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五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五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五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五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答案【篇一:五年级上册课后作业答案】xt窃读记 作者是林海音,代表作品:城南旧事 1、说说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作者在私人开的书店读书,在那儿读书不但经受饥饿和腿酸脚麻的煎熬,而且经历心里的担忧和惧怕。) 2、找出课文中写“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动作词“跨、踮、挤”写出书店顾客很多,表现“我”想读书的急切心情,读书的如饥似渴。) (3)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写出我虽然饿得饥肠辘辘,但是读书让“我”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充实,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3、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窃读滋味心理活动的句子。 (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窃”指的是只读不买。快乐是因为书籍给我带来智慧、知识,惧怕是因为怕被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通过“我”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进行对比描写,写出“我”为雨天能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更表现“我”对读书的热爱。)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指的是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的成长的人。) 2.走遍天下书为侣 走遍天下书为侣“侣”指伴侣,可以换成“伴”。 1、说说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因为作者把书当做朋友,当做家园,每读一遍,总能发现新东西,总有新感受。) 2、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作者反复读同一本书的不同方法有:思考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读片段;再读其它,寻找新知;列出单子,积累所得;想象作者。这种读书方法启示我们要从多角度反复读书,要多读多想多思考,才能有自己真正的读书体会。)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经读了很多遍,很熟悉了。写出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 填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一种最好的精神粮食。 4、重点句子的理解。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和家,充分表达出对书的喜爱。朋友间次次相见,家天天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古诗词三首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 ( 意思: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呢。 感情: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欲:想。 意万重: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意思:洛阳城里秋风乍起,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可要说的话太多了,不知从何说起。 感情:表达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聒:声音嘈杂。 (意思:又刮风,又下雨,将士们的睡梦被打断,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再也睡不着了。 感情:表达将士深切的思乡之情。) 梅花魂 1、课文通过那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答:五件事:教“我”读唐宋诗词,读到思乡诗词时落泪;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因为年龄大不能回国时哭了;离别前送“我”墨梅图,教导我;临别时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2、“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 (答:“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在文中是指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三次落泪,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从三次落泪我们可以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眷恋。 4、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答:这段是外祖父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也是外祖父对“我“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他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秉性”本义是指本性。在这里梅花的秉性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有:岳飞,苏武、文天祥、朱自清。) 鲸 常识性说明文 1、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 (课文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四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2、课文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 3、读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作用。 (1) 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主要” 说明须鲸除了虾和小鱼外,还吃其他的食物。) (2) 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必须”说明鲸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要进行呼吸的必要性) (3)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总是”说明鲸喜欢群居的特性。) 4、鲸是哺乳动物的原因有:(1)鲸用肺呼吸;(2)鲸是胎生的。 5、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作者先列举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用重量说明鲸大。又以我国发现的一头鲸为例,从它的体重、身长、舌头及口腔的宽大等四方面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非常大。这段话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清楚的说明鲸是体形庞大的海洋动物。)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作者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新型玻璃 新型玻璃名称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盗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安全可靠,高层建筑物使用 变色玻璃能对阳光起反射作用,改变颜色自动调节室内光线 吸热玻璃吸热、阻挡冷空气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隔音 2、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钓鱼的启示 1、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答:因为“我”好不容易才钓到鲈鱼,鲈鱼又大又漂亮,而且没有其他人看见,所以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父亲坚持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因为父亲想让“我”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做一个遵守道德的人。) 2、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答:( 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话自己的理解。 (答:是:对;非:错。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这是错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对的。这么简单的道理作者知道,但要真正来这样做到很难。实践道德需要放弃个人利益。我想到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道德抉择,考试时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是告诉老师,还是不告诉老师;路上捡到钱,没人看见,是交,还是不交。) 4、“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答:诱惑人的“鱼”是指吸引人的事或物,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考试时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是告诉老师,还是不告诉老师?路上捡到钱,没人看见,是交,还是不交?) 