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词七首 名句品读1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2 胭脂泪 留人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 相见欢 3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相见欢 4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5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裳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如梦令 6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醉花阴 7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青玉案 经典美文赏读 八词七首 基础知识梳理 文本预习必知 文本解读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知能优化训练 文本预习必知 作家作品李煜 937 978 初名从嘉 字重光 号钟隐 李璟第六子 961年嗣位 史称南唐后主 他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 以求偏安一方 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 宋军破金陵 他肉袒出降 虽封作违命侯 实已沦为阶下囚 太平兴国三年 978 七夕是他42岁生日 宋太宗恨他有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之词 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追封吴王 葬洛阳邙山 他精于书画 谙于音律 工于诗文 词尤为五代之冠 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 风格柔靡 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 题材扩大 意境深远 感情真挚 语言清新 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 南唐二主词 柳永 约987 约1053 原名三变 字耆卿 少年时到汴京应试 由于擅长词曲 认识了许多歌伎 并替她们填词作曲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 仁宗只批了四个字 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 别无出路 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 自称 奉旨填词柳三变 在汴京 苏州 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 由于失意无聊 流连坊曲 在乐工和歌伎们的鼓舞之下 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 才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 慢词 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至景元年 1034 方进士及第 曾任屯田员外郎 卒于襄阳 死之日 家无余财 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苏轼 1037 1101 字子瞻 自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州眉山人 1056年与父苏洵 弟苏辙进京 次年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 父子三人文名大震 号称 三苏 他政治上长期失意 一生经历坎坷不平 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 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 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 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 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秦观 1049 1100 北宋词人 字少游 太虚 号淮海居士 高邮 今属江苏 人 曾任秘书省正字 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 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 被称为元祐党人 绍圣后累遭贬谪 文辞为苏轼所赏识 是 苏门四学士 之一 工诗词 词多写男女情爱 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 风格委婉含蓄 清丽雅淡 诗风与词风相近 有 淮海集 淮海居士长短句 李清照 1084 1155 宋代著名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 李清照早年生活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里 18岁时 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她前期的词章 多数是描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 风格清新明丽 北宋灭亡后 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 公元1129年 赵明诚在建康 今江苏南京 病故 她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 因此 后期的作品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 感时伤怀 怀旧思乡 风格沉郁凄怆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主要在于运用朴实的白描手法 善于写细腻的感情变化 语言明白如话 在宋代词人中 卓然自成一家 有 漱玉词 传世 辛弃疾 1140 1207 字幼安 号稼轩 济南历城 今属山东 人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1161 参加耿京抗金队伍 为掌书记 次年南下 历任承务郎 建康通判及江西 湖南 湖北安抚使 曾多次上书 陈抗金恢复大略 均未被采纳 孝宗淳熙八年 1181 罢官 隐居江西上饶 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 其间两度被起用 但都不长 宁宗嘉泰三年 1203 又被起用 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 为北伐作准备 因反对韩侂胄立即出兵的计划 又被罢官 开禧元年 1205 回铅山隐居 两年后忧愤而死 他继承了苏轼的开拓 革新精神 其词题材广阔 气势雄健 意境深沉 善于熔铸经史 驱遣诗文 亦善白描 沉郁顿挫 慷慨苍凉之外兼有清丽明快 缠绵妩媚之风格 有 稼轩长短句 存词六百余首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姜夔 