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禅趣》ppt课件(原创)_第1页
《佛理禅趣》ppt课件(原创)_第2页
《佛理禅趣》ppt课件(原创)_第3页
《佛理禅趣》ppt课件(原创)_第4页
《佛理禅趣》ppt课件(原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 5世纪的古代印度 其创始人为悉达多 乔答摩 约前566 前486年 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 意思是 释迦族的贤人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 是迦毗罗卫国 在今印度 尼泊尔边境地区 净饭王太子 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 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 20岁时 始感人世生 老 病 死的各种苦恼 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 遂舍弃王族生活 出家寻访师友 探索人生解脱之道 开始时 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 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 进而至伽耶 菩提伽耶 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 经过7天7夜之后 终于 悟道成佛 这一年他35岁 之后 他在印度北部 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 历时45年 从者甚众 流传下来 称为佛教 佛 梵文Buddha 意为 觉悟 汉译音为 佛陀 常见的佛的名称 如来 佛的代号 实际上佛有十种不同名称 如来是一种 佛是一种 世尊也是一种 不过 中国人搞惯了 经常把他们连起来 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如来佛的称法 如来及佛是通称 等于我们中国称圣人 孔子是圣人 周公也是圣人 文王 尧舜都是圣人 圣人就是通称 而孔子 周公就是特称 所以一切佛皆称如来 像药师如来 释迦牟尼如来 阿弥陀如来等等 如来是通称 药师 释迦牟尼 阿弥陀等都是特称 五方佛 根据唐不空所译 菩提心论 记载 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 将其自身具备的五智变化为五方五佛 中央毗卢遮那佛 大日如来 代表法界体性智 东方阿閦佛 不动如来 代表大圆镜智 南方宝生佛 代表平等性智 西方阿弥陀佛 代表妙观察智 北方不空成就佛 代表成所作智 这就是极为有名的 五方佛 的来历 常见的佛的名称 竖三世佛 过去佛燃灯古佛 生时 一切身边如灯 故名然 燃 灯太子 作佛亦名然灯 现在佛释迦牟尼佛 即中国俗称的如来佛 未来佛弥勒佛 弥勒意为 慈氏 这是佛教菩萨名 弥勒佛本是如来的弟子 为弥勒菩萨 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 在那里讲经说法 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 继之为佛 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 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 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 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 最初的弥勒信仰基本上完全照搬印度佛教 最初的弥勒多为头戴宝冠 身披璎珞的菩萨装 姿势基本上是交脚坐式 其造型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 晚唐五代之后 以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 大肚弥勒 流行起来 成为长期流传和普遍欢迎的中国弥勒佛 契此 生活在唐末五代 是一个下层游方僧人 由于经常被着一个布袋 又被称为布袋和尚 他的形貌很有特征 皱鼻梁 大肚子 身体十分肥胖 作为一个游方僧人 契此是十分贴近民间的 因而很受普通百姓的喜爱 他的形象和蔼可亲 虽然不象金身弥勒那样庄严肃穆 却增加了一种亲和力 他虽然显现神通 却又只是暗示于人 更不以此为己谋利 直到临终 他才暗示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 以契此为原型 后人又加上了笑口常开的特征 从而形成矮身大肚 蹙鼻笑口的典型的弥勒佛的形象 常见的佛的名称 竖三世佛 过去佛燃灯古佛 生时 一切身边如灯 故名然 燃 灯太子 作佛亦名然灯 现在佛释迦牟尼佛 即中国俗称的如来佛 未来佛弥勒佛 弥勒意为 慈氏 这是佛教菩萨名 弥勒佛本是如来的弟子 为弥勒菩萨 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 在那里讲经说法 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 继之为佛 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 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 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 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 最初的弥勒信仰基本上完全照搬印度佛教 最初的弥勒多为头戴宝冠 身披璎珞的菩萨装 姿势基本上是交脚坐式 其造型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 晚唐五代之后 以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 大肚弥勒 流行起来 成为长期流传和普遍欢迎的中国弥勒佛 契此 生活在唐末五代 是一个下层游方僧人 由于经常被着一个布袋 又被称为布袋和尚 他的形貌很有特征 皱鼻梁 大肚子 身体十分肥胖 作为一个游方僧人 契此是十分贴近民间的 因而很受普通百姓的喜爱 他的形象和蔼可亲 虽然不象金身弥勒那样庄严肃穆 却增加了一种亲和力 他虽然显现神通 却又只是暗示于人 更不以此为己谋利 直到临终 他才暗示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 以契此为原型 后人又加上了笑口常开的特征 从而形成矮身大肚 蹙鼻笑口的典型的弥勒佛的形象 佛教的派系 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 禅宗 禅宗 禅是禅那 巴利文Jh na 梵文dhy na 的简称 汉译为静虑 是静中思虑的意思 一般叫做禅定 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 以期证悟本自心性 这叫参禅 所以名为禅宗 禅的种类很多 有声闻禅 有菩萨禅 有次第禅 有顿超禅 禅学方面 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 那就是所谓 