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与考核大纲.doc_第1页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与考核大纲.doc_第2页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与考核大纲.doc_第3页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与考核大纲.doc_第4页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与考核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与考核大纲 日期:2011-3-10文章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4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微机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微机硬件、软件及多媒体的组装,并且能够对微机进行升级及日常的维护维修。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主板、机箱和电源、磁盘驱动器及其适配卡、显示器及显示卡、键盘、鼠标、外围设备、多媒体及其配件的基本知识。2、掌握硬件装配、软件安装、多媒体配件的安装、微机升级的方法。3、了解微机的工作环境及保养常识,掌握微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排除微机常见故障,解决日常微机使用常见实际问题。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一)主板课程内容 1、主板的布局及功能 2、中央处理器 3、内存储器 4、总线和扩展槽教学要求 1、了解主板的分类、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2、了解CPU的类型、基本性能指标和工作频率的识别。3、掌握内存储器容量的计算方法;了解存储器的种类。 4、了解总线的分类和扩展槽的常见规格。 (二)机箱和电源课程内容 1、机箱 2、电源教学要求 1、了解机箱的类型和各种面板按钮及指示灯连接线。 2、了解电源供应器的组成。 (三)磁盘驱动器及其适配卡课程内容 1、硬盘驱动器。2、软盘驱动器。3、优盘(u盘)4、适配卡。教学要求 1、了解硬盘的类型、使用须知;掌握硬盘容量计算方法。2、了解软盘的类型、 使用须知;掌握软盘容量计算方法。3、了解优盘的构成,以及使用方法。4、认识适配卡的作用。 (四)显示器及显示卡课程内容 1、显示器。 2、显示器与分辨率。 3、显示卡。教学要求 1、了解显示器的分类;掌握怎样来选购显示器。 2、了解显示方式及分辨率的概念和分类。 3、认识显示卡的种类;掌握显存的计算方法。(五)键盘课程内容 1、键盘的结构。 2、键盘的功能。教学要求 1、认识键盘的种类。 2、认识键盘的分区及键盘的连接。 (六)鼠标 课程内容 1、鼠标的结构。 2、鼠标的功能。教学要求 1、认识鼠标的种类。 2、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及鼠标的安装。 (七)外围设备课程内容 1、打印机。 2、不间断电源。3、扫描仪。 4、绘图仪。 5、调制解调器。 6、网卡。教学要求 1、了解打印机的分类及打印机的性能指标。 2、认识不问断电源的功能、性能及种类。 3、认识扫描仪的种类、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4、认识绘图仪的作用、及工作特点。5、认识调制解调器的种类、性能指标;掌握安装方法。 6、认识网卡的种类;掌握网卡的连接。 (八)多媒体配件课程内容 1、光盘驱动器。 2、声卡及音箱。教学要求 1、认识光盘的类型;掌握光驱的连接方法。 2、认识声卡类型掌握安装方法;认识音箱的种类、连接。 (九)硬件装配课程内容 1、装配前的准备。 2、主板的安装。 3、硬盘驱动器的安装。 4、软盘驱动器的安装。 5、光盘驱动器的安装。 6、显示适配卡及其它适配卡的安装。 7、其它外围设备的安装。教学要求 1、掌握装配微机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2、掌握CPU、内存的安装方法及各类连接线的连接方法。 3、掌握硬盘的连接及跳线设置方法。4、掌握软盘驱动器的连接方法。 5、掌握光盘驱动器的连接及跳线设置方法。 6、掌握显示适配卡及其它适配卡的安装方法。 7、掌握键盘、鼠标、显示器的安装方法。 (十)软件的安装课程内容 1、开机前的检查。 2、ROM-BIOS设置。 3、操作系统的安装。教学要求 1、认识开机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2、掌握ROMBIOS程序菜单中各项内容的设置方法。 3、掌握操作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及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十一)多媒体配件的安装课程内容 1、安装硬件。 2、安装驱动程序及应用程序。教学要求 1、掌握声卡的安装及其它设备的连接。 2、掌握驱动器程序、应用程序的安装方法。 (十二)微机的升级课程内容 1、硬件升级。 2、软件升级。教学要求 1、掌握硬件中的CPU、内存、BIOS、显示卡的升级方法 2、掌握软件的两种升级方法。 (十三)微机的工作环境及保养常识课程内容 1、工作环境。 2、保养常识。教学要求1、认识微机的工作环境对微机工作性能的影响。 2、了解微机的常用保养方法。 (十四)微机常见故障及摔除方法课程内容 1、软件故障与硬件故障。 2、主机故障及排除方法。 