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8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练习专题.ppt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8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练习专题.ppt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8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练习专题.ppt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8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练习专题.ppt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8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练习专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专题辅导 专题三十八 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练习 第三模块 文言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1 6题 孔奋字君鱼 扶风茂陵人也 奋少从刘歆受 春秋左氏传 歆称之 谓门人曰 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 奋与老母 幼弟避兵河西 建武五年 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 守姑臧长 八年 赐爵关内侯 时天下扰乱 惟河西独安 而姑臧称为富邑 通货羌胡 市日四合 每居县者 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奋在职四年 财产无所增 躬率妻子 同甘菜茹 时天下未定 士多不修节操 而奋力行清洁 为众人所笑 或以为身处脂膏 不能以自润 徒益苦辛耳 奋既立节 治贵仁平 太守梁统深相敬待 不以官属礼之 常迎于大门 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 河西守令咸被征召 财货连毂 弥竟川泽 惟奋无资 单车就路 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 孔君清廉仁贤 举县蒙恩 如何今去 不共报德 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 追送数百里 奋谢之而已 一无所受 既至京师 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 残杀郡守 贼畏奋追急 乃执其妻子 欲以为质 奋年已五十 唯有一子 终不顾望 遂穷力讨之 吏民感义 莫不倍用命焉 贼窘惧逼急 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 冀当退却 而击之愈厉 遂禽灭茂等 奋妻子亦为所杀 世祖下诏褒美 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 已见敬重 及拜太守 举郡莫不改操 为政明断 甄善疾非 见有美德 爱之如亲 其无行者 忿之若仇 郡中称为清平 后汉书 卷三十一 4 下面各句全能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 每居县者 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奋在职四年 财产无所增 惟奋无资 单车就路 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 追送数百里 奋谢之而已 一无所受 世祖下诏褒美 拜为武都太守 A B C D 5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 春秋左氏传 深得刘歆的赏识 刘歆对门人说 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B 姑臧是一个富裕县 集市贸易兴旺 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 注重节操 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 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C 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 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 追了数百里 想送给孔奋 D 孔奋施政清明果断 是非分明 对品德高尚的人 爱之如亲人 对品行不端的人 则视之如仇人 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参考答案 4 C 句是说其他到这里来做官的人 与孔奋无关 句是当地百姓的行为 句表彰的是他守城的功绩 而非廉洁 5 A 少从刘歆受 春秋左氏传 是说他年轻时跟刘歆学习 左传 不是给刘歆讲授 参考译文 孔奋 字君鱼 扶风茂陵人 年轻时跟随刘歆学习 春秋左氏传 刘歆称赞他 对学生说 我已从孔君鱼那里学到了大道 遭王莽之乱 孔奋与老母亲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祸 建武五年 河西将军窦融邀请孔奋作自己官署的议曹掾 担任姑臧长官 八年 赐爵位为关内侯 当时天下纷扰混乱 唯有河西地区较安定 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 这里与羌胡通商贸易 每天有四次集市 每一任县官 没有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 孔奋任职四年 财产一点没有增加 亲自带着妻子儿女一同以普通饭菜为食 当时全国仍未安定 士大夫都不注重操守 而孔奋却尽力实行清正廉洁 因此被众人所笑 有的人说他身处富庶地区 不能使自己富裕起来 只是徒然自讨苦吃 孔奋注重节操 施政注重仁义平和 太守梁统对他深为敬重 不以官属的礼节对待他 常到大门口迎接 领入内室引见给自己的母亲 陇西和蜀地被平定后 河西地区的太守 县令都被征召入京 官员的财物连车满载 塞满了山川 只有孔奋没有资财 乘一辆空车上路 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都说 孔君清廉 仁义贤明 全县都蒙受他的恩惠 他如今离去 我们为什么不报答他的恩德 于是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 追了数百里送给孔奋 孔奋只是拜谢而已 一点都不接受 孔奋抵达京城后 被任命为武都郡丞 当时陇西残余的贼人隗茂等人在深夜攻击官府 残杀了郡太守 贼人害怕孔奋穷追不舍 于是抓住他的妻子儿女 企图用他们作人质 孔奋当时年已五十 只有一个儿子 但他始终没有顾及 仍尽力征讨 官员 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没有不加倍努力与贼人作战的 贼人窘迫惶恐 被逼急了 于是把孔奋的妻子儿女推到阵前 希望孔奋退兵 而孔奋却攻击得更加急迫 终于擒获消灭了隗茂等人 但他的妻子和子女却被贼人所杀 光武帝因此而下诏褒扬赞美他 任命他为武都太守 孔奋在作府丞的时候 都已经被大家敬重 等以他被任命为太守后 全郡的人没有不改变自己的操守 向他学习的 孔奋施政清明果断 是非分明 嫉恶扬善 见到人有美德 爱之如同亲人 对品行不端的人 则像对待仇人一样 