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重点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本章内容框架】NO.1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NO.2会计的基本特征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的计量有三种方式:实物计量、劳动计量、货币计量)2.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3.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或者称反映与监督)。 利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数量上的记录、计算来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资料,这是核算职能(反映职能)。利用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这是监督职能。4.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而不是一般的管理工作,它属于管理范畴。它要对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全面的计算和记录,进行微观管理。(1)连续是指按照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记录和核算每一项经济业务。(2)系统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加工处理,以生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3)综合是指借助统一的货币计量,将大量、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的反映。(4)全面是指将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全部记录下来。会计只有连续、系统、综合、全面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才能为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支持。5.会计的对象是特定的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多个单位的经济活动;NO.3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从数量上综合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的本质、提供财务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其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情况。核算三个阶段:记账、算账、报账 会计的监督职能1.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2.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及事后监督。3.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社会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属于社会监督。国家监督:包括国家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有关部门对各单位的监督。 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会计的核算职能与会计的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了存在的客观基础;没有会计监督,就不能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应有的作用。NO.4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表述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注】不同类型的经济实体其资金运动也不相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按六要素的顺序记忆)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NO.5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前提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前提和全部会计准则的基础。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不是同一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都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如企业的事业部;也可以是单一企业,或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说明: 如果企业发生破产清算,所有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就不再适用。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我国会计年度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可以分为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会计分期假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配比等原则。只有正确的划分会计期间,才能准确地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资料,才能进行会计信息的对比。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为会计计量单位的货币,其币值是稳定不变的.会计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凡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都不是会计所反映的内容。记账本位币:人民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总结】会计主体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空间范围,是持续经营前提和会计分期前提的基础;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前提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NO.6会计基础会计基础的概念: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权责发生制区分要点:以权利、责任是否发生转移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能将预收或预付的款项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在会计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付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预收销货款、预付购货款等情况,虽然款项已收到或支付,但实际的经济业务在本期并未实现,为了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将预收或预付的款项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收付实现制区分要点: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或现收现付制。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归属于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本期没有实际收到款项和付出款项,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NO.7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一、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2)企业应当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3)可靠性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三、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纵向可比) (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横向可比)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例如:销售商品售后回购,不应确认为收入。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即使已经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也不应当确认销售收入,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实质重于形式的基本要求。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如果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需要依赖职业判断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七、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下列情况体现谨慎性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企业定期或至少于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企业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八、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收集及时处理及时传递。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本章内容框架】NO.1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是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一) 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特征(1)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实质重于形式.分类: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1)流动资产是指企业能够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不是预收)、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和存货等。