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消毒用安.doc_第1页
医院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消毒用安.doc_第2页
医院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消毒用安.doc_第3页
医院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消毒用安.doc_第4页
医院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消毒用安.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消毒用安 医院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相关概念 ?污染:指某种产品上附着或混入其它物质后,其性质或使用功能等受到不良影响的现象。引起污染的物质叫做污染物,而产生污染物质的根源叫污染源。 ?微生物:在自然界里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需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称为微生物。 ?生物负载:是指产品上或包装上存活微生物的总量。 ?清洁: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污染物品上污染物及微生物,尽可能降低至安全水平。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消毒的保证水平为103(指一件物品经消毒处理后,仍然有微生物的机率)。 ?灭菌:是指将所有微生物不论是病原微生物或是其它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清除,灭菌保证水平为106。 ?消毒剂:用于消毒的药物称为消毒剂。具有杀灭病原微生物作用,但消毒剂不一定要求能杀灭所有的微生物。 ?灭菌剂:用于灭菌的药物称为灭菌剂。灭菌剂必须具有能杀灭一切类型微生物的能力。 ?抗菌:采用化学的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及其活性的过程。抗菌剂:用于活组织(如;皮肤、黏膜)防制微生物的药物叫做抗菌剂。 ?预防性消毒:是指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传染的器械、场所和人体等进行的消毒。 ?疫源地消毒:是指在有传染源(传染病的患者或带菌者)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消毒。 ?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或清除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随时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在传染源住院病愈出院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地点的消毒。 ?无菌:指产品上检不出活的微生物。 ?无菌保证水平:经过有效灭菌处理后,一件产品或部件未达到灭菌的最大机率,称灭菌保证水平。根据产品的用途可分为:接触人体无菌部位和血液者应达到106(灭菌),不接触人体内部和体液者应为103(消毒)。 严重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有发生 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166例手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 1998年福建南平59例肌注部位偶发分支杆菌感染暴发; 20032004年吉林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心血库有偿供血导致约24例感染艾滋病;黑龙江北安建设农场职工医院非法采供血导致19名感染艾滋病; 2005年12月,安徽宿州市立医院1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全部眼球感染,9例眼球被摘除 医院常用化学消毒剂1)醛类(甲醛、戊二醛、邻苯二甲醛) (2)含氯化合物(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三氯二氯、络合氯复配制剂) (3)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过氧化氢) (4)其他消毒剂(酸性氧化电位水) (5)酚类(复合酚) (6)醇类(乙醇、异丙醇) (7)季铵盐类化合物(新洁而灭) (8)酸类和碱类(乙酸和生石灰) (9)含碘化合物(碘酊、碘伏) (10)双胍类(洗必泰) (11)金属制剂(红汞) (12)烷基化气体消毒剂(环氧乙烷 醛类消毒剂甲醛: 甲醛在高温下呈气态,在常温下凝聚为甲醛聚合体,即为多聚甲醛,多聚甲醛含甲醛91%-99% 。其气体溶于水中为甲醛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福尔马林含甲醛为40%,不低于36%甲醛为灭菌剂,可用于医疗器械的熏蒸消毒和浸泡消毒与灭菌。