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3) 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 语文版.ppt_第1页
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3) 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 语文版.ppt_第2页
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3) 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 语文版.ppt_第3页
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3) 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 语文版.ppt_第4页
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3) 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 语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90分钟100分 一 积累与运用 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分 a 镶嵌 xi n 贮藏 ch 水藻 z o 隧道 su b 和谐 xi 撑起 ch n 蓑衣 su 匾箪 d n c 山岚 l n 穹隆 qi n 器皿 m n 抖擞 s u d 酝酿 ni n 灼热 zhu 竹箬 ru 清澈 ch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重点字词的读音 b c d三项都正确 只有a项中 贮 应读zh 隧 应读su 2 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分 a 朗润嘹亮稀疏繁花嫩叶b 宛若发誓绿萍缕缕轻烟c 山麓浓郁呈现清晨漫步d 蔓草青苔贪婪幕色苍芒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字形 a b c三项均正确 只有d项中的 幕 应为 暮 芒 应为 茫 3 请模仿示例中的词语填空 分 例 偷偷地 钻出来轻 悄悄 舒活舒活 筋骨 抽出来慢 仓库 吃一顿白 机器 哀求亮 士气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前一组是对动词的修饰限制 中间一组是形容词的固定搭配 后一组是动词的叠加 做题时注意这些特点 答案 示例 匆匆地 抽出来 白白地 吃一顿 苦苦地 哀求慢 腾腾 白 花花 亮 闪闪 清理清理 仓库 修理修理 机器 鼓舞鼓舞 士气 4 将下列对应项连线 2分 春 屠格涅夫 老舍文集 济南的冬天 朱自清 现代文丛 竹林深处人家 老舍 猎人笔记 树林和草原 黄蒙田 朱自清全集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要求记住课文的作者和出处 答案 春 朱自清 朱自清全集 济南的冬天 老舍 老舍文集 竹林深处人家 黄蒙田 现代文丛 树林和草原 屠格涅夫 猎人笔记 5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分 1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2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答案 1 反复拟人 2 拟人 3 排比比喻 6 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什么角度来观察 描写景物的 分 1 春风又绿江南岸 2 两个黄鹂鸣翠柳 3 踏花归来马蹄香 4 一枝红杏出墙来 答案 1 视觉 2 听觉 3 嗅觉 4 视觉 7 阅读下列新闻报道 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 欢欣满濠江同心向未来本报澳门讯 特派记者何涛 杜安娜 邱瑞贤 今天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日 融汇中西方文化的澳门穿好了节日的盛装 迎接自己的大日子 昨日一整天 整个澳门都洋溢着喜庆气氛 澳门市民纷纷用自己的方式 表达喜悦心情 2009年12月20日 广州日报 1 本条新闻的题目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2分 答 2 请你用同样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想 3分 答 解析 本题是综合运用题 结合新闻来考查知识和技能 新闻题目是一个宽泛的对偶句 结构大体相同 词性大体一致 第 2 小题写自己针对新闻而产生的感想并且运用与第 1 题相同的修辞方法来表述 回答时注意这些就能答得比较合乎题意 答案 示例 1 对偶 2 一国两制鲜花盛开 和平统一硕果累累 8 第一段写草 哪些词语突出了春草的特征 突出了春草怎样的特征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散文中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描写 第一段就是抓住了草的 生命力强 质地软 色泽绿 长势旺盛 这些特征 运用了恰当的词语 如 钻 嫩嫩的 绿绿的 满 等来加以描绘 表达出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词语 钻 嫩嫩的 绿绿的 满 特征 生命力强 质地软 色泽绿 长势旺盛 感情 对春草的喜爱 9 作者写春花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观察描写的 突出了春花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3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从人的感觉角度描写景物 文中描写小草和各种树的不同颜色是从视觉角度来写品种多 花色艳 花里带着甜味儿 是从嗅觉角度来写花味香 答案 示例 嗅觉 视觉 品种多 花色艳 花味香 10 在描写春花的文字中 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3分 答 解析 写春花用一个 满 字 表现了花多 写花的颜色 像 表现了花艳 写花赶趟 眨眼睛 写出了花的逗人喜爱 联想的内容还有蜜蜂 蝴蝶 都表现了人们对花的喜爱 答案 示例 表现春花多 艳 惹人喜爱 11 作者写春花 既有实写 又有虚写 虚写的句子是 2分 解析 所谓虚写 就是通过联想 想象来描绘事物 给人一种浮想联翩的意境 选段中的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 杏儿 梨儿 就是通过联想来描绘的 让人浮想联翩 答案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 杏儿 梨儿 12 文中写春花是 描写 写蜜蜂等是对春花的 描写 分 解析 正面描写 也称为直接描写 就是对描写对象 人物 事件等 直接进行描写 侧面描写 又叫间接描写 是指在文学创作中 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以使其鲜明突出 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选段中描写花多花艳是正面描写 而写蜜蜂 