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教育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 专业培养目标中级保育员和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二、 专业素质培养要求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必需的幼儿教育教学法和幼儿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知识,掌握幼儿教育音乐、体育、美术、语文、数学、外语、舞蹈等文化基础知识,具备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活动,幼儿卫生保健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现代化职业素质,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三、 技能训练要求熟练掌握幼儿园教学、组织和管理技能,掌握必需的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艺术技能,了解幼儿保健和生理卫生,熟悉幼园的管理。毕业时达到中级幼师标准。 四、主要课程。 音乐、舞蹈、钢琴、书法、美术、自然科学、幼儿卫生保健、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学法、幼儿园活动、幼儿园管理、幼儿活动教程、幼儿卫生学、听话与说话、儿童文学、幼儿教学综合实习等。五、学制三年(初中生源)。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幼儿教育 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表课程模块序号 学期 周课时 课程 课程 周课时课时学分备注一二三四五六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实习121612161216820公共基础课1体育222282政治223语文224数学225幼师英语226就业指导27心理健康28计算机基础449专业基础课1美术2242视唱42283手工2244声乐42285钢琴444126乐理4267舞蹈4444168听话与说话(1)1111(一)449听话与说话(2)(二)22岗位专业技术课1儿童文学442幼儿卫生学443保育员444幼儿园活动教程4265幼儿教育心理学446普通话447幼儿园管理228教学见习选修课1插花2化妆34周 课 时121612161216820学期所学课程总数9111111课时总计(20周)总课时560560560560实 践160160160240幼儿卫生学教学大纲一、 课程任务和目的 幼儿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幼儿卫生学是预防医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学习幼儿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二、课程学时分配表序 号章 节 名 称学时分配1第一章 新生儿期的保健102第二章 婴幼儿的身体特点103第三章 婴幼儿的营养104第四章 婴幼儿常见病105第五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06第六章 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107第七章 婴幼儿的心理健康108第八章 集体儿童保健10合 计80三、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第一章 新生儿期的保健(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新生儿期保健的重点;了解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营养品,并积极倡导母乳喂养;能初步鉴别哪些是新生儿期特殊的生理现象,哪些是生病的迹象。(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第二节 新生儿的一些特殊生理现象第三节 新生儿的疾病第四节 提倡母乳喂养第二章 婴幼儿的身体特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保育要点。掌握评价婴幼儿体格发育的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第二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第三章 婴幼儿的营养(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关儿童营养的基础知识。2、了解科学喂养婴儿的方法,以及如何为幼儿提供合理的平衡膳食。3、了解常见食物中毒的种类,严防食物中毒的发生。了解什么是食物致敏。(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营养基础知识第二节 婴儿喂养第三节 幼儿膳食第四节 食物中毒和食物致敏第四章 婴幼儿常见病(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疾病的一些表现,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一些常见的症状有初步分析的能力。掌握一些常见病的防治要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早发现疾病第二节预防常见病第五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计划免疫和预防儿童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意义及措施。2、了解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症状,以利于早发现、早治疗。3、认识传染病的一般规律和灾后防疫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二节传染病概述第三节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第四节婴幼儿常见寄生虫病第五节灾后防疫第六章 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促进病儿的康复。2、了解常用急救术的操作方法,万一发生意外伤害,能在现场进行合理、有效的急救。(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常用护理技术第二节急救技术第七章 婴幼儿的心理健康(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的整体观。认识婴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健康的标志,以及维护、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了解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及矫治方法。掌握常用的儿童行为疗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第二节婴幼儿的心理评估第三节婴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第四节心理疾病第五节行为治疗第八章 集体儿童保健(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集体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2、了解儿童定期体格检查、晨午检查和全日健康观察的内容和方法,制订一日生活日程的依据,体格锻炼的注意事项,集体儿童膳食计划的制订,传染病管理和安全措施,以及建筑设备的卫生学要求。(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第二节 健康检查第三节生活日程第四节集体儿童膳食第五节体格锻炼四、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考核的方法包括笔试、撰写调查报告、作业等。其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批改试卷。学生的学期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和40%。学生成绩采用百分制。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1、幼儿卫生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2、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教育顾荣芳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3、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朱家雄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4、人体解剖生理学钱梓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一)、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初步掌握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能力;(三)、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和专业思想,培养提高自我心理的品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的能力。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一)、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本课程教材编选的指导思想。(二)、吸取心理科学的新成就,促进学科内容的现代化。(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四)、课程内容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知识水平。