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间植入I125放射性微粒治疗前列腺癌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1页
组织间植入I125放射性微粒治疗前列腺癌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2页
组织间植入I125放射性微粒治疗前列腺癌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3页
组织间植入I125放射性微粒治疗前列腺癌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4页
组织间植入I125放射性微粒治疗前列腺癌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间植入I125放射性微粒治疗前列腺癌的观察与护理柳青 ( 济宁市中医院肿瘤科 山东济宁272100)关键词: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癌;观察与护理Key Words:grain son;transplant;prstate gland cancer; observation and nursing组织间永久性植入125碘放射性粒子是目前国内治疗前列腺癌的最新开展手段,与传统的治疗手段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好,术后仍有勃起功能等优点,术后不用化疗或化疗次数少于传统术式,为肿瘤患者减少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限带来希望。我院自2002年2月份开始引进此技术,至今已成功为6例前列腺癌患者施行经会阴穿刺组织间植入125碘放射性粒子,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目前就这一治疗手段的有关护理内容还未见报道,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6例患者均经临床病史、前列腺特意抗原、直肠指检、经直肠超声、CT、生化检查等,确诊为早期前列腺癌,年龄5879岁,5例应用带导航系统的直肠B超探头,通过直肠对前列腺定位,经会阴皮肤穿刺植入125碘放射微粒;1例用普通B超探头在耻骨上腹壁对前列腺定位,经会阴皮肤植入125碘放射微粒。1.2治疗方法和原理: 将病人的CT或MR片扫描到电脑内再通过一套三维立体治疗计划系统即TPS,精确记算粒子植入的数量、位置、层次、范围,在直肠B超引导下和硬膜外麻醉下,病人取仰卧截石位,经会阴皮肤穿刺将125碘放射微粒植入前列腺肿瘤内,通过125碘发出的持续低能量的射线,不断的杀伤肿瘤干细胞,破坏肿瘤的繁殖能力,使癌组织在两个月内遭受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达到较彻底的治疗效果,而周围正常组织没有损伤或仅有轻微损伤1。组织间植入125碘微粒治疗前列腺癌,由于明显减少了住院的医疗费用及保存了患者的性功能,在美国的众多肿瘤治疗中心已普遍开展,报道的并发症因人而异,最常见的有排尿困难、注:(济宁市建工医院B超室,山东济宁 272100)排便困难、会阴触疼及血肿形成,多数应用保守治疗短期内症状会缓解2,3。1.2治疗结果 6例病人均存活,最长存活期已达一年,CT复查6例,5例有改善,1例无变化,患者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会阴部疼痛,应用冰袋和轻度止痛剂、抗炎药物症状均缓解,未出现其他并发症。2护理2.1心理护理 由于组织间植入125碘微粒治疗前列腺癌是我院开展的新技术,病人对此缺乏了解,一般都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及以后的生存质量,而且非常关注治疗后尿失禁和阳痿的可能性,易产生焦虑、恐惧和疑虑心理。因此术前应详细的向患者介绍这一新技术的基础治疗原理及过程,说明该疗法的优点,介绍成功病例及已接受本方法治疗的病人的疗效情况,并简要讲解手术步骤及在穿刺过程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以消除病人的疑虑,使病人情绪稳定,消除焦虑的情绪反应4,以便积极配合治疗。2.2术前护理2.2.1术前做好常规化验检查、药物过敏试验、会阴部备皮。2.2.2嘱患者术前24h进流质饮食,12h禁食,3h禁饮水,术前2周嘱患者停服非激素类抗菌药物和抗凝剂。2.2.3肠道排空:手术前一天下午4时,患者饮用8盎司的枸橼酸镁,手术当日早晨再饮用一剂灌肠剂。2.3操作人员的要求2.3.1操作人员严格操作规程,术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穿戴好铅衣、工作衣帽、口罩、手套,佩带个人剂量计。2.3.2在开瓶、分装粒子及准备粒子治疗时,要无菌操作,操作时要聚精会神,准确迅速,并使用相应的防护品,如铅玻璃等。2.3.3操作后认真检查桌面和地面是否有遗撒的粒子,并用Geiger计数仪扫描。2.4术后护理12.4.1麻醉后的护理:按硬膜外麻醉后护理常规。