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文段二参考译文 君子的话很少但实在 小人的话多却空洞 君子求学 听到耳朵里 记在心中 亲身去实践它 君子做事 开始时看不出什么 结束时 别人就 赶不上了 君子不怎么考虑福 考虑祸的时候却很多 君子选择对象吸取 却不选择对象给予 君子学问充实却好象空虚 有才学却像没有才学 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1 5题 冯立 同州冯翊人也 有武艺 略涉书记 隐太子建成引为翊卫车骑将军 托以心膂 建成被诛 其左右多逃散 立叹曰 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 于是率兵犯玄武门 苦战久之 杀屯营将军敬君弘 谓其徒曰 微以报太子矣 遂解兵遁于野 俄而来请罪 太宗数之曰 汝在东宫 潜为间构 阻我骨肉 汝罪一也 昨日复出兵来战 杀伤我将士 汝罪二也 何以逃死 对曰 出身事主 期之效命 当职之日 无所顾惮 因伏地歔欷 悲不自胜 太宗慰勉之 立归 谓所亲曰 逢莫大之恩 幸而获济 终当以死奉答 甚众未几 突厥至便桥 立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 杀获甚众 太宗闻而嘉叹 拜广州都督 前后作牧者 多以黩货为蛮夷所患 由是数怨叛 立到 不营产业 衣食取给而已 尝至贪泉 叹曰 此吴隐之所酌泉也 饮一杯水 何足道哉 吾当汲而为食 岂止一杯耶 安能易吾性乎 遂毕饮而去 在职数年 甚有惠政 卒于官 旧唐书 忠义传 辛酉 冯立 谢叔方皆自出 薛万彻亡匿 世民屡使谕之 乃出 世民曰 此皆忠于所事 义士也 释之 资治通鉴 3 下列各组句子中 分别表明冯立 知恩图报 和 清廉 的一组是A 遂解兵遁于野 在职数年 甚有惠政B 有武艺 略涉书记 遂毕饮而去C 苦战久之 杀屯营将军敬君弘 前后作牧者 多以黩货为蛮夷所患D 立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 不营产业 衣食取给而已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冯立身怀武艺 偶尔也做做抄抄写写的事务 曾侍奉隐太子李建成 太子被杀之后 太子左右的侍从都逃跑离散了 只有冯立率领士兵进行反击 B 冯立杀了军将敬君弘后 已经逃跑到了野外 可不久又回来向太宗请罪 太宗对他一番训斥 又宽赦他后 他决心痛改前非 一心一意为太宗效劳 C 文中写冯立经过贪泉 发表一番感慨 并大饮一顿才离去 是以吴隐之作对比 更加突出冯立的清廉之志 D 资治通鉴 认为冯立自动出来请罪 是义士之举 从 旧唐书 所写看 不仅可看出冯立知恩图报的品质 同时也可看出他憨厚的性格 参考答案 3 D4 B 文中并没有表现冯立痛改前非的意思 参考译文 冯立 同州冯翊人 身怀武艺 偶尔也做做抄抄写写的事务 隐太子李建成引荐为护卫将军 将身家性命托付给他 太子被杀后 太子左右侍从全都逃跑离散了 冯立感慨地说 哪里有一生受其恩惠 而在他遭难时逃走的道理 于是率领士兵攻打玄武门 一番苦战 杀了将军敬君 然后对他手下说 稍稍可以报答太子了 于是放下武器逃跑到野外 不久又回来请罪 太宗训斥他道 你离间我兄弟 阻隔我手足之情 你罪过之一 发兵攻打玄武门 杀死我的将领 你罪过之二 怎么能免于死呢 冯立回答说 委身侍奉主子 只图为主子效命 该为主子而战的时候 就没有考虑那么多了 于是痛哭流涕 悲不能已 太宗宽敕了他 冯立回去后 对他的亲友说 受此不杀之莫大恩惠 有朝一日当以死相报 不久突厥攻到便桥 冯立率领数百人奋力作战 斩杀俘虏了很多敌人 太宗大为嘉赏 派冯立往南海任广州都督 他的前任后任多为贪财之徒 当地少数民族对他们颇为厌恶 曾多次反叛 冯立到了之后 不贪钱财 取足衣食之用而已 他曾到贪泉 在那里感慨地说 这就是吴隐之饮过的贪泉吧 只饮一杯有什么好夸耀的 我要用它来做饭吃 怎能只是一杯 就能改变我的品性 于是大饮一顿方才离 在那里任职几年 有很好的政绩 后死于任职期间 辛酉 初五 冯立和谢叔方都自动出来 薛万彻逃亡躲避起来以后 李世民多次让人晓示他 他也出来了 李世民说 这些人都能够忠于自己所事奉的人 是义士啊 于是都免除他们的罪 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1 6题 文天祥字宋瑞 又字履善 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 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 起为湖南提刑 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 语及国事 愀然曰 吾老矣 观天时人事当有变 吾阅人多矣 世道之责 其在君乎 君其勉之 十年 改知赣州 德祐初 江上报急 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 发郡中豪杰 有众万人 事闻 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 天祥曰 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一旦有急 征天下兵 无一人一骑入关者 吾深恨于此 故不自量力 而以身徇之 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 除知临安府 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如军中请和 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 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 展转至高邮 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 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 张弘范兵突至 天祥仓皇出走 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 见弘范 左右命之拜 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崖山 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 乃教人叛父母 可乎 索之固 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 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 上知天祥终不屈也 召入谕之曰 汝何愿 天祥对曰 天祥受宋恩 为宰相 安事二姓 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 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 从之 天祥临刑殊从容 谓吏卒曰 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 年四十七 节选自 宋史 文天祥传 4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表明文天祥有 志节 的一组是 捧诏涕泣 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尽以家赀为军费 左右命之拜 不拜 张弘范兵突至 天祥仓皇出走 天祥受宋恩 为宰相 安事二姓 A B C D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咸淳九年 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 谈及国家大事 江万里容色改变 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 德祐元年 元军进逼愈急 