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 温故知新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前770 周平王 洛邑 第7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件 1 你知道 春秋 战国 名字的由来吗 2 你知道 春秋五霸 吗 他们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秦穆公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宋襄公 春秋 源自鲁国史书 春秋 战国 源自诸侯国连年混战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3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东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战国 春秋 温故知新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 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关于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雍 新田 洛邑 临淄 商丘 郢 吴 会稽 周 秦 宋 齐 晋 楚 雍 新田 临淄 商丘 郢 吴 会稽 洛邑 周 b c e d a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 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齐 晋 楚 吴 越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想一想 1 东方大国 盛产鱼盐 2 管仲改革 国富兵强 3 尊王攘夷 策略正确 管仲 管仲为齐国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你知道哪些有关管仲的故事 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 召集诸侯 葵丘会盟 二 问鼎中原 晋文公是怎样称霸的 楚庄王问鼎中原 1 重耳流亡 2 楚成王的礼待 3 晋军 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看图说史 城濮之战 有关楚庄王的成语故事你知道吗 二 战国七雄 1 七国是怎样形成的 2 如果你是当时某一国的谋士 你会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什么策略 齐 楚 秦 燕 赵 韩 魏 齐楚秦燕赵韩魏 东南西北到中间 战国七雄 秦孝公即位任用卫鞅为相 实行变法 即 商鞅变法 大大加速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过程 国力提高很快 秦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班固在 汉书 地理志 中写道 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 而人众不过什三 3 10 然量其富居什六 6 10 材料阅读 如果你是当时某一国的谋士 你会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什么策略 动脑筋 魏齐楚燕韩赵 秦 合纵 合众势以攻一强 为什么六国合纵抗秦不能成功 燕 赵 齐 魏 韩 楚 秦 连横 事一强以攻众弱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 战争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说明出现了什么趋势 从争霸到兼并 说明出现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趋势 议一议 选一选 1 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越王勾践2 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齐 吴 楚 赵a b c d 雍 新田 临淄 商丘 郢 吴 会稽 洛邑 周 b c e d a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 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齐 晋 楚 吴 越 填一填 齐 楚 秦 燕 赵 韩 魏 填一填 勾践卧薪尝胆 你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十年复国 能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北京市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情商管理培训课件
- 市场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方案
- 生活喜好测试题及答案
- 植物保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风险报告编制规定
- 阿克地区温宿二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甲方采购面试题及答案
- 膝骨关节炎针刀临床诊疗指南
- 物业管理质量保障措施
- GB/T 2099.31-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31部分:装有USB电源的插座的特殊要求
- 影像学辅助护理试题及答案
- 特种气体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
- 钢材中稀土赋存状态分析研究
- 2025-2030中国羟丙基淀粉醚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心外科进修汇报护理
- 软装工艺施工方案范本
- 学历案与深度学习:读书感悟与教育启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