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第34章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34章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34章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34章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34章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高中生物必修3第3-4章测试题学生姓名:_ 校区:_ 日期:_年_月_日 辅导老师:_ 得分:_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 molL1时,抑制根的生长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生长素浓度低于106 molL1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 molL12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能够促进果实发育和脱落B根向地生长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有关C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3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处理方式测定指标外源生长素(mg/L)NPA(mol/L)00.0010.010.13弯曲角度(度)3740312216生长速率(mm/天)151713118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4 甲图表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图乙中a、b两点的生长素浓度都小于108(mol/L)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5 如图是科学家对水稻根进行单侧光照射后的生长状况,下表是处理后的实验结果。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结果处理方式生长素浓度(ng/g)弯曲角度()向光侧背光侧强光184.6428.235.5弱光210.5421.617.5黑暗418.2418.90茎具有向光性不能由上面结果得知向光侧生长素对根的生长一般起促进作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既可能与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有关,也可能与光照加快了生长素的分解有关一定范围内,水稻根弯曲的角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A B C D6植物甲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生长素浓度(mg/L)01.02.03.04.05.06.07.0花粉管平均长度(mm)0.53.65.56.45.23.10.40.2据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低浓度生长素促进花粉管的伸长B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花粉管的伸长C在该植物开花时用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可提高结实率D生长素在促进花粉管的伸长时与赤霉素有协同作用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 B C D8下面左侧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A弯向B侧、弯向B侧、弯向A侧 B弯向B侧、弯向B侧、弯向B侧C弯向A侧、弯向A侧、弯向A侧 D弯向A侧,直立生长、弯向A侧9. 农田中的农作物大多数是单子叶植物,杂草以双子叶植物为主;果园的果树和杂草则相反。如图所示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效果。据此可知用生长素类似物所配制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农田还是果园,理由是()A果园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B果园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C农田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D农田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10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D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11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 B C D12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13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14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15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与猎物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曲线,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AB C D16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17下列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18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取决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19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C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20关于“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C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21下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种群个体数目的变化,那么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B种间斗争、种内竞争、种内互助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种间互助、种间斗争、竞争22如图表示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t1时种群的数量为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3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24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25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B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C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6(11分)为了探究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某生物学研究小组利用以下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下表的实验数据:材料用具:培养皿、量筒、直尺、培养液(可用植物组织培养)、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已切去尖端的某种植物的胚根和胚芽各50条(初始长度均为10 mm)。请根据实验材料和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步骤的第二步和第四步。第一步:取20套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1、A2、A3A10和a1、a2、a3a10。在上述培养皿中均加入适量的培养液,然后再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浓度为1013mol/L、1012 mol/L、104 mol/L的生长素溶液。第二步:_。第三步:将上述培养皿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第四步:_。(2)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绘制不同生长素浓度下胚芽、胚根平均长度的变化曲线。(3)分析所绘曲线,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有:_。(4)在本实验中,切去胚根和胚芽尖端的原因是:_。一、汉语拼音(立足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练习巩固):27(1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经40 处理后生长素类似物的活性”的课题研究。实验材料包括: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供扦插的植物枝条若干,经40 处理过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等,请完成以下实验内容:弯弯的小河(月儿、小船) 有趣的问题 难忘的日子(1)取三只培养瓶分别标记甲、乙、丙。淘气的娃娃 美丽的夏夜 可口的松果 闷热的天气(2)甲瓶中插入_作对照组,乙瓶中插入用生长素类似物浸泡过的枝条,丙瓶中插入_。(3)为提高实验可信度,除培养条件相同外,还应注意_相同。阝双耳刀 (陪 队) 八 八字头(谷 分 公)(4)本实验采用何种指标来确定温度对生长素类似物活性的影响?_。女孩 江南 江湖 江河 请坐 让座 座位 再见 再会 可以 可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参照图示开展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按照下表设计浓度梯度。(单位:molL1)元 且 几 生 昌 月 夕 乃 口 也 心 十组别长长的小路 长长的小河A个 一个个 一个个红红的苹果BC他十分高兴地回家去了。(十分 特别非常格外 )浓度圆圆的足球 圆圆的荷叶 圆圆的脸蛋1012109107(1)从曲线可知,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的特点是_。(2)为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28(14分)如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和_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使种群数量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_的影响。在与其他种群之间受限制的有_和_等。因此,种群数量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终达到K值为止,此时种群增长率为_。(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_和_、_和_。年龄结构是通过影响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29(11分)请仔细阅读下列事例,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事例一:一种原产美国的白蛾,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辽宁省,并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2008年秋季在全国许多省份肆虐,使大量树木受到严重危害。