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课题序号课题内容学时分配课题一绪论6课题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6课题三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6课题四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6课题五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6课题六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6课题七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6课题八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6课题九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6课题十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6课题十一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6课题十二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6课题十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8合计学时80具体的教学要求第一章 绪论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初步认识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以及学前儿童心理学对指导幼儿教育工作的意义,初步了解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激发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兴趣和愿望。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理论知识,了解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体会针对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的必要性。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教学要求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儿童注意的表现及特点,学会分析儿童活动中的注意及促进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策略。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教学要求掌握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表现及特征,初步学会运用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儿童的活动及促进儿童感知和观察力发展的策略。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教学要求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及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策略。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学要求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有关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活动及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策略。第七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教学要求初步掌握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的活动及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第八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教学要求掌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的活动及促进学前儿童的活动及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策略。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教学要求初步掌握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表现和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策略。第十章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教学要求掌握学前儿童动作意志行动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意志行动发生和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意志行动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表现和促进学前儿童意志行动发展的策略。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饿发展教学要求掌握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表现和促进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策略。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教学要求初步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表现和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策略。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教学要求了解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规律;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诸因素的作用;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诸因素的作用;初步运用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论知识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提出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策略。四、考核与成绩评定期末考试成绩采取开卷考试。学生的学期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和40%。学生成绩采用百分制。五、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陈帼眉、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2、王凤玲、学前心理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1年。3、陈帼眉、冯晓霞、学前心理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幼儿园活动教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一)、使学生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需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相应专业技能。(二)、培养学生重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思想。(三)、增强学生活动设计的能力。(四)、能正确地进行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二、教学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2、与时俱进;3、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课时分配本课程学时分配如下:序 号章 节 名 称学时分配1绪论22第一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53第二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与设计184第三章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与设计185第四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与设计186第五章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设计187第六章 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与设计188第七章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与设计189第八章 幼儿园园区活动与设计5合 计120绪论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的性质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理解并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内涵、作用、原则、评价。