3、显示器故障及排除方法。 4、键盘和鼠标故障排除方法。 5、打印机故障及排除方法。 6、软件故障及排除方法。 7、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方法。 8、综合检测。教学要求 1、认识微机的故障分类及各类故障现象。 2、认识主机的故障现象并掌握解决的方法。 3、认识显示器的故障现象并掌握解决的方法。 4、认识键盘、鼠标的故障现象并掌握解决的方法。 5、认识打印机的故障现象并掌握解决的方法。 6、认识软件的故障现象并掌握解决的方法。 7、认识病毒的特点及分类;掌握预防及清除的方法 8、掌握软件、硬件的检测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实习内容及要求:认识主机板的基本结构组成,认识磁盘驱动器及它与多功能卡的连接,学会正确拆装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软件安装方法,能解决装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求:1、能讲出主机板上的主要功能部件的名称及功能。2、能区分显卡、网卡与多能卡。3、能正确地拆卸计算机。4、能独立地、正确地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工作。5、掌握计算机的软件安装方法。6、掌握装机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四、课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课时分配理论实习1主板62机箱和电源23磁盘驱动器及其适配卡44显示器及显示卡45键盘26鼠标27外围设备48多媒体配件29硬件装配810软件安装4ll多媒体配件的安装212微机的升级413微机的工作环境及保养知识414微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2计算机的组装维护维修实习2周合计6084五、说明1、实习安排两周的时间,可以分阶段的进行:先进行装机训练,再进行软件的安装及维修实习。2、课堂教学中应以实物展示。局域网技术及组网工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局域网技术及组网工程是计算机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局域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局域网软硬件的选配、局域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安装配置等;能设计、组建并配置和管理局域网;了解和熟悉局域网通信协议的配置以及局域网的典型应用;了解局域网的综合布线与网络测试技术。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局域网的基本原理、网络设备选配及局域网通信协议的配置,掌握构建PXE无盘工作站的方法,掌握如何在不同操作系统下设置局域网共线上网等。2、了解局域网综合布线与网络测试技术,了解如何建立局域网中的电子邮件服务等,了解局域网的管理、维护方法。3、具备一定的局域网(如家庭、学生宿舍、企业以及校园网)组建、配置与管理技能。4、能够对局域网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三、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理论教学大纲内容:(一)、局域网基础知识1、网络的功能和分类(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局域网的特点、组成及拓扑结构(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以太网规范详解(要求达到“认识”层次)4、ATM与FDDI (要求达到“认识”层次)5、局域网深入探讨 (要求达到“认识”层次)6、无盘工作站与无盘网络的特点(要求达到“理解”层次)(二)、局域网中的硬件和软件1、同轴电缆和双绞线(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光纤(要求达到“认识”层次)3、网卡(要求达到“理解”层次)4、集线器和交换机(要求达到“理解”层次)5、路由器(要求达到“理解”层次)6、服务器(要求达到“理解”层次)7、局域网操作系统(要求达到“认识”层次)(三)、典型局域网构建方案1、小型局域网构建方案(要求达到“认识”层次)2、中型局域网构建方案(要求达到“认识”层次)3、大型局域网构建方案(要求达到“认识”层次)4、局域网与Internet的连接(要求达到“理解”层次)5、局域网构建中的特殊问题(要求达到“认识”层次)6、结构化布线方法(要求达到“了解”层次)(四)、组建和管理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1、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要求达到“运用”层次)2、工作组网络的使用方法(要求达到“运用”层次)3、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要求达到“运用”层次)4、从工作站登录到Windows Server 2003 服务器(要求达到“运用”层次)5、网络资源共享的方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6、服务器管理相关知识(要求达到“理解”层次)(五)构建PXE无盘网络1、构建基于Windows NT 4.0 