蝴蝶是为了突出花多花艳 是侧面描写 答案 正面侧面 13 文中的 你 和 我 是指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结合上下文意理解词的意思 从下文中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得知 你 我 是指开花的树 结合本段开头知 你 我 是指 桃树 杏树 梨树 答案 桃树 杏树 梨树 14 仔细阅读短文 结合上下句 为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由支配对象 絮语 争艳 哲理 知动词应为 听 看 思 答案 听看思 15 翻腾在南方稻田的千重金浪 传来了农家的喜悦和笑声 这句是 描写 表达了 之情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和思想感情 本段重在描写秋天丰收的景象 写农家笑声实际上写出了农家面对丰收的景象高兴的心情 是侧面描写 答案 侧面人们面对收获的秋天所流露出的喜悦 16 第一 二段运用的表达方式一样吗 有什么区别 3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通常有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第一段主要是对秋天的丰收景象进行描写 第二段是对秋天的认识和对秋天的成熟的赞美 重在议论和抒情 答案 不一样 第一段重在描写 第二段重在议论和抒情 17 画出文中使你最受教益的一句话 2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和对中心的提炼能力 本文的思路是 描写秋 认识秋 感悟人生 而对人有教益的话就是感悟人生的一段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人 都应有一个自己沉甸甸的秋天 才能生活得充实 美好 答案 示例 人 都应有一个自己沉甸甸的秋天 才能生活得充实 美好 18 品味全文 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说说自己的发现 3分 答 解析 从本题提问的方式上来看 是一个开放题 同时又限定了范围 即从语言运用上来分析 从语言的角度可有多方面 如从修辞上 从词语运用上 从句式上等 运用了比喻 拟人 排比等修辞 运用排比句式利于抒发感情 有些词语运用十分恰当 如 听 看 思 答案 示例 综合运用比喻 拟人 排比 对比等修辞手法 准确运用动词 运用优美的句式等 19 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 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分 相同点 不同点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景物的特点 段中主要讲了两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本题答案在此段中很明确 答案 相同点 两地的春天都多风 两地的秋天都长而晴美 不同点 夏天 济南很热 青岛是避暑胜地 冬天 济南冷 青岛温暖 20 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 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 重点抓住了 来进行具体描写 给作者的感觉是 写青岛秋天的美 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 重点抓住了 来进行具体描写 给作者的感觉是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描写 段中作者写济南是从草 树 石着笔 写出了 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 之感 写青岛是从海 船 岛来着笔 写出了 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 之感 答案 黄绿的草丛 苍翠的松树和褐色的石层舒适和安全秋海的绿波 白帆和小岛丝丝的甜美 21 本文是写春风的 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 青岛秋天的美丽呢 试谈谈自己的认识 2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散文的技法 两段主要写了两地秋天的美丽和给人的美好感受 写这些是为了突出下文的 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 这是运用了反衬的写法 答案 写济南 青岛两地秋天的美丽 是为了以秋美作铺垫 反衬春风的粗猛和寒冷 突出两地春风的令人不快 22 作者在第 段中说 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 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 那么 作者心目中的春风应当是什么样呢 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 发挥联想和想象 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 在本段画横线处具体描写出作者心目中的春风 3分 所谓春风 似乎应当 解析 本题是考查能力的 应结合上下文来揣摩本空所填内容 结合上文 两段写两地秋天的美丽和给人的美好感受 以及 段中的 所谓春风 似乎应当 可是 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 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 可知 空缺应写春风的柔美以及给人的美好感觉 答案 温柔可人 轻吻着柳枝 微微吹皱了水面 偷偷地传送花香 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 给人舒适温情的感觉 要点 符合文意 抓住春风温柔舒适可人的特点 想象合理 语言形象 23 请认真阅读第 段文字 仔细揣摩和品味相关语句 谈谈济南 青岛两地春风的肆虐给作者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第 段的 难堪 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 它自由地刮 我死受着苦 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 等词句中可知 我 的感受是苦痛而又无可奈何 答案 两地的春风给作者以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受 三 写作 40分 24 请在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 故乡 是父母对游学在外的孩子的梦里梦外的牵挂和掐指等待 故乡 是背负在肩的嘱托 是信誓旦旦的承诺 是小桥流水人家的萍聚 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惜别 故乡 是去时的行囊 归来的荣光以及归去之间的殷殷盼望 你是怎样体味故乡的 请以 故乡 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文题二 我到过 请补全题目 写一篇文章 横线上可填一地名 要求 文体不限 诗歌 戏剧除外 表达真情实感 不得套写 抄袭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