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届高三物理最后一节课教学案同学们,“十二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盼六月”,期待已久的高考已经到来,今天是我们高中生涯的最后一堂物理课。高考是对考生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它不仅是对我们多年来所积累的知识、智力、技能的考查,也是对我们情感、意志、心理、体力的挑战。为了确保在高考中尽可能地挖掘我们的潜力,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最理想的成绩,我们有必要利用最后一节课,从考试心理、时间安排和应试技巧等方面做一个科学的考前指导。一、考试策略题易大家易,我不大意;题难大家难,我不畏难。一丝不苟,该得的分一分不丢;坚定信心,难得的分每分必争。 沉着应战,从容解答;从前到后,先易后难。缜密审题,扣题作答;依据可信,推理严谨。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横竖成行,间隔恰当。作图规范:画线用尺,作圆用规,比例协调。二、时间安排题型 题号分值时长选择题1-931约25分钟实验题10-1118约15分钟选考题12A、C24约15分钟计算题13-1547约45分钟 三、调整心态1、高考当平时,答卷如练习冷静思考寻找感觉,大胆猜测完整认定;审题仔细作答缜密,一旦确认不再回首;循序渐进步步向前,依据实力灵活跳跃;心态坦然发挥正常,沉着应战节省时间。2、遭遇难题,要作冷静思考“要难都难,大家一块难,慌什么!” “能做几步就尽力做几步,急什么!”“绕过去,回头再说,怕什么!” 3、大考失误常有,大将风度面对 一要镇定: 失误已成事实,内疚于事无补二要豁达: “一城一池”得失不定输赢三要理智:出考场不问对与错, 快切换准备下一科。4、积极的自我暗示 遇到难题,要难都难,不必慌乱!我不会的题,很多人也不会!四、考试技巧技巧一、巧用合成法解题图2-2-1【典例1】 一倾角为的斜面放一木块,木块上固定一支架,支架末端用丝线悬挂一小球,木块在斜面上下滑时,小球与木块相对静止共同运动,如图2-2-1所示,当细线(1)与斜面方向垂直;(2)沿水平方向,求上述两种情况下木块下滑的加速度.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与木块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运动,即小球与木块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必沿斜面方向.可以通过求小球的加速度来达到求解木块加速度的目的.(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当细线与斜面方向垂直时,小球受重力mg和细线的拉力T,由题意可知,这两个力的合力必沿斜面向下,如图2-2-2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F合=mgsi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ma1mgTF合图2-2-2mgF合T图2-2-3所以a1=gsin(2)当细线沿水平方向时,小球受重力mg和细线的拉力T,由题意可知,这两个力的合力也必沿斜面向下,如图2-2-3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F合=mg /si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ma2 所以a2=g /sin.【方法链接】 在本题中利用合成法的好处是相当于把三个力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则利用三角函数可直接把三个力联系在一起,从而很方便地进行力的定量计算或利用角边关系(大角对大边,直角三角形斜边最长,其代表的力最大)直接进行力的定性分析.在三力平衡中,尤其是有直角存在时,用力的合成法求解尤为简单;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尤其合成后有直角存在时,用力的合成更为简单. 图2-2-4技巧二、巧用超、失重解题【典例2】 如图2-2-4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满足A.F=MgB.MgF(M+m)gC.F=(M+m)gD.F(M+m)g解析: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中只有铁片在电磁铁吸引下向上做加速运动,有向上的加速度(其它部分都无加速度),所以系统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系统处于超重状态,所以轻绳对系统的拉力F与系统的重力(M+m)g满足关系式:F(M+m)g,正确答案为D.【方法链接】对于超、失重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如单个物体或系统中的某个物体具有竖直向上(下)的加速度时,物体或系统处于超(失)重状态.(2)如单个物体或系统中的某个物体的加速度不是竖直向上(下),但有竖直向上(下)的加速度分量,则物体或系统也处于超(失)重状态,与物体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无关.在选择题当中,尤其是在定性判断系统重力与支持面的压力或系统重力与绳子拉力大小关系时,用超、失重规律可方便快速的求解.技巧三、巧用整体法解题图2-2-7【典例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A、 B、 C、 D、解析:以上面2个木块和左边的质量为2m的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4ma再以左边两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3maT= B答案正确.【技巧点拨】 当系统内各物体有相同加速度时(一起处于静止状态或一起加速)或题意要求计算系统的外力时,巧妙选取整体(或部分整体)为研究对象可使解题更为简单快捷.方法四 :巧用等效法解题【典例4】 如图2-2-13所示,已知回旋加速器中,D形盒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5 T,盒的半径R=60 cm,两盒间隙d=1.0 cm,盒间电压U=2.010 V,今将粒子从近于间隙中心某点向D形盒内以近似于零的初速度垂直B的方向射入,求粒子在加速器内运行的总时间.