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首诗的功能文体学分析_戴凡.pdf_第1页
对一首诗的功能文体学分析_戴凡.pdf_第2页
对一首诗的功能文体学分析_戴凡.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简介 戴凡 1963 博士生 副教授 研究 方向 语篇分析 功能文体学 收稿日期 2001 09 15 2002年第1期 总 第154期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2 1 Serial 154 对一首诗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戴 凡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广州 510275 摘 要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 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在宏观 微观两个层次 上分析Guillaume Appoli2 naire的一首6行短诗 首先从词汇语法层 谋篇 人际的语法隐喻 考察全诗 然后在微观的层次上探讨诗中的简单句 小句 复合体的逻辑 语义关系 最后 就诗句的及物性 词汇集 代词的转换 代词的照应等手段的使用分析它们对实现全诗意 义 的作用 关键词 功能文体学 语法隐喻 及物性 照应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a short poem by Guillaume Appolinaire at the macro level examining the 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gram2 matical metaphor and that of lexical grammar Then a closer examination at the micro level looks at the simpl e sentences and the logico se2 mantic significance of the clause complex Finally The paper analyses the transitivity lexical sets the changing of pronouns re ferenc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Key words functional stylistics grammatical metaphor transitivit y 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 H0 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6038 2002 01 0012 03 一 引言 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文体 给人以音乐 美 视觉美 意象美和寓义美 张 德禄 1998 传统上 语音 和格律是研究诗歌的着眼点 辅以作者介绍和诗的背景 分 析 诗 的布局 行数 比喻的用法 句式 标点等 Thornborrow and Wareing 2000 去探讨诗 的文体特征 本文将以系统功 能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 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在宏观和微观 两 个层次探论以 下一首诗的文体特点 Come to the Edge Come to the edge No we will fall Come to the edge No we will fall They came to the edge He pushed them and they flew 这是被誉为法国诗歌创新者的诗人Guillaume Apollinaire 1880 1918 的一首广 为引用的短诗 此为笔者喜爱的一 个英译版本 1 本文将以Halliday功能文体学 的理论考察 这首诗的语言结构所产生的文体效应 具体通过语域 语境 语法隐喻 诗节的划分 诗句 的结构 诗句的及物性分析 谋 篇及谋篇角度 代词的模糊性及代词的照应等客观标准探讨 这首短诗的魅力所在 二 语域 语境和语法隐喻 任何语言都在一定的语域中使用 Halliday和Hasan 1985 41 认为语域是 使用中的变 异 variation in use 它 同时受语场 所发生的事件 基调 人物间的关系 和方 式 话语形式 的影响 与情景语境 context of situation 密切相 关 从表层意义看 这首诗的语场有两个 一个是关于到 边 缘 edge 去的对话 二是到边 缘后发生的事情 基调也有 两个 一是对话中的双方 二是卷入事件的双方 方式也是 两个 一是口语媒介 二是叙述文字 然而 语域是有层次的 张德禄1998 272 主要有封闭 性语域和开放性语域 在像在婚 礼上牧师与新郎 新娘的 对话这类封闭性语域中 说话者的话语没有什么创造性可 言 开放 性语域如邀请信则可以根据具体的对象而措辞不 同 换句话说 越趋于抽象层的语域可供选 择的意义范围 就越大 诗歌的功能之一是 喻世 往往通过想象 意象性 的比喻 强烈的 感染力去刺激人们的情感来达到目的 张德 禄1998 402 诗歌因此而具有较为抽象的语 域 适用的情 景语境也比较多 能轻而易举地把读者拉进诗的意境中 诗在表达上的特殊性使读者不仅从字面理解它 而且更 21 重视它给人的联想和认同 这使诗的 语法隐喻变得很重要 简单地说 语法隐喻是通过把词汇语法层的本义转变为隐含 