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宜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所示生物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属于真核生物,属于原核生物 B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C图有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所示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2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千姿百态。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 肝脏 血液 神经元 蓝藻 细胞内各种化合物 病毒 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羊 某草原上的全部荷斯坦奶牛 一片森林 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A. B. C.D.3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细胞干重,则A化合物必含图2中的a、b、c元素B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分别是水、蛋白质;图2中a、b、c依次为碳、氧、氢C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化合物中不含图2中的bD若图1表示完全脱水的细胞,则此时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4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代谢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B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C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D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都是通过促进细胞代谢而实现调节的5某研究小组在25 、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与蛋白质等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B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分解后转化合成的C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糖含量D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总量将增加6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油脂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番茄、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B油脂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不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C油脂鉴定中50%的乙醇溶液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D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g/ mL 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7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B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一结构层次,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8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对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D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时,通常使用低倍镜观察9利用无土栽培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单位:mmol/L),其部分配方如下:SO4 2 0.15;Ca 21;H2PO4 0.25;Zn2 0.2等,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的是( )AZn2BSO4 2CCa 2DH2PO410与乌龟的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A人的血液 B人的肌纤维 C人的肱二头肌 D人的循环系统11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也不是生命系统B只变形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12发菜细胞群体呈蓝黑色,状如发丝,生菜是一种绿色植物,两者分别与“发财”、“生财”谐音而倍受百姓青睐。下列属于发菜和生菜的相同点的是( )A是真核生物B含有叶绿体C能有丝分裂D是自养生物13下列关于鉴定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鉴定脂肪的存在,要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脉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14在显微镜视野中可见一列细胞共64个,现将10物镜转换为40物镜,则视野中可见细胞数目为( )A.32B.16C.8D.41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B所有的细胞都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C细胞学说掲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D细胞学说表明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6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在乙中观察应使用细准焦螺旋,并调整光圈A B C D17农贸市场上新鲜的白菜、萝卜、菠菜、活鸡、猪以及附在上面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18某患者得了脂肪肝(即肝细胞中有过多的脂肪),那么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A脂肪B蛋白质C水D无机盐19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1 g/mLNaOH溶液)、乙液(0.05 g/mLCuSO4溶液)、蒸馏水,若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葡萄糖 蔗糖 蛋白质 脂肪A只有 B和 C和 D、和20下列关于碳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多B组成细胞的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21我们日常的食品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的一组是( )A青瓜、鸡蛋、茄子B西红柿、玉米、牛奶C鱼、牛肉、牛奶D番薯、葡萄、苹果22下列各组元素中,占细胞总量97%的一组是()AC、H、O、N、P、S BC、Fe、K、Ca、B、MgCN、P、S、K、Ca、Mg DFe、Mn、B、Zn、Cu、Co2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都最高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同24下列生物全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大肠杆菌、蘑菇、眼虫 B念珠藻、衣原体、大肠杆菌C酵母菌、发菜、蓝藻 D草履虫、立克次氏体、支原体2519世纪建立细胞学说的主要科学家是()A列文虎克B虎克C施旺和施莱登D魏尔肖26以视野(1)到视野(2)的操作过程是( )转动粗准焦螺旋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移动装片A一一一 B一一一一C一一一 D一一一27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编号顺序对应的内容, 正确的是( )待测物试剂颜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脂肪橘黄色斐林试剂砖红色A葡萄糖、苏丹染液、紫色B葡萄糖、苏丹染液、红色C葡萄糖、苏丹染液、紫色D葡萄糖、苏丹染液、红色28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体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B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并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但也是生物D蓝藻是自养生物,依靠其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和藻蓝素进行光合作用29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面有关甲型H1N1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有(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最小层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细胞膜而没有核膜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RNA位于其拟核中为了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A3项 B2项 C1项 D0项30有关物质检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出现紫色B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染液,显微镜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C组织样液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D鉴定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震荡后再加CuSO4溶液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每空2分,共40分)31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请利用下面提供的资料和材料将它们区分开来。资料: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可以催化淀粉分解为还原糖。提供材料:带有标签的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各一瓶。实验方法:(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和_两种溶液。