第二章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与设计理解各种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分析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掌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 第三章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与设计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意义、目标、内容、方法,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 第四章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与设计 掌握幼儿园科学活动意义、目标、内容、范围,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法与环境设置、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第五章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设计 了解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意义、教育流派,掌握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指导与设计 第六章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与设计了解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意义,掌握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原则和方法,并掌握儿园体育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与设计 第七章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与设计了解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特点,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手段、美术教育的设计、美术作品的评价 第八章 幼儿园创造教育活动与设计了解幼儿园创造教育活动的内容、目标、设计。 第九章 幼儿园园区设计掌握幼儿园园区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四、 作业形式与考核要求考核要求:因为这门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故作业和成绩考核应体现这一特点。学期成绩由平时的上课情况、书面的幼儿园教育幼儿活动设计、实际操作与演示组成,总成绩=上课情况10%+书面的幼儿园教育幼儿活动设计50%+实际操作与演示组成40%。五、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1、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编写委员会M、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3。3、幼儿园教育活动大全(小班、中班、大班六册)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4、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视唱练耳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视唱练耳是培养音乐专业技能的基础课程,通过对视唱练耳的学习,初步掌握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辩等各类音乐要素以及准确把握的基本能力,从而使其掌握所唱、写等实际能力,来胜任幼儿音乐教学高辅导工作。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并具有运用能力,并且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辩等各类音乐要素以及准确把握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两种唱名法,具有较好的视唱和听辩能力,其中要包括五线谱三升三降的视谱能力和简谱视谱能力。旋律、音程与和弦的听辩和记谱能力。复杂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及感知能力。其课程学习内容的各种知识点和听、唱、写等实际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速成良好的音乐感知力和记忆力。三、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课程学时分配:序号课题内容学时分配1第一章 无升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62第二章 一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43第三章 一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64第四章 两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65第五章 两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66第六章 三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67第七章 三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6合计40视唱练耳的学习包括三个升、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和声及旋律小调、多声部等各种曲调的视唱,各种音程及和弦的听辩与单声部、多声部旋律的听写、基本节奏与节拍的练习。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 无升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包含了与视唱练耳相关的乐理知识学习、多种节拍与节奏训练,建立良好的节奏感和调式感,养成正确的视唱习惯;认识、感知各种章程,学习两种谱式及记谱法。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音乐体系、记谱法、节拍节奏、音程、大小调以及C宫系统五声调式等学习内容。第二章 一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在音程的基础上增加和声视听训练,如调内和声音程的连接;熟悉原位与第一转位和弦的结构,感知单个和弦的性质;掌握固定与首调两种唱名法,学会两种谱式的对译。在学习过程中,在机地融入调及调的五度循环、五声调式、音程与原位三和弦等学习内容。第三章 一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加强音程与和弦的构唱与听辨能力,能辨别原位及两种转位和弦,熟悉不同调内的 级和弦连接;能进行移调视唱。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调式调性、同主音大小调、和弦原位及转位、移调等学习内容。第四章 两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加强首调视唱和听记旋律的能力,学习移调记谱;分辨各种三和弦及转位和弦的性质,进行调内和弦连接的听唱与记谱训练;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转调及三和弦转位的连接等学习内容。第五章 两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进行二声部节奏与旋律的听唱与记谱训练;熟练首调视唱与记谱;对和弦的性质及音高的听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调内和弦连接的听记及调性分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调式变音、增减三和弦及转位和弦等学习内容。第六章 三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在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基础上听辨七和弦(原位及转位);加强含复杂节奏型的单声部旋律及简单二声部旋律的听记能力;学习转调视唱。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属七和弦、各种复杂节拍与节奏、转调的学习。第七章 三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四、与其它课程和联系相关课程:曲式分析、合唱、指挥、即兴伴奏、钢琴即兴弹奏等。五、考核及成绩核定考核方式采取综合评价方式,即将视唱、练耳按照5:5评分比例统计考试分数,同时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最后得出综合评价分数。评分采用百分制。考核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加上期末考试成绩(占70%)组成。六、教材与参考书1、许敬行等编:视唱练耳(14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2、张振庭编著:乐理视唱一课三练,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听话与说话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1、课程的性质“听话与说话”是广播电视大学中专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分四个学期学习,此为第三学期课程。2、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基本能力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从事幼儿教育的必需的职业口语能力。每一章节由训练目标、训练指导、训练材料或范例指路、思考练习等四部分组成。3、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学习知识和听说训练齐头并进,主要训练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包括独白体说话训练和会话体说话训练。