 繁殖 分解者 下一个 三 能量流动的特点1 单向流动能量流动只能沿由低营养级流向 不可逆转 也不能循环流动 2 逐级递减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中 只有的能量能够传递到下一营养级 四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 帮助人们科学规划 设计 使能量得到的利用 2 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关系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的部分 食物链 高营养级 10 20 人工生态系统 最有效 能量流动 最有益 互动探究 1 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 原因是什么 2 请你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锄草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1 因为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超过五个营养级后 所剩能量不足以维持营养级的生存 所以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 2 农民锄草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 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即使能量更多地被农作物固定 要点归纳一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能量流动的图解 1 能量流动的起点 生产者 主要是植物 固定太阳能 2 能量流动的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 3 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变化 太阳光能 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热能 最终散失 4 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 有机物 食物 中的化学能 5 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 细胞呼吸 包括各营养级生物本身及分解者的细胞呼吸 能量散失的主要形式是热能 6 能量在流经每一营养级时的分流问题分析 1 能量来源 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 各级消费者的能量一般来自上一个营养级 同化量 摄入量 粪便中所含能量 2 能量去路 每个营养级生物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 另一部分以热能散失 每个营养级生物的一部分能量流到后一个营养级中 每个营养级生物的遗体 粪便 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 未利用能量 现存量 最终被分解者利用 也可归为 7 能量流动的特点 1 单向流动 食物链中 相邻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不可逆转 因此能量不能倒流 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以细胞呼吸产生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这些能量是无法再被生产者利用的 2 逐渐递减 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供自身利用和以热能形式散失 各营养级中的能量都要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 二 生态金字塔的类型与含义不同的生态金字塔能形象地说明营养级与能量 生物量 数量之间的关系 是定量研究生态系统的直观体现 感悟拓展1 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比较教材中 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和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可以发现 在 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中 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路中多了一条 未利用 即未被自身呼吸消耗 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两种能量流动图解的分析方法和理解角度不同 理解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1 定量不定时分析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条 自身呼吸消耗 流入下一营养级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 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 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 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2 定量定时分析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 自身呼吸消耗 流入下一营养级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未被自身呼吸消耗 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 即 未利用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 第 部分的能量将保留给下一年 1 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者在进行同化作用过程中所同化的物质中含有的能量总和 消费者粪便中所含有的能量不能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物质中的能量 2 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 20 但对不同的生态系统 确切的比例数总会由于各种食物链的不同 食物链内营养级数目的不同以及食物链与食物链之间的交织等因素而有差异 1在由草 兔 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 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 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A 通过兔子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D 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的体内C 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的体内B 流入到狐的体内解析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 兔的摄入量 兔的粪便量 因此 B项中的能量去向并非来自于兔的同化获得的能量 答案B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 2来自绿色植物 1 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1 4来自羊肉 假如传递效率为10 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 约消耗植物 A 10kgB 28kgC 100kgD 280kg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及其计算能力 根据题意 可以写出三条食物链 植物 人 在此食物链中 人要增重0 5kg 消耗植物为0 5 10 5kg 植物 羊 人 在此食物链中 人要增重0 25kg 消耗的植物为0 25 10 10 25kg 植物 植食动物 小型肉食动物 人 在此食物链中 人要增重0 25kg 消耗的植物为0 25 10 10 10 250kg 所以人要增重1kg 共消耗植物280kg 自主梳理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 概念 1 物质 组成生物体的等元素 2 循环 无机环境与之间 3 范围 整个 C H O N P S 生物群落 生物圈 2 特点 1 具有全球性 因此又称循环 2 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3 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 4 特点 具性 可利用 二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1 二者 彼此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 2 物质作为 使能量沿食物链 网 流动 能量作为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返 生物地球化学 有机物 二氧化碳 往复循环 重复 同时进行 能量的载体 动力 无机环境 互动探究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网 与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 食物链 网 是生态系统的结构 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者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食物链 网 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它的改变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能影响食物链 网 如果能量流动或物质循环被破坏 则直接影响食物链 网 的结构复杂程度 要点归纳一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 大气中的碳元素进人生物群落 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实现的 2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 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 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3 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 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4 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5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 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 二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1 温室效应的形成CO2与悬浮粒子是决定地球温度及气候的关键因素 CO2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 当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时 使地球变暖 这种热能又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太空辐射 再次被CO2吸收 从而使大气层成为地面的保温层 起到保温作用 2 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 1 工厂 汽车 飞机 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向大气中倾放大量的CO2 2 森林 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 大大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3 影响 1 气候变暖会使冰川雪山融化 海平面上升 这样就使沿海城市和国家面临灭顶之灾 2 由于气候变化 也改变了降雨和蒸发机制 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的生产 降雨量的变化使部分地区更加干旱或更加雨涝 并使病虫害增加 4 缓解措施 1 植树造林 增加绿地面积 2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3 开发清洁能源 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代表生产者 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 碳元素在 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 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 D 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解析首先需要确定这四种成分 箭头指向 可以确定 是生产者 因为生物群落总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 由于生产者联系了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所以确定 为无机环境 然后根据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箭头指向分解者 确定 为分解者 5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碳元素在 和 间 是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的 之间是以有机碳的形式传递的 是生产者 所含有的有机物最多 是消费者并不参与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 生产者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分解者也能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它们促进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 答案C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是生产者 B D E是消费者 C是分解者B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 B C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A D E BD E每增加1kg的体重 至少需要25kg的A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以知道A是生产者 D E是消费者 B是分解者 C是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 不占营养级 此题中食物链是 A D E 如果E增加1kg的体重 按照最大传递效率20 计算 需要25kg的A 三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1 过程图解 说明 1 从图中可以看出 无机环境为生物成分提供物质和能量 2 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 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的源泉 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3 绿色植物同化的二氧化碳等物质 大约90 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归还给无机环境 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因此 从物质循环角度看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4 从理论上讲 无机环境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任何一个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必要的基本成分 消费者的功能活动 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本成分 2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区别和联系 四 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探究活动分析 注 在A1B1中加入碘液 在A2 B2中加入斐林试剂 3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B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食物链进行的C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 相互依存D 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的解析物质是循环的而能量是不循环的 答案D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B 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C 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D 能量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答案C 命题热点1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例1 在 藻类 甲虫 虾 小鱼 大鱼 的食物链中 1 若有藻类植物G克 大鱼最多能增重多少克 2 若小鱼要增重N克 最少需要甲虫多少克 答案 1 1 625 G克 2 25N克解析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 从上一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 20 最高传递效率为20 最低传递效率为10 当食物链中低营养级的生物有物质G克时 传递到某高营养级生物能获得的最多物质可用 20 nG即 1 5n G来计算 而获得的最少物质可用 10 nG即 1 10n G来计算 n为食物链中相应营养级总数减1或为箭头数 1 从藻类传递到大鱼总共有营养级5个 所以大鱼最多能增重 1 54 G克 1 625 G克 方法点击 未知具体传递效率时 可按10 20 的有效传递率计算 但须注意 至多 与 至少 的应用 后一营养级增重多少 需多少前一营养级时 应按除法计算且至多需多少时应按10 求解 至少需多少时应按20 求解 若要求按前一营养级推导后一营养级所获能量时 应用乘法 且在至少向后传递多少时应按10 计算 至多向后传递多少时 应按20 计算 在食物网中求最大 小 值时 既要考虑能量传递效率 又要考虑食物链的长短 在没有具体说明的情况下 能量传递效率为10 20 即能量传递最低效率为10 最高效率为20 所以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 最大 小 值 的计算存在着下列关系 如下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 各食物链生物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