2.4.2病情观察:术后多巡视病人,深入了解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若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及穿刺处疼痛,可根据医嘱适当给予胃复安10mg、曲马多100mg肌注,也可在患者腹部放置冰块以减少疼痛、肿胀和青肿,定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患者有否出现高热、出血、排尿症状的改变、放射性肠炎、直肠瘘或粒子脱落等并发症,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明白这些不良反应是暂时的,经保守治疗后短期内会很快缓解。2.4.3尿管的护理:患者术后保留尿管,连续冲洗,应注意观察尿管引流是否通畅以及尿液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进行尿液过滤检查,以防止粒子丢失,在患者治疗后一周内,利用Geiger计数仪扫描患者膀胱冲洗系统和病床,并过滤尿液,如发现粒子,用镊子夹起,放入备用的铅罐中,送医院放疗科处理。2.4.4放射安全:患者粒子治疗后1-2个月,孕妇、儿童应该与患者保持6英尺的距离。儿童应避免坐在患者的腿上,但可以坐在患者的身旁,并且时间要短。2.4.5饮食指导:术后6-8小时,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术后一天可普食,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2.4.6粒子植入治疗的第一天,患者应进行X线检查和CT扫描,以排除粒子通过前列腺外周静脉丛进入肺的可能(X线检查),以及检查每个粒子在前列腺内精确的位置和评估靶区处方剂量(CT扫描)1。2.4.7常规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3出院指导:(1)患者术后1-2天可拔除尿管,观察无异常后可出院,嘱病人多休息,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加强营养,适当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2)当男性需要时,可恢复性生活,在粒子治疗一周建议使用安全套,两周后可放弃安全套。(3)定期复查,半年后每三个月回院检查血常规及免疫功能测定,如PSA、FPSA监测,一年后定期复查B超、CT。(4)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药,要定时定量,并教会病人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如恶心、呕吐、乳房胀痛、头晕及体位性低血压等,并作出相应预防治疗措施,增强健康知识。参考文献1王俊杰,唐劲天,黎功.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72,152-155.2Blasko Jc,Wallner K,Grimm PD,et al.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based dise following ultrasound guided125I implantation T1?T2prostate carcinoma.Urol,1995,154:10961099.3Wallner K,Roy J,Harrison.Tumor control and mobidity followingtransper:iodine-125 implantation for stang T1T2 prostate carcinoma J Clin ONCOL,14:449-453.4BANGER J M.Calming tie anxious patientJ.American Journaiof Nursing,1994(5):46-5.体内伽玛刀_微创手术精确放疗 体内咖玛刀(恶性肿瘤组织间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是根据CT等影像资料检查结果,利用放射粒子治疗计划系统制定出治疗方案,在CT、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或内镜下穿刺或在手术直视下穿刺,通过粒子植入枪将放射性粒子按计划植入实体恶性肿瘤组织,对恶性肿瘤进行低剂量、小范围、持续性放疗。体内咖玛刀属于放疗中的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其计划系统称为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或组织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简称放射性粒子TPS)。TPS治疗计划系统是为立体定向内放疗制定一个完整的治疗计划。它将CT、MRI检查结果通过扫描仪,输入到软件系统中,重组三维立体图象显示在屏幕上,并提示出避开敏感组织或重要器官的接近肿瘤的最佳途径。系统计算出肿瘤致死的有效等剂量区和植入的I125粒子数、预测术后放射源衰减曲线,最终制定出完整的治疗方案。在TPS治疗计划系统指导下,将放射微粒按立体分布植入实体肿瘤内的治疗,成为立体定向内放疗。目前,常规放疗由于范围广、副作用强、对正常组织杀伤强,给接受治疗的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现在放疗最求“精确定位、精确治疗设计、精确治疗”的“三精”境界,体内咖玛刀是用三维定位组织间照射,正常组织减少照射的同时,靶灶能得到最大剂量的照射,保证放疗全程治疗各环节的高精度,可很大程度地改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体内伽玛刀治疗癌症的优势实用性:射线可覆盖实体肿瘤全部及可能扩散和转移的范围,起到整体的局部杀灭作用;已替代一部分肿瘤的的常规手术。