约1155 约1221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人 少随父宦游 往来沔 鄂几近二十年 父死 流寓湘 鄂 诗人萧德藻赏其才 以侄女妻之 携之同寓湖州 因与苕溪白石洞天为邻 故以之为号 往来苏杭间 与名人多有交游 范成大 杨万里对其诗文人品多有称赞 姜夔通音律 精赏鉴 工翰墨 为诗初学黄庭坚 而自拔于宋人之外 所为 诗说 多精至之论 尤以词著称 能自度曲 今存有旁谱之词十七首 为词格调甚高 清空峭拔 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 被清初浙西词派奉为圭臬 写作背景 虞美人 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 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 宋兵攻克金陵 李煜投降 被送往汴京 现在河南开封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978 李煜作此词 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 加上徐铉出卖 太宗极为震怒 用牵机药将他毒死 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 雨霖铃 柳永才情卓著 但一生仕途坎坷 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在一起 过着依红偎翠 浅斟低唱的生活 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 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在他的作品中 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 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 现在河南开封 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 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本篇是苏词中具有豪放气格的代表作 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它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 七月 当时 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 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 这首词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鼻矶时写下的 当时作者44岁 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 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抱负 鹊桥仙 关于 七夕 杜牧亦有诗云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相传这天晚上 是分隔在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 这个从魏汉以来就流传的美丽神话 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咏叹 本诗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 歌咏永恒而坚贞不渝的爱情 声声慢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当时 正值金兵入侵 北宋灭亡 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 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 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这首词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作于词人镇江知府任上 宋宁宗嘉泰四年 1204 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 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 镇江濒临抗战前线 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辛弃疾到任后为北伐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但不同意韩侂胄立即北伐的主张 韩听不进他的劝告 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这首词从某种意义上说 等于是给韩侂胄的一封 谏书 扬州慢 扬州自古繁华 古代诗人曾用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十里长街市井连 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 可是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 扬州屡遭兵灾 建炎三年 1129 金兵侵犯扬州 将扬州焚掠一空 绍兴三十一年 1161 金兵大举南侵 扬州再度遭劫 损失惨重 淳熙三年 1176 作者路过扬州 眼见过去繁华的城市如今已破败不堪 因而追怀丧乱 感慨今昔 写下了这首词 知识链接1 词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初名曲 曲子 曲子词 简称 词 又名乐府 近体乐府 乐章 还被称作诗余 长短句 词有词牌和标题 词分为小令 中调 长调 这是依据字数多少来划分的 小令的字数在58字以内 59 90字为中调 而长调是91字以上 中调和长调多数分段 一段叫一阕或一片 2 词的调与名我们现在读词 可以看到有些词有调 有些词有调也有名 其实 最初的词 调和题是统一的 词调既与音乐有关 也和文辞有关 但后来则分了家 词调只是代表曲目 不再涉及内容了 如果对内容要有所说明 就得另加题目 如 女冠子 当初多咏女道士 虞美人 则咏虞姬之类 后来人们题咏渐繁 题与调两不相涉了 如本单元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则前为调名 后为词题 3 词牌词牌 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 律诗只有四种格式 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 有时候 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 词牌的来源 大约有三种情况 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 菩萨蛮 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 女蛮国进贡 她们梳着高髻 戴着金冠 满身璎珞 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 像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 菩萨蛮曲 