Server的PXE无盘工作站(要求达到“运用”层次)2、构建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的PXE无盘工作站(要求达到“运用”层次)3、PXE无盘网络常见问题(要求达到“认识”层次)(六)局域网共线上网的设置与应用1、在Windows 98下实现共线上网的方法(要求达到“运用”层次)2、在Windows Server 2003下实现共线上网的方法(要求达到“运用”层次)3、在Windows XP下实现共线上网的方法(要求达到“运用”层次)4、使用SyGate实现共线上网的方法 (要求达到“运用”层次)5、使用美萍网管大师管理网吧(要求达到“了解”层次)6、使用美萍电脑安全卫士守护网吧(要求达到“了解”层次)(七)、局域网应用 1、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构建Intranet的方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在Windows 98/2000操作系统下发送消息(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3、建立局域网中的电子邮件服务(要求达到“运用”层次) 4、使用NetMeeting实现网络对话(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5、创建局域网聊天室(要求达到“了解”层次)(八)、局域网维护1、数据备份与还原(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故障恢复(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事件查看器(要求达到“认识”层次)4、网络监视器(要求达到“认识”层次)5、系统性能监视(要求达到“认识”层次)(九)、局域网设计实例1、工程项目与用户需求(要求达到“认识”层次)2、局域网组建原则(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校园网系统整体方案(要求达到“认识”层次)4、工程进度安排(要求达到“了解”层次)5、测试与验收(要求达到“了解”层次)(十)、局域网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策略和步骤(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IP测试工具Ping(要求达到“运用”层次) 3、测试TCP/IP协议配置工具Ipconfig和Winipcfg(要求达到“运用”层次) 4、网络协议统计工具Netstat和Nbtstat(要求达到“运用”层次) 5、跟踪工具Tracert和Pathping(要求达到“运用”层次) 6、常见故障排除实例(要求达到“认识”层次)实验教学大纲内容:实验一、双绞线制作和网卡的安装、配置(4学时)认识网卡、线缆和端接器等硬件设备,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双绞线并掌握测试线缆连通性的方法,掌握网卡的安装和配置。实验二、交换机功能部件与配置方法(4学时)在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熟悉交换机管理控制台、端口选项等功能部件,并能够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实验三、路由器的配置(6学时)了解路由器是如何安装并连接的,熟悉常用的路由器配置命令,并能够对路由器进行简单的故障检修。实验四、组建和管理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4学时)通过实验,使学生在理论基础上能够自己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配置服务器,设置共享打印以及了解如何从工作站登录到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实验五、构建PXE无盘网络(4学时)通过对PXE无盘网络的课上学习,使学生能够构建基于Windows NT 4.0 Server和Windows Server 2003的PXE无盘工作站实验六、局域网代共享上网设置(4学时)学习、了解局域网共享上网的设置方法,使学生掌握在Windows 98/Server 2003/XP下实现共享上网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SyGate等代理服务器实现共享上网实验七、组建局域网(4学时)通过学习局域网的组建技术,使学生了解如何组建家庭、企业或校园网,并能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线缆、网卡、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设备组建小型局域网,并实现局域网与Internet的连接。实验八、局域网维护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2学时)学习,了解局域网的维护方法,使学生掌握使用事件查看器和网络监视器的方法,并了解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教学形式:(1)、本课程内容较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和实验相结合方式为主。(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32学时。建议在Windows Server 2003或Windows NT的系统中完成实验。