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新编(一)_第1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新编(一)_第2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新编(一)_第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新编(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训练新编(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后十九日复上书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子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 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于此。情隘辞戚,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愈再拜。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昌黎集) 【注】这是韩愈第二次给宰相写信,此前十九日他曾给宰相写了第一封信,故名“后十九日复上书”。 1对下列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诛、责:责罚、责备 B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辞、谢:道歉、请罪 C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诚、信:的确、实在 D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抽、拔:提拔、提升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B有来言于阁下者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C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作者求荐“势之急”和驳斥“时机说”的一组是( ) A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 B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 C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尚能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 D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 4下列是对全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蹈水火者的险境作比喻,表明作者自己处境和情势的危急,抒发了渴望得到宰相帮助的急切心情。 B针对有人所说的“时不可”,作者逐层剖析巧用比喻,并且运用了强烈的反问语气,驳斥了“时不可”的荒谬。 C全文紧扣“势”和“时”作文,或设喻,或记叙,或举例,或议论,恰当地表明了自己处境艰难和急于得到宰相援手举荐的心情。 D本文虽为求助之言,但作者写得不卑不亢,毫无屈媚之态,感情看似低沉,实则暗含自信。人生之途多舛,求人举荐、望人援手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所难免,青年学生应以此文自勉。 5翻译下列句子。 (1)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译文:_ (2)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 译文:_ (3)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于此。 译文: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桐叶封弟辨柳宗元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耶?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耶?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耶?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耶!是直小丈夫(垂夬)(垂夬)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柳河东集) 【注】大中:大中之道,即正道和中庸之道。(垂夬)(垂夬):耍小聪明。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解的一项是( ) A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中:恰当、适合 B王以桐叶戏妇寺寺:宦官、太监 C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病:困苦、困顿 D封唐叔,史佚成之成:促成、促使 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 B必不逢其失而不为之辞与小弱弟者为之主 C若戏而必行之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D使若牛马然吾意不然 8下列四组句子中,都能表明作者认为“桐叶封弟”不可信的一组是( ) 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 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 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 是直小丈夫(垂夬)(垂夬)者之事 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 A. B. C.D. 9下列对文章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即以简洁笔法叙述了“桐叶封弟”这个古老传说,再层层驳斥其不可信。首段记叙既是为引出后文驳斥作铺垫,又紧紧扣住了议论文的特点。 B“吾意不然”在结构上属于过渡句,起承上启下作用,既对上文传说进行否定,又自然引出下文具体的分析和驳斥。 C本文中心论点是“桐叶封弟”“不可信”,作者层层剖析,论证充分,说理透彻,环环相扣,结构严谨,颇具说服力量。 D作者认为大臣辅助幼主,应该树立中正的德行,既不能讨好、迎合、迁就幼主,也不能管束太严,招致祸乱。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不无裨益。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 译文: (2)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译文: (3)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译文: 附参考答案: 1B(辞:推辞、推脱;谢:道歉、请罪。) 2D(其:活用为第一人称,我。A且:连词,表并列,又;表转折,却。B于:介词,对、向;在。C之:代词,代“蹈水火者”;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C(A句是婉辞;句驳斥“时机说”。B句说明“势之急”;句是作者自谦。D句喻“势之急”;句只是有人提出“时机说”,无驳斥意。) 4B(“巧用比喻”误,应为“举例驳斥”。) 5(1)即使是他所憎恶怨恨的、但只要是那种还不至于希望他死掉的人,他就会大声疾呼而希望那人发善心来拯救他。(重点考查“仁”的活用,“虽”、“苟”用法。) (2)您将是前来拯救我呢,还是安然不救呢?(考查句式“其抑?”的用法和“全”的活用。) (3)古时候荐举人才,有的从盗贼中推荐出来,有的从管理仓库的人员中推荐出来,如今我这个平民虽然卑贱,还完全能够和他们相比。(考查学生对“或”、“取”、“方”等在上下文句中的理解。) 6C(病:错误、缺点。) 7A(A以,介词,拿、用。B为,介词,替;动词,成为。C而,连词,表承接,就、便;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可不译。D然,助词,的样子;代词,这样。) 8D(以反问语气否认;直接否定;对待君主过失的态度;辅助君主的正确方法。) 9A(“记叙”与“紧紧扣住了议论文的特点”无对应关系。) 10(1)周公竟然成就了成王的不恰当的玩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