西江月 风入松 蝶恋花 等 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词牌 例如 忆秦娥 摘自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的诗句 所以词牌就叫 忆秦娥 又叫 秦楼月 忆江南 本名 望江南 又名 谢秋娘 因白居易有 江南好 词 所以词牌又叫 忆江南 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 咏的是舞蹈 舞马词 咏的是舞马 欸乃曲 咏的是泛舟 渔歌子 咏的是打鱼 浪淘沙 咏的是浪淘沙 抛球乐 咏的是抛绣球 更漏子 咏的是夜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 本意 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 绝大多数词都不是用 本意 因此 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4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正式高举 豪放 旗帜的是苏轼 其 答陈季常书 云 又惠新词 句句警拔 诗人之雄 非小词也 但豪放太过 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 意境雄浑 词中充满豪情壮志 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作家以苏轼 辛弃疾为主 代表作品为苏轼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和辛弃疾的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婉约 一词 最早见于先秦古籍 国语 吴语 的 故婉约其辞 按诸诂训 婉 约 两字都有 美 曲 之意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 含蓄 词内容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 情调或轻松活泼 或离愁别绪 或深沉幽怨 刻画精细 题材较狭窄 往往多写个人遭遇 男女恋情 也间有写山水 融情于景的 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 秦观 李清照等 代表作品有柳永的 雨霖铃 和姜夔的 扬州慢 豪放 是与 婉约 相对立的词风 所谓 豪放 词论家虽单从气象着眼 但根本上是在于词的思想内容的不同 是由于词人内心感情的激越所决定 为了适应内容情感的需要 必然要打破唐五代以来的词风 另创音律 独辟艺术境地 形成 豪放 词风 明张云 少游多婉约 子瞻多豪放 当以婉约为主 豪放与婉约之区别在神不在貌 初学诗词者往往见诗词中有 万里 大江 沧海 等字眼便归入豪放 见 湘帘 罗带 销魂 则以为婉约 实际究其所以 一切诗词因何而作 面对无情现实之无可奈何 豪放之内蕴在于直面现实之勇气 以力相搏 纵不能胜 亦可 且自开怀 婉约则多具逆来顺受之修为 并有将痛苦艺术化之倾向 更兼感情深挚 执著到底 因此 豪放婉约不在于文学形式 而在于诗词家之人生态度 基础知识梳理 五 文言句式 1 倒装句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应为 神游故国 应笑我多情 华发早生 2 省略句故国不堪回首 于 月明中 3 被动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被 表被动 文本解读探究 内容剖析一 辨识主题1 虞美人 通过今昔对比 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亡国的切肤之痛 2 雨霖铃 通过对送别和别后情况的层层描绘 抒发了作者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深情 3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通过赤壁怀古 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 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4 鹊桥仙 这首词写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相会的情形 歌颂他们坚定不移的爱情 5 声声慢 这首词通过描写秋天凄清之景表达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 凄苦的生活感受 6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 表现了作者坚持抗金 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反映了他对南宋不作充分准备 企图侥幸取胜的深远忧虑 7 扬州慢 通过写扬州惨遭金兵破坏的情景 伤今怀古 抒发了深沉 凄恻的 黍离 之悲 二 理清结构 1 虞美人 三 探究重点1 春花秋月 本是两种美好的事物 代指一年中的良辰美景 而李煜为什么用 何时了 而生发感叹 分析 春花秋月 本是美好事物 却勾起了亡国君主李煜对往事的伤心怀念 使他更感到今天的无比凄苦 这种美景反成为惹人烦恼 甚至是可诅咒的事物了 因为他过去的那些快意的享乐生活 大都是同春花秋月联系在一起的 现在春花秋月年年相似 而昔日的欢乐却一去不返 所以他发出哀怨的感叹 2 雨霖铃 中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 此一句紧承上阕 念去去 依然是作者对别后的推想 写景抒情似真似幻 迷离恍惚 清丽凄切 词人抓住 晓风 残月 岸柳 等有特征性的景物 逼真地刻画出离人别后酒醒 在行舟中惟见岸柳残月的怅然若失 落寞凄凉的心理状态 反过来突出临别之际兰舟语噎 醉不成欢的留恋难舍 也隐含着对未别之前罗帐灯昏 青楼梦好那 千种风情 的咀嚼回味 3 以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一句为例 体会 声声慢 语言运用的特点 分析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七组十四个叠字 犹如信手拈来 看似平平淡淡 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 十四个字无一 愁 字 却写得字字含愁 声声是愁 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 如徐虹亭语 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寻寻觅觅 是作者的动作 在经受了国破家亡 丈夫病故 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 词人内心极为哀愁 再加上一人孤处 更是百无聊赖 空虚郁闷 为了排解这一哀愁 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 寻啊觅啊 想寻些什么呢 不太清楚 一切都是那么茫然 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 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 冷冷清清 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 常言说 人悲物亦悲 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 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无光的 