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刘应龙0828.doc_第1页
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刘应龙0828.doc_第2页
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刘应龙0828.doc_第3页
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刘应龙0828.doc_第4页
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刘应龙082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毕业论文题目: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院 系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专 业 经 济 系 姓 名 刘 应 龙 导 师 闵 树 琴 准考证号 010106111048考生身份证号徽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制二零一零 年 九 月 一 日5 目录摘要及关键词 1一、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1、安徽省中小企业的总体态势 22 、安徽省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 23 、安徽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 24、 安徽省与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比较 2二、影响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因素1、政策环境没有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32、融资困难 33、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34、企业产权体制的不合理 35、人才问题 3三 、促进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1、落实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保证中小企业发展 42、保障中小企业融资,开辟融资渠道,借鉴其他融资担保机制的创新成果 43、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服务 44、产权改制和人才战略 45、加大科技投入规模,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转化 46、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5总结 5参考文献 5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作者 刘应龙指导教师 闵树琴 副教授安徽 合肥摘要: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占安徽省经济的比重也日趋扩大,已经成为安徽省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渠道。安徽省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涌现一大批效益好、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其中有些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企业集团,成为促进安徽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安徽省经济发展思路依托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方式,形成片区带动整体实现经济增长。江北产业集中区和江南产业集中区,中小企业要抓住安徽发展机遇,开拓创新,借势发挥 ,合作互惠,努力发展成为集体经济实体。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人才战略;产业集群;若干促进建议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Anhui Provinceworker: Liu YinglongGuide teacher:Min Shuqin associete professorANHUI FEHEISummary:With the continue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has developed rapidly,has occupied a larger portion of Anhui economy,and has become the main channel of increasing regional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Anhui Province has continuously grown and emerged a large number of effective, strong growth of SMEs, some of which business has developed into a corporate group, as the promotion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nhui Province, an important force. Anhui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elying on industrial parks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resulting in a Area to boost the overall economic growth.Jiangbei indrstrial and jiangnan indrstrial,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development in anhui, innovation, mutual cooperation, self-producing and develop into a collective economic entity.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Talent Strategy;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Industrial clusters ;Countermeasures 一、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占安徽省经济的比重也日趋扩大,已经成为安徽省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渠道。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较好,涌现一大批效益好、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部分企业成为集团公司,促进安徽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安徽省经济发展思路依托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方式,形成片区带动整体实现经济增长。2010年8月11日在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将芜马巢、安池铜两个省直管集中区,分别更名为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其他10市规划建设的开发区统称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作为安徽,在长江上游的近海岸内陆省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江北产业集中区和江南产业集中区,中小企业要抓住安徽发展机遇,开拓创新,借势发挥 ,合作互惠,努力发展成为集体经济实体。 1、安徽省中小企业的总体态势 截止2009年底,安徽省中小企业总数已达17.6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11727家,高科技性中小企业6000多家;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量也由年初的8074增加到10441户,净增2367户,安置就业和再就业人口占全省就业总数的95%以上。