(3)、关键性问题、整体设计方案的问题可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4)、条件许可,应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四、 学时分配:序号内 容讲授(学时)实验(学时)1局域网基础知识42局域网中的硬件和软件6143典型局域网构建方案 44组建和管理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 445构建PXE无盘网络 246局域网共线上网的设置与应用447局域网应用 48局域网维护 49局域网设计实例4410局域网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2合计38 32五、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局域网组网、管理与维护教程,郭玲文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2、参考教材:局域网组建、配置与管理,东方人华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第三、四学期,Jim Lorenz 著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统设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技巧、技术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Windows 系列和UNIX或 Linux)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二、先修课程要求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新名词、术语及发展特点;2、识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3、掌握局域网、高速以太网及广域网的实现技术;4、掌握一种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简单维护。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 网络概述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概念;2.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技术发展特点;3. 计算机网络分类;4. 网络高层应用教学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掌握: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技术发展特点了解: 网络高层应用(二)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内容:1. OSI参考模型层次结构;2. TCP/IP分组交换网协议;3. 三种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教学要求:熟练掌握:TCP/IP分组交换网协议掌握: OSI参考模型层次结构了解: 三种网络操作系统特点(三)通信子网 教学内容:1. 通信基本原理;2. 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3. 网络的传输方式;4. 计算机网络互连的硬件设备;5. 网络的传输介质教学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连的硬件设备;网络的传输介质掌握: 通信基本原理;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网络的传输方式(四) 局域网 教学内容:1. 局域网的发展特点与功能;2. 局域网的特点;3. 局域网协议;4. 组网技术;5. 无线局域网技术;6. 对等网技术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局域网的特点;对等网技术掌握: 无线局域网技术;局域网协议;组网技术了解: 局域网的发展特点与功能(五)高速以太网 教学内容: 1. 以太网的发展特点与功能;2. 高速以太网教学要求:掌握:以太网的发展特点与功能;高速以太网(六)广域网 教学内容:1. 广域网的发展特点与功能;2. 因特网的特点与应用;3. 因特网协议;4. 其他网络技术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因特网的特点与应用掌握: 广域网的特点与功能了解: 因特网协议(七)网络管理 教学内容:1. 网络管理标准;2. SNMP管理模型;3. 网络管理工具教学要求:掌握:SNMP管理模型;了解:网络管理标准;网络管理工具(八)网络安全技术教学内容:1. 防火墙技术基本概念;2. 网络安全体系;3. 网络安全技术;4. 网络安全工具教学要求:掌握:防火墙技术基本概念了解:现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设计思想与方法(九)计算机网络上机操作实验一:网络认识实验二:网线(双绞线)的制作(2课时)实验三:共享式以太网实验四:交换式和虚拟局域网实验五:网络操作系统中的TCP/IP的设置实验六: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七:配置路由器的实验五、课时分配章内容:课时分配:理论实习第一章网络概述6 2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6 4第三章通信子网62第四章局域网84第五章高速以太网64第六章广域网8 4第七章网络管理4 2第八章网络安全技术4 2六、说明:总课时为72课时,其中授课总课时为70课时(其中,理论46课时,实践24课时,在具体章节中也可机动调节),分阶段复习考试2课时。