科学性:TPS系统的精确计划;配合手术可缩小创伤范围,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化疗总疗程及并发症。可操作性:TPS提供最佳途径作经皮穿刺植入肿瘤的局部杀灭治疗;经胸、腹腔镜治疗恶性肿瘤;配合手术作精细的肿瘤切除。安全性:放射源的微型化及有限制的穿透力不会对周围人群产生放射危害,放射杀伤范围小于2厘米。碘粒子半衰减周期为60天,一般在4个半衰减期后放射剂量接近忽略不计。经济性:一次性的植入即能获得满意疗效,病人治疗总费用大约是手术、化疗总疗程及放疗总疗程费用的一半。组织间植入放射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方法的出现弥补了化疗和常规外科、放疗的不足之处,微创的方式为难以治疗的恶性肿瘤或部分晚期的肿瘤患者提供了生存的机会,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方法原理为: 125碘的物理半衰期为59.6天,其能量为2731.5Kev的X线和35.5Kev的r射线,当125碘粒子植入病灶组织后,微型粒子发散出持续低能量的X线和r射线,肿瘤的再增殖受到射线的持续照射而明显减少,同时连续低剂量率照射抑制了肿瘤的有丝分裂;使肿瘤细胞集聚在DNA合成后期。肿瘤细胞因辐射效应受到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围手术期护理:1.重视全程卫生宣教 临床多为高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确诊后,对患者心理刺激较大,呈现焦虑、恐惧、压抑等心态,对手术及治疗不信任,且因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癌肿是一项新技术,顾虑医师的技术是否过关,放射性粒子对其他器官有无伤害等,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针对患者的顾虑及其个体接受能力,在治疗过程的不同时期,针对患者情况用不同方式进行宣教。通过健康宣教,体现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亲切关怀,有助于患者形成积极的心态,重新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粒子植入治疗的优点、术中的感受、术后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使患者获得有关信息,并作出选择。同时进行防护知识的宣教,谈话均要有书面记录及双方签字,患者一方需提供有效委托书,使记录成为进行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有效法律文件,从而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 2.术前准备 常规术野备皮,术前半小时肌注常规的术前针。前列腺癌者术前 常规会阴部备皮;术前12h禁食、6h禁水;清洁灌肠2次;留置Flesh尿管,气囊注入盐水10ml。 3.加强营养支持 肿瘤患者特别是高龄、晚期癌肿患者,因化疗、放疗、药物等导致食欲下降,摄入减少,患者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营养是机体生长,修复组织,提高抵抗力,维护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因此,围手术期患者需加强饮食营养,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4.放射安全指导 大多数射线能量消耗在组织内,几乎没有射线穿透皮肤。粒子治疗后12个月,孕妇、儿童和小动物应该与患者保持6英尺的距离。 5.病情观察 植入术后有局部感染、水泡、皮损、出血、粒子浮出、肺栓塞等并发症。因此,术后除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局部伤口外,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当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咳血并伴心率加快、发绀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勿深呼吸,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活动。 6.尿过滤检查 前列腺癌患者粒子植入后1周应进行尿液过滤检查,以防粒子丢失。粒子丢失常发生在粒子植入后的第1天和第2天。如果在患者尿液中发现粒子,可用镊子拾起放入铅罐中,并交放疗医生妥善处理。 7.泌尿系症状 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术后最常见的泌尿系症状为血尿,通常24小时后消失。其他症状如排尿困难、尿急和尿频,可持续几天到几个月。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