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与鉴别对农作物的危害与鉴别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舒枣妮_一各种形式的大气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仅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发生污染事件,而且危害农业生产.造成农作物,果树蔬菜,饲料作物,绿化植物等生产的损失,导致农业生产单位的经济损失.此外,相当一部分大气污染事件不是由污染物的直接危害形式出现,而是由于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动物摄人了吉污染物过多的饲料,发生病害.造成死亡或疾病.这种危害,有时候在植物体上并无明显症状.开始时不为人们所重视.必须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对污染源,植物体动物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把问题弄清.所以.保护农业环境.必须了解大气污染对农业的危害.一,大气污染物种类一般而言,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乙烯和氨气.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毒性不仅机理不嗣.而且毒性有很大差别.大致可分为三级:A级,毒性最强,如氯化氢氟化硅氯气,乙烯,过氧乙酰基硝酸酯,它们在ppb到教十ppb浓度时,就对植物产生毒害.B级,毒性中等.如硫氧化物,硫酸烟雾,氮氧化物.硝酸烟雾等,它们一般在ppbppm浓度时,对植物表现毒性.C级,毒性较弱,如甲醛,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氰化氢等,在数十至数千ppm浓度对植物产生毒性.必须目f起重视的是,上述是指产生伤斑时的毒性,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往往在更低的浓度,植物尚未表现危害症状时,就可能由于植物体内积累增加而间接造成动物生产的危害.同时,大气污染对动物和植物的反应往往不同.有的污染物.如氟化氢,植物比动物更敏感,有的再染物普遍存在,各种条件下都有接触,长时间接触较易造成危害,如硫氧化物.二,檀辟白受大气污染辟白危害的基本症状大气污染物厦其敬生产物对陆生植物的影响有时可能是持续性的,但在一般情况下污染物的浓度是变化的.植被对污染物的反应也不同,它既取决于植物本身,也取决于外界环境因子.这种影响有时是有益的,恒通常则是有害的.它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可以是直接的(通过叶子的吸收),也可以是间接的(沉降在土壤中,然后被根系吸收).它可以是单一污染物.也可以是几种污染物复台作用的结果.各种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植物接触一定时间后.就在植物叶部表现症状.污染物对植X5lol;l,物造成危害的情况十分复杂,要与气象条件,如干旱,大风,霜冻,冰雹等危害区别.与土壤,水质的危害区别,才能正确判断大气樗染的危害.大气污染对植物造成的危害.一般可分为可见危害和不可见危害二类情况根据症状出现的快慢.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混台危害三种情况.急性危害是污染物浓度高,接触时间短,J至3天或更短的时间就表现症状.浓度往往在ppm级.一般毒性较强的气体污染物,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如湿度高,气流停滞,风向适宜,气温较高等条件,容易很快表现症状.失绿,组织坏死,是常见症状.因其变化较快,伤害较重,往往易于发现.慢性危害在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如ppb至ppm级,经长时间接触<几十天)后.植物表现发育不良.生长不够旺盛.轻度缺绿,色泽较淡等.能导致一定程度减产.混合危害是急性慢性的症状兼而有之,常是在低浓度,长时间接触,表现慢性危害的基础上,又发生高浓度,短时间的急性危害由于各种污染物产生危害的机翩不同,症状表现各有特点,在不同植物上的症状也有差别.但在危害部位,伤斑特点等方面仍有一定规一L律.同时与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闽值剂量).昧r上进可见危害外一般在污染物浓度特别低时,对植物产生不可见危害,亦称隐性危害或生理危害.仅对生育有一定抑制,对产量有轻微影响.这种危害要用精密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对照,才能为人们所认识三,太气污染伤害与其它伤害的鉴别1现场调查观察(1)r解污染源.了解受害地区附近是否有排放有害气体的工厂,车间或装置,并了解气体的种类和浓度.掌握近期燃料,原料,物料,设备变化情况,了解有关气象因素,如风向,降水干旱,湿度送温等.尽可能实测有关地区大气实际蛾度.同时也要了解发生危害的田块施用农药化肥和灌溉情况.(2)观察叶片症状.首先要与其它因素造成的症状加以区别.晟易与大气污染症状混淆的是冻害.