Word2000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教学课时共144学时,每学期按18周计算。其中理论课每周4节,上机每周4节。WORD2000和这个软件适用于制作各种文档和编辑排版。针对职业教育应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操作者的目标,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此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以求提高学生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够运用 WORD2000制作各种文档如信函、传真、公文、报纸、书刊和简历等。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OFFICE2000的基本组件的功能及联机帮助文件 2、掌握WORD2000的基础知识3、掌握WORD2000的编辑功能4、掌握WORD2000的排版与打印方法5、掌握WORD2000中图形对象的使用6、掌握WORD2000的表格处理7、掌握WORD2000的高级应用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一)OFFICE2000简介课程内容: 1、OFFICE2000的组件 2、OFFICE2000组件的启动 3、OFFICE2000组件的退出 4、使用联机帮助教学要求: 1、了解WORD2000应用软件 2、掌握WORD2000的启动方法3、掌握WORD2000的退出方法 4、掌握WORD2000的联机帮助 (二)WORD2000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 1、WORD2000的工作界面 2、新建文档;输入文档内容3、保存文档、打开、查找和关闭文档 4、设定窗口显示方式教学要求 1、了解WORD2000的窗口结构、对话框、快捷菜单 2、掌握建立新的文档的方法,使用模板建立新文档的方法, 用向导建立新文档的方法 3、了解WORD2000的即点即输的特点,掌握输入中文、英 文、插入符号的方法,并能利用WORD2000的输入功能 如:使用自动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使用自动更正功能, 使用“自动图文集”功能 4、掌握手动保存文档和自动保存文档的方法 5、掌握打开、查找、关闭文档的方法 6、掌握设定窗口的显示方式的方法,能够将显示方式设定为 普通视图,Web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打印预览视 图,全屏显示等方式,并能够调整显示比例,显示或隐藏非 打印字符,显示或隐藏网格线。 (三)编辑功能教学内容:1、移动插入点 2、选定文本3、移动、复制、删除和改写文本 4、查找与替换文本教学要求: 1、了解什么是插入点 2、掌握使用鼠标、键盘移动插入点的方法 3、掌握定位到书签和返回到上次的编辑位置 4、掌握用鼠标、键盘选定文本 5、理解OFFICE剪贴板的含义 6、掌握复制、删除、改写文本的方法 7、掌握重复、撤销和恢复的方法 8、掌握查找,替换文本的方法 (四)排版与打印教学内容: 1、设置字符格式 2、设置段落格式 3、设置页面格式 4、样式 5、模板 6、打印文档教学要求:1、掌握设置字体、字形、字号的方法 2、掌握设置字符颜色、下划线、字符缩放的方法 3、掌握设置字符边框和底纹的方法 4、掌握设置字符修饰、字符间距、文字的动画效果的方法 5、掌握设置首字下沉的方法 6、掌握设置字符的其他格式的方法 7、掌握格式刷的应用 8、掌握删除字符格式的方法 9、掌握设置段落缩进的方法 10、掌握设置段落对齐的方法 11、掌握设置段间距和行间距 12、掌握换行与分页的方法 13、掌握设置段落版式的方法 14、掌握设置制表位的方法 15、掌握给段落添加边框和底纹的方法 16、掌握项目符号与编号列表的方法 17、掌握复制段落格式的方法 18、掌握查看段落格式的方法 19、掌握利用“页面设置”对话框设置页面格式的方法 20、掌握插入页码、分页符、分节符的方法21、掌握应用、创建样式,更改样式属性的方法 22、掌握管理样式的方法 23、掌握NORMAL模板的方法 24、掌握创建模板的方法 25、掌握应用模板的方法 26、掌握修改模板的方法 27、掌握安装和设置打印机的方法 28、掌握启用或取消后台打印的方法 29、掌握暂停和取消打印的方法 (五)图形对象教学内容: 1、图形对象的绘制与编辑 2、图片与图片处理 3、文本框 4、输入公式 5、艺术字教学要求: 1、了解“绘图”工具栏 2、掌握绘制、选定、组合修改与修饰图形的方法3、掌握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文件的方法 4、掌握设置图片格式和图文混排的方法 5、掌握插入空文本框和给已有文本加文本框的方法 6、掌握选定文本和链接文本框的方法 7、掌握启动“公式编辑器”及创建公式的方法 8、了解什么是艺术字,并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9、了解“艺术字”工具栏 (六)表格处理教学内容: 1、创建表格 2、编辑表格 3、调整表格 4、格式化表格 5、表格中的排序与计算教学要求: 1、掌握创建规则表格和不规则表格的方法 2、掌握文字和表格间的相互转换 3、掌握在表格中移动光标,输入文本、选定表格内容的方法4、掌握移动、复制表格中的内容的方法 5、掌握插入行或列的方法6、掌握删除行、列或整个表格的方法 7、掌握插入和删除单元格的方法 8、掌握调整表格的行高、列宽及单元格的宽度的方法 9、掌握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和拆分表格的方法 10、掌握自动套用表格格式的方法 