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多年来语文界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大纲与新教材的改革,这种改革,使语文的定性从过去更多的立足于语言至现在兼顾语言和文化,确立了人文性的地位。如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使人文性进一步的体现,本文提议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发挥以情感人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培养学生用情感作文,浅析情感教育的意义和操作。通过介绍这种教学方法,强调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及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关键词】:情感教育;作文教学 好作文要求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同时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那真挚的情感。然而现在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语言枯燥,让人读之如同嚼蜡,其中虽有文采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是缺少感情投入,从而导致所写的文章基本上是东拼西凑,这样必然是呆板乏味、没有滋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培养、激发、启迪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写作之前就具备了丰富的情感,这样在写作中才会以“情”驭文,以“情”蓄势,以“情”炼字,最终达到文情并茂。为此,我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以“情感心理学教学”思想武装自身思想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重视写作技法、技巧的传授,只要学生能按照教师传授的方法写出规范作文即可得高分。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可谓是“千人一面”,没有过多让人眼前一亮、心灵一动的感觉。对于这种状况的产生,如果把责任都归结到学生身上,那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教师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是否应该有改进的地方。要在作文教学上有突破,首先在自己的思想认识上要有新突破,即要把“情感心理学教学”的精髓思想渗透入自己的思想中。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传统的作文教学课是比较枯燥、乏味的,经常是老师教得累,学生听得烦,关键是师生之间缺少了情感交流。在作文教学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因素后,就会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学生写作技法、技巧)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作文教学目标,增强作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其情感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同时让学生在学中求乐、学中求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活动,并能引起师生见的思维共鸣,使作文教学课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教师只有真正把情感心理学教学的精髓化为己有,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轻松驾驭课堂气氛,并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以“情感心理学教学”思想激活作文教学课堂(一)创设情感体验情境,“虚”“实”空间结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活学习兴趣首先必须是诱发情感。而在作文教学中,诱发学生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而教师自身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是“重要法宝”。夸美纽斯曾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之大可见一斑。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情感具有感染功能,以情施教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和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达到以情促知,知情交融的教学效果。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中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情绪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情感起着关键性的激发和调节作用。在这样的作文教学课堂中,正是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的思维在语音和声调的感染下畅想,情感在气氛和情境的熏陶中共鸣。学生们闭目静思的神情告诉我,这种情感的力量已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此时洋溢于整个教室的,是一种与教师的心境完全协调一致的崇高的美。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活动,很多学生都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是,一系列可写的作文话题呼之欲出: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想象作文),成长是一件_的事(半命题作文,横线上要求学生填写表示情感体验的词语,如快乐、烦恼等)。(二)参与生活的情感体验,“身”“情”有机融合现在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与孩子的隔阂越来越深。家长想关心孩子的学习,却往往被孩子拒之于门外:家长在书房门外干着急,不知孩子是否真在认真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还在于平时父母与孩子交流太少,尤其是学习以外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学校围绕“感恩”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给妈妈的一封信”“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等活动。尤其是“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活动,更是在同学中间引起了不少反响。趁着同学们群情激昂的时刻,我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洗脚体会。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犹豫不决。等到吃完晚饭,我鼓足勇气走到妈妈面前,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妈-我来帮你洗脚吧!妈妈喜出望外地答应了。我端来脚盆,轻轻地帮妈妈脱鞋、脱袜子,随后小心翼翼地捧起妈妈的脚,把它们放进水里。我低声地问妈妈:“水烫吗?”妈妈高兴地回答:“不烫,水温正好!”当我偷偷抬起头时,却发现妈妈的眼睛湿湿的-一系列朴实而真切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是小作者亲身体验的真实写照。孩子们以前只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服务”,从小到大,父母给孩子洗过无数次脚,有哪一次孩子会对父母说声“谢谢”呢?而自己的偶尔为之,却让父母感动地落泪,这份情感的震撼力肯定激起了孩子原本平静甚至冷漠的“心河”,情感的流露是喷涌而出。