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琵琶行(并序)第 一 课 时【学习目标】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2、反复朗读,背诵全诗,积累名句,培养语感。【学习过程】一、作家与作品与文体知识及写作背景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任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白氏长庆集。2、琵琶行为七言长篇叙事诗,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与其姐妹篇并称于世。3、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4、写作背景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 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白居易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写下琵琶行。诗中通过一个擅奏琵琶的长安名妓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寄托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二、【司马青衫】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司马青衫,作为典故,出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来高中语文课文王实甫长亭送别“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林觉民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都用到这个典故。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在送客上船时,偶然听得琵琶声,于是邀请琵琶女演奏。在和琵琶女对话中,白居易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觉得他们两人命运相同,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惊人句,并为之泪湿青衫。青衫,是白居易司马身份的标志。“司马青衫”表达的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意思。因此,古代诗人常用此典故来表示由于内心痛苦而伤心流泪。宋司马光锦堂春“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是说“伤心事”还不止琵琶女的身世。金吴激人月圆从“南朝千古伤心事”一直说到“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也是指伤心事太多,其中“同是天涯”还用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元白朴夺锦标在新亭眺望时触目伤心,也说到“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这里就是写自己的悲痛了。还有反用这个典故的,如刘镇水龙吟“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和辛弃疾满江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不过这些反用,表面上是旷达的样子,实际上蕴含着更多的悲痛。三、字音浔阳(xn) 枫叶(fng) 瑟瑟(s) 迁谪(zh) 慢捻(nin) 霓裳(n) 六幺(yo) 嘈嘈(co) 幽咽(y) 暂歇(zn) 乍破(zh) 收拨(b) 裂帛(b) 钿头(din) 银蓖(b) 呕哑(u y) 水浆迸(bng) 嘲哳(zho zh) 转徙(x)四、文言知识积累(一)一词多义言命数暂拨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 座中泣下谁最多( )于为(二)古今异义词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 今义: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 今义: 3.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 今义: 4.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 今义: 5.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 今义: 6.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 今义: 7.如听仙乐耳暂明 古义: 今义: 8.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 今义: (三)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遂命酒 歌以赠之_商人重利轻别离 (四)特殊句式1送客湓浦口: 2转徙于江湖间: 3感斯人言: 4本长安倡女: 5使快弹数曲:. (五)熟读诗歌,背诵第二段。第 二 课 时【学习目标】了解诗歌的结构,鉴赏诗文的主旨、情感。【学习过程】一、课文理解1、诗中讲述了什么故事?小序写了什么内容?答:2、全诗线索是什么?答:3、全诗写琵琶女演奏写了几次?每次的情感怎样变化?答:4、第一段写琵琶声的作用是什么?是怎么写的?5、本诗描写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技艺时,用了哪些手法? 正面描写:描写其演奏过程。运用比喻、博喻(琵琶女为诗人演奏的乐曲的不同部分,音乐形象有何不同?请填写表格。)喻体旋律特点喻体旋律特点急雨私语清脆圆润悠扬婉转缓慢低沉冰泉冷涩银瓶乍破,铁骑刀枪戛然而止_第 三 课 时【学习目标】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主旨、表达技巧【学习过程】一、人物形象探讨1、诗歌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答:2.“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答:3、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诗人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答:二、主旨探讨:请归纳主旨三、本诗前后贯穿了几处景物描写的文字,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_2、“别时茫茫江浸月” _3、“唯见江心秋月白” _4、“绕船明月江水寒” _5、“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 _课后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悯然(mn)憔悴(qio cu)湓浦口(f) 商贾云集()b转徙(x) 迁谪(zh)铮铮然(zhn) 东船西舫(fn)c幽咽(y) 铁骑(j)水浆迸(bn) 钿头银篦(b)d红绡(xio) 阑干(ln)悄无言(qio) 轻拢慢捻(nin)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离去回来。 d.满座重闻皆掩泣掩泣:掩饰哭泣。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歌以赠之 歌:歌唱。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4、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明年(次于今年)快弹(快速) 长句(长诗) 莫辞更坐(换座位)b左迁(贬官、降职) 转徙(迁移) 年长色衰(容貌) 出官(京官外调)c暗问(悄悄的) 耳暂明(突然,一下子) 感斯人言(这 ) 四弦一声(同时)d命酒(吩咐摆酒) 声声思(悲,伤) 乍破(突然) 颜色故(衰老)5、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c.银屏乍泼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明。d.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6、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与例句中的“为”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初为霓裳后六幺a委身为贾人妇 b因为长句c为君翻作琵琶行 d霓为衣兮风为马7、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六百一十六言 凡:总共。 