教外别传 的禅宗 这个宗所传习的 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 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相传中国禅为菩提达摩 南朝宋末人 创立 达摩于北魏末年首先活动于洛阳 今河南洛阳市 后来来到嵩山 今河南登封市 少林寺 面壁九年修持佛法 修习禅定 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 以 楞伽经 授徒 后世以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 以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祖庭 嵩山少林寺并有 天下第一名刹 之称 达摩在少林寺有嗣法弟子慧可 道育等 僧璨为再传 璨弟子为道信 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 为禅宗五祖 南能北秀 神秀 惠能二人分立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 神秀住荆州玉泉寺 晚年入京 为三帝国师 弟子有嵩山普寂 终南山义福 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 门下甚众 以惠能为六祖 时称 南能北秀 北宗主张 拂尘看净 的渐修 数传后即衰微 南宗传承很广 成为禅宗正统 以 楞伽经 金刚经 大乘起信论 为主要教义根据 代表作为 六祖坛经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 主张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 提倡心性本净 佛性本有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慧能以后 禅宗广为流传 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 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 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 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 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 呈口舌之辩 违反了禅宗的本意 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 以明心见性为宗旨 对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巨大贡献 相传南北二宗之争 始自五祖弘忍选嗣法弟子 神秀作偈为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忍以为未见本性 惠能也作一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忍以为得其禅之心要 故密授法衣 认可其嗣法地位 以后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 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 认为舍离文字 直探心源 闻言当下大悟 顿见真如本性才是修禅正途 其禅法可概言为无所住而生其心 即由定发慧 南华禅寺 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马坝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 距离韶关市南约22公里 这里依山面水 峰峦奇秀 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 是禅宗六祖慧能宏扬 南宗禅法 的发源地 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 年 距今已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寺后有桌锡泉 俗称九龙泉 几株高达数十米的古老水松 是现在世界上稀有的树木 寺庙现存大量珍贵文物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古往今来 南华寺因慧能在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 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们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写给友人的一首诗中曾表达了如此深挚的向往之情 水香知是曹溪口 眼净同盾古佛衣 不向南华结香火 此身何处是真依 南宋民族英雄 曾写下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千古绝唱的文天祥 也写下了 望南华 这样真挚动人的诗篇 北行近千里 迷复忘西东 行行至南华 匆匆如梦中 佛化知几尘 患乃与我同 有形终归灭 不灭惟真空 笑看曹溪水 门前坐松风 到了近现代 许多著名的社会人士 也都纷纷慕名前来观光游览 1924年 孙中山在韶关发动第二次北伐时 政务 军事极为繁忙之际 仍偕谭延 刘成禹 许世英等来过 并向寺庙捐赠了银元嘱咐要爱护寺庙里的一草一木 保护好文物 让后人瞻仰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慧能创立的禅宗 不仅与印度佛教以及中国其他佛教宗派不同 而且与旧有的各派禅学不同 它是佛教内部的一次革新 禅宗的根本特点是强调精神的领悟 提倡单刀直入的 顿悟 它自称是 教外别传 其经典便是 坛经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 禅宗的思想 佛性本有无住生心顿悟法门 二 坛经 的基本义理 无念 中以 诸法无我 最为重要 因为这是人生得以解脱的最重要的法门 世界上的那些芸芸众生因为不懂 无我 原理 执著地在 我 字上下功夫 所以这样一来 名利 宠辱 贫富 得失 便就无不成为绳索缰锁 把个自我捆缚得严严实实 没有一丝灵性 三 坛经 的历史与现实影响 从 坛经 中体现出来的思想看 禅宗在摆脱外来宗教束缚同时 还与中国传统思想结成联盟 禅宗的佛性论不仅与儒家的忠教论接近 而且还竭力与庄子的虚静思想 玄学的得意忘言理论以及旷达放浪 蔑视礼法的风尚相调和 它体现的是独特的民族性格 百喻经 百喻经 或称 百句譬喻经 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所集 本书译者为南朝齐 公元497 502 时来华僧人 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 汉译改名 百句譬喻经 简称 百喻经 列入汉文大藏经 此经是一部用寓言以申教诫的经 在十二部经中属于譬喻一类 每篇都由喻和法两部分合成 喻是一篇简短的寓言 法是本篇寓言所显示的教诫 这些寓言主要描写幽默可笑的事情 具有犀利的讽刺性 此经先说笑话后讲佛法 笑话中包含佛法 此经既富有情趣 又蕴含哲理 朴实生动 通俗易懂 诙谐幽默 启人智慧 既是一部经 也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的佛教文学作品 