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语文第八单元.doc_第1页
一(下)语文第八单元.doc_第2页
一(下)语文第八单元.doc_第3页
一(下)语文第八单元.doc_第4页
一(下)语文第八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第八单元由识字八,5篇主体课文棉花姑娘、地球爷爷的手、兰兰过桥、火车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和“语文园地”组成。识字八以谚语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后边五篇课文都是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各部分内容从工业、农业、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引人入胜地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身边的科学常识。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以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引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二、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2. 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读写规律,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初步学会分析字形,总结造字规律,以便于以后的学习。3. 引导学生读文,通过读、悟,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常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1. 识字认字仍然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2. 通过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将是本单元的难点。3. 总结识字教学以来的识字方法,获得对汉字的整体认知,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四、课时安排 识字八 1课时棉花姑娘 2课时地球爷爷的手 2课时兰兰过桥 2课时火车的故事 2课时小蝌蚪找妈妈 2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识字 8 一、教学目标:1认识“眉”、“初”、“斗”、“雁”、“寒”等10个生字,初步练习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二、教学重点、难点:识记生字、书写生字。三、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四、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和丰富的生活经验,聪明的人们把这些现象和经验编成顺口溜一样的流传着的语言,这就是谚语。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识字8,在识字中学谚语,在识字中学科学。(师板书课题识字8)请大家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二、自读课文,初识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目标:借助拼音把课文自由地读两遍,注意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读完后,将课后的生字宝宝在文中圈出来,每个字再多读几遍。 2小老师带读课文。(重点提醒“畔”和“场”。)3.说说你们从这些句子里都看到了哪些自然景物呢?(月亮、太阳、北斗、蜻蜓、大雁、燕子、秋雨)设计意图:三、再读课文,体会感知喜欢哪句就把哪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那句谚语是什么意思?(学生谈体会,教师补充)相机出示:。出示第一句谚语 (出示相关图片)辨析“娥眉月”和“月团圆”。出示第二句谚语及图片1看图,小朋友们在干什么?2学习辨别方向。白天 看太阳 回忆儿歌晚上 看星星 认识“北斗七星”,如果熊老师早晨在野外迷了路,你会对我说什么?如果夜晚迷了路,你又会告诉我什么?3指导朗读第二句谚语“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出示第三句谚语及图片1理解词语:即将2设置情境,展开想象。师:大雨就要来了,让我们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正在采蘑菇的小兔子“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再告诉正在搬家的小蚂蚁“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还要回家告诉还在晒衣服的妈妈“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话没说完,雨就“哗”的一声下下来了。出示第四句及图片1认识“大雁”,认读词语。了解“雁”字的组成部件。2了解整句话的意思。3. 指导有感情朗读:“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出示第五句。理解句子。师:下了一场秋雨就冷了一些,十几场秋雨过后天气就十分寒冷了,我们都要穿棉袄了,这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设计意图:四、自由朗读,读出韵味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五、背诵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内容1.背诵自己喜欢的谚语2.同桌互相检查背诵。设计意图:二、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1.出示带拼音生字,指名认读2.去掉拼音,同桌认读。3.交流识字方法4.游戏检测。设计意图:三、书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生字:上下结构:南 左右结构:北、江、湖、秋2. 学生观察,交流,提醒关键笔画。3. 重点指导写好“三点水”旁:4师范写,生书空5. 生描红,练写6展示评价。写得不够好的字,在信下面的空格中再写一遍。设计意图:四、扩展训练向你的爸爸妈妈搜集谚语设计意图:教学反思:30 棉花姑娘一、教学目标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鸟。2识字、写字,提高识字能力。三、教学准备:字、词卡片。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出示棉花(课件),认识棉花。(南方的小朋友很少见过棉花,通过课件的出示,让学生认识棉花。)2板书课题,认识生字“姑 ”“娘”,读好轻声。(“花”、“娘”)3出示棉花对比图,质疑:棉花姑娘怎么啦?棉花姑娘请了哪些朋友来给她治病,又是谁给她治好的呢?我们快读读课文吧。设计意图:二、学文识字。1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2)指名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你能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3)齐读课文。2学习生字。(1)小组合作识字:课文中的生字,大家能不能学会记住它们?小组同学来合作学习,哪个字你记住了,就把你的好办法告诉你的小组同学。(2)交流识字: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可相机诱导:“姑、娘、蚜“是形声字,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斑”与“班”比较,可用换一换的方法记。(3)请老师领读生字。(4)扩词。如,盼(盼望)(期盼)。(5)随机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6)自由地把课文中含有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设计意图:三、写字指导。1认读要写的字。2观察字型,发现规律,说说写字时应注意什么。3示范书写,重点指导。