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12 姥姥的剪纸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课 型新授课课 时第1课时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突破重点难点设想读、议初步感受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教学媒体小 黑 板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3、边读边想一想,姥姥是个什么样的人?姥姥的剪纸作品给你怎样的印象?4、师生共同交流。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一)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2) 学习第一部分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3、交流: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 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3、指导朗读。4、小结: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又不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划去错误读音。择(ze zhai)菜 刁难(nan nan)三伏盛(sheng cheng) 夏 薅(hao ru)草机灵(ling ling) 数(shu shu)九寒冬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12姥姥的剪纸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教学反思 课 题12 姥姥的剪纸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课 型新授课课 时第2课时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突破重点难点设想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体会浓浓的亲情。教学媒体图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1、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你们想见识一下精美的窗花吗?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2、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你有什么话要说?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的特点。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一)学习4-6节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学生小组讨论交流。2、了解学生朗读感悟情况,并随即点拨,引导学生欣赏姥姥的剪纸。(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老老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4)“我抢过来一看老牛背上。”(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3、学生朗读有关词语,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姥姥的剪纸是何等精美,何等的有意义。4、 有感情地朗读能够表现出姥姥的剪纸相关特点的句子,读出赞赏之意。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二)、学习7-12小节1、观察姥姥剪纸简直成了一种享受。密云多雨的夏天,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拴”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吸引)姥姥的剪纸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可以牢牢的吸引住我,抵挡得住游泳的诱惑!可见姥姥的剪纸技艺多高啊!2、屋檐下,姥姥剪了几幅图样给我,分别是什么内容呢?它们都表达了姥姥怎样的感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12小节,思考一下。3、讨论交流:牛驮着兔子;牛和兔子一起啃食青草疼爱4、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浓浓的亲情。老师请几位同学们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5、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6、引读: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7、我们能读出作者对姥姥的感情吗?指读,齐读。评价。8、本段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大家可以背下来吗?出示:“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的兔子,()的兔子,()的兔子;()的老牛,()的老牛兔子总是在(),老牛总是在()。我摆弄着()的窗花,对()的兔子和()的老牛充满了好感。”同学们可以先参考着背,再不用依靠来背。(三)学习13小节1、姥姥一直用她的剪纸表达着对我浓浓亲情,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一幅是这样的出示:“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连接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我明白了姥姥对我有什么“期待”?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是啊,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牵挂。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在收到姥姥寄来老牛望着远去的小兔子的剪纸后,作者心境肯定颇不宁 静,眼前肯定会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时候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假如你是作者,该怎么给姥姥回信呢?试着写写。教学反思 课 题13 牛 郎 织 女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课 型新授课课 时第1课时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会用“原来”造句。3、仔细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突破重点难点设想通过理解、自读、朗读理解讨论等方式小学,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复述这个故事。教学媒体小黑板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2、板书课题。3、了解作者资料。(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2)你们学过他的作品吗?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2、指名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第一段:(1-2)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与老牛相依为命。第二段:(3-5)牛浪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并结为夫妻。第三段:(6-7)牛郎与织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老牛死了。第四段:(8-10)王母娘娘抓走了织女,牛郎带着孩子追,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一条天河将他们隔开。第五段:(11-12)牛郎织女从此隔河相望,只在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才能在鹊桥上相会。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牛郎是怎样的孩子?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一)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1、小组内交流。2、师生合作,班上汇报。(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二)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1、自由读一读,勾画喜欢的部分。2、班上汇报。3、评一评。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1、作业:用“原来”造句。2、谈谈学文后的感受。(1)举手谈一谈。(2)学生互评。(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板书设计: 美满生活老牛诀别13、牛郎织女织女被抓 携子追赶鹊桥相见教学反思 课 题13 牛 郎 织 女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课 型新授课课 时第2课时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抓住主要情节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牛郎、织女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学习中通过读、思、议、评等形式积极学习,完成上述目标。教学媒体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1、上节课我们简单地学了牛郎织女这篇课文。知道了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与织女相识并打算生活在一起。可你知道为什么织女会嫁给这样穷困的牛郎吗?