11、掌握给表格中的文字设置格式的方法 12、掌握设置单元格中文字格式的方法 13、掌握设置单元格中文本垂直对齐方式的方法 14、掌握改变单元格中文本的方向的方法 15、掌握设置表格对齐方式的方法 16、掌握给表格加边框和底纹的方法 17、掌握设置斜线表头的方法 18、掌握改变表格位置的方法 19、掌握设置文字环绕表格的方式的方法 20、掌握重复表格标题的方法 21、掌握对表格进行排序和计算的方法(七)高级应用教学内容: 1、管理长文档 2、邮件合并 3、宏 4、WORD2000的网络功能教学要求:1、掌握大纲工具栏各按钮的功能 2、掌握在大纲视图下创建新文档的大纲的方法 3、掌握处理文档大纲的方法 4、掌握创建新的主控文档的方法 5、掌握操作子文档的方法6、掌握创建主文档的方法 7、掌握指定数据源的方法 8、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合并域的方法 9、掌握合并数据和文档的方法 10、掌握录制宏、运行宏的方法 11、掌握设置宏安全性的方法 12、掌握WORD2000的“WEB”工具栏13、掌握创建和编辑WEB页方法Windows XP操作系统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Windows XP操作系统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功能,熟悉Windows XP的安装方法及过程,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各种基本操作,熟练运用桌面上的系统图标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能利用写字板、画笔及剪贴板进行文本的编辑、图像处理及信息的交换传输,能应用控制面板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掌握控制台的操作模式及应用。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功能;2、熟悉Windows XP的安装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4、利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回收站”等图标进行资源管理;5、利用写字板、画笔及剪贴板进行文本的编辑、图像处理及信息的交换传输;6、能应用控制面板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7、熟悉控制台的操作模式,掌握控制台的应用及自定义操作;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一)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教学内容:1、Windows操作系统发展概述;2、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3、认识Windows XP;教学要求:1、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发展的历程;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二) Windows XP 的安装教学内容:1、系统安装需求 2、安装方法 教学要求:1、了解Windows XP安装时的最小配置;2、熟悉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3、掌握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及注意事项; ( 三) Windows XP 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启动/退出Windows XP; 2、Windows XP桌面; 3、Windows XP的窗口与对话框;4、自定义开始菜单; 教学要求:1、了解WINDOWS XP的启动与退出操作;2、掌握WINDOWS XP桌面及各图标功能与操作运用; 3、掌握Windows XP开始菜单的自定义操作; (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1、文件与文件夹的概述及管理;2、“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回收站”的使用;3、文件搜索;4、应用程序管理;教学要求:1、了解文件及文件夹的命名规则及属性;2、掌握文件、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等操作;3、掌握“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回收站”等图标的操作运用;4、掌握“搜索”功能及使用方法;5、熟练掌握各种应用程序的启动及退出操作 (五) 个性化工作环境教学内容:1、设置快捷方式;2、任务栏与开始菜单的设置; 3、控制面板中常用图标的设置; 教学要求:1、了解快捷方式的作用及建立操作; 2、掌握任务栏与开始菜单的自定义操作; 3、掌握控制面板中“显示”、“键盘”、“鼠标”、“系统”等图标的设置操作; 4、掌握“计划任务”图标的功能及应用。(六)磁盘管理教学内容:1、磁盘格式化; 2、磁盘清理、碎片整理;3、查看磁盘属性;教学要求:1、了解磁盘格式化的目的及作用;2、掌握磁盘的格式化、清理及碎片整理操作; 3、掌握磁盘的卷标及属性的查看、修改操作; (七) 用户帐户教学内容: 1、帐户管理;2、工作组管理;3、文件夹的共享及权限设置;教学要求:1、了解Windows XP系统自动建立的帐户和组名; 2、掌握帐户的建立及管理操作;3、掌握文件夹的共享设置及权限分配操作;(八)常用附件工具的使用教学内容: 1、“记事本”的使用; 2、“写字板”的使用;3、“画图”的使用;4、“计算器”的使用;5、命令提示符; 教学要求:1、了解“记事本”及“写字板”窗口的组成及有关操作。 