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优化训练》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精品课件 理 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随堂优化训练》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精品课件 理 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随堂优化训练》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精品课件 理 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随堂优化训练》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精品课件 理 岳麓版必修3.ppt_第4页
《随堂优化训练》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精品课件 理 岳麓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一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 背景 西汉初年 经济残破 百废待兴 有必要推行 休养生息 政策 2 内容 1 两个方面 治身 治国 无为而无不为 2 哲学观 强调 倡导 待时而动 因时制宜 是 积极无为 的哲学观 3 作用 使西汉初年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1 背景 1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力的强盛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2 汉武帝开拓发展 事业 大一统 2 董仲舒的思想 1 依据 公羊春秋 学说 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 法家 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天人感应 2 其新儒学思想的基础是 学说 3 为适应大一统事业需要 提出 的主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4 强调君王施政应以 为主 以刑为辅 并提出 三纲五常 的伦理道德标准 三纲 分别是 君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 就是 德 父为子纲 仁 义 礼 智 信 3 影响 使儒学在政治思想上占据统治地位 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统治秩序 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 从而也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 西汉初年 在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 a 儒家思想c 黄老思想 b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 答案 c 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b 西汉d 南宋 a 秦朝c 北宋 2 2010年广东佛山里水高中高二理科 儒家思想在何时开 答案 b 3 2010年广东佛山里水高中高二理科 董仲舒说 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为此 他向汉武帝提出 a 天人感应 学说c 独尊儒术的建议 b 君权神授 学说d 崇尚法治的主张 解析 由材料 人异论 上亡以持一统 可知是指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答案 c 4 2011年广东揭阳一中期末理科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 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警告之 尚不 知变 而伤败乃至 这反映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a 天人感应 c 君权神授 b 罢黜百家d 独尊儒术 解析 董仲舒的核心主张是 天人感应 认为如果人君无道 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 答案 a 典例1 单选 下列对于西汉初年 无为而治 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 a 无为而无不为 b 积极无为 c 毫无作为d 待时而动 解析 西汉初年的 无为 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而是要求 不妄为 不胡作非为 即不过分干涉 答案 c 配对练习1 西汉初年 无为 政治带来的影响有 恢复了国家元气 经济迅速发展 诸侯势力增长 威 胁中央集权 出现 文景之治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中央无所作为 国家安定平衡发展 a c b d 解析 排除 项 因为 无为 带来的是地方势力坐大 最终发展为 七国之乱 答案 a 典例2 单选 汉武帝实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目的是 a 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 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d 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解析 儒学之所以在西汉时期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就在于它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答案 b 配对练习2 2011年广东广州六中期中理科 董仲舒的新 儒学思想相对于孔子思想 主要变化有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用儒家思想统治天 下 提出 民贵君轻 a c b d 解析 民贵君轻 是孟子提出来的 不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答案 a 典例3 双项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天人感应 认为 道之大原于天 主张 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天 对 此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屈民而伸君 可知有委屈的 民 可以直接上奏给皇帝b 融合黄老之学 法家主张和迷信思想来丰富儒学c 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d 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 为政以德 的仁政思想解析 董仲舒的新儒学是融合了黄老之学 法家主张和迷信思想而形成的 这种新儒学在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对限制君权过度膨胀有一定作用 因此b c两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 ad 配对练习3 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