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 文天祥 发郡中豪杰 响应 有众万人 并倾尽家财为军费 领兵入卫 C 德祐二年 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 遭到元方的扣押 被带到镇江 后来趁夜色逃离 最后来到温州 D 至元十五年 元将张弘范兵突至 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 崖山被攻破后 文天祥被送往京师 元朝百般劝降 他坚决不屈服 最后从容就义 参考答案 4 B 表现文天祥忧思国难 表现文天祥舍家为国的义举 表现文天祥 险象环生 的处境 5 C 元朝都城 应为 元军军营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 又字履善 吉之吉水人 二十岁中进士 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 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 被提拔为湖南提刑 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 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 谈及国家大事 江万里改变容色说 我已经老了 综观天时将有变化 我见过的人才很多 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 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 你可要竭尽全力 咸淳十年 改任赣州知府 德祐元年 元军进逼愈急 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 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 郡中豪杰群起响应 有众万人 朝廷知道后 让文天祥凭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卫 他的好友劝阻他 文天祥说 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 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 向天下征集兵员 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 我对此非常遗憾 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 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 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 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 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 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 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 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 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 文天祥随元军到了镇江 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 辗转到了高邮 渡海到了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 逃到南岭 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 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 文天祥仓皇出逃 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 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 带去见张弘范 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 文天祥不拜 张弘范以礼相待 带他一起到崖山 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 我不能护卫皇上 还教别人背叛皇上 能这样做吗 张弘范坚持要他写劝降信 文天祥就将他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 崖山被攻破之后 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 文天祥在北方共有三年 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 于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 对他说 你有什么愿望 文天祥回答说 文天祥受大宋恩泽 担任宰相 怎能臣事他姓之人呢 只愿赐死就满足了 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 就让他退下了 有人进言 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 元世祖同意了 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 对吏卒说 我的事结束了 向南方行了拜礼后死去 死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岁 四 阅读下而一段文言文 完成1 题 钟离意字子阿 会稽山阴人也 少为郡督邮 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 府下记案考之 意封还记 入言于太守曰 诗 云 刑于寡妻 以御家邦 明政化之本 由近及远 今宜先清府内 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 太守甚贤之 遂任以县事 建武十四年 会稽大疫 死者万数 意独身自隐亲 经给医药 所部多蒙全济 举孝廉 再过 辟大司徒侯霸府 诏部送徒诣河内 时冬寒 徒病不能行 路过弘农 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 县不得已与之 而上书言状 意亦具以闻 光武得奏 以见霸 曰 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 诚良吏也 意遂于道解徒桎梏 恣所欲过 与剋期俱至 无或违者 还 以病免 显宗继位 征为尚书 永平三年旱 而大起北宫 意诣阙免冠上疏曰 昔成汤遭旱 以六事自责曰 政不节邪 使民疾邪 宫室荣邪 女谒 盛邪 苞苴 行邪 谗夫昌邪 窃见北宫大作 民失农时 自古非苦宫室小狭 但患民不安宁 宜且罢止 以应天心 帝策诏报曰 汤引六事 咎在一人 其冠履 勿谢 又敕大匠止作诸宫 减省不急 帝性褊察 好以耳目隐发为明 公卿大臣数被诋毁 近里尚书以下至见提曳 帝以事怒郎崧 以杖撞之 崧走入床下 帝怒甚 疾言曰 郎出 崧乃曰 天子穆穆 诸侯皇皇 未闻人君 自起撞郎 帝乃赦之 是时朝廷莫不悚栗 争为严切以避诛责 唯钟离意独敢谏争 数封还诏书 臣下过失 辄救解之 会连有变异 上疏曰 陛下敬畏鬼神 忧恤黎元 而天气未和 寒暑违节者 咎在群臣不能宣化治职 而以苛刻为俗 百官无相亲之心 吏民无雍雍 之志 至于感逆和气 以致天灾 百姓可以德胜 难以力服 愿陛下垂圣德 缓刑罚 顺时气以调阴阳 帝虽不能用 然知其至诚 终爱厚之 