事例二:2011年6月17日是“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其主题为“林木维系荒漠生机”,据调查,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事例三: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6年间由27.5%降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事例四:目前云南昆明滇池中水葫芦(又名凤眼蓝、风眼莲,为水生直立和漂浮草本植物,繁殖迅速)疯狂扩散,覆盖水面,遮住阳光,耗去水中氧,使许多鱼类死亡。加之蓝藻大量繁殖,导致滇池部分水域水质黏稠,发黑发臭。(1)以上事例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2)你认为在草原地区,从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出发,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和_进行。(4)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_,其中全部的水葫芦构成一个_。(5)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答案:12345678910BACADDACDB11121314151617181920BDDADCBBAC2122232425ABDDC6.解析:D。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花粉管伸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加强,超过一定的浓度后,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花粉管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强,说明低浓度生长素促进花粉管的伸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花粉管的伸长,因此在该植物开花时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可提高结实率。7.解析:选A。同种植株的枝条情况也会不一样,比如幼芽的数量等都会影响生长素的产生,所以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应该不相同。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并不受重力影响,所以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也可以进行极性运输。8. 解析:选C。通过左侧的处理,使B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多于A,右侧的几种处理中,无论是旋转还是单侧光,都不影响这种分布特点,所以胚芽鞘总是向A侧弯曲。9.解析:选D。图中曲线表示不同植物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高浓度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但可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果园中的果树是双子叶植物而杂草是单子叶植物,农田中农作物是单子叶植物而杂草是双子叶植物。所以用生长素类似物所配制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农田,浓度较高时既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又可促进作物生长。10. 解析:选B。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其作用特点是具有两重性。芽较多的嫩枝条生长素相对较多,促进生根;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与时间无关;生长素有一定的毒性,应妥善处理废液;根据生长素浓度与其作用的相关曲线可知,在最适浓度两侧有两种浓度对生根速度的影响效果是相同的。11. 解析:选B。促进植物扦插枝条成活的关键是要生根,一方面有利于固定,另一方面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矿质元素。除了在枝条断面涂生长素外,还可以由芽和幼叶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枝生根;同时为了保水就要降低蒸腾作用,必须去掉一些老叶。12. 解析:选D。曲线上P点的含义是: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越长,即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乙图中,只有d点是属于生长素浓度高但生长速度慢的状态。13. 解析:选D。由表中数据可发现,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不同,其差异反映了群落水平结构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项A、B错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蝶类种数随之减少,说明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14. 解析:选A。南极冰藻由硅藻等多种藻类植物组成,故A错误;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磷虾数量减少,必将导致企鹅数量减少;22 范围内,随环境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15. 解析:选D。由图中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猎物种群的密度越高,捕食者所消耗的猎物数越多,但消耗的猎物数在猎物种群中所占比例仍是较少的。16.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物种进入该生态系统后,开始都表现出了增长的现象,一段时间后,a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现为“S”型增长,其原因是受自身密度的制约,b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数量后,逐渐减少,最后全部死亡。所以两个种群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但竞争程度是由弱到强再到弱,C项为正确答案。17. 解析:选B。演替应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即使没有灾难,群落也是会发生演替的,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18. 解析:选B。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都可以影响人口增减动态。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人口动态的直接因素。另外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大体相当,因此对题中所述,预测人口增减的动态,显然取决于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中年轻的个体占优势,预示种群的大小和密度将有很大的发展,因为进入生殖年龄的个体越来越多。19. 解析:选A。群落的演替按发生的基本状况可分为两类。发生在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或虽有过植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了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原生演替。原来有过植被覆盖,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原有植被被严重破坏,这样的次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次生演替。很显然,A为原生演替,B、C、D为次生演替。20. 解析:选C。土壤动物的活动范围较小,活动能力不强,且形体较小,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统计其丰富度,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21. 解析:选A。曲线是典型的捕食曲线,为竞争曲线,是互利共生曲线。22. 解析:选B。由坐标图可以看出t0t1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率一直增大,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率下降直到0,由此判定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t1时种群数量应是最大容纳量的一半;捕获该鱼后应使该鱼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即捕获后剩下的鱼的数量应是t1时对应的数量;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一直增加。23. 解析:选D。本题结合不同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考查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的适用条件。标记重捕法适用于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种群内不同个体的快速混匀的生物类型,如灰喜鹊;样方法则适用于不移动的生物(如植物)或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是指某物种的种群数量。24. 解析:选D。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在生物群落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指的是优势取代;群落演替的原因有内因与外因,其中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的因素,外部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落演替。25. 解析:选C。生物群落的演替是不断进行的,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在没有受到影响的条件下会较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26. 解析: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这是个相互对照实验,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实验变量生长素的浓度外,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加入的胚根和胚芽的量要相同。根据表中的提示,3天后,分别测量并记录每组培养皿中各条胚根和胚芽的长度,然后求出每一组的平均值。根据表中的数据,推出可能的实验结论,如从表中可以看出胚根和胚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 mol/L和108 mol/L左右,其他具体见答案内容。本实验中所用的胚根和胚芽的尖端都已被切除掉,原因是尖端会产生生长素,它们的存在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答案:(1)第二步:将已切去尖端的胚根和胚芽各随机均分为10组,分别加入上述培养皿中第四步:3天后,分别测量并记录各组胚根和胚芽的长度,并求平均值(2)如图:(3)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或胚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大于胚芽;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胚根和胚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 mol/L和108 mol/L左右(答出一点即可)(4)因为胚根和胚芽自身能产生生长素,切去尖端可以避免胚根和胚芽产生的生长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