僧伽斯那在跋颂中说 本书以戏笑的方法来阐明佛法 如以苦药和石蜜 虽损蜜味 但主要是为了治病 先讲笑话 后讲佛法 如先服吐下药 后以酥滋润身体 笑话里包含佛法 如树叶裹阿伽陀药 希望读者但取佛法的阿伽陀药 而抛弃戏笑的树叶 愚人食盐这故事原来说的是 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 少欲知足 是对于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 但一般 外道 却矫枉过正 索性提倡禁食 认为这样就可以得道 因此有断食七天或十五天的 结果影响身体 对修行却没有一点儿益处 这是错误的 那种做法和笨人吃盐一样 是可笑而愚蠢的举动 寓意 去掉这层宗教的外衣 故事也可以这样认识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 适当地添加 可以使生活充满滋味 但太多了就会变得苦涩 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利固然无妨 但如工作 生活不负责任 他的一生将碌碌无为 一事无成 于国于民均没有任何贡献 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 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 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 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 就变成了谬误 当然 我们也可以认为愚人之所以可笑 在于他的思维出了问题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盐毕竟是调味品 它必须依托食物才能起作用 只看到盐能使食物鲜美 就误以为盐是鲜美的 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渴见水这个故事原来比喻 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 不近情理 以为佛教戒律很宽泛 很严格 一时不能全部接受 就索性舍弃不受 最终没有得道的希望 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 现实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 这确实是人惯常的心理 觉得太难了 就干脆不做 浅尝辄止 哪知道渴了就喝 能喝多少是多少 没有人要求你全部喝完 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事 踏踏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 可以制定长远的目标 但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 浅尝辄止 入海取沉水这故事原来比喻 要修佛果 不能怕难而生退却之心 如果见异思迁 或者退求小果 结果自失大利 犹如沉香烧成炭卖一样 是非常可惜的 凡事如果急于求成 可能会导致 事倍功半 的效果 尝庵婆罗果故事中的那个人用 品尝一果 怎知它果甜美 的思路 去 尽尝它果 导致 一切都弃 的结果 这原本是用来比喻 对待佛家的教理 不知道类推 认为只有自己一一亲身体验 才能相信 最终只能导致什么也得不到 寓意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 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 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才能得到真知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是我们认识现实世界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 另外也可以这样认识 实践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 然而绝对的实践主义不仅时时碰壁 而且不可能做到 诈言马死这个故事原本比喻 现在的人们也是如此 自称善良好心 不吃酒肉 却杀害各种生灵 制造各种痛苦毒害 还虚假地自称善良 实际上暗地里无恶不作 这就像那位谎称马死的愚人 驼瓮俱失佛教善于将生活现象上升为对人生的理解 这个故事用意不在于指出解决骆驼入瓮办法的愚蠢 而是通过驼瓮俱失的事实 比喻由于违反了禁条 使自己的智慧之路和自我修养都丧失了 顾此必然失彼 采取愚蠢的办法 结果必然两者俱失 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 觉得身心十分通畅 于是问禅师 禅师 您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呢 佛印禅师说 你的坐姿很庄严 俨然一尊佛啊 苏东坡听了禅师的话后 十分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 学士 您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呢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 于是马上回答说 像一堆牛粪 可是 佛印禅师听了却也很高兴 禅师被比喻为牛粪 竟没有什么话说 因此 苏东坡暗自高兴 心想可算赢了佛印禅师 于是逢人便说 我今天赢了 很快 消息传到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的耳朵里 苏小妹就问苏东坡 哥哥 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啊 苏东坡眉飞色舞 神采飞扬地详细叙述了一番 没想到 苏小妹听了苏东坡的叙述后 正色说 哥哥 你输了 禅师的心中如佛 所以他看你如佛 而你心中像牛粪 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啊 语言是人的精神世界的表现 是心灵的图画 正所谓言为心声 人的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语言方面 言语不端 往往表明修养不好 有时言语虽然可以掩盖真实的内心世界 但最终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流露心机 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 模拟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 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 虎踞山头 作势欲扑 虽然修改多次 却总认为其中动态不足 适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 学僧就请禅师评鉴一下 无德禅师看后说道 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坏 但龙与虎的特性你们知道多少 现在应该要明白的是龙在攻击之前 头必须向后退缩 虎要上扑时 头必然自下压低 龙颈向后的屈度愈大 虎头愈贴近地面 