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ppt讲义)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ppt讲义)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ppt讲义)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ppt讲义)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ppt讲义)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图 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先把比例尺化为分数式 当作分数来比较大小 分母愈小 分数值越大 分母愈大 分数愈小 比例尺越大 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所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 所表示的范围越大 所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二 东西 南北半球的判读 低 中 高纬度的划分 七上第二章第一节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和160 e经线圈 通常来说东经 e 属于东半球 西经 w 属于西半球 但0 20 w属于东半球 160 e 180 属于西半球 中国所在的是东半球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北半球是北纬 n 南半球是南纬 s 0 30 是低纬度 30 60 是中纬度 60 90 是高纬度 n s 三 七大洲 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亚非 南北美洲分界线 七上 二 2 七大洲 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 太大印北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 巴拿马运河 重要的图 四 等高线地形图主要地形类型的判读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七上 二 3 山顶 山峰 鞍部悬崖等高线越密 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 坡度越缓 等高线向高出突出为山谷 向低处突出为山脊 溪水一般在山谷里 五 应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地震的成因 七上 二 4 板块与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 智利地震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的结果 玉树地震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的结果 六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七上 四 3 人类通过改变地面状况 影响气候 如人工造林 修建水库 砍伐森林等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加剧温室效应 导致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七 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西亚丰富石油资源 输往日本运输路线 七下 二 3 西亚地处五海 阿拉伯海 红海 地中海 黑海 里海 三洲 亚欧非三大洲 两洋 大西洋和印度洋 之间的枢纽地带 西亚是以波斯湾为中心 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石油带 沙特阿拉伯 伊朗 科威特 伊拉克是西亚主要的产油国家 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 2 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 4 所产的石油 主要输往西欧 美国 苏伊士运河 好望角 日本 马六甲海峡 等国家和地区 西亚石油运往日本的路线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南海 太平洋 日本 八 日本的自然环境 日本工业区的分布 七下 三 1 日本与朝鲜半岛隔朝鲜海峡相望 日本领土由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其中本州岛最大 日本地狭人稠 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 境内四分之三以上的国土是山地和丘陵 山间河流短急 水能资源丰富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是活火山 也是日本最高的山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场 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 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燃料 为了方便运进原 燃料和输出产品 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具有临海分布的特点 对外依赖性强 九 美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 七下 三 5 是太平洋 东部是大西洋 南部是墨西哥湾 美国最大河流是密西西比河 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 中部是大平原 美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首位 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农业生产专门化程度高 但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美国曾多次发生 黑色风暴 灾难 美国既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 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 石油 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洛杉矶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电子工业中心 一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图 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先把比例尺化为分数式 当作分数来比较大小 分母愈小 分数值越大 分母愈大 分数愈小 比例尺越大 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所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 所表示的范围越大 所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3 地质队员进行野外考察选用 a 等高线地形图b 城市旅游图c 世界政治地图d 东西半球图 1 用下列三种比例尺分别绘制北京市地图 其中内容最详细的是 a 1 500000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c 一百万分之一 2 在相同图幅的地图上 量算广州到香港的实际距离时 为了使结果更精确 最好选用 a 世界地图b 中国地图c 珠江三角洲地图d 中国南部地区地图 二 东西 南北半球的判读 低 中 高纬度的划分 七上第二章第一节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和160 e经线圈 通常来说东经 e 属于东半球 西经 w 属于西半球 但0 20 w属于东半球 160 e 180 属于西半球 中国所在的是东半球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北半球是北纬 n 南半球是南纬 s 0 30 是低纬度 30 60 是中纬度 60 90 是高纬度 n s 1 下列地点中 既位于北半球又属于东半球的是 a 40n 21wb 30n 161ec 20s 120ed 80n 159e 2 下列地点中 属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a 40n 21wb 30n 161ec 20s 120ed 80n 159e 三 七大洲 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亚非 南北美洲分界线 七上 二 2 七大洲 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 太大印北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 巴拿马运河 重要的图 1 在图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2 左图是 半球 右图是 半球3 面积最大的洲是 面积最小的洋是 4 全部位于南半球且跨经度最大的大洲是 5 与 的分界线是 运河 与 的分界线是 运河 四 等高线地形图主要地形类型的判读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七上 二 3 山顶 山峰 鞍部悬崖等高线越密 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 坡度越缓 等高线向高出突出为山谷 向低处突出为山脊 溪水一般在山谷里 1 图中a b c d是山脊还是山谷 a b c d 2 图中甲 乙两处分别是什么地形 甲 乙 3 a点在b点的 方向 4 若d处有一小河 则该河的流向大致是 5 龙岭与云岭的相对高度是 山脊 山谷 山谷 山谷 陡崖 鞍部 自北向南 西北 17米 海平面 2000米 3000米 海拔 相对高度 1 a点的海拔高度是 若b点的气温是28摄氏度 则a点的气温是 b a 五 应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地震的成因 七上 二 4 板块与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 智利地震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的结果 玉树地震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的结果 智利 a b c d e f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 玉树 六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七上 四 3 人类通过改变地面状况 影响气候 如人工造林 修建水库 砍伐森林等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加剧温室效应 导致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1 现在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 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排放的 a 臭氧增多b 二氧化硫增多c 二氧化碳增多d 一氧化碳增多 2 人类改造局部地区气候的主要途径是 a 设法改变地面状况b 设法改变大气万分c 设法改变太阳辐射强度d 设法改变大气环流 七 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西亚丰富石油资源 输往日本运输路线 七下 二 3 西亚地处五海 阿拉伯海 红海 地中海 黑海 里海 三洲 亚欧非三大洲 两洋 大西洋和印度洋 之间的枢纽地带 西亚是以波斯湾为中心 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石油带 沙特阿拉伯 伊朗 科威特 伊拉克是西亚主要的产油国家 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 2 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 4 所产的石油 主要输往西欧 美国 苏伊士运河 好望角 日本 马六甲海峡 等国家和地区 西亚石油运往日本的路线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南海 太平洋 日本 西亚和北非 马六甲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八 日本的自然环境 日本工业区的分布 七下 三 1 日本与朝鲜半岛隔朝鲜海峡相望 日本领土由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其中本州岛最大 日本地狭人稠 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 境内四分之三以上的国土是山地和丘陵 山间河流短急 水能资源丰富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是活火山 也是日本最高的山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场 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 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燃料 为了方便运进原 燃料和输出产品 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具有临海分布的特点 对外依赖性强 日本 1 现在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 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排放的 a 臭氧增多b 二氧化硫增多c 二氧化碳增多d 一氧化碳增多 2 人类改造局部地区气候的主要途径是 a 设法改变地面状况b 设法改变大气万分c 设法改变太阳辐射强度d 设法改变大气环流 九 美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 七下 三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