雪、帮:两个字上下大小,注雨字头的写法。请:应写得左窄右宽。就:应写得左右大致相等。4 练习写生字,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语 指名学生读。设计意图: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讲棉花姑娘生病了,遇到哪几种动物,请用“ ”画记出来。它们都帮助棉花姑娘了吗?设计意图:三、精读品味,读中感悟指导朗读第一段。刚才讲到棉花姑娘生病了,那小朋友们,咱们一起去看望一下她吧!(点出课件图:棉花受伤图。)你看,蚜虫都把她咬成什么样了呀?你觉得这些蚜虫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写蚜虫的?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第一段。可恶的蚜虫拼命地咬棉花姑娘,这时,棉花姑娘最盼望什么呀?讲读第二段正当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的时候,一抬头,看,谁来了?(点出燕子图)假如你们是棉花姑娘,看到燕子来了,你们的心情会怎样?那你会对燕子说些什么呢?我现在就是燕子,哪朵棉花姑娘有话对我说。听了棉花姑娘的请求,燕子是怎么说的?拿出你们的笔,把燕子的话画下来,好好地读一读。从燕子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原来燕子不是不想帮,而是帮不了。你看,棉花姑娘那么着急地请求他,可是他却帮不了,燕子的心情会怎样呢?指导朗读。师小结:你们看,棉花姑娘焦急又高兴地盼来了燕子帮她捉虫,可是燕子却帮不上,感到十分为难。我们一起合作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师读旁白。)指导朗读三、四段燕子不好意思地飞走了。棉花姑娘眼看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了,难受极了,他还请了谁来治病呢?(师根据学生回答贴板图)他们有没有帮棉花姑娘治病呢?为什么呀?请大家小声地读课文三、四段,从书中找答案。生自学。生回答,师板书。师小结:啄木鸟、青蛙和燕子一样,不是不想帮,而是帮不了,他们也同样很为难。创设情境,课文表演你们知道吗?老师今天把这三位名医都请来了,你们知道他们在哪里吗?师(变魔术似地从身后拿出头饰。):来谁愿意来当燕子、啄木鸟,青蛙(角色一一分配完)别急,还有一个角色,由我和剩下的同学来当棉花姑娘,来,把头饰戴上,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对了,来点音乐,更完美。(师戴上棉花姑娘的头饰,参与到全班的表演中来。) 师生共同表演。小结:燕子飞走了,啄木鸟也飞走了,连大名鼎鼎的捉虫高手青蛙也跳走了。难道真的就没有人救得了我们吗?讲读第五段师根据生的回答适时贴板图。你们可真厉害,你们怎么认识它?那棉花姑娘认识它们吗?请小朋友看书第五段,看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棉花姑娘不认识它们呢?“是谁”用了特别特别重的语气,我们一起来惊奇地问一问。齐读棉花姑娘还会问什么?谁能当当这个可爱的小虫子向棉花姑娘介绍一下自己?多厉害的七星瓢虫呀。你真能干。来我们一起都来当当这了不起的七星瓢虫,一起自豪地读读这句话。 (全班读)指导朗读第六段七星瓢虫可真能干呀,不一会儿就把蚜虫吃光了,我们的棉花姑娘病好了,而且比以前更加健康更加漂亮了。(出示图片)师引读: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 ,吐出了 ,她咧开嘴 。恢复健康了的的棉花姑娘可真美呀!(课件示棉花笑脸图)你们看,她美在哪里?出示词组对比: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有几位小客人,他们也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他变得漂亮点,更美丽点,谁愿意来帮一帮他。(出示课件)( )的天空 ( )的田野( )的枫树林 ( )的桃花这些小客人被你们打扮得更漂亮了,来,一起来美美地叫叫他们.生齐读是呀,棉花姑娘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让她显得更美了。看,她正对着我们笑呢。带着你的感受美美地读一读吧。(点出课文最后一段内容)生有感情齐读,读出高兴的心情。设计意图:四、课外延伸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生病了,上哪儿找医生看病呀?可棉花姑娘生病了,还得盼呀盼呀,盼医生来。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大自然的植物也能和我们一样,有病能及时就医吗?好,那我们赶快动手建医院吧!(在板书表格上方添加医院房顶图形)师:看,大自然的医院造好了,可是医生还不够,你们能帮大自然医院再聘请一些医生吗?(生:猫头鹰、蜻蜓、杜鹃.)师相机在在表格里贴动物的图片。师小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都是捉害虫的医生,而且不同的动物捉不同的害虫,它们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小动物呢?分享儿歌,结束本课教学。板书设计: 30 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 啄木鸟 捉 树干里的 青蛙 田里的 七星瓢虫 蚜虫 教学反思:31地球爷爷的手 教学目标: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猜谜激趣,导入情境。1.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有一位大家熟悉的老朋友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他是谁呢?我们来猜一猜: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学生答后,课件展示地球图片。)2. 学写“球”字:(课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球”字)怎样才能把“球”字写漂亮呢?请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发现“王”变成“王字旁”后的区别。老师范写,学生书空。3. 小朋友,你对地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回答,老师随机板画地球。)之后,老师补充: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年纪已经很大很大了,他从形成到现在已经有 45亿年了,所以我们称他是地球爷爷。(板书:爷爷。)让我们一起来亲切地读一读。(齐读。)谁能和地球爷爷打个招呼? 设计意图:二创设情境,自读识字。1. 创设情境,自读课文。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地球爷爷年纪大了,有几个字他总是念不准。小朋友,我们能帮助他吗?巧的是,他念不准的的字就在课文中。我们赶紧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吧。平时自己读课文时,你会做些什么?指名说,老师建议:把躲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找出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文,老师巡视了解学情。)2.利用情境,认读生字。大家准备好了吗?看,就是这几个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能大声地念给地球爷爷听?指名认读,随机正音。摘桃子游戏:谁能读准确,就把桃子送给谁。(指名读生字)设计意图:三情境继续,研读对话1. 我想,大家念得这么认真这么准确,地球爷爷一定学会了!我们听(课件播放画面及故事录音,内容是:课文开头至“只见几个桃子自己从树上掉了下来。”这时,我听到了小兔、小猴和猴爸爸之间一番有意思的对话。小朋友,你能帮我把故事讲下去吗?)2. 地球爷爷请我们帮忙哪!怎么帮呢?(我们得先找到他们的对话。)来,赶紧读读课文找找他们的对话。之后交流。3. 为了讲好这段对话,我建议大家先选一个角色好好练一练,你选谁呢?(学生选择。)那就请你和同桌仔细研究研究练一练,开始吧!(学生研读,老师巡视了解。)集体交流,指名逐个读,评价提高,最后整合。重点读好:小兔:礼貌;很奇怪(适当加动作。)小猴:很奇怪。猴爸爸:笑着说。4. 小朋友们讲得真好!是啊,小兔小猴觉得多奇怪呀!听了他们的话,你猜,地球爷爷会怎么说?)谁猜到了,是什么?(指名读地球爷爷的话。)我看,小朋友们这么能干,索性来当一回地球爷爷,读好这段话,行吗?好,就让我们拿起书,好好地读一读,看看能读懂什么。开始吧!(学生研读,老师巡视了解。)