(2)非流动资产:是指超过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二)负债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分类:负债按其流动性,一般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补充)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按偿还方式,分为货币性负债和非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负债指未来需要以货币资金偿还的债务,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非货币性负债指将来需要以提供劳务或商品的方式偿还的债务,如预收账款等。(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分类: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分为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利得的概念: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的概念: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四)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收入的本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特征: (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分类:日常活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划分原则:重要性原则。 广义收入:包括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狭义收入:即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五)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特征(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分类:配比原则:费用与收入相对应,没有收入就没有费用。一定期间的费用与收入应当相互配比。(1)按照日常活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费用可以分为主要经营费用和其他业务费用。(2)按照费用与收入的关系,费用可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狭义的费用:仅指与商品或劳务的提供相联系的耗费。广义的费用:还包括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提示】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区别与联系:项目区别联系收入与利得(1)收入日常,利得非日常;(2)收入总流入,利得净流入1.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2.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费用与损失(1)费用日常,损失非日常;(2)费用总流出,损失净流出1.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2.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六)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企业发生了亏损,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分类:一般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经常用到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者的关系如下: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NO.2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它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一)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二)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三)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四)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提示】1.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主要区别在于后续计量,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取得资产时也是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量。2.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NO.3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在账户中分门别类地核算各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化,能够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外部有关各方面提供一系列具体的分类指标。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类的标志,在每一个会计科目名称的项目下,都要有明确的含义、核算范围。NO.4会计科目的分类(注意分类标准)(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根据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大。1.资产类科目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的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的会计科目。2.负债类科目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的增减变动和结余情况的会计科目。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所有权的增减变动和结余情况的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4.成本类科目是用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会计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5.损益类科目是指其在一定时期的发生额合计要在当期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确定一定时期内损益的会计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二) 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也叫做级次分类)(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和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提示】:并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有明细科目。NO.5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科学、合理、适用三大原则:1.合法性原则:企业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相关性原则:设置会计科目,应当提供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要满足有关各方对报告的要求。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常用会计科目要点:1.能够区分常见的科目属于哪一类2.科目名称必须准确无误。顺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顺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一、资产类502232应付股利11001库存现金512241其他应付款21002银行存款532501长期借款31012其他货币资金三、共同类4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四、所有者权益类51121应收票据614001实收资本61122应收账款624002资本公积71123预付账款634101盈余公积81131应收股利644103本年利润91132应收利息654104利润分配101221其他应收款664201库存股111231坏账准备五、成本类131402在途物资675001生产成本141403原材料685101制造费用161405库存商品六、损益类 201411周转材料716001主营业务收入291601固定资产726051其他业务收入301602累计折旧73610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21604在建工程746111投资收益341606固定资产清理756301营业外收入351701无形资产766401主营业务成本361702累计摊销776402其他业务成本411901待处理财产损溢786403营业税金及附加 23二、负债类796601销售费用422001短期借款806602管理费用442201应付票据816603财务费用452202应付账款826701资产减值损失462203预收账款836711营业外支出472211应付职工薪酬846801所得税费用482221应交税费856901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92231应付利息一般来说,含“应收”“预付”等字样的科目为资产类,含“应付”“应交”或“预收”等字样的科目为负债类。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本章内容框架】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等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表达式。NO.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基本会计等式)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权益负债总额流动负债合计非流动负债合计会计等式的意义:1.该等式反映了企业任何一个时点资产的分布状况及其形成来源,无论在什么时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都应该保持上述恒等关系。2.该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3.该等式表明在同一时点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注意】等式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针对的是同一时点,否则等式不成立。经济业务对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经济业务,是指发生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事项,又称会计事项。