解析:带电粒子在回旋加速器转第一周,经两次加速,速度为v1,则根据动能定理得:图2-2-132qU=mv12设运转n周后,速度为v,则:n2qU= mv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 粒子在磁场中的总时间:tB=nT=n= =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就可视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公式:tE=,且v0=0,vt=,a=得:tE=故:t=tB+tE= (+d)=4.510(0.940.01) s=. s.【技巧点拨】 粒子在间隙处电场中每次运动时间不相等,且粒子多次经过间隙处电场,如果分段计算,每一次粒子经过间隙处电场的时间,很显然将十分繁琐.我们注意到粒子离开间隙处电场进入匀强磁场区域到再次进入电场的速率不变,且粒子每在电场中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可将各段间隙等效“衔接”起来,把粒子断断续续在电场中的加速运动等效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技巧五:巧用对称法解题【典例5】 一根自由长度为10 cm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连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P,在P上放一个质量也是m的物块Q.系统静止后,弹簧长度为6 cm,如图2-2-14所示.如果迅速向上移去Q,物块P将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此后弹簧的最大长度为 图2-2-14PQ6cmA8 cm B9 cm C10 cm D11 cm解析:移去Q后,P做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处弹簧长度8 cm,由题意可知刚移去Q时P物体所处的位置为P做简谐运动的最大位移处.即P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2 cm.当物体P向上再次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弹簧有最大长度,此时P所处的位置为另一最大位移处,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此时弹簧的长度为10 cm,C正确.【方法链接】在高中物理模型中,有很多运动模型有对称性,如(类)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简谐运动中的对称性,电路中的对称性,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中几何关系的对称性.技巧六:巧用假设法解题图2-2-15假设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其基本思路为假设结论正确,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看最终的推理结果是否与已知条件相矛盾或是否与物理实际情境相矛盾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典例6】如图,abc是光滑的轨道,其中ab是水平的,bc为与ab相切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半径R=0.3m.质量m=0.2kg的小球A静止在轨道上,另一质量M=0.6kg,速度V0=5.5m/s的小球B与小球A正碰.已知相碰后小球A经过半圆的最高点C ,落到轨道上距b为L= 处,重力加速度g=10m/s2,试通过分析计算判断小球B是否能沿着半圆轨道到达C点.解析 :A、B组成的系统在碰撞前后动量守恒,碰后A、B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设碰后A、B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0=M V2+m V1A上升到圆周最高点C做平抛运动,设A在C点的速度为VC,则A的运动满足关系式2R=gt2/2 VC t=LA从b上升到c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以ab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面,以下同)m V12/2= m VC2/2+2mgRV1=6 m/s,V2=3.5 m/s方法1:假设B球刚好能上升到C点,则B球在C点的速度VC应满足关系式Mg=M VC2/R所以VC=1.73 m/s则B球在水平轨道b点应该有的速度为(设为Vb)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Vb2/2=M VC2/2+2MgR则由Vb与V2的大小关系可确定B能否上升到C点若V2Vb,B能上升到C点若V2Vb,B不能上升到C点代入数据得Vb =3.9 m/sV2 =3.5 m/s,所以B不能上升到C点.【方法链接】 假设法在物理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凡是利用直接分析法很难得到结论的问题,用假设法来判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如判断摩擦力时经常用到假设法,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时经常用到假设法.技巧七、巧用图像法解题d1d21/V11/V21/VdO【典例7】 部队集合后开发沿直线前进,已知部队前进的速度与到出发点的距离成反比,当部队行进到距出发点距离为d1的A位置时速度为V1,求(1)部队行进到距出发点距离为d2的B位置时速度为V2是多大?(2)部队从A位置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t为多大.解析:(1)已知部队前进的速度与到出发点的距离成反比,即有公式Vk/d(d为部队距出发点的距离,V为部队在此位置的瞬时速度),根据题意有V1k / d1 V2k / d2图2-2-16 V2d1 V1 / d2.(2)部队行进的速度V与到出发点的距离d满足关系式dk/V,即d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2-2-16所示,由题意已知,部队从A位置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t即为图中斜线图形(直角梯形)的面积.