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泉州安溪县蓬莱片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1页
2016-2017学年福建泉州安溪县蓬莱片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2页
2016-2017学年福建泉州安溪县蓬莱片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3页
2016-2017学年福建泉州安溪县蓬莱片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4页
2016-2017学年福建泉州安溪县蓬莱片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福建泉州安溪县蓬莱片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一、选择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 A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鸟儿也回来了。B为了把自然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我县许多学校煞有介事地举行了灾难求生救生大演练。C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颁奖盛典上咄咄逼人地说自己只是个讲故事的人。D三十年前的青山沟人迹罕至,而今这里已发展成为风景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博物馆里,有些参观者衣衫不整、高声喧哗、在展厅里吃东西、乱丢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对博物馆里的其他参观者和展品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B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惠存着。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D收到您的拙作,我心里十分高兴,连夜拜读,如在海滩上捡到一颗珍珠,颇有收获。二、其他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安溪朝天山森林公园位于安溪县中部的蓝田乡境内,数万公顷的黛绿,秀色迷人, 荫( )蔽着一个古老的乡村。森林公园水系丰富,高低不一的瀑布,飞流直下,波光ln ln( ),站在瀑布下,烟雾腾腾,美不胜( )收。山水闲情,生活在朝天山森林公园的人们是幸福的。在山中静m( )的氛围中,人们慢慢地释放着一天的疲惫,享受着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和谐。知者乐(yo)水,仁者乐(yo)山。感悟山水,就仿佛在读一本书,可以洗涤心灵;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荫( )蔽 波光ln ln( ) 美不胜( )收 静m( )4仿照以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再继写一个句子。 三、默写5古诗文默写。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亦君子乎?(论语)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 , 。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四、语言表达6阅读材料三,你想给中学生在交异性朋友方面提一些什么建议呢?建议: 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8本诗的尾联是如何抒情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名著导读名著阅读,回答下题。9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一孙行者一齐天大圣一弼马温一孙悟空一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B西游记中,孙悟空巧妙进攻,变作小虫子钴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逼她交出芭蕉扇。C悟空为救唐僧打杀了强盗,却被唐僧赶走。悟空去后,一只六耳猕猴变成悟空来害唐僧,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账。后来,如来识破真相,真悟空打杀了假悟空。D西游记中,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为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变为母女,假意招亲。唐僧、悟空和沙僧不为财货、女色所动,只有八戒愿意入赘,最终受到惩罚。10从“自封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其故事情节。 七、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人不堪其忧( ) (2)不如乐之者( )(3)未若柳絮因风起( ) (4)去后乃至( )12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咏雪中“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的“儿女”一词存在古今意义不同的现象。B“太丘舍去”中的“舍”字的意义与“相委而去”中的“委”字的意义是不一样的。C“不亦说乎”和“尊君在不”两句中都有存在通假字的语言现象。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句,讲的是有关修身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保持自己志向的重要性。13翻译下列句子(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2)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14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陈太丘与友期行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而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如何为人修身的呢?(各答两点即可) 八、现代文阅读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下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5本段的景物描写采用的写景顺序是什么?从文段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16结合语境,品味画线句的表达效果。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17作者如此有兴致的描写百草园,有什么用意? 阅读三角梅一文,完成下题三角梅 刘成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8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生长阶段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生长状态(1)(2)(3)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19请补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A憧憬B_ C痛恨D_ 20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答: 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B第自然段交待了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看到小院中的花,没有特别的理由。C第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2文章第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答: 九、命题作文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也许,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满怀困惑,倾听着老师的柔柔絮语,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倚在教室窗旁,捧着书本,读着名著,吟诵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方向;也许请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如需出现,可用虚拟名称替代。试卷第5页,总5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A项 “花枝招展”用来形容“树”不恰当;B项“煞有介事”多指大模大样,好象很了不起的样子,用法不恰当;C项“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用法不恰当。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A项应该把“和”改为“的”;B项用词不当,将“惠存”改为“珍藏”;D项“拙作”是对自己作品的谦称,应改为“作品”。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yn 粼粼 shng 谧 4参考示例:考欣赏山水,就好像在品一杯香茗,可以陶冶情操。【解析】3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4试题分析: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山岛竦峙/随风直到夜郎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思君不见下渝州/落花时节又逢君/遥怜故园菊/一夜征人尽望乡/人不知而不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6【小题1】友谅或谅友友便佞或便佞友。【小题2】示例:过半数的中学生有结交网友。(酌情给分)【小题3】示例:(略)主观表达,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参考要点:自然交往,不过分,不盲目。适度交往,心中无愧。真实坦诚,不影响学业成长。【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所写的是一个宽容的朋友,对应“友谅”;材料二中的朋友是一个“奸佞之人”,对应“友便佞”。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图表的认识。