经济业务按其是否与企业外部有关,可分为外部经济业务和内部经济业务。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四种情况:等式左右同增,等式左方一增一减,等式左右同减,等式右方一增一减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四类九种情况:(1)某个要素内部一增一减;3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等式左右同增;2种(资产与负债、资产与所有者权益) (3)等式左右同减;2种(资产与负债、资产与所有者权益) (4)等式右边一增一减。2种(负债要素增加或者减少)向银行借入款项;赊购固定资产一台(不考虑相关税费) 企业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分配现金股利 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动 NO.2收入费用利润这三项会计要素均是企业资金运动在同一会计期间的动态表现,所以其构成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动态会计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如果收入大于费用,经营成果表现为盈利;反之,如果收入小于费用,经营成果表现为亏损。扩展会计等式:如果将静态会计等式与动态会计等式相结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1.每一会计期间期初: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期间内: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3.会计期末:恢复为基本等式的形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会计等式动态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NO.3账户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会计科目的名称就是账户的名称。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已经不再严格区分账户的基本结构应同时具备以下内容:(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即记载经济业务的日期 (3)摘要,即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4)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5)反映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会计学习和审计工作中的账户结构形式T型账户式。实际工作中最基本的账户格式三栏式账户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年凭证号数摘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借或贷余额月日字号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即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均为本期间的发生额合计数。本期发生额是一个动态指标,它说明的是某一时期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余额是一个静态指标,它说明的是资产或权益在某一时点增减变动的结果。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是记在账户左方还是右方、账户的余额反映在左方还是右方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类型。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初余额上期期末余额NO.4复式记账法概念: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意义:1.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2.对于防止和检查会计数据的错漏有重要意义。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可以保持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 3.对现代会计核算方法的发展也起到催化作用。基本原则:1.以会计等式为基础 2.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3.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进行记录 4.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通过复式记账对每笔经济业务进行双重等额记录后,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的数据必然会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发生额试算平衡法:用来检查本期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是否相等的方法余额试算平衡法:用来检查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和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是否相等的方法。复式记账法的种类: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NO.5借贷记账法起源:1314世纪的意大利,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概念: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会计主体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记账符号: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左借右贷,这一规律适用于所有账户。 “借”、“贷”二字是纯粹的记账符号.【注意】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与具体的账户相结合,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1.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2.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分别表示增加或减少。借和贷本身不等于增或减,只有当其与具体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加或减少。例如,对资产类账户来说,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负债类账户而言,正好相反,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3.表示余额的方向。通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都会有余额,其中,资产类账户的正常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正常余额在贷方。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重点)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科目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如果有余额在借方。资产类科目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资产类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科目借方记录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贷方记录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如果有余额在贷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借方登记成本费用的增加(发生),贷方登记成本费用的减少(结转、转销)。如果该类科目期末有余额,则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工的产品(在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即期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属于企业的资产。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1)收入类科目的结构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减少(结转)记入账户的借方,期末收入结转后,该类科目没有余额。(2)费用科目的结构与成本类和资产类科目基本相同。科目借方记录费用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费用的减少(结转)数额,期末结转期间费用后该类科目没有余额。【记忆方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变型: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等式左方借增贷减,等式右方借减贷增,如果有余额一般在增加方。借贷记账法下各类科目的结构表账户类别借方贷方余额方向资产类增加减少借方负债类减少增加贷方所有者权益类减少增加贷方成本类增加减少(或转销)借方收入类减少(或转销)增加无余额费用类增加减少(或转销)无余额借方:资产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成本费用的增加,收入的减少(或转销)贷方:资产的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成本费用的减少(或转销),收入的增加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编制会计分录应注意的问题:借方在上,贷方在下,借贷分行错开写。要求: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错开会计分录的分类: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科目 增减 方向 金额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借贷 借贷下面举例说明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简单会计分录。【例】 201年,甲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不考虑相关税费):(1)1月1日,购入原材料10 0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10 000贷:应付账款10 000(2)1月8日,经批准增加注册资金,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800 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800 000贷:实收资本800 000(3)1月10日,用银行存款10 000元偿还短期借款。