如小麦及竹类在早春受冻害后,自叶尖向F变黄萎蔫,樟树冬季受冻,在叶脉间出现点块状伤斑,与二氧化硫危害相似,樟树受冻,有时在叶缘坏死,又似氟化氢危害症状.石楠,广玉兰,女贞挂花山茶等的冻害症状与氯气危害相似要联系发生危害期间有无冻害,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分析.病虫害症状与大气污染的伤害一般比较容易区分.虫害带有咬嚼的痕迹,病害带有病原菌生长,有时还有孢子柬群,分生孢子,子囊孢子等.不易与大气污染区别的病症,可作进一步镜检,培养,分析.缺乏微量元素的症状有时也会和大气污染症状混淆,玉米缺钾时,叶尖和叶缘出现土黄色坏死斑,严重时叶片卷缩.与氟化氢引起的伤斑相似,棉花缺钾时,叶脉间褪色发黄,有时出现棕色小斑块,但与正常组织间无明显界线.周围有黄化区近似氯气污染症状棉花因硼过多中毒时,叶脉间出现肉红色斑,近似二氧化硫症状.油菜缺镁时,植株生长矮小,且叶片边缘和脉间出现紫红色斑块,也像二氧化硫等的症状长期干旱,施肥不足,老化等症状,多半是叶片部分褪色发黄,这些部分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线.并且一般不会产生坏死斑,但有一些单子叶植物,如唐菖蒲,萱草,鸢尾等有时因营养条件或自然老化,叶尖出现枯死情况,与氟污染引起的坏死斑相似.风害引起的擦伤现象,在单子叶植物上出现伤斑,但在背风处则显着消失.另外,污水莉土壤中有毒物质也会使植物地上部表现症状,但其危害特点是:根部受伤或腐烂,下部叶片受害重,一片叶子往往基部受害重.大气污染一般不危及根部,往往上部或中部叶片危害重.叶片的叶类,叶缘或脉间产生伤斑,基部则较少受害.上述非大气污染因素造成的症状,往往在发生时间,发生规律,与污染源关系,环境条件,农业措施上可找到原因.混淆不清而又难以判断时,可结台镜检,测定等手段加以区别.2分析和镜栓进行了上述调查研究后,再根据危害情况选择代表点进行植物和大气等的取样分析和镜检.取样时,除考虑典型性,代表性样本的数量和分布等要素外,还应注意:(J)供分析的植物或品种一致.(2)树木等高大植物采样时,枝条的着生位置和方向一致.(3)在一个分枝的上叶位,年龄成熟度要整齐.采集其它器官也要一致.4)对于常绿树,要区别第一年叶和第二年叶(5)不要采受病虫危害,或生长衰弱,受损伤的样品.采样时,要设对照是一十或数个,选择对照点有明确的目的,以说明距离,植物,品种风向,生长期等问艚.取样原则同上.分析方法除了要求可靠,灵敏,简便,迅速等,应根据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形态考虑.如植物受硫氧化物污染,大部分呈易溶态溶解在水中,测全硫可以说明问题,而将水溶性硫化物浸出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大气污染的分析,往往由于排放时间,风向,气象条件等因素不能在现场重复,加之污染事件多在事后调查,当时的情况不易得到,所以常采用植物分析.如氟化物,正常植物叶片中氟含量,除茶科植物在100ppm左右或更高以外,大部分含525ppm(干重),所测定植物含氟量是诊断氟污染的有力手段.植物体内含氯量一般选数千PPm,和硫一样,从测定植株含量数据判断其受氯荇染是不够的,含氯量只能大体上作出估计,但在沿海地带,对叶片洗涤液测定氯和钠的古量,判斯海风危害是比较可靠的.重金属粉尘的跗着或烟尘污染物,可进行样品洗涤,不洗涤或洗涤水的测定,如铁,锰,铅钒,镉等.另一类生物学手段是镜检和组织化学方法.可以用切片,对大气污染物引起的特异病变进行观察比较,从另一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产品更换协议
- 2025合同法基本原则
- 2025企业无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火山气体释放机制-洞察及研究
- 基于区块链的多节点复制机制-洞察及研究
- 儿科护理学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实战演练卷
- 2025-2030工业元宇宙数字孪生体实时渲染延迟优化方案
- 2025-2030工业元宇宙平台构建模式与垂直行业落地实践分析报告
- 生命周期评估在出版业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光线追踪与光场技术融合-洞察及研究
- DB11∕T 583-2022 扣件式和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
- (高清版)DZT 0217-2020 石油天然气储量估算规范
- 食材配送服务质量保证方案
- 《缅甸概况》课件
- HG-T 20583-2020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范
- 危重患者抢救应急预案
- 《孕前和孕期保健》课件
-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路面技术状况评定
- 肾病科糖尿病肾病(DKD)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ESRD-HD)单病种质量控制统计表
- 航空物流管理职业生涯人物访谈记录表
- 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室内设计教学大纲(五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