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法.doc_第1页
道家养生法.doc_第2页
道家养生法.doc_第3页
道家养生法.doc_第4页
道家养生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家养生法 第一部序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淮南子原道说:“道者,一立万物生矣”。“道生,一生二,一就是宇宙间气的总称,二就是阴阳。”古代唯物主义者把事物的普遍规律,物质性的,气的变化过程,都称之为道。道,是道教的简称。道教里有道人、道士之分。道人,指有道术之人;道士,分出家、在家两种。出家道士,为全真道士;在家道士,为俗家道士又称正一道士(火居道士)。 古代,道士多以宗教为职业。象天文、历法、神仙术(超脱生死,变幻其测)、占卜(用火灼龟甲后,观其裂纹而测示凶吉)、遁甲(谈演阴阳、八卦)、堪舆(察看风水)等。故,道家是具有一定政治思想体系的,他们受教制,有宗旨,有学问;并博览大自然,观察其变幻,道家是古代中华民族中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大团体。 道家者,多主静而不宜动。生活简陋而洁,饮食清淡而贵。然,绝大多数道家先辈学识渊博,品格高雅,寿延年考。 道家养生法学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它有益于今天人类。 一、认识道家认识也谓之了解。世俗间不外乎三个字,即:击,贬,褒。对这类人的评论,切不可怪罪,实属历史渊流。道教本是中国之国教。但从历史至近史以来,没有受到权贵尊视。绝大多数富豪绅士,信奉其它的教。权寅绅士虽占中国人总数里不多,但尤其在混浊的社会里,势权金钱便能左右一切。其它宗教在中国占住了市场,道教当然受到排挤,这是其一。其二,中国至清代后,道教经受摧残。毁宫焚观,累遭剿灭,致使幸存者不几。因为权势是得罪不起的!这是攻击的一方面。代有贬意的一面,实也可怜。他们一不了解道及道家,听戏言而悚然,借一攻百,只认是歪门邪教而贬之。也有褒的一面,这些善良之辈实也可叹:他们尊道崇教,然由于种种因果,加之历来道教门户严谨,追无踪,行无迹,但仍然暗中求护,不敢公开言道。其实,道在人间。道与宇宙共生存!至高无尚的道是不会因受贬、击而灭去的。衰的过程必然导致兴旺。道家者,闻云孤鹤,向来与世无争。道经曰:“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天地所患,不能知至道,能知而不能行。知者,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恬淡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毕矣。”二、“道源”(一,二)奥自鸿慕初辟,五祖治世,道祖则统理乾坤,而无世不出。儒家则维持常纲,而代有传人。佛祖则逍遥西天,亦万劫显化。唯道祖金光玄玄,主宰昆仑,阐扬玄风,治世五行,培养两仪之正气,裁成一元之仙真。至周末,太上老君转劫降世,度儒心释,传道尹喜,而为三教之宗,万真之主,故时至东汉,一严窜邑:山金母将伏羲所演太极、八卦先天灵文及老君所传复性立命大丹之秘旨,默授于青洲王玄甫。王暂愿洪深,广开法门,永垂道脉。于本朝桓帝永寿丁酉年,传道于正阳祖师钟汉离。至唐朝武后天授二年,正阳祖师传道纯阳祖师吕洞宾。吕祖时六十四岁,“事师七年,始闻道。”“道源”中所指,老君道祖的复性立命大丹秘旨,就是今天人们所要探讨的,研究的“性命双修”。“道源中提到的伏羲其人,及他在远古时期所演的“太极”、“八卦”,不仿我来作个解释,不到之处,敬请同仁,望尊指教。 伏羲,何人?在我国古史中,分作三个阶段,而三个阶段又按三个人来代表。三个阶段即,三古。三古为上古,中古、下古。上古者,伏羲。中古者,文王。下古者,孔子。诸子百家争鸣,均在三古之后。伏羲指伏羲氏人,也谓之羲皇匕人。相传,尧曾派羲氏兄弟仲, “叔”专去观测日、月、星辰,并制定历法颁给百姓使用。早在远古时期,伏羲就开始观察了大自然,宇宙间的变幻,他把这类变幻,合为太极。八卦,并而论之。书:尧典。“乃命羲和钦吴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援人时。” 伏羲的太极,八卦(先天灵文)。