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松坊溪的冬天冀教版.doc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松坊溪的冬天冀教版.doc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松坊溪的冬天冀教版.doc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松坊溪的冬天冀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垄”,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精彩段落。3、通过研读松坊溪的冬天的美景,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教学难点】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生词。 一、提出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查字典: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预习: 1、学生各自预习。 2、教师个别辅导。 三、订正词语: 1、订正生字的音、形、义。 2、读准下列生字读音: fng p rng n松坊溪蒲公英绒毛溪岸3、扩词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指名读课文,思考: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2、分段朗读 五、作业、1、读课文2、积累成语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名读课文。2、说说雪在风中飞舞的样子,找出有关句子。3、分别找出描写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4、读雪后松坊溪景象的段落。三、细读课文,分段学习:1、学习1到3自然段(1)指名读(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学习4到5自然段(1)指名读找出描写雪在风中飞舞的句子。(2)指名答,读句子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3)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4)指导朗读 a 学习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1)指名读有关句子。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2)说说作者把被白雪覆盖后的大小溪石比作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形状样子特点)写他们干什么?(1)生答来源:Z*xx*k.Com(2)教师小结抓住样子的特点,细致观察富于想象写活了b 学习石桥上覆盖白雪的景象1、指名读2、说说作者怎样描写的?3、学习6、7 自然段(1)指名读雪后松坊溪的景色有什么特点?(2)我看见溪中映照着什么?(3)为什么说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指导朗读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全文2、想象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3、指名说说松坊溪的冬天怎样美丽?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想象松坊溪的美丽景色。1、读全文2、想象画面。二、分别找出下列意思相关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1、雪在风中飞舞。2、溪石上覆盖着白雪。3、石桥上覆盖着白雪。4、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三、读一读,写一写。溪水溪中溪石松坊溪映照倒映反映放映柳絮芦絮花絮棉絮披着披风披散披甲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1)像( )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2)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的桥,()在松坊溪上了。五、朗诵,同学们摘抄的写景文章。板书设计:松坊溪的冬天溪石 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鹅卵石 五彩缤纷、赏心悦目平时的松坊溪 溪水 明净如镜溪声 悠扬动听 教学反思:松坊溪的冬天这篇课文在选择材料和材料安排上很有特点,他选取了松坊溪的三个画面,营造了空灵雅致的意境。教学时,我结合本单元的作文训练项目,没有过多的去分析课文内容,只是在写作特点上做了一些安排,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有所启发。提醒学生值得注意的第一点是:作者截取了松坊溪初冬、雪景、雪后松坊溪的美景以及溪中彩鱼儿游得欢的情景。作者截取这三个画面,显然是作者在选择材料上做了精心的处理的,因为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他们只会直奔“冬天”这一方面写作,这样的审题面很窄,说不出什么精彩的内容来。第二点是在材料安排上也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比如作者在描写“初冬”这一画面时,着重抓“色彩”,突出初冬时“色彩绚丽”的特点;在描写“雪景”这一画面时,着重抓“形状”,是分雪飘落时的形态和飘落下来后溪石被覆盖后的形状来突出雪景的“形状绚丽”的特点;在描写“雪后松坊溪的美景以及溪中彩鱼儿游得欢的情景”这一画面时,作者运用了“对比”,用地面雪景与溪中彩鱼进行对比,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显得非常生动,突出了这幅画面“对比生动”的特点,这样选择和安排材料,显得文章结构分明,条理清晰,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对于课文内容的学习也不是忽略不计,而是对重点段进行了探究。比如,在学习第二幅画面时对“那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