注 隐亲 亲自隐恤 女谒 通过宫廷嬖宠的女子请托 苞苴 这里指 行贿的财物 穆穆 美也 皇皇 盛也 雍雍 和也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A 钟离意劝说太守时引用 诗经 的诗句 意在说明 修明政事和教化应该由近到远 先从清理府内开始 宽恕边远县的细微过失 B 钟离意押送刑徒时 为刑徒制作寒衣 路上让他们前往拜访亲友 约定期限返回 光武帝知道这些后称赞他用心仁慈 C 显宗接受了钟离意暂停大建宫殿的意见 下令主管营建的官员停止宫殿的建设 并减少其他不急用的工程 D 显宗对下属比较苛刻 大臣们常遭责骂 掷击 以至于官吏对下属和百姓也苛刻成风 对此钟离意上疏指出 对待百姓应用仁爱感化 参考答案 4 B 参考译文 钟离意 字子阿 会稽山阴人 年轻时任郡督邮 当时他管辖的县有个亭长收受 别人的 礼酒 太守下公文查办他 钟离意把公文缄封退还 向太守进言说 诗经中说 让妻子遵守礼法 然后把礼法推广到邦国 修明政事和教化的根本 在于 由近到远 现在应该先清理府内 暂且宽恕边远县的细微过失 太守认为他很贤能 于是任命他管理县的事务 建武十四年 会稽流行瘟疫 死的人以万计算 钟离意独自亲身抚恤 灾民 筹划供给医药 所属的 百姓 多依靠他度过 灾难 钟离意 被推荐为孝廉 两次迁职被征召入大司徒侯霸府中 朝廷 诏令 他 押送刑徒到河内郡 当时冬天寒冷 刑徒困苦不堪 不能前行 路经弘农县 钟离意擅自移文属县让他们给刑徒做寒衣 属县不得已 做好寒衣 给他 而后向朝廷上书汇报情况 钟离意也同时把情况详尽报告朝廷 光武帝得到奏章 把它给侯霸看 说 你所派的属员用心多么仁慈 或 怎么用心这样仁慈呢 确实是个好官吏呀 钟离意就在途中解除刑徒的刑具 让他们前往拜访亲友 跟他们约定期限 他们 都按时到达 返回 没有一个违反期限 回来后 钟离意 因病免去官职 显宗即位后 钟离意 被征召为尚书 永平三年夏天大旱 然而朝廷大规模兴建北宫 钟离意到宫门前 脱掉官帽子上奏皇帝说 以前成汤时遭受大旱 汤 用六件事来责问自己 是执政用权无节制吗 是让百姓受苦吗 是宫室建设太繁复吗 是宫廷的嬖宠的女子请托多吗 是财物行贿盛行吗 是行奸使诈的人猖獗呢 我看到北宫的大规模建设 使 百姓失去农时 自古以来 君王 不是为宫室狭小而苦恼 只是担心百姓不安宁 应该暂时停止 大规模 建设 来顺应大意 皇帝把诏书写在竹简上答复说 成汤举了六件事 把过失归在自己一人身上 你 可以戴上官帽 穿上鞋 不用谢罪 皇帝又下令主管营建的官员停止官室修建 并且 减少不急用的工程 皇帝性情狭窄苛刻 喜欢用探子窥视 揭示别人的隐私 来显示自己的明察 公卿大臣屡次遭受 他 的责骂 身边大臣及尚书以下官员甚至被 他 掷击 拉扯 曾经因为有事对郎官药崧不满 用木杖撞击药崧 药崧躲入床底 皇帝大怒 高声喊 郎官出来 药崧就说 天子仪表美好 诸侯光彩明亮 没听过君王自己打郎官 皇帝 听了 才赦免了他 这时朝廷 上 的官员没有谁不恐惧战栗 争着表现严厉来逃避责罚 只有钟离意独自敢于进谏抗争 几次封还诏书 官员有过失 就解救他们 恰逢接连气候有异常 钟离意上疏说 陛下敬畏鬼神 忧心体恤百姓 可是天气不顺和 冷热违反了季节 过错在于群臣不能传播教化 整治职责 却把苛刻作为习惯 官员之间没有彼此和好之心 官吏和百姓之间没有和谐的意愿 以至动摇逆转和顺气候 招来天灾 百姓可以凭借德政 美德 使他们驯服 很难用压力使他们屈服 希望陛下您施圣德 减轻刑罚 顺应时节气候来调和阴阳 皇帝虽然不采纳 他的 然知其至诚 终爱厚之 五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1一6题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 薛公藏于卖浆家 公子欲见两人 两人自匿 不肯见公子 公子闻所在 乃间步往 从此两人游 甚欢 平原君闻之 谓其夫人曰 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 今吾闻之 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公子妄人耳 夫人以告公子 公子乃谢夫人去 曰 始吾闻平原君贤 故负魏王而救赵 以称平原君 平原君之游 徒豪举耳 不求士也 无忌自在大梁时 常闻此两人贤 至赵 恐不得见 以无忌从之游 尚恐其不我欲也 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其不足从游 乃装为去 夫人具以语平原君 平原君乃免冠谢 固留公子 平原君门下闻之 半去平原君归公子 天下士复往归公子 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 秦闻公子在赵 日夜出兵东伐魏 魏王患之 使使往请公子 公子恐其怒之 乃诫门下 有敢为魏王使通者 死 宾客皆背魏之赵 莫敢劝公子归 毛公 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 公子所以重于赵 名闻诸侯者 徒以有魏也 今秦攻魏 魏急而公子不恤 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 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语未及卒 公子立变色 告车趣驾归救魏 4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表现 公子天下无双 的一组是 乃间步往 从此两人游 故负魏王而救赵 以称平原君 天下士复往归公子 公子倾平原君客 宾客皆背魏之赵 莫敢劝公子归 公子所以重于赵 名闻诸侯者 徒以有魏也 语未及卒 公子立变色 告车趣驾归救魏A B C D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信陵君思贤若渴 他悄悄步行往见身处 博徒卖浆者流 的毛公 薛公 并成了了二人的真正朋友 B 信陵君所见的毛公 薛公被平原君斥为荒唐之人 这使信陵君改变了对平原君的看法 并整装离他而去 C 信陵君礼贤下上的行为感动了平原君的门客 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主人而投奔到信陵君的门下 D 魏国危急 魏王使使往请信陵君 众多门客都不敢劝其归魏 只有毛公 薛公以大义相劝 使他离赵救魏 参考答案 4 C 本题可用排除法 表明信陵君门客不敢劝说他的原因 是毛 薛二公劝说信陵君的话 排除包含这两句的选项 就只有C项正确了 5 B 平原君耻笑的不是毛 薛二公 而是信陵君 另外 整装离他而去 的说法也欠妥当 因为从后面看 信陵君只是准备离开 参考译文 魏公子听说赵国有隐士毛公隐居在赌徒群中 又有 薛公隐居在卖酒人的家里 魏公子想要会见这两个人 两人主动躲起来 不肯会见公子 魏公子知道了他们隐藏的地方 就秘密地步行前去 跟这两个人交往 彼此非常融洽 平原君听说这件事 对他的夫人说 当初我听说您的弟弟 信陵 公子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人物 现在我听说他竟然随便跟赌徒和卖酒浆的人交往 公子是个糊涂人罢了 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魏公子 魏公子就告别平原君夫人要离开 赵国 说 当初我听说平原君贤能 所以辜负了魏王而救援赵国 来满足平原君的心意 但平原君和人们的交游 只是一种装饰门面的壮举罢了 并不是为了寻求贤士 我在大梁的时候 时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 到了赵国以后 唯恐不能见到他们 像我这样的人跟他们交往 还怕他们不要我呢 如今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当作是羞耻的事情 恐怕真不值得和他交朋友了 于是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 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全部告诉了平原君 平原君就脱掉帽子谢罪 坚决挽留魏公子 平原君的门下客听说这件事 半数人离开平原君来归附魏公子 