意义的表 达方式 Halliday 2000 342 更具体地说 语法隐喻 把人们熟知的 具体的概念或事件 投射到抽象的概念或事 件 以获得读者的共鸣 Guillaume Apollinaire这首诗的魅力之一在于它的语域创 造了许多情景语境潜势 使它的 语法隐喻空间能够触及人 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具体表现在诗的词汇语法层乃至谋篇和 人际关 系上 三 词汇语法层和谋篇的语法隐喻特点 诗中的 edge 是一个很关键的词 它本是普通名词 在 这里被当作专有名词来用 其本义 边缘 的语法隐喻效果 使人很难不联想到生活工作中出现过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困 境和挑 战 由于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畏难的一面 因此 Come to the edge No we will fa ll 两句话所含的意义 就是 人们一事当前的自然反应 所折射的 正是人们在困境中的 犹豫 徘徊和恐惧 Come to the edge No we will fall 在这首短诗里的重 复出现 使这种犹豫 徘徊 和空间占去全诗三分之二的篇 幅 形成了数量上的失衡 deflection 同时 这两个重复 的句 子在自成诗节后中间有一个段落空间 从而在重复的基础上 强化了人在进退间激烈的思 想斗争 象征着人在利弊选择 中经历的困扰 They came to the edge He pushed them and theyflew 在 另一个段落空间之后出 现 让读者看到了思想斗争的结果 最后的诗句是全文的惟一小句复合体 这个延伸关系并 列 小句复合体打破了前5个简单句的诗句模式 形成了诗句的 失协 incongruity 诗人似乎不忍心让读者等待抉择后 的命运 刻不容缓地把 they flew 的结局讲出来 两 个小句 以诗中惟一的逗号和连接词 and 相接 强调了事件发生时 的紧凑性 把违反一般 人想象的结果迅速推给读者 在解除 读者的担忧之余造成一种心理反差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和 震动 全诗的3个诗节被两个段落空间分割而成 象征着人们 面对矛盾的不同阶段的心态 合理地 节省了从一个叙述角 度转入另一个叙述角度的笔墨 另一方面 诗句的简单句结构 惟一的小句复合体也是 由两个简单句组成 也有着明显的文 体意义 各简单句均 不超过5个词 每个词都干净利落地表达一个意思 除了特 指 edge 的 the 外没有任何修饰成分或补充成分 所以简 单句同时也是短句 每一个词又同时是 单音节词 其结果是 每个词都担负着浓缩的语义负荷 以简单的形式表达丰富的 含义 给读 者以很多的理解 想象空间 在语义层上 edge fall 同属一个词汇集 但要把 pushed 算进这个词 汇集就有点勉强 如果人们因为怕被 push 而 fall 而不敢到 edge 的解释可以接受 的话 那么情 况发展下去的正常结果 fall 是在所难免的 然而 flew 这个 结果是出人 意料的 它与前面几个词形成了失协关系 令读 者在一番紧张之后喜出望外乃至茅塞顿开 原来到了 edge 还有 fall 以外的可能性 这时人们才会想起生活中诸 多绝处逢 生 获得新生后生命再现光彩的事实 四 谋篇角度 时态 衔接的变化及其语法隐喻意义 这首短诗以6句话表达了涵盖很多挣扎的人生经历 这 个效果很大程度上来自诗中谋篇角度 的变化 时态的变化 和衔接的变化 前4行诗是 Come to the edge No we will fall 的重复 它们是以普通的祈使句和 对这个祈使句的回答组成的 对 话的形式及内容一开始就把读者拉进既可以很具体也可以 很 抽象的情景中 由于语境的内容抓住了人的特点 弱点 因此能毫不费力地使读者认同 N o we will fall 的反应 而 重复的句式又把读者更深地引入内心的矛盾中 后两行诗一改前面的对话形式 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 幅惊心动魄又鼓舞人心的画面 使还 沉浸在抗拒心态中的 读者豁然开朗 这个对话 叙事角度 的使用省去了 人们从害怕到 有 些人采取行动的过程的复杂过渡阶段 用 摆事实代替讲道理 给举棋不定的人以强烈的冲击 对话中的现在时和将来时既表现出思想斗争中的人常 见的心态 也象征着生活中常见的令人 彷徨的现实 而叙事 部分的过去时以已经发生的事件有力地说明了 Come to the edge 不 意味着 fall 甚至有更积极的结果 广义上 诗中 的时态可以看作语法隐喻 现在时和 将来时代表了人生中 不可避免 重复出现的 需要孤注一掷的情况 过去时意味着 人们做出 过的一次次决定 整体上 诗以体现矛盾的现在 时和将来时开始 以解决矛盾的过去时结束 在抽象的意义 上体现了人超越困境后的胜利 诗中的衔接由于叙述角度的改变也发生了变化 要指 出的是 诗中的代词并不特指或专指什 么人或物 首先祈使 句中的发话人的身份就不明确 他 她可以是 上帝 命运 这样一 些很抽象的概念的 声音 由于后面发生的事与前 面两句话无关 这个发话人就成为谜一 样的外照应 其次 we 也无固定所指 因此可以理解为读者心里认同的包括读 者本身在内 的人 也可以是抽象的人 是外照应 they 跟 we 一样不具体 从上下文看 其范围 应该比 we 小 并可 能包括 we 中的一些人 也是外照应 he 跟前面的 we they 具有同样的模糊性 它的照应词也不太清楚 既可能与 上两个诗节的发话人一致 也 可能是各种客观外力的象征 全诗最明确的照应是第6诗句中的 them 和 they 他 们都回指第5诗句的 they 但 由于第5诗句的 they 本身 是不确定的 它的照应词也就同样抽象 是外照应前提下的 内 照应 另一个非常明显的照应是 edge 的3次出现 但读 者不能确认3个 edge 都是同一 个 edge 专有名词式的用 法使人觉得3个 edge 同为一个 