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081.14亿元,同比增长41.5%;实现工业增加值1985.2亿元,同比增长28.32%,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90%;实现销售总产值6839.64亿元,同比增长40.15%;实现新产品产值434.65亿元,同比增长22.88%。在37个统计行业内,实现全行业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3个行业增速超过50%。 2 、安徽省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使在相同行业中,中小企业也较大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更多地使用劳动力资源。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性,更使得中小企业不仅仅在数量及比重上占有绝对优势,并且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且大部分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据统计我省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95 %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繁荣经济、改善民生、吸纳就业、保持稳定以及增加财政收入功不可没。 3 、安徽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 省中小企业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我省中小企业17.6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11727户。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叶翠云预测, 2010年全省90%以上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也就意味着全省至少有14万户以上的中小企业因为“缺钱”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经营。2009年省经委曾对全省中小企业的一项摸底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在初创时有16%的企业曾经到银行借过款,6%的企业部分资金来自民间贷款,21%的企业一部分资金来源于亲戚朋友,51%的企业初创时的自有资金超过企业资产总量的50%。 4、 安徽省与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比较 2008年江苏省GDP是24738亿元,安徽省是6906亿元,江苏是安徽的3.58倍。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经济战略安全的需要,国家大型骨干企业都集中在中部,其中安徽是最多的省份之一。安徽省大中型企业一直占主导地位,其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了安徽经济、财政和就业状况。安徽落后于江苏省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大型企业,而在于中小企业发展不够。 (1) 安徽省中小企业数量偏少 截止2009年底,安徽省中小企业是17.6万户,仅为江苏省的21%。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骨干力量,其群体数量反映了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安徽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11727户,比江苏省少41018户,仅为江苏省的28%。 (2)安徽省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增长滞后2002年安徽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总产值比江苏省少8009.71亿元,是江苏的10.4%,2008年安徽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总产值为1526亿元 ,比江苏少41522.29亿元,仅为江苏的10.7%。 二 、影响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因素 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惊人,在安徽省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对以上材料加以分析可以看出,还存在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1、政策环境没有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长期以来安徽省经济状况相比其他发达省份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因为总体经济滞后,没有较好的建立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环境,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也提供不了相应支持。其一;安徽经济总体状况落后于其他较发达省份,使得中小企业发展也相对滞后。安徽省一直没有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像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安徽始终有利于这些大环境政策外,另外安徽省也没有开发好自己的内生条件,所以安徽省经济整体一直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其次从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来看。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制定诸如中小企业基本法之类的有关保护小企业的法律法规,而在金融信贷、技术开发、人才培训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更是缺乏专门针对小企业的扶持、保护法规。 2、融资困难 在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发展制约因素中,融资难可能是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安徽省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同样因为融资困难,影响其发展。中小企业一般资产较少,风险较大,资信程度较差,以及社会在私有制的偏见等原因,在没有抵押的前提下,商业银行更相信大企业的还贷信用要远高于小企业。长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地位强势,中小企业很难贷到款项,而且商业银行还要求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额担保,这种失衡的风险分担机制,严重影响了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积极性,最终制约了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支持作用的充分发挥,无形中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佳,于是在这一个个环节中信用失衡,更加剧经营困难。另外,中小企业也不像大企业所拥有的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直接融资的手段。由于缺乏资金,扩大再生产往往只能靠自我积累,有些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也无法提上日程。 3、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一方面,安徽省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较晚,还远不够发达,缺乏有效的面向中小企业进行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志愿等中介服务,另一方面,现有的一些中介机构如工商联、个协作用十分有限,很多中介机构又往往设在政府部门,较少对企业直接开放,即使对企业开放,也仅仅为大企业服务。与此同时,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比较分散,各部门对管辖内的中小企业往往又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政策,既造成中小企业管理较为混乱,也造成中小企业的开办门槛居高不下,政府的政策措施很难有效地调空到中小企业。 