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边讲、边示范、边练习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以及从事幼儿语言教学的能力。2、教学形式本课程采有录音课讲授、教学班面授、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录音课以文字教材为基础,对主要内容及说话要领加以介绍、提示和示范;教学班面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本课程必须以说话训练为主,精讲多练,学练结合,对各种独白体说话及会话体说话,通过单向说话和双向、多向的交流对话的训练,掌握其特点、技巧和方法。三、教学媒体设置及要求1、以文字教材为基本教材;2、录音课讲授重点内容,作出“说话”示范;3、学习指导书分解教学内容,指导训练技巧。四、本大纲的适用范围本大纲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并且适用于考试大纲,也可作为期末复习考试的依据。课时分配教 学 内 容面授课时数录音课时数训练课时数独白体说话训练复述训练624看图说话训练624讲故事训练624即席发言训练84演讲训练10会说话体训练交际语训练20616总复习总 计58616合 计 80五、独白体说话训练(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了解独白体说话的特点及一般要求;充分使用教材中的训练材料,掌握独白体说话,包括复述、看图说话、讲故事、即席发言、演讲的技巧,并根据其要求做好各种独白体说话。(二)、教学内容1、复述训练 详细复述详细复述的要求及方法;范例引路;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概要复述概要复述的要求及方法;范例引路;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创造复述创造复述的要求及方法;范例引路;完成思考和练习三。2、看图说话训练 看单幅图说话看单幅图说话的要求和方法;范例引路;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看多幅图说话看多幅图说话的要求及方法;范例引路;完成思考和练习五。3、讲故事训练 讲别人编的故事讲别人编的故事的要领;范例引路;完成思考和练习六,能够讲别人编的故事。 讲自己编的故事讲自己编的故事的要领;范例引路;完成思考和练习六,能够讲自己编的故事。4、即席发言训练 点式即席发言点式即席发言的特点和要领;范例引路;完成思考和练习七。 线式即席发言线式即席发言的特点和要领;范例引路;完成思考和练习八。5、演讲训练 准备演讲读稿演讲的要求,依据教材上的训练材料及演讲对象要求,作读稿演讲练习;离稿演讲的要求,对教材上的训练材料作离稿演讲的选段练习;列纲演讲的要求,完成思考和练习九编列提纲演说练习。 即兴演讲即席演讲的要求;学习教材上的训练示例,完成思考和练习九即席演讲的练习。 演讲技巧演讲结构技巧;演讲语言技巧;演讲态势语技巧;演讲控制会场的技巧;范例引路;完成思考和练习十。六、会话体说话训练(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了解会话体说话的特点及一般要求;掌握会话体说话中交际语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交际语言。(二)、教学内容1、交际语训练交际语概述;交际语的特点;不同交际语语体类别的训练:社交应酬语体接待、拜访、求职应聘等语体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范例引路;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交流沟通语体交谈、谈心、劝导等语体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范例引路;完成思考和练习二。七、教学参考书目1、 教师口语语文出版社,2001年8月第二版。2、教师口语训练手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第二版。商务文秘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 专业培养目标:商务文秘专业主要培养能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社交接待、公关策划、谈判促销和公文写作、公文处理及档案管理能力,既懂商务知识又具备文案策划能力的复合型文秘人才。二、 专业素质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从事文书、秘书、档案管理、信息资料的搜集、公关礼仪及计算机文字处理等办公程序性工作,并能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务的初、中级综合性应用人才。三、 技能训练要求:(一)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遵守职业道德,勤奋敬业,诚实守信。2、掌握秘书、公关礼仪、文书档案、商务会展、企业管理等方面基础知识。3、一定的应用写作能力,文书格式规范、语言准确流畅,能熟练处理文书信函,对文件信息进行归档管理。5、强烈的服务意识、得体的语言、准确的理解判断、良好组织协调能力、出色的沟通合作能力、大方适度的仪容仪态。6、快速运用速录机、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技巧,能熟练进行电子表格、数据处理及桌面印刷等工作,能熟练的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并进行日常保养维护。7、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秘书五级以上。(二)从业适应范围1、工商企业的办公室的办公自动化服务人员、行政事务工作人员、商务活动人员。2、行政事业机关的办公室综合性文秘人员。3、其他行业的文书、秘书、信息档案管理、公关礼仪、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日常事务管理的辅助人员。四、主要课程:体育、政治、语文、数学、文秘英语、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秘书礼仪、文书与档案管理、秘书中级、口语交际训练、应用文写作、OFFICE办公软件、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演讲与口才等。五、学制:三年(初中生源)。六、课程考核要求:1考核方式:该专业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其中平时考核包含对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其他内容,期末考核包括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以及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2考核项目及标准:考核项目考核标准权重平时作业根据学生完成作业情况,选取5次来进行考核。10%实践根据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单元的实训任务中所表现出的操作规范程度、小组合作表现以及任务的完成情况予以考核。15%小测验根据课堂小测验、课堂提问情况、学生出勤情况等进行考核。15%期末考核通过书面考试形式,考察学生对档案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大约为70%。60%七、对学生自学和习题的要求:1课内外学时比例:课内外学时比例为122习题总量:30题左右,其中基本题、中等难度题和提高题的比例约为352。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商务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表课程模块序号 学期 周课时 课程 课时学分备注一二三四五六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实习226208161214141416公共基础课1体育22222102政治223语文444数学225文秘英语446计算机基础4267健康心理228就业指导2249应用文写作2210秘书基础22专业基础课1秘书礼仪22222102文书档案2243口语训练22264公共关系225电子商务42286形体训练447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44岗位专业技术课1秘书中级644142速记223书法4264电子商务445秘书实务2466文书档案管理447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6410职业选修课1Office办公应用224102企业管理4263演讲与口才2244法律22周 课 时226208161214141416学期所学课程总数897108课时总计(20周)总课时560560560560560560实 践160160160240336440九、主要课程内容: 1、基础课(1)语文:本课程讲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课目。着重提高阅读和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由此培育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品德和智慧。(2)数学: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函数、极限与连接导数与微分、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线性代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极限、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等理论。能运用数学解决经济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为专业服务的目的。(3)商务英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朗读的句重音和意群的划分,巩固所学常用词和词组的用法,同时也要掌握阅读技巧和一定的翻译能力,还要学习段落写作并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兼顾写和说的能力的培养。