他们也就能冲得更快 跳得更高 学僧们非常欢喜的受教道 老师真是一语道破 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 虎头也太高了 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藉机说教道 为人处事 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 退一步的准备之后 才能冲得更远 谦卑的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 学僧不解似的道 老师 退步的人怎能向前 谦卑的人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的说道 你们且听我的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 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 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 轻声问道 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 是 此人更加迷惑 又问 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 因为我知道 求人不如求己 很多佛理故事 都是用简单的生活细节来点醒世人 2 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 一天 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 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 心 佛 以及众生 三者皆空 现象的真性是空 无悟 无迷 无圣 无凡 无施 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 未曾答腔 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 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 独园问道 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3 你且看他 寒山问拾得 世间有人谤我 欺我 辱我 笑我 轻我 贱我 骗我 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 忍他 让他 避他 由他 耐他 敬他 不要理他 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4 悟性如光 弟子问佛祖 您所说的极乐世界 我看不见 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 告诉他 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 还是眯成小眼 仍然伸手不见五指 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 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 就不存在吗 5 送一轮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 有一天夜里 趁着皎洁的月光 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 正碰上个小偷光顾 他怕惊动小偷 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 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 正感到惊慌的时候 禅师说 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 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 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 说道 夜里凉 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 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 小偷不知所措 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 感慨地说 可怜的人呀 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 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 禅师推开门 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 禅师非常高兴 喃喃地说道 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6 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 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 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 佛没坏 不用修 先修自己 7 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 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 连续好几天 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 禅师转身问那人 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 但你拒绝接受 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 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 没错 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 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诗人与禅宗 佛印了元 字觉老 本出身于富庶之家 后因皇帝赐与度牒而出家 苏东坡移居湖州过金山时 结识了佛印 元丰二 1079年 苏东坡贬谪黄州 开始大量阅读佛教典籍 与佛印了元建立了更为密切的情谊 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 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 就问佛印禅师 这是什么山 佛印说 这是飞来峰 苏东坡说 既然飞来了 何不飞去 佛印说 一动不如一静 东坡又问 为什么要静呢 佛印说 既来之 则安之 从宋朝之后 苏东坡的许多诗词 被许多禅师视为悟后境界的作品 例如有名的庐山三诗 横看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