适用于人造纤维、丝织品等不耐热物品。因其穿透力差,刺激性大,故消毒物品应摊开,房屋须密闭。甲醛的注意事项 1、对皮肤、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 2、甲醛气体可燃,使用时注意预防明火 3、有较强毒性;有强烈的致癌性 4、消毒、灭菌时间长 醛类消毒剂戊二醛: 戊二醛是一种较优良的消毒剂,曾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的不耐高温、耐腐蚀的医疗器械和内镜消毒。其消毒机制主要靠其结构上的两个醛基的烷基化作用,直接或间接用于生物大分子中的化学基因,使其失去生物学活性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有三种剂型 碱性戊二醛 消毒灭菌能力较强 加入防锈剂腐蚀性较小 激活后稳定性下降 强化酸性戊二醛 杀灭芽胞能力较弱 腐蚀性较强 稳定性较好 强化中性戊二醛 消毒灭菌能力较强 加入防锈剂腐蚀性较小 激活后稳 定性下降 价格较贵 戊二醛消毒剂的注意事项 1、实际使用中由于器械不干净(受有机物影响严重)、带入水分(浓度要求)等因素会使戊二醛的使用周期大大缩短,加入亚硝酸钠防腐剂后使用周期不能超过2周,保存时间不超过28D 2、有毒性和致畸致癌致突变性,龟形分支杆菌对戊二醛的抵抗力极强,对HBV的灭活能力存在质疑 3、严格依据生产厂家说明进行灭菌操作,时间需10-12个小时 4、用于内镜消毒灭菌时,由于2%戊二醛易凝固蛋白质,使管 腔阻塞,镜头变毛,必须充分清洗后方可消毒 5、刺激性很大,有异味;对人体皮肤组织、均有固化作用使伤口不易愈合;会对眼睛产生不可治愈的伤害;更使口腔病人嘴唇麻木肿胀,甚至部分患者会发生过敏性休克。 6、消毒操作时应佩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环境要求通风良好,且应加盖保存,避免挥发。 7、卫监督发【2007】265号,07年11月1号起执行戊二醛取消批件制。医院应注意选用化学消毒剂的法律关系。 邻苯二甲醛(OPA): OPA是美国90年代研究出的新型化学消毒剂,我国近年研究生产,国家卫生部批准为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亲脂病毒、细菌繁殖体、酵母菌、霉菌、亲水病毒、分枝杆菌等微生物,也能杀灭部分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但有研究提出OPA对白色念珠菌菌体没有明显破坏作用,对细菌DNA没有破坏迹象。 消毒原理: 利用胺基与微生物蛋白质、氨基酸等活性分子发生交联反应,同时阻断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干扰细菌正常代谢达到杀灭。 邻苯二甲醛(OPA)消毒液的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包括: 内镜消毒(消毒时间有争议) 不耐湿热器械消毒(消毒时间长于戊二醛) 污染物品消毒 优点 稳定性好,重复使用次数多 不需要活化剂 腐蚀性低,适宜多种材料 毒性低,气味较轻 缺点 凝固蛋白质 较贵 对芽孢的杀灭作用较慢 膀胱癌患者皮肤病变多 (anaphylaxis反应)。 邻苯二甲醛(OPA)的使用的五个影响 PH值影响,碱性条件下效果更好 温度影响,温度过低效果降低 浓度影响,浓度越低效果越差 时间影响,时间越久效果越好 微生物抵抗力 微生物等级越高,杀灭效果越差 OPA使用的注意事项: 1. 采取防护措施,配制和使用OPA时注意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皮肤粘膜直接接触。 2. 消毒后冲洗,否则会导致患者皮肤粘膜或呼吸道及接触部位损伤 3. 残留物中和,使用氨基酸进行中和清除其残留作用使用和配制醛类消毒剂的个人防护措施 1.眼睛保护措施:戴防护眼镜;安装眼睛冲洗装置。 2.皮肤保护措施:戴丁基橡胶手套,操作后脱去手套前应用流动水冲洗;不宜用乳胶手套或聚氯乙烯和氯丁手套。穿(聚乙烯-聚丙烯复合材料制作)防护衣;脱防护衣物前用水冲洗干净残留戊二醛,复用前应送洗。 3.呼吸道防护措施:戴经批准的专用呼吸器,普通防护口罩不能阻挡戊二醛吸入;在戊二醛溢出或过度暴露于戊二醛蒸气条件下使用。 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指溶于水后产生能杀灭微 生物的次氯酸的一类消毒剂,属高效消毒 剂,可快速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病毒和 真菌,并可灭活致热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 场所(医院、家庭、学校、宾馆、银行、车 站等)环境、物品及水的消毒。 含氯消毒剂目前可分为无机氯、 有机氯和络合氯消毒剂三大类。1、次氯酸钠类(84消毒液): 属无机氯类含氯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医院各种环 境、物表和水的消毒,也可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预处 理和血液透析机的消毒并灭活致热源、衣物的消毒和 漂白处理等工作;家庭环境及物品的消毒;瓜果蔬菜 的消毒;疫源地环境及水源消毒 使用浓度见说明书或参阅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2、二氧化氯: 杀菌能力较普通含氯消毒剂更强,一般用于各种水的消毒;复合过的二氧化氯可以作为器械和内窥镜的消毒(浓度为250-500mg/L),但因其腐蚀性很强,使用时应注意消毒时间其缺点是:应用液的稳定性很差,不可反复使用,需及时更换,给临床带来不便;受有机物的影响很大;腐蚀性很强;有毒性且二氧化氯气体易燃。 