(2)再用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出现_的是_,另一种是_(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将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分别取2mL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分别加入_;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溶液,65水浴观察现象。分析结果:观察到砖红色现象的是_溶液。32每年的冬季,流感疫情都会进入一个流行期。但由于人们接种了甲流疫苗后,甲型H7N9病毒不再是最占上风的毒株了。请分析回答问题:(1)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你支持第_种观点,其依据是:_。(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艾滋病病人能否通过注射青霉素抑制病毒的增殖? _ ,为什么?_。(3)如图中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图中表示的细胞是_(动物/植物)细胞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l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_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33请根据下面四图回答问题:(1)若图甲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则c代表_,d代表_。 (3)图丙中5个圆圈示意血液循环,a和b表示的器官分别是_、_。(4)图丁是几种生物的分类图,关于三类生物各自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都是异养生物 都不含叶绿素 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ABCD参考答案1A【解析】图中、依次为酵母菌、水绵、变形虫,均属于真核生物,为原核生物蓝藻,为没有细胞结构的噬菌体,不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图所示的酵母菌,B正确;图所示的蓝藻有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所示的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D正确。2D【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详解】肝脏属于器官层次;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神经元属于细胞层次;蓝藻属于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细胞内各种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的层次;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羊包括多种类型的羊,但又不包括所有生物,故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层次;某草原上的全部荷斯坦奶牛属于种群层次;一片森林属于生态系统层次;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B 【解析】分析图1:若该细胞是正常细胞,A化合物含量最多是水,B是蛋白质;若该细胞是表示细胞干重,则A含量最多,表示蛋白质。分析图2:本题图是活细胞元素含量的柱形图,a含量最多是O元素,b是C元素,c是H元素。【详解】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因此若图甲表示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A正确;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和蛋白质;图2a、b、c依次表示氧、碳、氢,B错误;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化合物为水,其中不含b(C元素),C正确;若图1表示完全脱水的细胞,则此时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C元素),D正确。4D【解析】细胞正常代谢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A正确。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而进行的,B正确。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C正确。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都是通过调节细胞代谢,有可能是促进也有可能是减弱而实现调节的,D错误。5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题目通过图示信息显示了在大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先增加,然后是稳定不变的;而总糖的含量是在不断的下降中的,与之相伴随的是蛋白质合量的增加,由此说明糖类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转化为蛋白质,糖类转化蛋白质是糖类呼吸作用产生的中间产物通过氨基转换作用转化为对应氨基酸的结果。【详解】种子萌发的条件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等;如果完全浸没在水中,会导致缺氧,A错误;图中显示,总糖的含量是在不断的下降,与之相伴随的是蛋白质含量的增加,由此说明糖类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转化为蛋白质,B正确;蛋白质的鉴定应用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为紫色,还原性糖用本尼迪特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C错误;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D错误,故选B。6D【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的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与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为砖红色,番茄的红色会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B、切片时,被破坏的子叶细胞会释放出少量油脂,细胞间会出现橘黄色小颗粒,B错误;C、油脂鉴定中50%的乙醇溶液主要作用是洗去浮色,C错误;D、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中和铜离子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g/ mL 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D正确。故选D。7C 【解析】生物生活的环境在生态系统中是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层次,A错误。植物就没有系统,细菌也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所以不是每种生物体都有各个层次的,B错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任一层次,但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C正确。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层次,D错误。8D【解析】显微镜成的是上下颠倒左右颠倒的虚像,所以移动装片时一般是“偏哪移哪”,但环流方向颠倒180后还保持一致。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可以调亮视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一般不选用高倍镜,高倍镜下可能看不到完整的植物细胞。【详解】A、物像中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一致, A错误。B、由于显微镜成的是上下颠倒左右颠倒的虚像,所以为了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B错误。C、反光镜的作用是使视野变亮,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大小无关, C错误。D、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时,使用低倍镜即可观察, D正确。故选D。9A 【解析】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分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Cu、Zn、B、Mo等。【详解】由于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Ca、S、P等元素,这些元素只能靠根从培养液中吸取,而培养液能为花卉提供Ca、S、P的离子分别是Ca2+、SO42-、H2PO4-,因此花卉对这些离子的吸收量较大,而Zn属于微量元素,因此花卉对Zn 2+的吸收量较少故选:A。10C【解析】乌龟的心脏属于器官,人的肱二头肌也属于器官,故C项正确;人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人的肌纤维属于细胞层次,人的循环系统属于系统层次,故A、B、D项错误。【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1B【解析】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寄生在活细胞中时具有生命特征,A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因此一个变形虫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个体,B正确;精子具有细胞结构,C错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命系统,D错误。【点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12D【解析】发菜属于原核生物,而生菜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生菜属于真核生物,而发菜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B、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B错误;C、有丝分裂属于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原核生物的细胞一般进行二分裂,而发菜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D、发菜和生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属于自养生物,D正确故选:D。13B 【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由于乙液的浓度较高,所以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对细胞的观察需要显微镜,所以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B正确;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使用,C错误;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入A液,摇匀后再加入B液,再摇匀,D错误。故选B。14B 【解析】1、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而且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详解】64个细胞在视野中排成一列,现将10物镜转换为40物镜,则放大倍数是原来放大倍数的4倍,看到的细胞数应为此列细胞的1/4,为16个。