2、熟悉“计算器”程序中各按钮的功能及应用;3、熟悉“画图”程序中各种作图工具的功能及应用; 4、掌握“命令提示符”的有关操作及运用;5、熟练利用剪贴板实现资源共享;(九)视听娱乐教学内容:1、设置多媒体;2、使用录音机;3、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4、使用Windows Movie Maker;教学要求:1、掌握“声音和音频设备”图标的设置;2、掌握“录音机”及“Windows Media Player”程序的运用;3、利用Windows Movie Maker制作输出电影;(十)辅助工具教学内容:1、使用放大镜;2、使用屏幕键盘;3、使用辅助功能向导;4、使用工具管理器;教学要求:1、了解设计“辅助功能向导”的目的; 2、掌握“放大镜”及“屏幕键盘”工具的使用;3、掌握“工具管理器”的操作及应用; (十一)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教学内容:1、微软管理控制台;2、管理系统服务及系统设备;3、使用事件查看器;4、查看系统性能;5、系统还原及电源设置教学要求:1、了解微软管理控制台的作用及操作模式;2、掌握 “计算机管理”、“性能”、“服务”管理图标的操作及应用;3、掌握 “事件查看器”及“组件服务”管理图标的操作及应用;4、掌握系统还原的设置及操作;5、掌握电源的节能设置与操作;四、课时分配章内容:课时分配:理论实习第一章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2 0第二章Windows XP 的安装4 2第三章Windows XP 的基本操作64第四章资源管理84第五章个性化工作环境62第六章磁盘管理4 2第七章用户帐户2 2第八章常用附件工具的使用4 2第九章视听娱乐42第十章辅助工具22第十一章系统的管理与维护64五、说明:总课时为78课时,其中授课总课时为74课时(其中,理论48课时,实践26课时,在具体章节中也可机动调节),分阶段复习考试4课时。Word2000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理论课时实验课时1OFFICE2000简介442WORD工作界面及新建文档443输入文档内容及保存文档444打开、查找和关闭文档,设定显示方式445移动插入点及选定文本446移动、复制删除和改写文本查找和替换文本447设置字符格式448设置段落格式449设置页面格式、使用样式4410模板、打印文档4411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图片与图片处理4412文本框、输入公式、艺术字4413创建表格、编辑表格4414调整表格4415格式化表格4416表格中的排序与计算4417管理长文档、邮件合并4418WORD2000的网络功能44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语言 近年来国内处得到迅速推广使用的一种现代语言。语言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度效率高,可移植性好,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写系统软件。语言诞生后,许多原来用汇编语言写的软件,现在可以用语言来编写了(例如著名的操作系统就是用语言写的),而学习和使用语言 比学习和使用汇编语言容易得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性质:教材介绍的是语言的最基本的部分。语言的内容很丰富,有的部分牵涉到的细节很多,不可能在一本教材中面面俱到,否则必然会顾此失彼,反而抓不住主要矛盾。因此对初学的学生,开始不必在每一个细节上过于死抠,而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最基本,最常用的那些部分,待有一定基础后再深入到一些非主要的细节,有一些细节是需要通过较长期的实践才能熟练地掌握。由于语言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紧密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实验操作前,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任务:要求学生对语言的三种基本数据类型能正确区分;熟悉语言的各种运算符及其优先级;掌握语言中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及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能运用数组、指针、自定义函数及一些构造数据类型解决实际问题。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语言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精通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基础知识,应让学生达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的程度。在语言实践中,应先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操作的步骤,然后进行上机实习,达到提高的目的。