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伤仲永》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伤仲永》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伤仲永》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伤仲永》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伤仲永》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仲永王安石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江西临川人 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 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 临川先生文集 随笔即随手笔录 不拘一格 是散文的一种 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 短小活泼 意境隽永 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童年时期 才思敏捷 天赋极高 如五岁时就 啼哭求之 书诗为名 指物作诗立就 文理可观 等 少年时期 才思衰退 大不如前 不能称前时之闻 青年时期 才思平庸 与众无异 泯然众人矣 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 其父利其然 不使学 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 荒废其学业 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 受于人者不至 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 揣摩 一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 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 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金溪民方仲永 交代了他的籍贯 身世 姓名 家世 世隶耕 为下文作铺垫 既衬托出他的非凡天资 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揣摩 二 阅读第3段 思考下列问题 1 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2 这一段 受于天 指什么 受于人 又指什么 3 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受于天 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 即有天赋 受于人 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 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对文中的 之 于 进行归类 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动手做一做 之 忽啼求之 它 指书具 代词 借旁近与之 他 指仲永 代词 余闻之也久 这事 指仲永父 不使学 环谒于邑人 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 的 助词 卒之为众人 语气助词 不译 6 传一乡秀才观之7 邑人奇之8 或以钱币乞之9 于舅家见之10 受之天也 代诗 代仲永 代诗 代仲永 代仲永的通达聪慧 于 环谒于邑人 到 介词 于舅家见之 在 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 比 介词 受于人者不至 被 介词 邑人奇之 以 为奇 形容词作动词 宾客其父 把 当作宾客 名词作动词 利其然 以 为利 名词作动词 伤仲永 哀伤 感伤 形容词作动词 三 理解下列句式1 不使学 省略句即 不使之学 不让 仲永 学习 2 还自扬州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 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 受之天也 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