正所谓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 凄凄惨惨戚戚 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 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 惨淡和悲戚之情 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 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4 有人认为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一词结尾有消极成分 与全词的豪壮情调不合 对此 你有什么看法 分析 并非不合 其实 多情 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 有多种含义 这里主要是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 华发 固足以使人生悲 正如唐代诗人岑参所说 白发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 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 人生如梦 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 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 他的 一尊还酹江月 不过是要向 江月 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 统观全词 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 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 二者并不矛盾 5 如何理解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分析 两人的爱情若是坚贞不移 又哪在乎朝夕相聚呢 这两句歌颂真挚不渝的爱情 立意新 牛郎织女虽然一年一度相会 毕竟地久天长 人世间的夫妻虽朝暮相处 却是百年顷刻 于此补充说明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之意 这一不同于常人爱情观的看法 使词的意境为之一新 6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的主旨表现在结句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上 根据上下阕内容谈谈此句的具体含义 分析 上阕通过追慕古代英雄 感慨昏聩不振的南宋现状 下阕则从嘲讽古人着笔 提取历史的借鉴 南宋的不抵抗主义 带来令人目不忍睹的现实 投降派没有丝毫的敌情观念 更无收复国土的雄才大略 谁可改变这令人痛心的现状呢 词人想起了在历史上曾与自己处境相似的廉颇来 廉颇当着赵王派来的人一顿饭吃了一斗米 十斤肉 披甲上马 以显示自己尚能领兵作战 辛弃疾以廉颇自喻 表达了希望被朝廷任用 继续为国杀敌立功的悲壮苍凉心情 这几句意思是 我虽然老了 还有廉颇一样的雄心壮志 可是有谁来关心我 重用我呢 特别是 凭谁问 三字 含有无限悲辛 反映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悲哀 词诘 评此词曰 发端便欲涕落 后段一气奔注 笔不得遏 廉颇自拟 慷慨壮声 如闻其声 7 扬州慢 与 永遇乐 在用典上有什么不同 分析 永遇乐 用典是使用前人的 事 扬州慢 用典是用前人的 言 引用前人诗句是词中用典的又一种方式 引用的目的是加深词中意境 促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引用前人诗句也有多种方式 可以借用原句或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 可以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 可以化用诗句或整首诗的意境 这首诗属于借用词语一类 包括 春风十里 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 四语 全出自杜牧以扬州生活为主题的七言绝句 豆蔻词工 和 青楼梦好 使人联想到杜牧曾写过许多赞美扬州的诗篇 并且佩服他那出众的才华 可是如果他活到今天 目睹扬州惨遭洗劫后的凄凉景象 却很难写出他的感受来 昔日的繁华与今朝的破败让杜牧都难以言表其震惊 更况乎作者呢 这样写 使词中意境又深了一层 四 创新思维问题 赤壁之战火烧曹营 大败曹操 这取决于谁 课文观点 周瑜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发散角度1 诸葛亮功不可没 当时曹操挥师南下 直取荆州 形势十分紧张 刘备就派诸葛亮去柴桑会见孙权 商讨共同抗曹的策略 诸葛亮见了孙权 分析了两军的实力 认为孙刘联合一定可以打败曹军 孙刘联合的大计由此确立 发散角度2 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不能归功于一人 大者孙权 刘备审时度势 当机立断 次者诸葛亮往来奔波 促成大计 再者周瑜指挥若定 黄盖诈降 五 拓展延伸如果让你在苏轼和辛弃疾两人之间选择一个 你更喜欢哪一个 说说你的理由 思路点拨 这是个拓展性话题 不在于形成统一的结论 而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 审美观 谈这个问题要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人物的个性 个人的经历 诗人的作品等方面对词人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然后根据自己的价值审美取向来回答 技法归纳 虞美人 生动 贴切的比喻 使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 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 一泻千里 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 长流不断 无穷无尽 这9个字 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 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 人生啊人生 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 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 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 是史所罕见的 这两句充满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 其感情之深厚强烈 真如滔滔江水 大有不顾一切 冲决而出之势 读着它 令人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词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 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 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 