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文言文教材知识课件2 必.ppt_第1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文言文教材知识课件2 必.ppt_第2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文言文教材知识课件2 必.ppt_第3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文言文教材知识课件2 必.ppt_第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文言文教材知识课件2 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2文言文 一 写出通假字并释义1 当与秦相较 通 2 暴秦之欲无厌 通 参考答案 1 当 同 倘 如果2 厌 同 餍 满足 参考答案 1 兵器 军队 战争2 两个 亡 都为丧失 丢失 灭亡3 最后 最终 坚持到最后4 主使 使唤 派遣 命令 叫 让 出使 假使 使命 5 假如 如果 进发 假使 先前6 实现 能够 心得 收获 能够 应该 得意 具备 得当 恰当7 统一 两个 一 都为全部 所有 一 数词 专一8 丝织品 名词作状语 像缦一样 久 长9 竭尽 尽力表现出 全部 所有10 爱护 喜欢 爱好 爱惜 吝惜 爱慕 欣赏 11 竟 竟然 曾经 通 增 增加12 族灭 普通的 筋骨交集处 家族13 完了 尽 使 完毕 完毕14 得到宠幸 幸运 幸亏 希望15 动词 似 像 副词 仅 只 连词 假如 如果 介词 表时间 当16 旧时 所以 参考答案 1 连词 表因果 连词 表修饰 连词 表转折 连词 表转折 连词 表并列 连词 表转折 连词 表并列 连词 表转折 连词 表转折2 结构助词 的 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 代土地 结构助词 的 代词 前一个代指秦国 后一个代指楚 魏 韩三国 代词 代指上文讲的道理 结构助词 的 代词 指秦国 结构助词 的 3 介词 因为 介词 凭借 连词 相当于 才 连词 来 介词 用 介词 用 介词 因为 介词 用 表结果的连词 以至于 介词 凭借4 代词 它 指获得的土地 代词 他们的 指燕 赵二国 代词 指赵国 代词 指宫车 代词 代秦国 代词 指他们的 代词 自己的 5 动词 作为 动词 成为 表被动 前一个是动词 治理 后一个表被动 动词 成为 动词 成为 是6 介词 到 介词 表比较 介词 与 跟 介词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介词 表比较7 代词 哪里 语气助词 代词 它 兼词 于之 到洞里8 句末语气词 表示感叹 相当于 啊 吧 句首语气词 表将发议论 指示代词 那 名词 成年男子 参考答案 1 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鉴2 动词作名词 援助的力量3 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 一月月地4 名词作状语 乘辇车5 形容词作动词 保全6 名词作动词 坚守道义7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退去8 形容词作名词 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9 名词作动词 看做铁锅 看做石头 看做土块 看做碎石10 名词作动词 礼遇11 名词作动词 灭族 参考答案 1 智慧和力量2 祖辈与父辈3 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 引出下文的结果4 宫室结构参差错落 精巧工致5 可以凭借6 旧事 成例7 金玉珠宝等物8 可惜9 金玉珠宝等物 六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2 洎牧以谗诛 3 赵尝五战于秦 4 灭六国者 六国也 5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6 使负栋之柱 多于南亩之农夫 参考答案 1 判断句2 被动句 洎牧以谗 被 诛3 状语后置句4 判断句 者 也5 判断句 也6 状语后置句 七 重要语句翻译1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译文 2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译文 3 古人云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 火不灭 译文 4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齐人勿附于秦 刺客不行 良将犹在 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译文 5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译文 6 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 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译文 7 灭六国者 六国也 非秦也 族秦者 秦也 非天下也 译文 8 有如此之势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译文 参考答案 1 六国的灭亡 并不是 因为他们的 武器不锋利 仗打得不好 弊病在于 拿土地 贿赂秦国 2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 不能单独地保全 3 古人说 用土地侍奉秦国 就好像抱柴救火 柴不烧完 火就不会灭 4 以前假使韩 魏 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 齐国不依附秦国 燕国的 刺客不去 刺秦王 赵国的 良将 李牧 还活着 那么胜败的命运 存亡的理数 如果与秦国相较量 也许还不容易判断 出高低来 呢 5 秦统治者喜欢繁华奢侈 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 6 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 于是陈胜 吴广揭竿而起 刘邦攻破函谷关 项羽放了一把大火 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7 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 不是秦国 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 不是天下的人民 8 有这样的形势 却被秦国积久而形成的威势所胁迫 土地天天削减 月月割让 而走向灭亡 八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六国破灭 古人云 以地事秦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 六国论 2 六王毕 四海一 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 函谷举 可怜焦土 秦人不暇自哀 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 1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2 蜀山兀阿房出檐牙高啄钩心斗角戍卒叫楚人一炬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1 材料 苏轼与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李清照与 声声慢 材料点拨 苏轼高唱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李清照低吟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或许 张扬属于男子 内敛属于女子 张扬 让阳光灿烂普照大地 让万物复苏 内敛 让月光撒下的清辉伴着失眠的人入睡 张扬 让滚滚长江水无休无止 内敛 让漫漫撒哈拉沙漠中的驼铃悦耳动听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真正懂得张扬与内敛并蓄之人 是非常耀眼和出众的 也是时代的宠儿 我们要新颖 要多变 诚实地秀出自我 需要张扬个性 让生活之水沸腾和绚烂 我们也要内敛个性 让内心世界平静不浮躁 在坎坷面前做到心如止水 做到笑对生活 所以张扬与内敛像一对孪生兄弟 让我们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扬起生活的风帆前进吧 适用角度 张扬与内敛2 材料 1204年 辛弃疾任镇江知府 初到镇江 他便努力作北伐的准备 可是韩侂胄一伙人不但不采纳他的建议 反而对他有所疑忌 找借口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 开禧元年 1205 索性把他调离镇江 使他失去了参加北伐的机会 辛弃疾二十三岁从山东起义南下 怀着一腔报国热情 在南方待了四十三年 开始时遭到投降派的排挤 现在又遭到韩侂胄一伙人的打击 他那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材料点拨 当他失去手中曾握的杀敌的钢刀和利剑时 他将唯一可握的羊毫软笔当做刀枪 以血为墨 龙飞凤舞 挥洒自如 胸中蕴藏的凛然正气和磅礴之势 凝结成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远离沙场 刀剑锈蚀 杀敌只能呐喊 驰骋只在梦中 国与家 如何分得轻重 谁人都有失意时 辛子失意人断肠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适用角度 这则素材可以用于 责任 爱国 位卑未敢忘忧国 等方面的话题 材料或命题作文的写作中 写议论文 可以把辛弃疾的事迹作为论据 可与反面的例子构成对比论证 也可由辛弃疾的事迹阐发开来作深入的分析 写散文 可以再现辛弃疾的心路历程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抒真情 写实感 3 材料 苏轼是个旷达之人 尽管政治上失意 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 词中虽然流露出失意的情绪 然而整体格调是豪壮的 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 长江的非凡气势 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 材料点拨 逆境不是悬崖峭壁 而是一座待攀的山 只要我们能够勇于攀登 不断追求 就一定能够享受到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的磅礴气势 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收获自己独树一帜的人生 逆境就如同一块巨石 只要我们有越过逆境的信心和决心 只要我们敢于拼搏 不怕吃苦 逆境就是我们的阶梯 承载着我们梦想与期待 不断地攀向高峰 寻找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书写一个美好的人生 适用角度 苏轼一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