天下的士人又前往归附魏公子 魏公子使平原君的门客都到自己门下来了 魏公子留居赵国十年不回国 秦国听说魏公子在赵国 日夜加紧派兵东去进攻魏国 魏王忧虑这件事 派遣使者去请魏公子回国 魏公子害怕魏王怨恨他 就告诫门下客 有谁敢替魏王的使者通报的 处死 宾客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 没有谁敢劝告公子回国 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 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重视 声名传闻到各国 只因为有魏国 现在秦国进攻魏国 魏国危急而公子不同情 假使秦军攻破大梁 毁坏先王的宗庙 公子还有什么脸面站立在世上呢 话还没有说完 公子立刻变了脸色 吩咐准备车马赶快启程回去解救魏国 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6题 苏武 字少卿 少以父任 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 数通使相窥望 匈奴留汉使 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 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 且 侯单于初立 恐汉袭之 乃曰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 武帝嘉其义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因厚赂单于 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 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 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 昆邪王姊子也 与昆邪王俱降汉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降者 阴相与谋劫单盂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 素与副使张胜相知 私候胜曰 闻汉天子 甚怨工律 常能为汉伏拏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 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 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 单于出猎 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其一人夜亡 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 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 恐前语发 以状语武 武曰 事如此 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 重负国 欲自杀 胜 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 召诸贵人议 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 即谋单于 何以复加 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 屈节辱命 虽生 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 自抱持武 驰召医 凿地为坎 置煴火 覆武其上 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 半日复息 惠等哭 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 朝夕遣人候问武 而收系张胜 4 能表现苏武坚贞不屈的一组是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见犯乃死 重负国 屈节辱命 虽生 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武气绝 半日复息 单于壮其节 A B C D 5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 被匈奴扣留的经过 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 B 第二 三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 匈奴产生内讧 从而也累及苏武 C 从文章内容看 卫律原是汉朝官员 后投降匈奴 但一直有归汉之心 D 第四段写苏武为了保持气节 宁死不受辱 写张胜投降匈奴 更烘托了苏武的气节 参考答案 4 B 句讲汉帝派他出使 句写苏武被人救治 苏醒过来 句是单于对苏武敬佩的表现 5 A B项不是张胜唆使 C项卫律没有归汉之心 D项文中没有张胜投降的内容 参考译文 苏武 字子卿 少年时由于父亲 职位的关系 而被任用 兄弟 三人 都做了郎官 后来慢慢提升到栘中厩监 这时 汉朝连年讨伐匈奴 双方都屡次派使者去窥探对方的虚实 匈奴扣留了汉朝使者郭吉 路充国等十多批人 匈奴的使者来 汉朝也扣留下他们 算是抵数 汉武帝 天汉元年 匈奴 且鞮侯单于刚即位 害怕汉朝袭击他 就说 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 全部送回了汉朝被扣留的使者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嘉奖他明大义 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官衔 拿着旄节把被扣留的匈奴使者遣送回去 趁便送一批丰厚礼物给 且鞮侯 单于 以答谢他 改善关系 的好意 苏武 接受使命后 和副使中郎将张胜 临时充任的随员常惠以及招募的士兵 侦察兵一百多人一起出发 到了匈奴之后 就把准备好的一份礼物送给单于 答谢他 改善关系 的好意 而单于却更加骄傲起来 这不是汉朝原来所希望的 匈奴正要派出使臣护送苏武等人回国 恰逢发生匈奴的缑王和汉朝原来的长水虞常等一批人谋反案件 缑王就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 曾经跟昆邪王一起投降过汉朝 后来跟浞野侯赵破奴 兵败被俘投降 而留在匈奴 他们伙同 汉朝叛臣 卫律等人 暗中谋划 企图劫持单于的母亲并投奔汉朝 这时正好苏武一行人到了匈奴 虞常在汉朝时 平常跟副使张胜熟悉 偷偷去找张胜说 听说汉朝天子非常怨恨卫律 我能够替汉朝用暗箭射死他 我母亲和弟弟都留在汉朝 希望能得到汉朝的赏赐 张胜答应了他 并送了些财物给他 一个多月之后 单于出外打猎去了 只有阏氏和子弟们留在王宫 虞常等七十多人想 趁机 起事 不料 其中有一个人连夜逃走告发这件事 单于子弟便发兵和他们作战 缑王等人全部战死 虞常被活捉了 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个案件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 恐怕以前 和虞常说 的话被揭发出来 把经过情况告诉苏武 苏武说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 这就一定要牵连到我身上 受到了侮辱才去死 就更加对不住国家了 想自杀 张胜 常惠一道劝阻了他 虞常果真把张胜牵连了进去 单于非常生气 召集贵族们来商议 左伊秩訾说 假如 他们 谋害单于 你们 将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 