“太极”,也称“太一”,指至高极大。吕氏春秋大乐指出:“道也者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太极)”。又指:“太极为元气”。大乐指:“万物所出,造于太极(一),而化为阴阳”。云笈七签指:“太极北辰者,北极刁;动之星也,其神正坐玄月宫,名太一君也。”这又指太极为“北极星神”。 “八卦”:宇宙及大自然里,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配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字,用“一”,“。-阳;阴符号,取其统名为(八)卦。八卦中,以乾、坤二卦为最重要地位。用宇宙观来说,乾为天,坤为地,阴阳变化,事物始终皆在其间。用于人身中,乾坤为“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日月中,八卦分六十四,即六十四卦;月以五日为一节,六节为一周,兼之昼夜并为六十数,配以卦为六卜卦。其问,昼夜反映,昼刚则夜柔,而刚里柔表,此又生四卦,盖合为六十四卦。 伏羲的先天灵文:先者,指最前。祖辈而言。伏羲之先天,指他先于天时而事。易经曰:“以伏羲所作之易,为先天易,也曰之小成易。以神农所作之易,为中天易,也曰之中成易。以黄帝所作之易,为后天易,也曰之大成易”灵文,指神般旨意,美妙语言”。 三、“复性立命” “复”,从字义讲:文、再,返。按八卦(六十四卦之一)中,震下坤上为复。 “立”,从字义讲:建树,植。 道祖“复性立命”。大丹秘旨,就是修身养性之妙谛。“性”者,指人的“心”。“命”者,指人舶“肾”。故,人老衰竭至死亡,必先肾竭而心停;修养心、肾对其养身健身是至根至本。 心与神相互偶联。心不静则神驰而不羁。心躁意乱则神散涣,神乱气失;气先失后竭,气失散,诸亏败。亏崩而坍塌,人何可长久? 肾,藏神之库,并兼管水的排泄要职。人的五脏中,尤肝属木,完全靠肾水滋润。肝更不得缺肾水浸乳,如无,如缺,便肝阳上亢。肾能生精造“汞”。汞充方“铅”盛(铅指气),故,肾要良好锻炼而育养。 内炼息养之功,关键在有一“穴”。肾在人体之部位,正处此要“穴”左右邻。此“穴”谓之“气穴”,也谓之命门。道经曰:“命门旺,十二经旺;命门衰,十二经衰;命门生则人生,命门绝,则人亡矣”。 复性之命,续阳大丹,千年道行、后世应传。不当神仙,可求返还。四、续阳功(立坐卧三式法)(略) 五、有关注解 续阳功均依道家“大丹秘旨”、张三丰祖师“炉外丹”(天元大丹)演变而来。属道家“三炼实功”中初节功精髓。一般百日为节度,七七日初效。行功前要有所准备恒心。首先应禁腥、荤、香、辣。腥荤之物,其味主沉浊,行功时食之,便使人后天之气粗犷难伏。香辣之物性主轻浮,行功时食之,致使先天之气散而不聚。食量则不宜过饱,饱则伤神。不能过饥,饥则伤气。故饥则有食,食之而止。要想功成圆满,百日内禁忌房事,不然功而亡费,失之可惜。 续阳功,属“武当”祖师张三丰之传遗。址道家天罡正气(忝)纯阳功。历来单传秘授,心诚弟子,潜心默守,从不搞什么特异功能表演;也不评论其它。至传到小人头上,功大有失。本人有辜负先祖先师一片乳哺之恩。多只怪小人心不诚,志不坚,终年终日为生活而去劳波,途遇坎坎,因由种种,致使小辈不能身侵此道,仅只能调理身躯,作个不医不药的贫徒而已。此一点说明。 说明之二:“道源”:初元朝延佑元年,有张三丰访道参玄,几之十年,均无所遇。徒劳勤昔,性命惶惶;不得一遇至人,以了半生之愿。乃西至泰陇,挹太华之气,纳太白之奇,走褒斜,渡陈仓,见宝鸡山峰幽遂清秀;乃就金台观而居焉。概至道难闻,遂日夜焚香,以告天,求天助道也。时六十七岁矣。因感陈抟老祖弟子火龙真人(先生)。传授至道:及炉外丹。因得超凡入至矣。张三丰祖师曰:“天元大丹一段静功,火候之次第,文武之妙用,必须真师口授,方能自用无疑。如元阳未生之时,存之以神,嘘之以息,及其阳生,以武火采之而外,复以武火炼之以内,谓之勒阳关。道为今用 “道为今用”,不是说今天的人,都去入道,全真”。而是指道家养身功法,劝君借鉴。 人者,天生之灵物,只有人,才能主宰世界。人的生命价值是最高的。一个人品格高尚,体健脉畅,神力充沛,不管他干什么工作,便达理而干炼。“五事”入首而准,“辨六候”运行不差,家兴业盛。 按道家“三炼实功”,如果达成,便能至“人仙”,“地仙”,“天仙”之境界。天仙,地仙暂不去深探,然而人仙者,是存在的。这便是今天我们要研究、要认识的客观问题。 对“仙”的认识,请不必看偏了,不要一听到“仙”字便毛骨悚然。