没有这种生活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身”如何投入生活,他的“情”更加无法融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苍白无力,更是“无情”的。要让学生做“有情人”,首先就要让他们做“有体验”的人,而这种体验更多地来自平凡而丰富的现实生活。三、以“情感教学心理学”思想巩固作文教学效果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情感心理学教学原理,创设富有情感感召力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有效地获得教师的指导,并使自身深埋内心的写作激情“喷涌而出”。当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教师应给予怎样的评价呢?我认为此时,情感的强化功能将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贯写作出色的学生,教师当然不会吝惜表扬、赞美之辞,让这些学生继续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那么对于那些并不出色的文章、甚至有些词不答意的文章又该如何评价呢?我认为此时教师更应该慷慨大方地把赞美之辞赠给这些学生。在批阅这些学生的作品时,教师手中有笔,心中更应有一面“放大镜”,把他们不多的优点尽可能“放大”,并“大张旗鼓”地给予热情鼓励,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而且这种表扬与肯定不应是“流星”那样一闪而过,而应像“恒星”那样持久:在课堂上经常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在课后更应与他们多进行情感交流,让教师的热情鼓励像一把扇子,煽亮学生原本如萤火般微弱的自信之火,让它逐渐演变成熊熊大火,把对写作的热情融入到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四、以“情”激起千层浪(一)紧扣时代脉搏,激发写作情感我们要求学生应当多读报纸,多听广播,多看电视新闻。这样可以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在适当的时候将所积累的素材引入自己的作文中,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增强爱国责任感的良好素质,而且还可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的欲望。如可以让学生针对“申办奥运”、“希望工程”、“打工潮”、“追星族”、“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信息高速公路”“学生上网”等热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热烈的讨论。再比如,对于“希望工程”,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我们今天虽然还不算富有,但是比起贫困地区的孩子,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了,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珍惜自己今天的学习环境,不断地奋发努力,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尽量节省开支,充实自己的小金库,这样可以为我国的希望工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呀!”有的说:“我国的希望工程不只是救助一部分失学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啊!请同学们团结起来,积极努力,共同为祖国的未来而出力吧。”通过学生讨论,既拓展了大家的思路,又统一了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到了这个火候,老师就可以布置作文了。由于“情”注满于心,不吐不快,学生的写作热情也极高,他们不需老师点拨便可迅即动笔,写来得心应手。从此学生感到了作文并不神秘可怕,相反写作反而是一种享受和乐趣。如此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营造一定情境,激发写作情感。学生在平常的写作练习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有时在写作中思路中断,有时无法选材立意,有时文字艰涩、难以连缀成文。为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创造与之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并自觉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调动潜在情感,慢慢地进入最佳的写作状态。如在指导学生写作2008年的一天时,我们就可以向学生展示21世纪后的我国的科技蓝图,然后创设出一幅幅画面:假如你在这一年回乡探亲,农村变化将会使你耳目一新;假如你漫步在城市,现代设施会让你感到琳琅满目;假如你想遨游太空,科技将会帮你进入太空;假如你观看奥运,你会激情澎湃,为我们的健儿,为我们的祖国而自豪!假如你重返母校、同学聚会时,你一定会心潮澎湃茫茫的宇宙,五彩缤纷的世界,将由学生自己去装点描绘!美妙的写作情境,这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必然会触景生情,从容动笔,一气呵成,如此必然会写出一篇篇“文通字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唯有如此,学生定会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聪明才智,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那美妙而自由的王国!(三)以爱心为铁水,铸造情感的堡垒。作为老师,我们时常会忘记面前的学生也是有情之人,因而,老是板着面孔给他们讲概念、讲道理,忘了学生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形象;忘了他们在家需要父母的爱,在学校需要同学和老师的爱!我们知道这样一个规律:学生们常常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上了老师所教的这门课。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我们在平时的上课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应当向学生传达出自己的爱,给全体学生创造一个亲切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感到,老师是“爱我”的,如此,才会使每一位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让这种美好的情感伴随着他们的写作活动,再加上一定水平的写作技巧,那还写不出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文章才是咄咄怪事呢。优秀的作文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洋溢着浓郁的个性色彩,激荡着生命的活力;而虚假的作文之所以令人厌恶,就是因为它失去了率直,背叛了自我,湮没了灵魂。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举手投足之间,闪现着生活的独特魅力,那么,在作文中,每个学生都应用真情,写真人,画真魂,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当前,学生的活动范围还不广阔,心里空间相对狭窄,学生尤其要重视表现自我、真我,用手中的笔描述自己的喜怒哀乐,倾吐自己的肺腑之言,说出自己的理想追求,刻画自己的卓然而立,用真话、真情打动人,使一个个血肉丰满富有个性,鲜活独特的“我”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具有丰富情感的教师,才会像火花一样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导火线,“引爆学生内心的” 情感弹药库,迸射出无穷的情感火花;教师只有努力拓宽学生的情感体验渠道,才能有效挖掘出他们深藏于心的写作资源;而只有真实有情的体验,才会“催生”一篇篇深情并茂的美文佳作。总之,采取情感教学策略,注意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感受,学会用文章表达出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