(4)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本课程按照教育部全日制中专学校学生课程要求开设。(5)体育:本课程按照教育部全日制大专非体育专业体育训练标准施教。2、专业基础课(1)企业管理:主要掌握现代企业的管理原理、管理职能、管理组织、管理方法。(2)法律:主要讲授公司与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著作权法、专利汉、商标法、世界贸易组织法等内容。(3)电子商务: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性质和特点,更好把握商业运作。(4)速记:速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5)公共关系:掌握公共关系的性质、内容、方法,学习公共关系案例。(6)秘书礼仪:掌握不同场合礼仪内容和要求,把握秘书职业形象设计的特点和方法,掌握各类商务活动的特点和操作。(7)管理心理学:讲授管理心理学的有关内容,使学生从心理和行为学角度把握管理的微观层次的方法和技巧。(8)口才学:讲授秘书职业不同场所口才的特点和要求,满足秘书职业的口才技能需要。3、专业课:(1)秘书学概论:讲授秘书职业的性质、特点、能力要求和工作内容,及秘书职业的国际发展情况和趋势。(2)文书学概论:掌握文书工作规程和特点,打好文书工作基础.(3)行政管理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娴熟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4)应用文写作:讲授公文和各类常用文写作,培养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5)办公室事务和管理:讲授办公室各方面的管理及办公效率提高的方法。(6)办公自动化和摄影艺术:讲授计算机windows和office的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各类办公器材的使用。(7)商务活动与商务谈判:讲授商务接待、商务会议、商务谈判的有关内容。(8)信息与档案管理学:讲授信息管理和档案收集的有关内容。4、选修课(1)美学:讲授美学基本理论,培育美学素养。(2)国际政治与形势:了解当今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开阔眼界。(3)领导学:对领导的任务和工作特点有了解,以更好辅助领导工作。八、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商业与公益活动、社会与专业调查、校内模拟实习、校外模拟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环节。(1)军事训练:通过军事训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组织纪律、国防意识及优良传统与作风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时间安排在第1学期前两周。(2)商业与公益劳动:利用劳动周和双休日参与公益活动,培养沉重的劳动观念,服务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3)社会与专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情教育,树立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社会生活,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观念,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时间安排在寒假期间,共5周。(4)校内模拟实习:结合所讲课程,对秘书实务中的接待与礼仪,会议安排与谈判,组织协调与应变能力等各项操作性内容进行模拟实习,使学生掌握一系列文秘技能,培育工作观念和服务意识。(5)校外实习:让学生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去从事文秘岗位的实习,通过实习,让他们对整个秘书工作及素质要求有个切实的、全面的了解,同时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并培养其熟练的工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业务熟手。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第18周。(6)汽车驾驶培训:通过培训和实习能驾驶各种小型办公车辆,时间安排在第5学期后第四周及第六学期的前5周(7)毕业论文: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辨,进一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理论水平,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第12周。九、商务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度表(附表)十、成绩考核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评定学习成绩的重要一环,必须严肃认真地进行。成绩考核可采取考试和考查两种办法。根据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留级和是否准予毕业的依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采用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考核成绩,考试采用笔试或口试,开卷或闭卷以及其它方式进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由指导老师评定成绩,军事训练采用个人小结,班组评定的方式考核。考试成绩一律实行百分制。考查课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成绩。理论教学要统筹安排好每个学期考试和考查课程的门数。考试课程除体育课外,一般每学期不超过四门。要重视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成绩要按适当比例计入考试成绩。体育课按国家教育部规定每学期作为考试课。凡是实验(上机)占重要地位的课程,其实验都要单独考核成绩。本专业的大部分课程的实验(上机)的考试成绩,均应单独列入学生成绩册秘书礼仪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秘书礼仪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秘书工作中的各种礼仪规范,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将学到的“秘书礼仪”知识变为自觉的行动,在未来的工作中掌握各种活动的礼宾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该课程适用于文秘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秘书礼仪这门课,让学生认识秘书礼仪在现代公共关系活动中、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秘书礼仪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秘书礼仪的基本常识;掌握秘书礼仪在生活中、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工作的技巧等知识。学习这门课程,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内容外,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己学礼、懂礼、守礼和用礼的意识,充实自己并完善自身,提高综合素质。本课程的学习,主要采用讲授和情境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结合实例讨论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全面掌握秘书礼仪的基本知识;同时还采取实训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模拟训练,实际操作,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秘书礼仪在工作、生活中的运用技巧。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该课程的前期课程有:秘书学、秘书写作、应用文写作等,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秘书的角色有了较多的了解,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该课程的后期课程和实训有:商务沟通、资格考试、见习。该课程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45学时,其中讲授学时为35时,实训为10学时。第一章 秘书礼仪概述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礼仪的含义要素及发展历史;了解秘书礼仪工作的地位及与秘书其他工作的关系;掌握秘书礼仪工作的特点和意义。教学重点:礼仪的含义与要素;秘书礼仪工作的特点、意义;职能与原则教学难点:秘书礼仪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一、礼仪的发展和特征二、现代秘书礼仪工作1.秘书礼仪工作与其他工作的意义2.秘书礼仪工作的特点3.秘书礼仪工作的意义 第二章 秘书礼仪工作的范畴和原则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要求:理解秘书礼仪工作的职能;了解秘书礼仪工作的工作范畴;掌握秘书礼仪工作基本的原则并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教学重点:秘书礼仪工作的职能与原则教学难点:秘书礼仪工作职能的掌握 教学内容:1.秘书礼仪工作的职能2.秘书礼仪工作的原则3.我国宗教、民族和外事政策第三章 秘书人员个人礼仪教学时数:9学时(其中实训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秘书人员个人礼仪、内容、意义及基本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