b.别有幽愁暗恨生 别:另外。c.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 d.凄凄不似向前声 向:朝着。 8、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全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低眉信手续续弹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暮去朝来颜色故 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 梦啼妆泪红阑干 a. b. c. d. 9、下面对诗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的江水倒映着明月。 b.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宛转的鸟鸣声是黄莺从花下滑过时发出的,低低的哭泣声像泉水在冰下流动受阻时发出的声音。 c.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顶端镶着金花的银篦因为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的罗裙被泼翻的酒沾污弄脏。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春天的江边鲜花盛开的早晨和秋季的月夜,常常拿出酒来,自酌自饮。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古诗又称“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易自然。 c.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写于元和十一年秋。因为写了一系列针砭时政的讽谕诗引起了权贵们的忌恨,此前一年,白居易被寻隙贬为江州司马。d.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歌叙述诗人与一位琵琶女的邂逅相遇,琵琶女弹奏琵琶以及她的身世遭遇,意在表达对琵琶女等下层人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11、下面对诗前序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前的序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琵琶女的遭遇与诗歌的写作缘起。 b.担任江州司马第二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白居易到湓浦口送客时听到有人在夜弹琵琶,根据交谈时的口音,发现琵琶女是京都人。 c.琵琶女的身世极为不幸。在京都做歌女时,她曾有过一段欢乐的生活,后来嫁给了一位商人,从此开始孤独落寞的漂泊生活。 d.白居易说被贬江州司马后自己一直不以为意,只是听了琵琶女的弹奏与身世才勾起了被贬官的悲哀,这种说法未必可信。1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13、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14、指出对下列描写琵琶女形象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还暗示出她此时无限幽愁暗恨的复杂心理。b“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也表现了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c“自言本是京城女”,诗人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笔调,写了琵琶女当年高贵的身份,道出歌女不甘沦落天涯的心态。d“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叙其身价之高,色艺之绝,红极一时,轰动京城的辉煌。15、琵琶女对诗人倾诉悲凉身世时,开始相当具体地述说她当年红极一时,名噪京都的所谓欢乐生活,然后才说到年长色衰嫁为商人妇的凄苦境遇。对这段倾诉,下列几种理解中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a琵琶女不满现在的凄苦境遇,仍在怀恋往昔所谓欢乐生活。b琵琶女既不满现在的凄苦境遇,又把那段所谓欢乐生活作为悲凉身世的一部分来倾诉,抒发愤恨的感情。c琵琶女把往日的所谓欢乐生活和现在凄苦境遇进行对比,突出对现在凄苦境遇的不满。d琵琶女意在表明虽然现在境遇凄苦,但当年也曾红极一时,名噪京都。16、指出下列描写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 )a“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既点明了凄清的气氛,又衬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b“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写出诗人谪居荒僻之地悲凉凄清,映衬出诗人的寂寞与苦闷。c“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不幸者的沦落之情全融进音乐之中,所以声声扣人心扉,更加“凄凄”感人,听者已不是“悄无言”,而是“皆掩泣”,表达了“满座”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表现诗人感伤之深,他心潮澎湃,泪湿青衫,难于自抑。全诗以“青衫湿”收结,突出了诗人被贬的怨愤和伤感,将全文的感情推向顶峰。二、作答题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快弹数曲( ) 年长色衰( ) 曲罢悯然( )秋月春风等闲度( ) 今夜闻君琵琶语( ) 弦弦掩抑声声思( ) 却坐促弦弦转急( ) 司马青衫 ( )18、诗中写琵琶女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后神情的句子_19、诗中生动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旋律的变化,其中用_描绘曲调的婉转悠扬;用_比喻突然发出的乐声雄壮激越;用_比喻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于停顿。20、运用侧面烘托,说明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的诗句是:_21、下面诗句中对江月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_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_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_22、“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将月夜送别的情景写得那么凄美。请扩展这两句诗,根据语境,构造合理的情景。(不少于50字)答: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题。 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数学下册分层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疫情监测与管控措施
- 东华大学自主招生环境科学自荐信范文
- 充电桩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办法
-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讲解计划
- 肩区黏液囊脓肿的护理查房
- 口腔黏膜过度角化个案护理
- 充电桩公司渠道拓展规范规定
- 眶区浅表损伤的护理课件
- 充电桩公司母婴室管理规章
- 消防安全主题课件下载
- 上海华东师大三附中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至2030科技金融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养老机构管理课件
- 加密数字资产管理办法
- 仓库账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儿童座椅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商业模式与投融资报告
- 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选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数学) 第六章 第5课时 数列的综合应用 课件
- XXX医院保安部合作单位安全培训计划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