天上的仙,我们不知道,也无法去知道。地底下的仙我们看不见,也无法去看见。但人中的“仙”是知得到、看得见的。 “仙”字,本来用作比喻的词,比喻某一方面超越常人的人。故人仙者,他的才华、智慧、能耐比一般人超之而胜。 道家“初节小成筑基功”,若修至火候,丹放毫光,三关透,几窍通,乾鼎升,坤炉降,人已返到本体未破;明五事,入首有准,辨六候,运行无差。此乾坤交泰之境地,曰之为“人仙”。潜心持修,初节小成,便知采能调,熟烹善炼,并能熏蒸而自温养。至此,人疾病除。衰老却,寿延考,忘医忘药,其乐无穷,气充脉畅,神志豁达。这便是世俗间的贵珍宝;这便是人求之而得的“道”!这是“道”在今天对人类的实用价值。 人处更年期后,一辈子将去了一半(大)。学习和勤操,家庭生活,工作事业便耗去了大量精力。身体条件好点的,也只能是暂持饱和状态,差者,弱疾病缠;有如木朽虫生,墙罅蚁入。一般者,皆头昏目朦,腰滞腿呆,显现阴亏阳衰。若求治不当,药补不适,副作用力便生,若运动锻炼大行,再痨其筋骨,便得匣还珠。故此,中老年者,普遍宜静而厌动。对于精倦气弱“心肾”两败者来讲,唯“双修”最为适宜,续阳功,接枝延寿,道为今用,劝君速修。第二部四宇口诀(种、采、炼、养) “勒阳关”分产种,纳采,炉炼,温养四个阶段,祖师传有种,采,炼,养四字口诀。一种:种者,元精也。源于本体之元气。本体之元气,藏于下田玄牝之中。种将产之际,心力目光返观内照,神有气穴,气聚下田,心默百千之数,攘心牢栓,心空而虚,清静而沉寂;遂入混沌之乡,忘人忘我之境。元气自然发动而化为元精,冲动阳关。此时涨满难禁;种将产矣!抓住良机,速行纳采之功法。 二纳采:种产有两种,一曰:“原始祖气,纯是先天之英华;来自虚无杳冥之中;无天地人物之引召,合先天元精之于时。人忘自我,身向晦宴息,空洞而虚灵”。二曰:后天,心犹牵缠,情欲交感之阴精,合媾精之子时。也谓之有人物情感勾扰而冲动外肾所至,故,因两种产出不同,纳采之法也分别而行。 前者,速用吸,舐,撮,闭四字诀,纳采入炉,固封严密。在用周天火符之玄机,以烹以炼。后者,速用风火采皈,猛烹急炼。运动武火神功,化而为气。也谓之“三火腾光”焰琼炉火灼炼顽阴(精)。采者,元精(阴精)还原回位而已,直待外肾消缩净尽,即刻止住采纳之武火,接上半文半武之火锻炼不误。 三炉炼:归元之精,在命宫之中尽化为气(元),谓之炉炼。此炼药之法,实则是呼吸并施,烹炼采用。元精皈入炉中,必须神存气穴,停其自息,后作烹行炼之功法。呼吸并用之时,总须升则有心,降则有意。悠悠扬扬,条条畅畅,切忌猛烈短促。三十六息为一度,行二度或二度上为宜。直待下田和平缓缓,能自行吹嘘方止。这两种炉炼之法,一曰:半武之火,二曰:半文之火。半武之火,也为之有为的呼吸,而用在丹田和缓之前。半文之火,也为之无为呼吸,用在丹田和缓之后,而能自吹自嘘之时。半文之火可行十息,百息,直待真精化尽方可。炉炼之功行完,人在至宴息而养。 四温养:元精(阴精)皈炉,经过采,炼尽化为元气。固缩于命宫之中,在用文火沐浴,达以温养。所谓之养,实际是熏蒸。养时,必须虚火安神于气穴,时时栓牢真意,缓缓以呼吸而嘘。炉中火种似绵绵不绝,心息相依,神气相抱。至此,不存而目守,不息而能自嘘。这时重在自然之吹嘘。坚持日夜勤行,昼夜寂照,天不忘有心人,功不费恳勤者,待到玄关窍开,真种产出之时,回持炼采而成大局。 种,采,炼,养,调药补精,名曰勒阳关诀。总须知风,火,文,武之妙用。呼吸升降之开合,三火神力之诀法,一真内守之要谛。静修逸养,日今以引起不少重视。然,真法要旨是知者不多哉!内炼之气,易盲不易行。还须法门正道,心恒志诚。古老之神洲,道严严而生,悠悠之华夏,道业恤惜?第三部武当榔梅派拳与功(简介) 明“永乐”年初,“三丰”祖师嫡传弟子孙碧云,习有祖师“炉外丹”(即天元大丹),融太极、长拳十三式,演五行相生之八卦,后创立“榔梅派”。为继承道业,祖师孙碧云开户渡众,并传丹士数人。明末,有六儒生同求遭于太和山,紫竹林处遇丹士。经苦苦拜求,方破戒收纳入室(此尽是后世“六家意”之来由)。 柯、韩、董、赵、薛、宗六儒士,在太和山紫竹林,日拳夜炼。仰飞禽之身,吸走兽之形,会意于鱼龙之变幻,后建“鱼门六家意”拳。鱼门六家意,又参老少二坤道十二女型,合为“八门金锁拳”。 榔梅派,系武当本山派。榔梅鱼门拳,柔软而缠化,吞吐而崩弹。有鱼争龙风之态,虚灵而玄妙。鱼门拳开爻走卦,行圈围弧,不失道家之度。演练时,舒坦条畅,气调筋养。至今保留的“明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