3、二氯和三氯: 属有机氯类,二者均为白色、有氯臭味粉末状固 体,杀菌效果强;二氯(有效率含量56%-60%)较易 溶于水,而三氯(有效氯含量90%左右)则较难溶于 水,一般用于工业水处理、漂染等行业。将其做成速 溶泡腾片剂后,可用于医院的环境、物表及污水的消 毒。二氯和三氯的杀菌效果相似,但二氯的稳定性强 刺激性较三氯小,使用周期二氯更长现在逐步推荐医 院使用环保型的二氯片。 4、络合氯消毒剂: 属新一代含氯络合消毒剂,可快速杀灭各种微生物,且 基本不受有机物影响;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无毒无致癌 致畸作用,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且无刺激性气味等优点 ,可用于各种医疗器械、内窥镜及透析机的消毒、灭菌。 灭菌原理 由于HCLO分子小,且不带电荷,故易穿透微生物的细胞 膜壁进入其体内,释放初生态的O和CL。在HZ704中的增 效剂作用下O和CL 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和氯化作用,它 能使微生物中的氨基酸分解,导致氨基酸断链断裂,蛋白质失去功能,从而使微生物快速死亡 络合氯灭菌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1.原液需要稀释配制成灭菌液与消毒液 2.严格按照卫生部批件规定时间进行灭菌和消毒 3.不可与其他化学品混用 4.建议能使用高温高压灭菌的手术器械上高温高压 5.消毒完毕后清洗储存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1、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属高效消毒剂,无色透明液体,具弱酸性,有刺激性酸味,易挥发,性质不稳定。市售销毒用过氧乙酸浓度为20%左右,含稳定剂,保存15.2以下,每月降解率为2.89%。另一种为配合型,分A、B液,平时分开存放,用时将A液(冰醋酸)和B液(过氧化氢)提前24小时混合。 过氧乙酸杀菌力强,作用速度快,可用于空气、医疗物品的 消毒和灭菌。 )熏蒸法:过氧乙酸加热至110可产生大量大量蒸汽,用于消毒房间内的空气及污染表面。步骤为:首先充分暴露需消毒物体的表面,取出易腐蚀物品;其次要关好门窗,安好火源及蒸发容器(陶瓷,搪瓷式玻璃)并倒入过氧乙酸;最后人员退出室外关严房门,熏蒸60-90分钟后,开门窗换风通气。 要求:室温20 左右,相对湿度70%-90%。 用量:杀灭细菌繁殖体1g/m3。2)浸泡法:将待消毒灭菌的物品先清洗干净,放入盛装消毒 液的塑料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用0.1%-0.5%的浓度浸泡10-60min;对细菌芽孢用1%的过氧乙酸,消毒时浸泡5-10分钟,灭菌时浸泡30-60分钟;对被乙肝病毒污染过的物品,用0.2%的过氧乙酸浸泡30-60分钟;对病人或被污染过的手用0.2%过氧乙酸浸泡消毒2分钟后用清水冲净。 注意事项: 1、有强腐蚀性,精密仪器和锋利器械慎用; 2、有机物对其影响大,消毒灭菌前应先将物品 清洗干净; 3、高浓度过氧乙酸应避免接触皮肤粘膜,以免 造成损伤; 4、需提前24小时配置,且稀释液不稳定,不宜 对消毒液超时或反复使用。2、过氧化氢 又称双氧水,无色、几乎无臭的液体,纯过氧 化氢比较稳定,稀释后,遇光、热、微量金属离子 、碱等可快速分解。在医院主要用于物品消毒及创 伤口的清洗等。过氧化氢的应用: 1)一般物品的消毒: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30分钟;乙肝病毒或芽孢,用10%溶液浸泡2小时 2)清洗创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口腔含漱用 1%-1.5%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易受有机物影响且稀释液不稳定;对金属有较强腐蚀性;浓溶液不可接触皮肤、粘膜;不可与还原剂、碱、碘化物、高锰酸盐一起使用。 3)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 过氧化氢电离状态,为离子、电子、中子反应混合物,不带电,导电性强。在电场射电频率(13.56 MHz)作用下:H2O2 OH OOH 、H 发出紫外光 灭菌操作程序: 抽真空至500 m Torr,检查无水分; 将过氧化氢气化 过氧化氢气体弥散、穿透包装 400 W射电频率下产生等离子体 排气 (全过程55-72 min注意事项: 不可用于液体的灭菌 高吸收性材料(亚麻、纸、橡胶) 有死角的狭窄管腔器械 其它消毒剂酸性氧化电位水: 酸性氧化电位水是近年来新兴普及的一种环 保型高效消毒剂。是将经软化处理的自来水中加 入微量的NaCl在有离子隔膜式电解槽中电解后从 阳极一侧得到的酸性水溶液。酸性水杀菌谱广, 速效,杀菌效果可靠,无毒,无刺激性,无三致 效应,也不产生耐药性。