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浣溪沙》赏析课件(原创)_第1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浣溪沙》赏析课件(原创)_第2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浣溪沙》赏析课件(原创)_第3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浣溪沙》赏析课件(原创)_第4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浣溪沙》赏析课件(原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啦 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 被贬到龙标去 一路上要经过辰溪 西溪 巫溪 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 叫着 不如归去 的子规 即含有飘零之感 离别之恨在内 切合当时情事 也就融情入景 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 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 闻道 表示惊惜 过五溪 见迁谪之荒远 道路之艰难 五溪 雄溪 樠溪 酉溪 溪 辰溪之总称 均在今湖南省西部 不着悲痛之语 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 人隔两地 难以相从 而月照中天 千里可共 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 随风飘到龙标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 富于同情的知心人 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 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 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她 是多么地多情啊 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唯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为苏轼在徐州所作五首 浣溪沙 之一 这组词前有一小序 说明了作词的原委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东二十里 常与泗水增减 清浊相应 神宗元丰元年 1078 徐州发生严重春旱 作为一州之长的苏轼对此极为关心 他亲往石潭求雨 得雨后 他又前往石潭谢神 这组词即是记述他在村野的见闻和感受 作者在这首词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饶有情趣的农村初夏图景 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喜悦之情 句解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首句正常语序应是 枣花簌簌落衣巾 是说枣花簌簌飘落在衣服和头巾上 簌簌 象声词 摹写枣花飘落时的细微声音 作者通过枣花点明初夏时节 同时展现出人行走于枣树下 微风吹拂 清香四溢的景象 次句写所闻 耳畔传来 吱吱嗡嗡 的纺车声 细细倾听 却又无法分辨声音的来处 因为在这个繁忙的收蚕季节里 缫丝声已在村南村北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了 缫车 是抽丝的工具 末句写所见 牛衣 汉书 食货志 有 贫民常衣牛马衣 的话 也有人说即蓑衣之属 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作者抬眼望去 就在路旁的一株古柳树下 一位村农正叫卖着黄瓜 作者成功地抓住了富有季节性特征的事物 不加修饰 渲染出了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 同时暗中流露出久旱逢雨之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如果旱情不解除 桑树枯死 哪来桑叶养蚕而抽丝 也谈不上卖瓜果了 作者用笔之妙 就在于此 这一段写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用静态的视觉形象构成画面 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音响在人的意识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连续不断的影像 构成有声有景的立体情境 村南村北响缫车 虽然只是写声音 却分明呈现出村里百姓辛勤劳作的场景 酒困路长唯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酒后困意正浓 又经过长途跋涉 此时真想好好地睡上一觉 烈日当空 口干舌燥 要是能有一杯清茶解渴该有多好 于是走到村野的一户人家前 试着敲门探询 漫 随意 不由地 因为非常渴 所以不由得想喝点茶 试问 透露出谦逊亲切 不愿惊扰人家的意思 下片开头两句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