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地流向东海 这种写法 跟李白的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一样 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 可以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 诗人这种纯真 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 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 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 雨霖铃 1 融情入景的写法 寒蝉凄切 应作一句读 因为这写的是送别的大环境 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 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 宋代都门外的汴河两岸植柳 高柳乱蝉嘶 所以这句正是写柳上蝉鸣 而柳又有 拂水飘绵送行色 的作用 自然会触动离情 这实际上已经点明了主旨 下面接着说 对长亭晚 意思就更确定了 因为 长亭 在唐宋时期已经被当做离别地点的通称 词人此刻到了长亭 正值 骤雨初歇 眼前的景物变得更加清晰 他听着凄切的蝉声 看到河两岸柳树和河边的小舟 离情自然更浓 这正是融情入景的写法 2 虚实相济 词的上片除 念去去 二句 写的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 已经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 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 则是虚写了 虚写中所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 连 良辰好景 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 读完下片再回过头来看上片 便会懂得 都门帐饮无绪 无语凝噎 这些话的内涵了 原来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之间的感情竟如此深厚 的确是难舍难分啊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烘托和映衬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 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例如这首词中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 却从 千古风流人物 说起 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 多少豪杰 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 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映衬是烘托的一种 一方面是以乙托甲 但反过来甲也具有托乙的作用 词中有两种映衬 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 实景是赤壁的险要形势 是作者亲眼所见 虚景则是火烧曹营 是作者的想象 二者相互衬托 是谓虚实相济 另一种是周瑜的 雄姿英发 和作者的 早生华发 相互映衬 这首词波澜起伏而章法严整 跟作者巧妙地运用这两种表现技巧有关 鹊桥仙 淡语皆有味 浅语皆有致如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写的是这对情侣在奔赴见面地点的路上 的确是语淡而浅 但仔细想想 却又很有情味 词中先出现人物形象 织女是纺织能手 善织云锦 所以用 纤云弄巧 写她 从中不难看出 她今晚是穿着自织的锦衣去会见丈夫的 牛郎星比织女星亮些 动感也更强 所以用 飞星传恨 写牛郎 飞 者 快步如飞也 恨 者 怨离别之久长也 因有此恨 所以他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妻子 接着就出现了整幅画面 此刻 他俩正从银河两岸沿着鹊桥向一处走去 尽管银河极其宽广 又值黑夜茫茫 但他俩的身影终于越来越靠近了 声声慢 写作手法上 开篇连用七个叠字 在感情上层层递进 有统摄全篇之效 且毫无斧凿堆砌之感 全词以暮秋景色为衬托 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孤独痛苦的心境 如泣如诉 非常感人 词的开头连用七对叠字 分为三组 寻寻觅觅表现一种无所寄托 空虚失落的心态 仿佛要找寻什么 但所看到却是身边的 冷冷清清 这更加重了痛苦的程度 一句 凄凄惨惨戚戚 痛入心腑 14个字表现了感情流动的过程 以下的饮酒 听雁 观花 守窗听雨均属生活细节 全由 寻寻觅觅 引发而来 而其景物描写则由 冷冷清清 引发而来 贯穿全词的感情则是 凄凄惨惨戚戚 9组叠字的运用也增强了音韵效果 使全词顿挫凄绝 如泣如咽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 多用典故 这首词运用了许多历史故事 有人因此说他的词缺点是好 掉书袋 岳飞的孙子岳珂著 桯史 就说 用事多 是这首词的毛病 这是不恰当的批评 我们应该作具体的分析 辛弃疾原有许多词是不免过度贪用典故的 但这首词却并不如此 他所用的故事 除末了廉颇一事以外 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 眼前风光 是 京口怀古 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 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 况且他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说课稿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2节第3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 第2课 信息搜索方式应合适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陕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陕教版2024
- 项目股权合作协议
- 企业守法协议
- 2025年高速公路隧道防水工程合同样本
- 2025年规范诚信合同模板
- 2025年校园绿化工程美化合同
- 2025拆迁安置房的买卖合同范文
- 2025年矿产资源权益互易合同
- 完整婚前合同协议范本
- 2025 年小升初苏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版】
- 维护新疆稳定 实现长治久安课件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
- 档案管理员述职报告9篇
- 舞台灯光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 牙体牙髓病最全课件
- 脑卒中的功能锻炼课件
- 护理质控简报
- JJG 700 -2016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倪海厦X年扶阳论坛演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