最好叫他们全部投降 单于叫卫律去召苏武来受审 苏武对常惠他们说 丧失气节 辱没了国家的使命 即使活着 还有什么面目归汉呢 拔出佩刀往自己身上刺 卫律大吃一惊 亲自上前抱住了苏武 派人 骑马去请医生 在地上挖个坑 在坑内 烧起只冒烟的文火 把苏武伏在上面 轻拍他的脊背 让血淌出来 苏武气绝半天才恢复呼吸 常惠等人都哭了 把苏武抬回营帐 单于非常钦佩苏武的气节 早晚派人问候苏武 而把张胜关押起来 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6题 张释之 字季 南阳堵阳人也 中郎将袁盎知其贤 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 释之既朝毕 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 毋甚高论 令今可行也 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 秦所以失 汉所以兴者 文帝称善 从行 上登虎圈 问上林尉禽兽簿 十余问 尉左右视 尽不能对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 文帝曰 吏不当如此邪 尉无赖 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释之前曰 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 臣恐天下随风靡 争口辩 亡其实 文帝曰 善 乃止 顷之 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 不下司马门 于是释之追止太子 梁王 毋入殿门 遂劾不下公门 不敬 薄太后闻之 使使承诏赦太子 梁王 然后得入 文帝由是奇释之 拜为中大夫 从行至霸陵 上谓群臣曰 嗟乎 以北山石为椁 用絮陈漆其间 岂可动哉 左右皆曰 善 释之前曰 使其中有可欲 虽锢南山犹有隙 使其中亡可欲 虽亡石椁 又何有戚焉 文帝称善 拜释之为廷尉 上行出中渭桥 有一人从桥下走 乘舆马惊 于是 使骑捕之属廷尉 释之治问 曰 闻跸 匿桥下 久 以为行过 释之奏曰 此人犯跸 当罚金 上怒曰 此人亲惊吾马 固不败我乎 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释之曰 法者 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是 更重之 是法不信于民也 民安所错其手足 唯陛下察之 上良久曰 廷尉当是也 其后 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 得 文帝怒 下廷尉治 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 当弃市 上大怒曰 人亡道 乃盗先帝器 吾属廷尉者 欲致之族 而君以法奏之 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释之免冠顿首谢曰 法如是足也 今盗宗庙器而族之 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 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文帝与太后言之 乃许廷尉当 文帝崩 景帝立 释之恐 称疾欲免去 惧大诛 欲见谢 则未知何如 卒见谢 景帝不过也 释之事景帝岁余 年老病卒 太史公曰 张季之言长者 守法不阿意 语 曰 不知其人 视其友 张季之所称诵 可著廊庙 书 曰 不偏不党 王道荡荡 不党不偏 王道便便 张季近之矣 注 虎圈 养虎的牢槛 口辩 能言善辩 司马门 汉代宫廷的外门 当时的宫卫条令规定 出入司马门必须下车 违者 罚金四两 霸陵 汉文帝为自己修造的陵墓 闻跸 听到警跸的传呼 天子出行 沿途要警戒清道 禁止他人通行 见谢 见帝而谢罪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表现张释之 依法办事 的一组是 言秦汉之间事 秦所以失 汉所以兴者 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 臣恐天下随风靡 释之追止太子 梁王 毋入殿门 于是 使骑捕之属廷尉 释之奏曰 此人犯跸 当罚金 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 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A B C D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释之秉公执法 坚持原则 他认为 即使是皇上 太子也不能不守法 B 张释之正直 不阿谀奉承 在霸陵 左右都迎合文帝的意思 而张释之敢于说直话 C 在处理 惊舆马 和 盗玉环 两件事时 开始文帝认为张释之处罚过轻 经张释之的坚持 文帝最终同意了他的意见 D 景帝还是太子时 张释之弹劾过他 不下公门 不敬 后来景帝当了皇帝 张释之因恐惧而生了疾病 过了一年多就病死了 5 联系全文 下列对 太史公 评论的说明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迁认为张释之守法不阿 他的言论有长者的风范 B 司马迁认为张释之的言论 实在值得在朝廷上传颂 C 司马迁用 论语 中的话表明他和张释之是好朋友 D 司马迁认为用 尚书 中的一段话来评价张释之 十分贴切 参考答案 3 D 并无法律依据 张释之的担心 文帝的行为 4 D 不是因恐惧而生的病 5 C 参考译文 张释之 字季 南阳堵阳人 中郎将袁盎知道他很有才能 就奏请提拔张释之做了谒者仆射的官 张释之朝见后 上前进献一些方便适宜的计策 文帝说 不要高谈阔论 只要现在行得通就可以了 于是张释之就谈秦朝和汉朝的事情 分析了秦朝失去天下以及汉朝能夺取天下的原因 文帝称好 一次 随从文帝出行 文帝登上养虎的围栏 向上林尉询问各种禽兽的情况 一共问了十几个问题 上林尉左顾右看 都回答不出来 养虎的工人在旁边代上林尉回答得很详细 文帝说 官吏难道不应该如此吗 上林尉是个没有才能的人 下诏让张释之授予养虎的工人上林令的官职 张释之上前说 现在陛下因为养虎工人的能言善辩而过多地提拔他 我担心天下的人会争着效仿 只注重会说话 而不注重做实事 文帝说 说得对 就没有实施了 不久 太子与梁王同坐一辆车上朝 经过司马门时没有下车 于是张释之追上去阻止太子和梁王 不让他们进入殿门 并以在司马门不下马不敬的罪名弹劾他们 薄太后听说这件事情后 派使者拿着诏书赦免了太子和梁王 他们才得以进入殿门 文帝因此觉得张释之是个了不起的人 就授予他中大夫的官职 有一次 跟随文帝出行到霸陵 文帝对大臣们说 啊 用北山的石头做外棺 把麻和丝絮切断铺在石缝里 然后用漆汁粘好 这样别人动得了吗 左右的人都说 好 张释之说 如果它中间有可以让人产生贪欲的东西 即使用铜汁把南山浇铸起来 别人也还能有缝隙进去 如果它中间没有可以让人产生贪欲的东西 即使没有石棺 也不用担心 文帝称好 授予张释之廷尉的官职 一次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 有个人从桥下跑出来 使文帝马车的马受到了惊吓 张释之审问他 那人回答说 听到警跸的声音 就躲到桥下去了 过了很久 以为皇上已经走了 张释之回奏文帝说 这个人没有遵守警跸而犯法 应当判他罚金 文帝发怒说 这个人惊吓了我的马 难道不是有意要伤害我吗 可是你却只判处他罚金 张释之说 法律是皇上和天下人应共同遵守的 这件事按法律应当如此 改变法律并加重处罚 这会让老百姓对法律产生不信任感 将来老百姓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 希望陛下仔细考虑 文帝过了很久才说 你的判决是正确的 后来有人偷盗高祖庙里神座前的玉环 被抓住了 文帝很生气 交给张释之处理 张释之按盗窃宗庙供用器物的有关律法上报 判决这个人在街上当众处死 文帝大怒说 这个人没有道德 竟敢偷盗先帝庙里的东西 我交给你处理的原因 是想杀了他全家 而你却按法律判决上报 这不能体现我对宗庙敬奉的诚意 张释之脱去帽子 