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松上胶机扩展辊提升机构改进设计.docx_第1页
开松上胶机扩展辊提升机构改进设计.docx_第2页
开松上胶机扩展辊提升机构改进设计.docx_第3页
开松上胶机扩展辊提升机构改进设计.docx_第4页
开松上胶机扩展辊提升机构改进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松上胶机扩展辊提升机构改进设计. 摘要介绍了开松上胶机中扩展辊提升机构的工作原理,将新老机构进行比较,运用机构运动学理论,对新机构进行分析,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设计也是使用Pro/ENGINEER三维造型设计的过程。关键词扩展辊提升机构Pro/ENGINEER1前言开松上胶机是过滤棒生产的前道工艺设备,其作用是将醋酸纤维丝束带展开、开松,卷曲消除,再组合,在均匀展开的丝束上涂洒增塑剂,最后送入过滤棒成型机制成过滤棒。其中扩展辊对使丝束纤维分离,纤维间产生相对位移。目前,我国大多数卷烟厂采用的机型大部分为400米/分的国产ZL22或德国HAUNI公司的AF2,其速度较低,因此多采用以前的辊对提升系统,相对机构体积较大,占用机身空间太多,生产中不易清理掉下来的丝束纤维残渣。在滤棒成型机组设计项目中,运用机构运动学理论,对扩展辊提升机构进行重新设计,使其在保证高速运转的前提下,更简洁、高效、美观。本文着重介绍原机组中辊对提升机构的工作原理,新机构的设计思想,机构分析和运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2原开松上胶机中辊对提升机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辊对固定在连杆上,两侧气缸推运连杆,带动辊对绕固定支点A向上,从而实现提升作用。图1辊对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1、辊对2、气缸3、连杆3新辊对提升机构的技术设计3.1设计思想原提升机构占用空间较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残留在机内的丝束纤维清除十分不便。由于辊内部是空的,如果能将整套提升机构压缩到辊的内部,那么不仅减少了占用的空间,也使得整套机器更美观。如图2所示,整个提升机构被搬到了辊的内部,当气缸作用时,支点B被推动,整个机架BCD绕支点C转动,使输出点D圆弧上升,若将辊体固定在D点上,那么整个提升的运动就得到了实现。图2原提升机构示意图1.气缸2.辊体3.2机构分析在设计新的机构或分析一个现有的机构时,应明确给定几个主动件,机构才能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因此首先要分析机构的自由度是多少。要使机构实现预期的确定运动,无论是平面机构或空间机构,其自由度W都必须满足:W0;W数等于机构的主动件数。如果W=0,则机构不能运动;W0而主动件数与W不等,则机构不能得到预期的确定运动,符合了这两个条件,但由于构体尺寸与运动副配置不当,也有得不到预期确定运动的。分析提升机构,其自由度为:W=3n-2P5-P4式中n机构得活动构件数P5、P4分别为五级运动副及作平面运动的高副个数故W=33-24=1且主动件只有一个,由此可知,该机构的运动是确定的。由于新机组的设计要求是600米/分,辊对的转速更是高达1250转/分,经过测算,要求扩展下辊的直径大于等于175mm,轴向长度260mm,辊的内径为140mm。且已知气缸行程为8mm,扩展辊对的上下垂直距离为6mm。如图3所示,气缸初始长度为L1,工作时长度为L2图3新机构设计示意图根据已知条件和以上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出机构的尺寸关系,从而在零件的具体结构设计时,起到作用。4新辊对提升机构的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支座起固定作用,支撑整个辊体和机构,当气缸工作时推动连杆带动偏心摆杆在支座内转动,而辊体则通过固定在偏心摆杆上的销轴带动,一起被提升。同时,辊体自身还要作滚动,因此里面设计了套并镶入轴承。图4新辊对提升机构的结构图1.支座2.气缸3.连杆4.摆杆5.辊体6.套7.销轴8.轴承5Pro/ENGINEER在设计中的运用在对提升机构设计时,我们采用的是PTC公司的Pro/ENGINEER三维设计软件。该软件可以将零件进行三维建模,更直观真实,然后模拟组合装配,对其进行干涉检查,校验零件的尺寸是否设计匹配,从而避免设计错误所造成的产品研制周期延长,降低了设计成本。Pro/ENGINEER使用的是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特征是组成零件实体模型的基本元素,它体现了产品的功能要素和工程含义,是描述产品信息的集合。设计人员直接用特征来定义零件的几何结构,其操作对象不再是原始的二维线条,而是产品的功能要素,诸如凸台、倒角、圆角、螺纹孔和键槽等。它使产品设计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因此,基于特征的设计更符合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更有利于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零件的三维建模时,尽可能考虑到以后的加工工艺流程,基本按照零件的加工流程来建模,如切割、钻孔等特征。因为Pro/ENGINEER可以提供数据,为生产时给数控机床的编程提供方便,而且在以后对零件模型进行尺寸修改时,不容易产生再生错误。然后,可以按照装配关系将零件模型进行装配。同样,在装配过程中,也应该按照正确的装配工艺流程来进行。装配后可以进行干涉检查,然后再根据检查结果,对零件做相应的修改调整。最后可以制作成爆炸立体图,如图5所示,来直接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