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故选B。15B【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详解】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还有其他科学家进行补充和完善,如魏尔肖,A错误;B、所有的细胞都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属于细胞学说内容之一,B正确;C、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阐明多样性,C错误;D、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D错误。16B【解析】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正确;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错误;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错误;若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错误;在高倍镜下观察应使用细准焦螺旋,并调整光圈,但是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正确。故选:B17D【解析】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A项错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农贸市场上各种生物之间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不能构成群落,B项错误;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C项错误;综上所述,D项正确。18B【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详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有有机物是蛋白质,其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9%,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故选B。19C【解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详解】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区别是:斐林试剂甲液双缩脲试剂A液,都是0.1g/mLNaOH溶液;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成分都是CuSO4溶液,但浓度不同,分别是0.05g/mL、0.01g/mL。根据题意,双缩脲试剂B液可以通过蒸馏水和斐林试剂乙液稀释而成。所以利用所提供的试剂可鉴别蛋白质和葡萄糖,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A【解析】1、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有:C、H、O、N、P、S,其中氧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碳元素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元素。2、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糖类、蛋白质和核酸,其中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详解】A、氧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多,A错误;B、组成细胞的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B正确;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正确;D、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D正确。故选A。21C【解析】植物性食物主要含有纤维素、淀粉等物质,动物性食物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详解】A、青瓜、茄子含有丰富的淀粉、纤维素,A项不符合题意;B、玉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B项不符合题意;C、鱼、牛肉、牛奶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C项符合题意;D、番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苹果、葡萄含有较多的还原糖,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2A【解析】组成细胞的元素按含量差异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大量元素主要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P、S占细胞质量的97%左右,称为主要元素,C、H、O、N占细胞质量的90%左右,称为基本元素,在这些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详解】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P、S大约占细胞总量97%,称为主要元素,故选A。23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的特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详解】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氧元素的含量最多,A错误;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不大,B错误;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统一性,C正确;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相差很大,D错误;故选C。24B【解析】考点是细胞多样性,考查对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种类的记忆,属于识记层次的基本知识的考查。【详解】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蘑菇是真菌,眼虫是原生动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A错误. 念珠藻是蓝藻,和衣原体、大肠杆菌都是原核生物,B正确.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发菜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C错误.草履虫是原生动物,是真核生物;立克次氏体和支原体是原核生物,D错误.25C【解析】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6C【解析】根据提示可知,视野(1)中的黑点位于左侧,在视野(2)中被放大,并被移到了视野中央,应是高倍镜下看到的图像。【详解】观察高倍镜下视野(1)中的黑点,应首先将装片向左移动,将黑点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由于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应使用大光圈或凹面镜,使视野明亮,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选C。27C【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的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还原糖,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C。28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的概念,明确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详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也是生物,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A、C正确;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体内无叶绿体,D错误。【点睛】蓝藻(如念珠藻、颤藻)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29D 【解析】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错误;拟核为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病毒无拟核,错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错误。故D正确。30D【解析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染液,显微镜观察有红色颗粒说明有脂肪,B错误;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还需要水浴加热,因此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还不能说明没有还原糖,C错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应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D正确。31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斐林 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 淀粉溶液 等量淀粉溶液 淀粉酶【解析】据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和糖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详解】(1) 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葡萄糖和淀粉属于糖类,糖类不能与双缩脲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琵琶行集体备课课件
- 琵琶行并序课件
- 服装扶贫工程方案范文(3篇)
- 扶贫希望工程方案(3篇)
- 洞库工程临时伪装方案(3篇)
- 电梯工程的安装方案(3篇)
- 农业电商新业态:2025年乡村特色农产品直播基地风险管理报告
- 广西灵山县大步江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环评报告
- 玲玲的画课件
- 风机更换工程方案(3篇)
- 家庭护理教学课件
- 水井清污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不良资产处置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企业消防安全课件下载
- 2025桐乡市国企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 高校防网络电信诈骗课件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大纲
- 2025年高考政治学科命题原则、命题趋势、考查重点与导向解读
- 木模铝模劳务分包合同
- 临床带教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