跪在地上谢罪说 按法律这样处理就够了 现在盗窃宗庙的器物就杀他全家 如果这个人盗挖了长陵的墓地 陛下又将怎样处罚他呢 文帝向太后禀报了这件事 后来才同意了张释之的判决 文帝死后 景帝继位 张释之很害怕景帝治他的罪 想称病辞职 又怕惹怒景帝而被杀 想见景帝主动谢罪 又怕景帝不原谅他 最终还是去见了景帝并谢罪 景帝没有怪罪他 张释之侍奉景帝一年多 后因年老生病而死了 太史公说 张释之的话有长者的风范 他遵守法律 不阿谀奉承 论语 上说 不了解这个人 了解他的朋友就够了 张释之的言论可以作为朝廷上的典范 尚书 说 不有所偏私 不袒护同党 君王的道路才会平坦 不袒护同党 不有所偏私 君王的道路才会通达 张释之差不多做到了 八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1 6题 杨业 并州太原人 父信 为汉麟州刺史 业幼倜傥任侠 善骑射 好畋猎 所获倍于人 尝谓其徒曰 我他日为将用兵 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弱冠事刘崇 为保卫指挥使 以骁勇闻 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 屡立战功 所向克捷 国人号为 无敌 太宗征太原 素闻其名 尝购求之 既而孤垒甚危 业劝其主继元降 以保生聚 继元既降 帝使中使召见业 大喜 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师还 授郑州刺史 帝以业老于边事 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 会契丹入雁门 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 由小径至雁门北口 南向背击之 契丹大败 以功迁云州观察使 仍判郑州 代州 自是 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 大兵北征 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 应路行营都部署 命业副之 然失利 未几 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 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 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 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 复陷寰州 业谓美等曰 今辽兵益盛 不可与战 监军王 侁曰 君侯素号无敌 今见敌逗挠不战 得非有他志乎 业曰 业非避死 盖时有未利 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 今君责业以不死 当为诸公先 将行 泣谓美曰 此行必不利 因指陈家谷口曰 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 为左右翼以援 俟业转战至此 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不然 无遗类矣 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 自寅至巳 使人登托逻台望之 以为契丹败走 欲争其功 即领兵离谷口 美不能制 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 俄闻业败 即麾兵却走 业力战 自午至暮 果至谷口 望见无人 即抚膺大恸 再率帐下士力战 身披数十创 士卒殆尽 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马重伤不能进 遂为契丹所擒 其子延玉亦没焉 业因太息曰 上遇我厚 期讨贼捍边以报 而反为奸臣所迫 致王师败绩 何面目求活耶 乃不食 三日死 4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表现杨业善于用兵的一组是 善骑射 好畋猎 所获倍于人 南向背击之 契丹大败 今辽兵益盛 不可与战 今君责业以不死 当为诸公先 俟业转战至此 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再率帐下士力战 A B C D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业年青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 暗用兵法运用鹰犬逐雉兔 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B 杨业为了保全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而劝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 而并非是贪生怕死 C 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 但是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 杨业为了表明清白和勇敢 决定首先出战 D 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 自知必死无疑 却仍不投降 力战至被俘 绝食而死 参考答案 4 C 善于用兵 指的是杨业当将军之后的事 这时杨业还未当上将军 是杨业不堪忍受王侁的猜忌侮辱而说的话 表现其报国忠心 是杨业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拼死作战 体现他的爱国与勇敢 与善于用兵无关 5 A A 我他日为将用兵 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是拿以后为将用兵和现在用鹰犬逐雉兔打比方 表现自己的报国思想 B 既而孤垒甚危 业劝其主继元降 以保生聚 一句 以 表目的 生聚 即百姓 C 业谓美等曰 今辽兵益盛 不可与战 监军王侁曰 君侯素号无敌 今见敌逗挠不战 得非有他志乎 业曰 业非避死 盖时有未利 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 今君责业以不死 当为诸公先 陈述的就是这一内容 D 望见无人 即抚膺大恸 再率帐下士力战 身披数十创 士卒殆尽 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马重伤不能进 遂为契丹所擒 其子延玉亦没焉 业因太息曰 上遇我厚 期讨贼捍边以报 而反为奸臣所迫 致王师败绩 何面目求活耶 乃不食 三日死 以上文中语句陈述的就是这一内容 参考译文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 父亲杨信 担任后汉麟州刺史 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 不拘小节 喜欢仗义行侠 善于骑马射箭 喜爱打猎 每次打猎 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杨业曾对他的同伴说 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 也会像 打猎时 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 他青少年时代奉事北汉皇帝刘崇 担任保卫指挥使 并以勇猛矫健而闻名 经过多次提升以后 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 在战争中多次立功 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 北汉人都称他为 杨无敌 宋太宗亲征北汉至太原 