落花生 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 1、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答: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 2、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答:花生最可贵的是:虽然外在不美丽,不漂亮,却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3、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 (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答:“不好看”指花生外在不美丽,“很有用”写出花生很实用。揭示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父亲希望“我们”学习花生的这种品质。) (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答:人要做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不要做只讲外表美而对社会和他人没有益处的人。如:我们每天可见的清洁工人,没有他们就没有干净的生活环境。) 地震中的父与子 1、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答:父亲看到学校成了废墟感到悲伤与绝望;当他想到对儿子的承诺后坚定与决不放弃;看到还活着则无比的激动与喜悦。)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答:这是全文的中心句,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救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这是一个坚忍不拔、决不放弃、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儿子了不起是七岁的儿子在瓦砾堆下鼓励同学,与死神搏斗,这是一个坚强勇敢、对父亲无比信任、舍己为人的儿子。) 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答:突出父亲挖掘的艰辛,体现父亲绝不放弃的决心。) 4、“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答:文中三次出现这样的句子,因为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表现崇高的父爱及儿子对父亲的无比信赖。)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想一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答:“精彩极了”是母亲的评价,母亲是为了鼓励巴迪,让巴迪充满信心;“糟糕透了”是父亲的评价,父亲是在警告巴迪,让巴迪谦虚、不骄傲。)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答: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 “爱”。) 圆明园的毁灭 1、读句子,说说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答:“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写出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甚至世界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 (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答:“凡是”“统统”说明侵略者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任意”写出侵略者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野蛮、残暴。) 狼牙山五壮士 1、课文的叙述顺序: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2、重点句子的理解。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 紧跟在班长后面。 (答:“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走”字,体现出班长态度坚定、决定果断。)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 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答: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3、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顶天立地、气壮山河、可歌可泣、舍生取义。 七律 长征 1、说说诗句意思,体会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意思: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逶迤”和“磅礴”是用夸张手法写出山势雄险, “细浪”和“泥丸”用比喻手法写出在红军眼里这些困难多么渺小,表现诗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意思: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暖”“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暖”写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写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表现诗人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开国大典 1、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答:课文是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的,课文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答:“直奔”写出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喜悦的心情)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答:“一齐”说明人民群众的心是一致的,对领袖充满了崇敬和爱戴之情)【篇二: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作业及全套试卷】一、填空.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 )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以整数的方法是,先把小数看成( )。再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看因数有 几位 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几位,点上(),并去掉小数点后末尾的零. 3. 3.8 扩大( )倍是 38. 78 缩小()倍是 0.078. 90 缩小 1000 倍是( ). ( )缩小 10 倍是 4.6. 13 个 0.25 是(). 0.25 的 8 倍是(). 二、不计算,把乘积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三、列竖式计算. 六、判断对错。 (1)0.6 时等于 6 分。( ) (2)一个数的 1.02 倍比原来的数要大。( ) (3)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是 4,积是 4 位小数。() 第二课 小数乘小数 课前作业: 一、口算 二、填空 三、列竖式计算 四、列式计算 1. 24个0.16是多少? 2. 求48的百分之五是多少? 3. 58的1.75是多少? 五、填、= 课堂作业: 一、填空 2、69628 保留整数是( );保留到十分位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位。 5、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 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 能是( ) 。 7.在()里填上、或=1、乘数比 1 小时,积一定小于被乘数。() 2、一个数的 1.5 倍一定比原数大。 ( ) 3、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一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最多是三位小数。() 5、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6、近似值 4.0 和 4 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 7、7.995 精确到百分位是8.() 8、 一个自然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 ) 9、两个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2.16,这个准确数可能是 2.156。( ) 课后作业 三、计算下面各题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计算、 4、蒙古牛一般体重约 320千克,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体重的1.32倍,草原红牛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5、甲乙两人共同生产一批零件,甲每小时生产 28.5 个,乙每小时生 产 35 个,甲在中路途因为修理机器耽误了一小时,5 小时后,这批 零件全部生产完,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6、 有 16 个教授,有人带 1 个研究生,有人带 2 个研究生,也有人 带 3 个研究生,他们共带了 27 个研究生,其中带 1 个研究生的教授 人数和带 2 个和 3 个研究生的教授总数一样多, 问带 2 个研究生的教 授有几人? 7、 1千克面粉可磨面粉 0.85 千克, 53.5 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三课 积的近似数 课前作业1、 近似值 4.0 和 4 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 ( ) 2、 7.995 精确到百分位是 8。 ( ) 3、 一个自然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 ( ) 4、两个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2.16,这个准确数可能是 2.156( ) 三、解决问题 1、蒙古牛一般体重约 320 千克,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体重的 1.32 倍,草原红牛的体 重约是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2、甲乙两人共同生产一批零件,甲每小时生产 28.5 个,乙每小时生产 35 个,甲在中路途 因为修理机器耽误了一小时,5 小时后,这批零件全部生产完,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课堂作业 一、 笔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15.9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16.0 () 2、近似值为6.90的最大数为6.904,最小数为6.895。 () 3、近似数3.0和3的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一样。 ( ) 三、我会选(选择正确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 a.7 b.7.00 c.6.99 2、10.99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a.10.0b.11.0c.10.9 3、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5.763,准确数可能是() a.5.7638b.5.7621c.5.7626 4、近似数8.71千米表示() a.精确到0.01千米 b.精确到1千米c.精确到0.1千米 课后作业 一、填空: 1、69628保留整数是( );保留到十分位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位。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1、近似值4.0和4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 ) 2、 7.995精确到百分位是8。( ) 3、一个自然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 ) 4、两个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2.16,这个准确数可能是2.156( ) 三、计算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四、解决问题 1、一种纯棉花布12.5元/米,赵阿姨买了2.7米,李阿姨买了1.5米,两人各花去多少元?(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中心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拾废纸。2010年10月份全校共拾废纸1324.685千克。照这样计算,全校一年大约拾废纸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第四课 连乘、乘加、乘减 课前作业 2列式计算: 25乘4.2减5,差是多少? 3.一桶油连桶重56.2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重30.2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 4.下图是一块长方形菜地。如果宽扩展到原来的1.6倍,则菜地的面积会增加多少平方米? 课堂作业 一、填空: 3减去0.25与4的积,差是( ) 0.5乘16的积减去7.15,差是( ) 2.4减去0.8,再加上0.4,得( ) 3.8乘1.2的积,扩大100倍是( ) 二递等式计算,先说说运算顺序 四、解决问题 1、一台复读机198.8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一台复读机的9.6倍,买这样的5台电视机共付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2、商店购进5箱苹果和8箱梨,每箱苹果重8.8千克,每箱梨的重量是每箱苹果的2.5倍,商店购进多少千克梨? 课后作业 一、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二、计算: 0.1+0.3+0.5+0.7+0.9+0.11+0.13+0.15+0.17+0.19+?+0.99三、列式计算下面各题 34与2.45的积,乘1.2,结果是多少? 1.35乘2.6的积的5倍是多少? 比4.7的1.5倍少3.05的数是多少?【篇三: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p (1)转过街角 转圈转移 转告 (2)严阵以待 等待 待命 待会儿 2 根据意思写词语。 (1)依依不舍 (3)白日梦 (2)倾盆大雨 3 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运动员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 (2)天突然下起雨来,我不得不把刚晾出去的衣服收进屋里。 4 摘抄句子。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2)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5 品读课文精彩片断,完成练习。 (1 我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书店人多,作者喜爱读书,对读书如饥似渴。 (2)作者在窃读中“快乐”是因为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惧怕”的是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3)这个句子,我会想到的成语是“如饥似渴”,名言是“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1 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吴扁甬 2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量词。 一( 幅 )图画 一( 本 )书一( 盒 )扑克牌 一( 只 )口琴 一( 匹 )马一( 个 )百音盒 3 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一位智者 ,也是 一位你随时可以请教的良师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一盏明灯 ,也是 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 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一盏黑夜里的启明灯 ,也是航海时的指南针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一把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也是 你干渴时的一杯清茶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心中的启明星 ,也是 一艘通往彼岸的船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 ,也是 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词语手册p14 4 品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填空。 (2)从那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用“o”在文中圈出来。作者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启示例1:读书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新的发现。 启示例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 (3)请把下列有关读书的名言补充完整。 书读( 百遍 ),其义自现。读( 万卷 )书,行( 万里 )路。 2故书不厌( 百回 )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5 假如你独自去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造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 例1:一个人独自旅行,是非常寂寞的。因此,我会带上笔记本电脑。 通过笔记本电脑,我不但可以读读书,听听音乐,还可以上网通过视频跟家中的父母聊天,甚至可以写写博客,跟朋友交流旅游时的见闻,诉说旅途中的酸甜苦辣? 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一个宝库,也是一位无所不能的伙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帮你解决旅途中所有问题。 例2: 假如我独自旅行,而且只能带一样东西,我会选择带一支铅笔。因为在旅行的途中我一定会遇到许多许多有趣而新奇的事情。我会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笔述说自己的心声。我可以用笔述说山河的壮丽,各地的民俗风情?这一趟旅行下来,我一定可以写一本厚厚的日记。回去后,我会一点一点地慢慢品味,脑海里会回想自己旅行时的经历,会觉得这次旅行的多么有意义、有价值。 1 拼一拼,写一写。 激励( 鼓励 ) 光临( 光顾 ) 害怕( 惧怕 )担心( 担忧 ) 充分( 充足 ) 环游( 周游 ) 3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滚(瓜)烂熟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津津有(味) 如(醉)如痴 如饥似(渴) 4 读一读,连一连。 不出声地读 默读 略读 精读 5 填一填,背一背。书p18日积月累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6 默读短文,完成练习。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简要写下你对“煮”书的理解。 煮书就是反复钻研、反复品味书本。“煮书”其实就是反复地读书。要大声朗读,读出声音、读 3出感情。 (2)短文中写了那几位名人读书的逸事?他们各有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短文中主要写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猜读法”、相声大师侯宝林的“抄录法”、著名女作家茹志娟的“煮书法”、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掌心默写法”。 (3)把下列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补充完整。 好书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史美尔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词语手册p14 (凯勒) (4)你最近读过什么书?你觉得那种读书方法对你帮助最大?(结合自己近期读的书来写,最好能写出理由。) 例:我最近读了曹文轩的蔷薇谷。我觉得猜读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