4、企业产权体制的不合理 中小企业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要求不高,企业以劳动力增长实行经济的增加,在吸纳就业容量较大。中小企业也多以私营经济为主,中小企业必然普遍存在管理水平较低 ,在产权制度方面存着着产权层次不合理和产权结构单一的问题。大多数中小企业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无法分离,企业因此不能摆脱个人和家族而独立存在。企业的所有权归个人所有,企业往往被传统的经验型的管理方式主宰着,个人权力的过度集中,缺少信息交流,资源不能共享。这样的中小企业存在着“无战略、无文化”的危机,在企业发展方向、战略制定等方面决策盲目,管理模式的落后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5、人才问题 人才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离职现象严重、职工素质低、人才缺乏、整体的中小企业人才战略规划缺乏、激励措施单一等问题。调查显示,安徽省企业员工跳槽现象较严重,个别中小企业员工流失率达25%,许多企业一直处于“招聘流失再招聘”的不良循环中,企业很难留住员工。安徽省的中小型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着临时招聘急缺人才的现象,很少有制定系统的人员招聘计划、替补计划、退养计划、发展规划等。安徽省统计局对企业最急需的人才统计情况表明,目前企业急需人才排名第一位的是技术人员,接着依次是熟练工人、销售人员、研发人员、管理人员。这也反映了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和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渴望,同时反映了目前市场上熟练工人的紧缺现象。 三 、促进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中小企业发展在政策体系方面的要求体现在政府主导政策、融资保障、服务保障三个方面。 1、落实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保证中小企业发展 2006年安徽省政府人代大会会议通过了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从政府主导上为中小企业确定地位和为中小企业设定政策保障。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涉及的资金、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权益保护。在安徽省与江苏省对比的数据中显示,安徽省中小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企业较少,这些方面不仅仅只反映出创业扶持政策,同时政府主导也很薄弱。所以在政府主导的创业扶持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同时政府在落实企业融资市场开拓和权益保障等配套设施也要加强改革。 2、保障中小企业融资,开辟融资渠道,借鉴其他融资担保机制的创新成果 从安徽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中可以看出:全省90%以上的(即约14万户)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无法正常经营。在安徽省信用担保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上,会议通报了省、市、县(区)共103家担保机构,实收资本达137亿元,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覆盖较全面,资金较雄厚。在如此全面的信用担保下,中小企业真正获得融资的却较少。安徽省经济振兴所走的路使用产业集群的方式,安徽省中小企业协会在研究发展安徽省中小企业的会议上,提出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的方式发展区域性的产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的突破与创新,借鉴西安高新区、有关银行(信用社)和担保机构的合作方式。西安高新区“424”贷款风险共担机制,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在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地区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资金扶持机构,保障政府融资资金,联合银行和担保机构使用424风险共担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产业园区管委会或产业集群区的统一管理局从财政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担保补偿专项基金,体现了一种政府责任,有利于增强园区吸引力。对于银行而言,之所以愿意承担中小企业贷款损失,与银行间的激烈竞争有关。对于担保机构而言,风险共担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其自身信用增级,也使担保基金的效率更好地发挥。这样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问题。 3、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服务 加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社会重视化程度不够,我们要从工商联和中小企业协会着手,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政府搭建沟通桥梁。彻底解决中小企业的开办贷款门槛居高不下,政府的政策措施很难有效地调空到中小企业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发展,全面为中小企业进行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技术开发和法律咨询。社会服务机构职责在于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提供咨询管理和人才培训、战略服务等。 4、产权改制和人才战略 中小企业多以私营经济为主,中小企业必然普遍存在管理水平较低。产权改革和人才战略主要是是通过产权的改革引进职业化人才,现代企业发展公司只要控制主要股权即可主管公司发展方向。企业中存在相应的产权制度不合理,导致的职业化人才短缺。分析其原因就在于劳动型密集企业多以私营经济为主,私营经济一般实行又是家族企业制度,即企业以家庭或家族为经营单位,企业主要职务由家族成员担任,经营决策集中于企业主、企业行为主要以伦理道德规范来替代经济行为规范的制度。企业管理水平较低,民营企业在产权制度方面存着着产权层次不合理和产权结构单一的问题。企业产权层次不合理和产权结构单一又阻碍人才引进,现代式个人功利和个人价值目标,需要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和产权让步,让更多的人才进入,这是一种双向促进的结果,越是开放式的企业越能够在体现人才的价值,反过来越是有价值的人才更能推动企业发展,开放式的共赢理论。 5、加大科技投入规模,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转化 安徽省中小企业目前技术实力普遍较差,但企业创新基础还是有的,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加大科技型投资,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科技进化。另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实力是实现中小企业“质的飞跃”的必要条件。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促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且鼓励大学院校与企业对接,实现院校科技即时与企业交流;最后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增强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培养中小企业长远的竞争力。 6、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江北产业集中区和江南产业集中区,这两个产业园区将会成为承接东西、融汇南北的产业基地。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两份产业园区有这样的条件。两个产业群体要承接东西部的产业经济,在经济发达上海、南京的上游,江北产业集中区必定能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江南产业集中区要努力吸收西部地区的原始资源,作为江北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形成横向经济产业。安徽省,北有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