平日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 曾经出重金想购求他 不久 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 形势危在旦夕 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降 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 刘继元投降后 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 十分高兴 让杨业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的职位 出征北汉的 大军凯旋回朝后 又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 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 又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 正当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 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代州北面的西陉寨出发 从小路赶到雁门关的北口 由北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攻击契丹 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 因立有战功 杨业被升为云州观察使 仍判郑州 代州事 从此 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 就立即领兵逃走 雍熙三年 986 宋朝军队开始了对契丹的大举征伐 任命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 应路行营都部署 命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 然而打了败仗 不久 宋太宗下诏书 要将云 应 寰 朔四州的居民迁往内地 命令潘美等人率领部下的军队护送这些居民 这时 契丹皇太后萧氏与她的大臣耶律汉宁 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一起率领十几万军队重新攻陷寰州 杨业对潘美等人说 现在辽国军队正处在士气最旺盛的时候 不能同他们交战 然而 监军王侁说 您一向被人称为 杨无敌 怎么现在遇到敌人却逗留徘徊不与交战呢 莫非您还有其他的意图吗 杨业说 我并非贪生怕死 只是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 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 既然 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 那我就在你们之前首先出战 临出兵前 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 这次出兵必定失败 于是 杨业指着 代州西北的 陈家谷口说 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 分成左右两翼准备支援 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 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 不然的话 只怕我会全军覆灭 不剩一人了 潘美就与王侁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式 从寅时一直守到巳时 王侁派人登上托逻台瞭望前面战场 以为契丹军队被杨业打败逃走 就想与杨业争功 马上带领军队离开陈家谷口 潘美不能阻挡 于是 带领军队 沿着灰河向西南前进了二十里 不久 听到了杨业兵败的消息 潘美立即指挥军队退却 杨业奋力战斗 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 果然退到了陈家谷口 当他看见陈家谷口没有伏兵时 当即捶胸大哭 随即再次率领部下奋力拼杀 身上受伤达几十处 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 杨业还亲手斩杀了百十来个敌人 后来因为战马受了重伤 无法前进 于是被契丹军队俘虏 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 杨业于是仰天长叹道 太宗皇帝待我恩重 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 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 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 致遭惨败 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 于是绝食三天而死 九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1 6题 冯唐者 其大父赵人 父徙代 汉兴 徙安陵 唐以孝著 事文帝 文帝辇过 问唐曰 父老何自为郎 家安在 唐具以实对 文帝曰 吾居代时 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战于巨鹿下 今吾每饭 意未尝不在巨鹿也 父知之乎 唐对曰 尚不如廉颇 李牧之为将也 上曰 何以 唐曰 臣大父在赵时 为官率将 善李牧 臣父故为代相 善赵将李齐 知其为人也 上曰 嗟乎 吾独不得廉颇 李牧时为吾将 吾岂忧匈奴哉 唐曰 主臣 陛下虽得廉颇 李牧 弗能用也 上怒 起入禁中 良久 召唐让曰 公奈何众辱我 独无间处乎 唐谢曰 鄙人不知忌讳 乃卒复问唐曰 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 李牧也 唐对曰 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 跪而推毂 曰 阃以内者 寡人制之 阃以外者 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 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 李牧为赵将居边 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 赏赐决于外 不从中扰也 委任而责成功 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北逐单于 破东胡 西抑强秦 南支韩 魏 当是之时 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 乃用郭开谗 卒诛李牧 是以兵破士北 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 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 出 私养钱 五日一椎牛 飨宾客军吏舍人 是以匈奴远避 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人 尚率车骑击之 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 起田中从军 安知尺籍五符 终日力战 斩首捕虏 上功幕府 一言不相应 文吏以法绳之 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臣愚 以为陛下法太明 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