2、注重动手能力的提高语言是一门逻辑思维相当严密的课程,它注重于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3、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语言的教学中,对于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在能理解并能熟练操作书本例题之外,更应注重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能灵活的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达到教学的高层次要求。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总时间定为一个学期,总课时为186课时, 其中理论授课时间为118课时,上机实习(实验)时间为68课时,根据情况分别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理论教学:(118课时)第一章 绪 论 课时:4课时 内容:语言的特点和语言程序的书写格式,编写简单程序要求: 1、了解语言的简史及特点; 2、理解语言程序的的书写格式; 3、编写简单程序;第二章 基本数据类型和简单程序设计 课时:10课时 内容: 语言的三种基本数据类型及数据类型的转换。要求: 1、了解语言的三种基本数据类型; 2、理解各种数据类型的表示形式,并能区分数据 类型 3、掌握数据类型转换的原则;第三章 表达式与运算符 课时:20 课时 内容: 算术、关系、逻辑运算符与表达式,位逻辑运算符 和其它运算符以及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要求: 1、了解各类运算符的种类;2、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3、掌握各种运算符的运算规则;第四章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课时:18课时内容:getchar( ) putchar( ) printf( ) scanf( ) gets( ) 及 puts( )函数的使用要求: 1、了解函数的调用形式及功能;2、掌握函数的运用及使用注意事项;3、利用函数编写程序;第五章 控制语句 课时:18课时内容: if switch for while do/while break continue 及goto语句。要求: 1、了解语句的格式及功能;2、理解语句的执行过程;3、运用控制语句编写程序;第六章 函数调用和预处理 课时:16 课时内容: 函数的定义及调用,变量与函数的使用范围及预处理。要求: 1、了解函数的定义及参数的分类;2、掌握函数的三种调用形式;3、理解变量及函数的作用范围; 4、熟悉预处理的三种使用方式;第七章 导出数据类型及其操作 课时:32 课时内容: 数组、字符数组、指针、结构、联合和枚举。要求: 1、了解导出数据类型的种类;2、理解数组 指针 结构 联合和枚举的用途 3、掌握各类导出数据类型的使用;上 机 实 践:总课时:68课时实验一:熟 悉 语 言 的 编 辑 环 境 课 时:4课时实验二:基 本 数 据 类 型 和 简 单 程 序 设 计 课 时:6课时实验三:表 达 式 与 运 算 符 课 时:8 课时实验四:数 据 的 输 入 与 输 出 课 时:10课时实验五:控 制 语 句 课 时:12课时实验六:函 数 调 用 和 预 处 理 课 时:12课时实验七:导 出 数 据 类 型 及 其 操 作 课 时:12课时四、几点说明(一)关于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鉴于语言课程的特点,大纲要求学校尽量保证学生有较多的上机实践时间,至少达68课时。对于上机时间的分配,根据学校灵活调配,对于大纲所列上机实践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必须实施。大纲建议上机考核均采用面向任务的综合练习的方式。(二)教学实施环境和设备为了保证语言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应创造教学条件,建立符合教学条件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网络和校园网络。大纲要求配置如下:机房:应该有黑板,最好是白板,多媒体教室网络硬件:486以上微机,VGA显卡,2MB以上的硬盘,保证每一个学生一台机器。软件:T u r b o V 2.0PHOTOSHOP 8.0教学大纲说明:1、PHOTOSHOP 8.0是一种理想的图像创作与合成软件,操作性强,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2、PHOTOSHOP 8.0必学理论教学课程为85节,实习上机操作为68节。上机操作规程可结合理论课进行。3、应用软件不断更新,现已开始使用PHOTOSHOP 8.0版本,在实践上机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当前流行8.0版本进行操作。这不影响理论教学。教材版本与上机软件版本不同,但是同类型的应用软件是兼容的,只是新的版本功能更强大,操作更方便。这样才能紧跟当前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当前最流行的计算机图像处理应用软件,注重操作。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PHOTOSHOP 8.0工具箱中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菜单栏基本命令的操作;掌握工作板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常用的操作技巧。牢固掌握这些基础性内容,在实践中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