借:短期借款10 000贷:银行存款 10 000(4)1月12日,因违反有关税收法规,以银行存款5 000元支付罚款。借:营业外支出5 000贷:银行存款5 000(5)1月12日,以银行存款120 000元购入汽车一辆,已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120 000贷:银行存款120 000(6)1月13日,按有关规定,将盈余公积中的100 000元用于转增资本。借:盈余公积100 000贷:实收资本100 000下面举例说明复合分录的编制。【例】(7)1月20日,甲公司从某厂购入原材料28 000元,已验收入库,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20 000元,尚欠8 000元。作会计分录如下:复合分录是由若干个简单分录组成的。上述复合分录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简单分录: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分类: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公式: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根据本章上面的两例所举的七笔经济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可以汇总编制总分类科目发生额试算表,如下表所示201年1月1日20日单位:元账户名称本期发生额借方贷方银行存款800 000155 000原材料38 000固定资产120 000短期借款10 000应付账款18 000实收资本900 000盈余公积100 000营业外支出5 000合计1 073 0001 073 000注意:试算平衡只是通过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借贷不平衡,就可以肯定账户的记录或计算有错误。但是如果借贷平衡,却不能肯定记账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平衡。 某项经济业务错记了会计科目; 某项经济业务涉及的两个会计科目借和贷的方向都记错; 某项经济业务漏记或重记等。诸如此类错误,都不可能通过发生额试算平衡来发现。(只能发现借贷金额不相等的错误)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根据本章上面的两例所举七笔经济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补充期初余额资料,编制总分类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试算的表在后面。 NO.6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为了保持总账和明细账的一致,在记账时,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应当平行登记。总分类会计科目对明细分类会计科目具有控制作用,明细分类会计科目是对总分类会计科目的补充和说明。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是指对同一项经济业务,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既登记相应的总分类科目,又登记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科目,做到两者的登记方向相同,金额相等。要求:(同依据、同期、同方向、同金额)1.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依据相同)2.借贷方向相同(方向相同)3.所属会计期间相同(期间相同)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要同时在相关的各总分类科目及其所属的有关各明细分类科目中分别独立地进行登记。同时一般是指在同一月份,并非指同一日期。4.记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记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金额相等)记入总分类科目中的金额要与记入所属全部明细分类科目中的金额之和相等。总分类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201年1月20日 单位:元账户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库存现金500500银行存款205 000800 000155 000850 000应收账款20 00020 000原材料162 00038 000200 000库存商品100 000100 000固定资产3 480 000120 0003 600 000短期借款250 00010 000240 000应付账款300 00018 000318 000实收资本3 000 000900 0003 900 000盈余公积417 500100 000317 500营业外支出5 0005 000合计3 967 5003 967 5001 073 0001 073 0004 775 5004 775 500第四章会计凭证【本章内容框架】NO.1会计凭证的概念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1)首先,会计凭证是表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和完成的证据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2)其次,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只有经过审核的真实、合理、合法(审核无误)的凭证,才能作为记账依据 (3)再次,会计凭证是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NO.2会计凭证的作用合法地取得、正确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记录、整理、汇总(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签章(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审核NO.3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NO.4原始凭证的概念和种类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凡不能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各种单证,不能作为原始凭证并据以记账,如购销合同、购销申请单等。原始凭证的种类分配标准凭证类别含义举例备注来源不同自制原始凭证由本单位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收料单、领料单、差旅费报销单、成本计算单外来原始凭证在经济业务发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取得的凭证供货单位开具的发票、收据、车票格式通用凭证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某市印制的发票、收据,在该市通用;由人民银行印制的银行转账结算凭证,在全国通用可以是某一地区、某一行业,也可以是全国通用专用凭证由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领料单、差旅费报销单、折旧计算表、工资费用分配表注意交叉记忆NO.5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注意和记账凭证区别)原始凭证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内容(也称为原始凭证要素):1.原始凭证的名称(如,领料单、发票、支票、工资费用分配表);2.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和凭证的编号;注意跟记账凭证日期区别3.接受原始凭证单位名称(开头的客户名称)记账凭证无;4.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5.填制单位签章(红章,代表开据单位)记账凭证无;(注意谁盖章)6.有关人员签章;7.凭证附件。NO.6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基本要求:1.记录要真实 2.内容要完整3.手续要完备4.书写要清楚、规范填制原始凭证时,文字要简明,字迹要清楚,易于辨认,应该按规定格式逐项认真填写,不得随意简化或省略。应注意以下几点:(1)除了用圆珠笔复写的一式几联的凭证外,单页凭证要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2)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必须注明各联的用途;复写时要用双面复写纸,上下联要对齐,要写透,不要上面清楚、下面模糊。(3)填写凭证时,文字、数字要规范。不得使用未经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阿拉伯数字要逐个书写清楚,不得连笔写;在阿拉伯金额数字前,应填写相应的货币符号,如人民币元的符号“¥”,人民币符号“¥”与阿拉伯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阿拉伯数字写有人民币符号“¥”的,数字后面不再写“元”字;所有以元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除表示单价等情况外,律写到角、分,无角、分的,角位和分位应写“00”或符号“一”,有角无分的,分位应写“0”,不得用符号“一”表示; 汉字大写金额数字,一律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大写金额数字到元或角为止的,在“元”或“角”之后应写“整”,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字后不再写“整”字;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有“人民币”三字,“人民币”三字与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4)填写凭证时不能随意省略。如年、月、日必须全部填齐,不得只填月、日,不填年份;填制凭证和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必须写明省、市、县和单位的全称。5.编号要连续:预先印有号码的原始凭证,要按顺序连接使用,不得跳号。写坏作废时应加盖“作废”戳记,连同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广州市花都区花东学校临聘教师招聘1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行业数字化营销趋势报告:招生渠道拓展与效果提升研究
- 2025年男科阴茎异常病例解读答案及解析
- 麻涌公安协管员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2026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题库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联邦学习在二零二五年保险精算模型跨机构协作中的实践
- 招投标技术服务及售后承诺书
- 项目合作分成方案(3篇)
- 校友数据管理办法
- 2025-2026年秋季学期各周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025-2026学年上学期升旗仪式演讲主题安排表
- 颌骨囊肿术后健康宣教
- 2025版财产保全申请书范本(适用于金融资产)
- 鼾症的治疗与护理
- 超声科规培生入科教育大纲
- 脑疝的观察与护理
- 腹腔热灌注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