由数学知识可知t(d1 + d2)(1/V21/V1)/2t(d22d12)/2 d1 V1【方法链接】1.此题中部队行进时速度的变化即不是匀速运动,也不是匀变速运动,很难直接用运动学规律进行求解,而应用图象求解则使问题得到简化.2.考生可用类比的方法来确定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图象中,图线与横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有公式Sv t,S与v t的单位均为m);FS图象中,图线与横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F在该段位移S对物体所做的功(有公式WFS ,W与FS 的单位均为J).而上述图象中td1/V(t与d1/V 的单位均为s),所以可判断出该图线与横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部队从出发点到此位置所用的时间.技巧八、巧用极限法解题图2-217【典例8】 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系在一个轻质圆环上,圆环套在粗糙水平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绳上一点,使物体处于图中实线位置,然后改变F的大小使其缓慢下降到图中虚线位置,圆环仍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水平拉力F、环与杆的摩擦力F摩和环对杆的压力FN的变化情况是A.F逐渐增大,F摩保持不变,FN逐渐增大B.F逐渐增大,F摩逐渐增大,FN保持不变C.F逐渐减小,F摩逐渐增大,FN逐渐减小D.F逐渐减小,F摩逐渐减小,FN保持不变解析:在物体缓慢下降过程中,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断减小,可把这种减小状态推到无限小,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0;此时系统仍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当=0时,F=0,F摩 =0.所以可得出结论:在物体缓慢下降过程中,F逐渐减小,F摩也随之减小,D答案正确.【方法链接】 极限法就是运用极限思维,把所涉及的变量在不超出变量取值范围的条件下,使某些量的变化抽象成无限大或无限小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解题方法,在一些特殊问题当中如能巧妙的应用此方法,可使解题过程变得简捷.V图2-2-18方法九、巧用转换思想解题【典例9】 如图所示,电池的内阻可以忽略不计,电压表和可变电阻器R串联接成通路,如果可变电阻器R的值减为原来的1/3时,电压表的读数由U0增加到2U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流过可变电阻器R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2倍 B可变电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增加为原来的4倍 C可变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为原来的2/3 D若可变电阻器R的阻值减小到零,那么电压表的示数变为4U0确 解析: 在做该题时,大多数学生认为研究对象应选可变电阻器,因为四个选项中都问的是有关的问题;但R的电阻、电压、电流均变,判断不出各量的定量变化,从而走入思维的误区若灵活地转换研究对象,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意境;分析电压表,其电阻为定值,当它的读数由U0增加到2U0时,通过它的电流一定变为原来的2倍,而R与电压表串联,故选项A正确再利用PI2R和UIR,R消耗的功率P(2I)2R/34P/3;R后来两端的电压U2IR/3,不难看出C对B错又因电池内阻不计,R与电压表的电压之和为U总,当R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示数也为总电压总;很轻松地列出U总IRU02 IR/32U0,解得U总4U0,故D也对【方法链接】常见的转换方法有研究对象的转换、时间角度的转换、空间角度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本例题就是应用研究对象的转换思想巧妙改变问题的思考角度,从而达到使问题简化的目的.方法十、巧用排除法解题图2-2-22【典例10】 如图所示,由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制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其总电阻为R.现使线框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匀速穿过一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整个过程中ab、cd两边始终保持与磁场边界平行.令线框的cd边刚好与磁场左边界重合时开始计时(t0),电流沿abcda流动的方向为正,UoBLv.在下图中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植保机转让合同范本
- 猪场转手出租合同范本
- 出兑押金合同范本
- 临时工人合同范本
- 出售泡沫机床合同范本
- 借钱合同范本模板简单
- 商铺转租合同范本简化
- 表面表面加工合同范本
- 外贸采购订单合同范本
- 小区维修合同范本简易
- 现场调试合同协议书模板
- DB65∕T 4791-2024 水工隧洞敞开式TBM施工技术规范
- 工行金库资产管理办法
- DG-TJ08-2144-2025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医疗集团薪酬管理办法
- 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团队介绍
- 现代畜牧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本科)2025修订
- 船务公司船舶管理制度
- 南京城墙介绍
- 2025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
- 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