但由于前后两个情景语境 不同 edge 重复使用的衔接意义就模糊起来 惟一肯定的 是它们在抽象意义上的一致 性 它们都代表一个富有挑战 性的抉择 纵观全诗 6行诗只有4行的内容 连同重复的诗句只 有27个词 其中6个是代词 3个为同一 个名词 edge 共占 去全诗三分之一的字数 而它们所指的 we they them he 和 edge 都是程度不一的外照应 它们之间如果有照应 也是很松散的关系 31 由此 不难看出诗中的代词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语法隐 喻 它们在意义上的模糊性以及内外 照应的模糊性能容纳 很多意义潜势 因此也更能触及和贴近各类生活背景的读 者 唤起他们 对共享经历的认同感 五 及物性和人际功能分析 Come to the edge 这个小句是没有目标的物质过程 含 有全诗惟一的环境成分 从而增加了 Come to the edge 的冒 险性和不可预测性 简单句 短句的使用把与整个事 件有关 的信息降到最低 使人更难以积极的态度去满足这个祈使句 的要求 同样 No we will fall 因缺少环境成分而使 fall 显 得无法估测 使人骤然生出恐惧感 They came to the edge 也是没有目标而只有一个令人担 心的环境成分的物质过 程 这个简单句同时也是短句 信息 量很少 因此提高了诗句的悬念 He pushed them 是诗中 惟一有目标的物质过程 其动作者是一个天外来客般的参与 者 他 的出现如同生 活中突如其来的节外生枝 令被 push 者凶吉未卜 以往的生活经历使读者有接受 he 的 心理基础 同时令读者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将发生的事 接下来的 and they flew 这个物质过程不仅带来了鼓舞 人心的结局 而且还由于 除动作者和过程外没有任何别的 成分而给人的理解和想象以许多发挥的空间 he 能促使 人 flew they 作为动作者是有控制 flew 的主动权的 值得注意的是 全诗各句都是物质过程 给人以非常明 确的启示 在抉择关头 人需 要采取行动 综合以上分析 本诗的两个叙述角度产生的人际关系显 得错综复杂 Come to the edge No we will fall 既可以理解 为正常的对话 也可以理解为人内心的挣扎 形成 一种影响 反影响的对立关系 They came to the edge He pushed them and they f lew 的人际关系看似 he 为支配者 但一旦 they flew they 便成为自己行为的 主宰 形成一种影响 被影响 重新独立的关系 不能忽略的是 开篇的 Come to the edge No we will fall 以近似与读者对 话的方式不由分说地从情感上把读者 拽进诗境中 随后的 They came to the edge He pushed them and they flew 又把读者推至旁观者的位置 使读者在6行诗 的短短阅读时 间里以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身份体验 观 摩困境中的挣扎和摆脱困境的新生的开始 在彷 徨和震撼 中找到共鸣 六 结语 根据Widdowson 2000 的观点 诗永远没有权威性的解 释 因为诗的设计本身就包 含了许多意义潜势 Guillaume Apollinaire这首诗引自 心灵鸡汤 系列丛书中一个故事 作 者是骨癌的幸存者 她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以前引用了这首 诗 显然是因为它给了困境中 的她以鼓励和共鸣 可以想 见 其他读者理解这首诗时同样会因为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 历而 对诗文有自己独特的解释 不容置疑的是 一首诗对读者的震憾力与诗的内容和表 达密切相关 本文正是从这点 出发对Guillaume Apollinaire这 首诗进行了文体分析 用功能文体学的理论探讨了通过语 域 语境 语法隐喻 诗节的划分 诗句的结构 诗句的及物性 分析 谋篇及谋篇角度 代 词的模糊性及代词的照应等特点 以及它们的语法隐喻意义 意义潜势功能 尽管功能文体学的理论仍需要不断深入的探讨 申丹 1997 但本文对Guillaume Apolli na ire这首诗的分析表明 功 能文体学能够为语篇的文体分析提供客观标准 有效地使读 者对 语篇的主观理解建立在客观的标准上 系统功能理论在文体学中的运用 使读者对Apollinaire 这首诗有更深刻的理解 增强了诗 的感染力和震憾力 反过 来有说明系统功能理论有着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注释 1 本文采用的诗引自Health Communications Inc 1996出版的 Chicken Soup for the Sur vi ving Soul中第44页的故事 Up the Down Hill 来自另外两个网站的英译版本分别为 Come to the edge We might fall Come to the edge It s too hi gh And they came and he pushed and they flew Come to the ed g e he said they said We are afraid Come to the edge he sa id they came He pushed them and theyflew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 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 2 nd ed London Arnold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