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看图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3)【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综合性学习中提建议的能力。要针对问题的关键来想计策,建议要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语言要清晰条理。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7C8【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C项表述错误。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8试题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A10示例一:自封齐天大圣:猴王因嫌弼马温的官职不入流,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采纳独角鬼王的建议,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要求众猴不再称他为大王,只称他为齐天大圣,表示与天宫分庭抗礼。示例二:大闹天宫:猴王因王母娘娘设蟠桃宴没有邀请他而大闹瑶池,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带着仙酒,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被送进了炼丹炉,结果炼成了火眼金睛。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破坏得一片狼藉,吓得玉帝狼狈逃跑。 【解析】 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A项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孙悟空”是西游记第一回中菩提祖师取的,“行者”是第十四回唐僧取的。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注意名著情节概括的范围是“自封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两个故事。任选其一即可。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11能忍受/以为快乐/趁、乘/才 12B13 (1)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2)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14元方体现:第一,懂得“信”的重要;第二,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论语十二章的为人修身:强调要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要平和地对待别人的误解,为人要宽容谦让。做人要能安贫乐道,要能忍得住贫困,不忘初心。当“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要能宁愿贫贱而坚守道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任写两点得2分)【解析】 11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在能够翻译全文的基础上对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都要有一个清楚地认识的分析。B项“太丘舍去”中的“舍”字的意义与“相委而去”中的“委”字的意义一样,都是“舍去,离开”的意思。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意。理解“方正”的含义,在结合元方的行为来分析体现“方正”的品质;论语对人的修养有明确的指导,从各则中找出与“为人修身”相关的内容进行提炼即可。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15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可以看出。16“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简洁形象的表现了云雀的轻捷迅疾,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17表达对自由,率真,充满乐趣的童年的怀念,也与下文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进行对比。【解析】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顺序的分析能力。首先仔细阅读文段内容,逐句分析描写的内容,再综合概括写景的顺序。这段话,先描写“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内容,再具体描写“泥墙根一带”的景物,所以是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考点:分析记叙的顺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能力。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 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形象表现了云雀的轻捷迅疾,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D。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主旨的概括。仔细阅读文段,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自己在百草园活动的描写,也与下文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进行对比,表达对自由,率真,充满乐趣的童年的怀念。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8(1)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2)仍然毫无变化。(3) 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副要死不活的样子。19憧憬沮丧痛恨惊喜 20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绽放的三角梅被风吹动时鲜艳如火、活力无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1BD22这一段文字总结全文,表现了作者被三角梅默默积蓄、奋力生长,最终绽放出灿烂之花的经历所震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所蕴藏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升华了文章主旨。【解析】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词句加以概括即可。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第一年,停滞在那儿;第二年,仍然毫无变化;第三年,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第四年,开始抽枝,生长,开花。解答时,按照时间顺序,从文中找出关键的句子作答即可。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情感变化过程的梳理。要仔细阅读文章,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情感的变化,可以用文中词语概括,如果不明显,可以自己概括。考点:分析文章的抒情线索。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从三个角度入手:内容、手法、结构。这个句子从手法角度考虑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我们作答时要答出运用这一手法的作用、效果。通过句中“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可以断定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三角梅的花朵比喻成“火红的蝴蝶”,并运用了“张开了翅膀”“奋争”“挣脱”“翩翩飞去”等拟人化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角梅开放后被风吹动时充满活力的样子,表达出作者对三角梅开花的惊喜和赞美之情。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是“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是“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所以B项错误;根据第八段内容知道,“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此时“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所以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的原因,不是“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而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故D项错误。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2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具体段落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首先应该通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然后结合文章大意和对应段落的上下文综合分析。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作者通过描写三角梅默默积蓄、奋力生长,最终绽放出灿烂之花的经历,表达了对生命所蕴藏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文章第九段是对上文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过程的由衷赞叹,是本文的主旨段,从“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助三角梅的生长过程,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坚韧精神的赞美。考点: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