5.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 请小朋友用吸铁石来吸一吸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 地心引力“很大很大”,“能”做很多事。根据课文,观看课件,联系生活: 说一说“地球爷爷的手能”有表情读好这句话,读出自豪高兴的语气。6.分角色朗读课文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 认识“俩摘”等生字,会写“球玩”等字。2.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内容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设计意图:二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1.认读生字卡片,注意生字的读音。2.分析要写的字的结构,指导书写。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球、玩、跳、桃、树”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刚”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球、玩”二字,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王”字与王字旁的异同;“跳、桃”结构一样,字形相似,可以结合起来指导书写,“足”字的捺变提,“木”字的捺变点,“兆”字的笔顺及笔画“竖撇”都要仔细指导。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六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3学生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设计意图:三、作业1. 课内:书写“球”、“玩”两个字。2. 课外:了解牛顿与苹果的故事。观察生活中地心引力的作用。设计意图: 32 兰兰过桥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梁、程”等 12 个生字,会写“兰、各”等 6 个字。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指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并乐于与人交流。4指导学生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识字,积累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三、课时安排 2 课时四、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动笔画一画好吗?2过渡: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3揭示课题,学生读题。(看教师写课题,注意“桥”字的规范写法。)设计意图:二、初读课文,巩固识字1按要求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用“”圈出本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用“_”标出本课只要求会议的字,注意这些字的读音。2 学生识记生字, ln ling chng b ji t zhun hu 兰兰 桥梁 工程 波浪 一架 特别 玻璃砖 划过去 bo qio wn ci 很薄 轻巧 平稳 采花 A指名拼读 B 带读 C互读 D 去掉拼音读 E 开火车读 F齐读3交流识字方法设计意图:三、书写生字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点、难点。本课要求写的字以上下结构为主,提示:“坐”。1 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点;2 2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3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设计意图:四、练习1照样子,我会说。 又平又稳 又_又_ 又_又_ 又_又_ 潜水桥架在水里,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_像_。2思考:爷爷带兰兰过了几座桥?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样子。3检查识字和读书自学情况。设计意图: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设计意图:第二课时 一、导入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二、创设情境,感悟语言1学习潜水桥部分: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座桥,并说出理由。随机出示小秘诀:先找出哪些自然段写了自己所喜欢的那座桥;再反复读,找出表示桥特点的词句。喜欢潜水桥的学生根据小秘诀说说理由,其他学生质疑。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进行词句教学,归纳出潜水桥的特点:结实、透明。指导朗读有关句子。学生质疑,解疑。2教学塑料桥部分:喜欢塑料桥的小朋友站起来。老师相信你们刚才已经很认真地自学过写塑料桥部分的内容了。现在请你们按照“小秘诀”来给其他小伙伴介绍介绍塑料桥,可以吗?小结塑料桥的特点:轻巧、平稳。设计意图:三、总结延伸、布置作业我们已经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各抒己见后鼓励他们把想象中的桥画下来。设计意图:4、 板书设计 32 兰兰过桥 潜水桥:结实 透明 塑料桥:轻巧 平稳 33火车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郊、列”等 14 生字,会写“名、发”等 6 个字。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3指导学生了解火车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自豪感。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会所需认写的生字。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三、课时安排 2 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说话,导入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几位新朋友,如果你认识他们就有礼貌地和他们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形态各异的火车。学生看图有礼貌地打招呼。2他们要给我们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33 火车的故事。设计意图: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2检查识字情况。齐读,分组读,抽读。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火车的什么故事。设计意图: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读情况,并适当地给予帮助。3反馈:(1)你觉得你能为大家读好哪一自然段或哪几句话?学生自我推荐读课文。(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3)小组竞赛读课文。设计意图: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鼓励学生再读课文。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擂台赛: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理解重点词语“飞驰而过”“夕发朝至”“世界屋脊”“创举”等)。4课件展示:蒸汽机火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课件展示,教师简单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设计意图:五、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要书写的 6 个汉字。