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下册《月光下的歌谣》教学设计 湘教版.doc_第1页
六年级音乐下册《月光下的歌谣》教学设计 湘教版.doc_第2页
六年级音乐下册《月光下的歌谣》教学设计 湘教版.doc_第3页
六年级音乐下册《月光下的歌谣》教学设计 湘教版.doc_第4页
六年级音乐下册《月光下的歌谣》教学设计 湘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光下的歌谣教学目标1、能学会歌曲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并用优美、轻柔的声音表现歌曲宁静、美好的意境。2、在听赏在银色的月光下时,能哼唱音乐主题,并能进行曲调填词。3、能积极自信的参与音乐活动“碰碰对”,提高与他人合唱的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4、能与同学合作,用和谐、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表现撒尼少年欢快喜悦、充满幸福的情感。教学重点能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做到声音和谐、均衡。教学难点能与他人合作为音乐主题创编符合意境的新歌词。教学准备课件、旋律歌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课件)你们看,圆圆的月亮在云层中穿梭着,如果要加上音乐,你会用什么样的速度来表现?生:慢慢地师:月亮慢慢在云间穿行,用“lu“演唱2、师:来注意一下月亮在云间穿行的力度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播放月亮在云间穿行画面,师将歌曲第一句用“lu”唱出(2)3、师:我们也来试着唱一唱好吗?师:请大家先调整好呼吸,吸气,然后慢慢慢慢吐出来,注意不要急;吸气,然后发“lu”(调强弱变化,吸好气,慢慢慢慢吐出来。气息配合。)a、师:一起用lu来唱第一句。准备好了吗?b、纠正,应唱出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缓慢而行的感觉,教师可以以在学生中缓缓行走身体挺拔上扬的外在形象引导学生的声音。师:你们的旋律掌握的很好。面对如此美丽的月亮,我们禁不住发出赞叹:“圆圆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学生跟唱。4、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听,刚才这句话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奥地利民歌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里的一句。5、师: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一下。仔细听,刚才我们唱的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听到请你举手示意一下!(范唱)(出示歌词)二、歌曲学唱1、师:我们分别来把这3句唱一唱。分句学唱第二句注意字和音2、师:我们来接口唱你们唱相同旋律,第3句老师唱交换角色,生唱第3句,师唱相同处3、加入伴奏一部分学生用“lu”,一部分唱歌词4、初步了解二声部生演唱一声部,师唱二声部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精彩,老师还想来唱一唱,这次要仔细听好,我唱的旋律和音乐中同学们唱的一样吗?(不)师:我唱的就是歌曲的第二声部,就像月亮伴着彩云,合唱会有几个声部相伴。声部之间要非常和谐,互相能听得清,又不冲突。才能形成声音上的彩云追月,展现一副既优美又和谐的声音画面。师:下面我们一起合作一下,你们唱一声部,我唱二声部,准备好了吗?三、小结师:同学们,中秋节刚刚过去,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对月亮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因为它象征着团圆,思念,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丽的幻想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儿,让我们带着对月亮的遐想和回味,静静的离开教室。第二课时一、情境铺垫。 (一)、学跳“五步舞”。 师:假期老师去了一趟云南,在参加彝族篝火晚会的时候,学了一支简单又好看的集体舞叫“五步舞”,现在我来教教你们,你们一定会和我一样喜欢的。 教师教学生跳舞。 (动作:前三拍,先出向左出左脚,然后上后脚,再出左脚,第四、五拍踢右腿两次;做完五拍后,朝相反的方向再做。熟练之后,第四、五拍可加入拍手等动作。) 师生共同跳集体舞,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创造性, (二)、师生交流,了解歌曲背景。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课件出示)你觉得这首歌曲中会描绘些什么? 2、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对“撒尼”和“跳月”的关注。 3、师总结。 撒尼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彝族的一个分支,撒尼人民热情、好客、善良、勇敢。每年大年初一,他们围着篝火,在皎洁的月光下尽情歌唱、舞蹈,欢庆新年的到来。 二、情境中学习。 (一)观看表演,进入情境之中。 1、师: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是不是也对撒尼人民感兴趣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表演吧! 2、课件播放撒尼少年跳月来,展示篝火晚会场面。 3、师:刚才的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能模仿出一、两句吗? 4、师生交流模仿。 (二)、合唱部分的学习。 (1)、学习“阿黑哥”的演唱。 1、听一听。 师:在撒尼族,人们称小伙子为“阿黑哥”。你们听。(课件播放由男声演唱的合唱部分第二声部歌曲。) 2/4乐句 113|55 |613|55| 塞罗 哩塞罗 塞罗 哩塞 罗 乐句 351|66 |515|33| 塞罗 哩塞罗 塞罗 哩塞 罗 2、说一说。 师:你发现旋律中节奏的特点了吗?那后面的旋律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又应该怎样唱呢? 分析大切分节奏 课件演示:x x x x = x x x 师:大切分节奏打破了原有的节拍规律。他将第一拍的后半拍与第二拍的前半拍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重音,这个新的重音使节奏赋予动感。我们演唱时要充分突出它。你们试试看。 分析后面八小节与前面八小节的区别。 3、唱一唱。 男同生演唱低声部歌曲。 师:下面轮到我们班的“阿黑哥”表演了,我们试一试好吗? (2)、学习“阿诗玛”的演唱。 1、听一听。 师:在撒尼族,人们称小姑娘为“阿诗玛”。你们听。(课件播放由女声演唱的合唱部分第一声部歌曲。) 课件演示。 2/45 | 53 5|13|3 |15 1|35 | 塞 罗哩 塞罗 塞 罗哩塞罗 2、比一比。 师:“阿诗玛”的演唱“阿黑哥”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学生体会出旋律的柔和、连贯) 3、唱一唱。 a、师:请我们班的小阿诗玛来表演一下。 b、女生齐唱高声部歌词,老师指导、点评。 (3)、学习“阿黑哥”与“阿诗玛”的合唱。 1、师:老师想,阿诗玛和阿黑哥一起来演唱,一定会更好听,在阿黑哥唱到四分音符时,我们随着节奏来击掌,其它乐句,可以自己设计动作。 2、学生演唱,并击掌伴奏。 (三)、齐唱部分的学习。 1、师生合作演唱。 师:听了你们的演唱,老师也忍不住想加入你们的队伍了,我们一起来唱第一部分吧。 分工:老师唱1、3、5、7小节的第一拍。其他拍请同学们唱。 2、比一比。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比较这一段旋律与刚才“阿黑哥”的演唱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讨论,找到旋律的规律。 旋律中1、3、5、7小节的大切分节奏前加入了一个附点的八分节奏。 3、唱一唱。 齐唱歌曲第一段。 4、跳一跳。 师:还记得刚才,老师教你们的“五步舞”吗,和着歌曲,我们跳一跳吧。 5、总结节拍。 师:你们知道刚才我们跳的是什么拍子的舞蹈了吗? 生:自由发言。 师:3/4 2/4拍子交替出现,每中拍子出现一个小节。 三、 情境的升华。 (一)、设计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