临床广泛应用于内窥镜 、医护人员手、清洁单元、护理单元环境及物体 表面、皮肤粘膜和创伤口的清洗、消毒。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注意事项: 1、理化指标:氧化还原电位约为1100mV,pH值2.2-2.8,有效氯含量为50-70mg/L; 2、性质极不稳定,需现制现用,原液直接使用,无需稀 释,不可反复使用; 3、易受有机物影响,器械消毒前应充分洗净; 4、流动浸泡消毒; 5、对金属和橡塑制品有腐蚀性。 酚类消毒剂煤酚皂溶液: 又名来苏儿,是将甲酚溶解于肥皂液中而得,为黄棕色至棕红色粘稠液体。用2%-5%的浓度,10-15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30分钟可杀灭结核杆菌,不能杀芽孢和乙肝病毒,主要用于环境及物品消毒。煤酚皂溶液对人体有毒性及刺激性。 季铵盐类消毒剂新洁尔灭: 又叫苯扎溴铵,是淡黄色液体,吸湿性强,有芳香味,表现温和,毒性低,无刺激性,使用安全,主要用于抑菌,杀菌效果不明显,是低效消毒剂。 用0.1-0.2%的新洁尔灭对为未损的皮肤消毒;0.1%的浓度消毒粘膜;配制消毒液时要用无菌蒸馏水,容器要消毒;进行皮肤粘膜消毒前时,应在清洁的条件下进行。 碘消毒液碘伏: 广泛应用于手术前及注射部位皮 肤消毒、污染伤口的处理、粘膜 的冲洗消毒等。具有刺激性小, 杀菌速度快,色染低等优点。 安多福 PVP-碘是在普通碘伏的基础 上加以改进的一种性能更加优良的 碘消毒剂,具有作用时间短、对皮 肤粘膜基本无刺激性、基本无色染 或色染更低、作用时间更长的优点 ,是碘伏的更新换代产品。 使用碘酊需注意: 1、碘酊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破损皮 肤、眼及口腔粘膜的消毒 2、对碘过敏者慎用 3、消毒完毕,应及时将瓶盖拧紧,以防酒精挥发 醇类消毒剂乙醇: 乙醇俗称酒精。是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 常用于皮肤、物表及各种器材的消毒。乙醇稀 释要用灭菌蒸馏水,通常配制的使用浓度为 75%。 乙醇的实际应用: 1)皮肤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皮肤能去除皮肤 上的细菌和油脂;注射部位皮肤应先用碘酒消毒后用酒 精脱碘;因乙醇挥发快,使用时应增加用量和次数。 2)物表消毒:75%乙醇可用于体温计、压舌板、桌 面、电话机等物品的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5分钟以上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3-10分钟可灭活病毒,但对乙肝病 毒的灭活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使用时应注意: 1、乙醇易燃,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明火; 2、对皮肤、粘膜有强刺激性; 3、由于乙醇挥发带走大量皮肤上的水分,容易 造成皮肤的干燥; 4、对金属有腐蚀性,对橡胶和树胶制品有损坏 作用。 双胍类消毒剂洗必泰: 又名双氯苯双胍乙烷,是一种毒性、腐蚀性和刺激性都很低的低效安全消毒剂。有双醋酸洗必泰、双盐酸洗必泰和双葡萄糖洗必泰。洗必泰性质稳定,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皮肤粘膜、创面及泌尿器官的消毒。与醇复合后,可有效提高其杀菌作用,是目前用于手及皮肤消毒的主要消毒剂。 具体应用: 1、创面消毒:用0.05%洗必泰水溶液清洗消毒2分钟; 2、污染表面消毒:用0.02%-0.5%水溶液喷洒、浸泡或擦拭,消毒时间为10-40分钟; 3、手及皮肤的消毒:0.5%-1.0%的洗必泰加70%含量的乙醇(或异丙醇),复合后可作为快速手消毒剂应用于医护人员的手及皮肤消毒,也可用于手术野及注射部位皮肤的消毒。其缺点是:由于含较高浓度的酒精,会造成对粘膜和破损皮肤的刺激;酒精在挥发时带走大量皮肤上的水分,造成手及皮肤干裂;酒精过敏者不宜使用。目前也有生产企业研究出低醇或无醇(含量40%)复合洗必泰消毒剂,对皮肤及粘膜基本无刺激,使用后手及皮肤不干燥,现已投放市场。 目前也有生产企业研究出低醇或无醇(含40%)复合洗必泰消毒剂,对皮肤及粘膜基本无刺激,使用后手及皮肤不干燥,减少了酒精造成的致敏性,有 泡沫型、喷雾型和普通型可供选择。 泡沫型直观,不浪费,可极大的节 约临床成本 使用洗必泰消毒液时应注意: 1、不可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起使用; 2、用于手及皮肤消毒前,应对皮肤进行清洁; 3、属低效消毒剂,不可用于中高危物品的消毒。 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剂环氧乙烷(EO): 环氧乙烷又叫氧化乙烯,是一种非常活泼的化学消毒剂,在低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温度10.73(沸点)时变为气体,对各种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好,穿透能力强用于器械及物品的消毒灭菌,需要使用专用的环氧乙烷灭菌器,以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