认读要书写的字,并组词。2怎样在田字格中写好这 6 个字呢?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要求。3反馈,指导。设计意图:六、布置作业同学们,你们想象中的新型高速火车是什么样的,展开丰富想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画下来准备交流。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火车的故事这篇课文,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仔细听读,看看他读的怎么样?设计意图:二、复习生字词我们上节课学会了许多的生字,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你能用它们来组词吗?设计意图:三、结合插图,边读边想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当作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集体做动作感受。2 读第三自然段。(1)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了什么呢?蒸汽机车(课文第二幅插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电力机车(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磁悬浮火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课文第三幅插图画的就是磁悬浮火车。它在日本、德国很常见,我国正在研制中。)3自读第四、五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1)理解“夕发朝至”:“夕”是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来。谁能把词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2)爸爸还说了什么?(3)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 4000 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4)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4朗读第六自然段。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设计意图:4、 拓展练习如果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位高级设计师,如果让我们来设计一款新型的火车,会是什么样的?把你上节课设计的火车拿上来展示展示!看谁的设计最有创意。设计意图:五、布置作业你想做一个小发明家吗?用你灵巧的小手创造一个小发明,研制一个小作品好吗?设计意图:六、板书设计 33 火车的故事 机车:蒸汽内燃电力、磁悬浮“绿色环保型” 夕发朝至:北京上海 创举:青藏铁路了不起教学反思:34小蝌蚪找妈妈一、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倡导学生养成遇事主动探索的习惯。3.学会本课的生字,激发学生学字的兴趣。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2.识字写字。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1、 猜谜揭题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一个谜语给你们猜: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课件出示蝌蚪图片)你们知道蝌蚪长大后会变成什么吗?那么,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4课小蝌蚪找妈妈,老师相信认真听课的小朋友就可以知道答案了。设计意图:2、 学习新知: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2.学习生字新词:A、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B、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5、练习书写: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设计意图: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设计意图: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例如:看拼音写词语;听写词语;组词;读句子;读课文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设计意图:五、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3.在作业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1、小朋友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不过听完后请你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好吗?(观看课文朗读视频)2、谁能简单地说说这个故事?(相机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二、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得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2、 小蝌蚪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3、(板书:鲤鱼、乌龟)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用横线把小蝌蚪和她们说的话画下来。学习第2段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于是,就迎上去,问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学习第3段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它们这时是怎样的心情?(急切)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连忙、追上去)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看看两张图片,再说一说。请学生上台与老师合作表演帮助区别理解词语。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过渡: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学习第4段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换一个说法:“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是绿的,肚皮上是白的,长着两只大眼睛。”请一位小朋友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觉得哪句话更好,为什么?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学习第5段小蝌蚪观察得很仔细,确定这就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它们还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学习第6段小青蛙现在已经在干什么了?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一只青蛙每年能消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我们应该保护青蛙。 出示课文两个含有“已经”的句子,用“已经”说话。 整体引读对话,学生思考: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蝌蚪外形变化)设计意图:三、了解小蝌蚪外形的变化1、请孩子们自由地朗读课文26自然段。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