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找一找。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2、对,因为织女被牛郎善良能吃苦的高贵品质打动了,所以决心嫁给他。我们一起好好地读一读这句话。二、多元导悟,合探解疑(一)感受生活的美满1、俗话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这条线可真长啊,从天上一直牵到人间。老在牛的巧妙安排下,牛郎与织女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人间过着幸福的日子。2、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6小节,谁愿意试一试。其他同学静静地欣赏,并思考,牛郎织女的生活过得怎么样?能用这一小节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吗?(美满)3、你能想象牛郎织女美满生活的画面吗?4、同学们想象得真好。他们过的日子,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男耕女织)教师板书。5、男耕女织,是民间故事中最美的元素,追求自由的他们,日子虽苦心里朝霞网版权所有!却甜。正如黄梅戏中唱到(课件:播放黄梅戏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6、牛郎织女恩恩爱爱,这样的生活真令人羡慕。让我们一起再来深情地读读第6小节。(二)感受分离的痛苦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1、快乐美好的日子总是这般短暂。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此事。同学们想一想,作为天庭的最高统治者,她会有什么反应呢?2、文中写王母娘娘是怎样反应的呢?(出示第8小节)3、同学们,你们想想,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却私自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妻。真正让王母娘娘气得暴跳如雷的原因是什么?4、是的。挑战了王母娘娘的天颜,邈视了天庭的威严,这还了得!一个小小的仙女竟敢如此,后面的人都效仿她,那还了得!那天庭还不乱了套!王母娘娘要杀一儆百。(出示第8小节点出关键词)学生齐读第8小节。5、王母娘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潜心读读9至10节,哪些句子或词语能让你感受到,圈画出来,在一旁写写自己的感受。(交流:冷酷自私、凶恶霸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6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 真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是牛郎织女有多少话要说啊!河此岸的牛郎会想些什么呢?河彼岸的织女又想倾诉什么呢?7、说得多好啊!纵使天河波涛汹涌,也隔不断牛郎织女的情,因为他们心心相印,真情永恒。(引读11小节)8、同学们,相爱的两个人能朝夕相处,那是一种幸福,但如果被迫分离, 仍然坚守着他们的真情,那就更令人心生敬佩!(三)祝福感人的爱情1、故事到这儿已经结束了。让我们来读读12小节,想一想12小节可以去掉吗?为什么?朝霞网版权所有!朝霞网版权所有!谁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可以去掉。因为这一小节告诉我们喜鹊都被他们感动了,可见他们的真情能打动所有的人。生:不可以。他们一年毕竟能见一次面,这多少还有点期待和希望。生: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评价小结,出示朗读宋朝诗人秦观的鹊桥仙。三、巩固深化,学用延展中国四大名间故事除了牛郎织女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白传蛇和孟姜女。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感受中国民间文化的魅力。教学反思朝霞网版权所有! 课 题14 安 塞 腰 鼓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课 型新授课课 时第1课时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突破重点难点设想以读为基础,积极思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教学媒体小黑板 、课 件(图片、录像)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1、出示相关图片。2、介绍: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使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是劲!”今天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动描摹,跟着安塞腰鼓的节奏,体会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生命的律动。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节次,画出生字。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习生字。投影:(1)指名读生字,及时纠正。(2)自由读生字,同位互相检查。(3)再指名读。全班齐读。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课文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那么文中具体写腰鼓表演的是哪几段?请同学们速读课文。2、师生共同交流:(1)第1-4自然段:写了鼓响前的静。(2)第5-17自然段:具体地描写腰鼓表演时的闹。(3)第18-20自然段:写了鼓声停止后的寂静。3、指名读第一部分,思考鼓响前的静,作者描述了什么?4、指名交流。5、腰鼓表演开始了,我看到了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感受腰鼓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的热闹。6、出示句子: 的安塞腰鼓。7、师生共同交流,感情朗读。8、听录音,感受文中激情。过渡:有人说,安塞腰鼓能使空气燃烧。是啊,就像空气中本来包含着氧气一样,人的心中本来就蕴藏着激情,蕴藏着力量,一旦遇到火种,便会不可阻遏地燃烧起来。那么,就让安塞腰鼓在我们课堂上也燃烧一回。(播放517自然段录音,以激发学生激情,然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9、体味句式修辞的表达作用: 从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似乎听到了激荡的鼓声,感受到了那烈火般的舞蹈,文章为什么会这么有气势?你能否从文章的语言材料中找一点依据?10、感知文章结构。小黑板展示:安静的腰鼓(静)火爆的腰鼓(动)寂静的腰鼓(静)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1、钢笔描红。2、朗读课文腰鼓表演部分。板书设计: 舞蹈火烈狂野 响声隆隆14 安塞腰鼓 后生元气淋漓(好一个) 舞姿叹为观止教学反思 课 题14 安 塞 腰 鼓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课 型新授课课 时第2课时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语言之情感。2、学习课文520自然段,探究,品味,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放、开放的性格。突破重点难点设想通过读、思、议等方式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重点是对第17自然段的理解。教学媒体小黑板、录像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1、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领略了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感悟了安塞腰鼓“舞蹈”的“火烈、狂野”(板书)。现在,我们再次走进“安塞腰鼓”,去感受它,去领略它,去欣赏它。请看2、录像播放“腰鼓表演”。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1、复习“舞蹈”部分(1)、出示6-7自然段师引读:看哪,“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2)、这火烈狂野的舞蹈场面,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他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多媒体出示,学生齐读)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一)学习“响声”部分1、出示9-10自然段2、指名读。(师生评议)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整修合同协议书范本
- 工伤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 运输车辆维修合同协议书
- 发廊员工合同协议书
- 砌体合同协议书
- 雇佣工合同协议书
- 纺织品样品制作流程详解试题及答案
- 贴瓷砖安全合同协议书
- 飞鸟学堂测试题及答案
- 岗位合同协议书
-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6课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人美版
- 自愿参加活动免责申明
- 交响音乐赏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
- DZ∕T 0248-201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正式版)
- JTG-T 3331-07-2024 公路膨胀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护理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课件
- 医院检验检查管理制度
- 医院手卫生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管片基础知识与管片选型
- 2024-2026年版中国运动康复产业白皮书
- 建筑设计防火要求规范2024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